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spy2011

[讨论] 大局观, Big Picture, Where are we?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股评论:上半年的跷跷板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95610111566.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金公司:穆迪错在哪里?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72810111071.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审计署报告至少告诉我们这样一系列的事实:

第一,              地方政府债务总额,既不是央行给出的“14.4万亿元的上限数据”,也不是银监会给出的9.1万亿元,而是10.7万亿元,因此地方债务总量没有超出市场预期;

第二,              地方融资平台是在2008年之后,大规模铺开的,一般发债期限在五、七或10年,所以短期看风险可控;

第三,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目前已经对事态的发展实施严格地监控,并开始逐步清理、规范,使得一切风险都被中央掌控;

第四,              中央已经在研究地方政府发债等一系列措施对风险予以化解,银行到期贷款不可能出现大问题;

第五,              政府性债务96%用于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六,              政府投入的项目肯定会出现短期的现金流不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项目的现金流一定会好转。当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拉动中国经济而建设的项目,现在的现金流不是都好了?包括西部地区的许多支线机场,当时没有飞机起降,现在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元与欧元的决战开始 黄金将进入新一轮大牛市
http://www.hutong9.net/forum.php ... 7&fromuid=17090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经济前景恶化 伯南克如坐针毡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711/010610122949.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经济前景恶化 伯南克如坐针毡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711/010610122949.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09: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大利债务危机恶化拖累欧洲股市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85610128318.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冲基金做空意大利 欧元资产恐遭抛售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 ... /164910127906.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杰斯:全球经济无论好坏大宗商品头寸稳赚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54810127571.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py2011 发表于 2011-7-11 10:33
意大利债务危机恶化拖累欧洲股市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10711/185610128318.sht ...

6月底, 标普和金融大鳄们, 都说欧债的事情还没有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障房能降房价?  -  转贴

随着全国各地保障房建设如火如荼的推动、跃进,愈来愈多的人尤其80后之刚性置业需求者,对“房价回归合理”充满无限期待。



保障房不是降房价的药方
值得玩味的是,这些人所设定购买的依然是商品住宅,只是希望透过未来保障房的大量入市,能调整、改变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现状罢了。问题是这种想象充满太多变数、不确定性,甚至与现实背道而驰。

兹以一首打油诗,表达我对未来房价走势的看法:

土地资源如钻稀,

保障住房占半壁,

还有商地来插旗,

房价欲降谈何易?

虽然国土部信誓旦旦的表示,保障房不与商品房争地,是新增用地指标,但落实到地方政府却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宅地供应严重萎缩
今年(2011)年一季度全国12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4372宗,环比减21%,与去年同比减13%,其中住宅用地计9661万平方米,比2010年第四季减37%,同比则减23%。显然计划供地与实际成交落差明显。

之所以如此,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土地需求方(开发商)正面临因限购所引发之严峻的销售回款压力,各种融资渠道又被银监会逐一封死,使其资金链极其紧绷,自顾尚且无暇,何来余钱增加土地库存?其次,各地方政府基于“楼市经济”、商业创造税收之考虑,普遍做法是减少“只能收一次钱”之纯粹住宅用地的出让,而改以商业土地为主的城市综合体,有些地方甚至把已出让的宅地硬性更改为商地,即使是标售宅地,也会要求切割一定面积配建保障住宅,以降低政府自身的指标压力…;上述种种均使商品住宅用地推出数量大幅萎缩、地价反其道而行。如此一来房价要怎么个降法?令人好奇。



面粉贵了面包能便宜吗?
此外,地方政府当前总计负债已超过10万亿,面对庞大到令人咋舌的保障房建设经费,将从何筹措而来?其结果恐怕还是来源于卖地收入。既要卖地当然争取卖高价,这就更加使得“房价回归理性”有沦为 “美好的想象”之虞。好有一比:面粉涨价面包却便宜了,那只说明有碍身体健康的“黑心面粉”重出江湖,或面包体积缩水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总不可能是商家作赔本买卖吧?当然,非常态性、一时半刻的促销行为,不在此列。

也有人问我:无论如此,至少在经济适用房周边的房价总应该会下跌吧?我看也未必,「星河湾经验」足以证明此判断可能失准。一般来说,各地「星河湾」所处地段不一定上乘,但售价却迭创新高!其所凭恃者乃建材跳跃式升级、规划领先、产品独树一帜,最终赢得消费者青睐。



「星河湾模式」值得借鉴
同样的道理,未来保障房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商品住宅,为了与保障房有明显、明确之市场区隔以突围,唯一能做的,便是以「星河湾模式」不惜血本打造产品内在价值,然后价位只能“义无反顾”的往高处走,力求远远超脱保障房所划设之价格“红线”,以免惨遭“歼灭”。于是保障住宅周边的房价怎么降?我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保障房要达到牵制商品房价之目的,关键不只是数量,也要在质量上有所突破才有可能实现,否则保障房最终就只能起到因量大而稀释房价的效果,亦即从表面数据看,整体房价下跌了,但商品房价则持续被推高。我深信这不会是中央所希望保障房扮演的角色。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限售”有利降房价  -   转贴

政策调控进入深水区,房地产融资形势愈趋严峻,开发商正逐步陷入资金枯竭之窘境。



   信托业已关闭融资大门
继5月中旬银监会要求信托业控制房地产信托规模,6月下旬更破天荒首度明确表达,银行应减少对有捂地、捂盘行为的开发商发放贷款,7月上旬再对房地产信托业务展开“窗口指导”,明示今后信托公司凡涉及房地产相关业务,均需逐笔报批。显示调控逼迫房价下修已无退路,而开发商则前途茫茫。

且让我们来看信托融资平台对开发商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2010年房地产信托业务快速增长,当年一季度其余额为2351亿元,至2011年5月底已翻倍至5587.66亿元,仅5月即达256亿元,创单月新高。说明信托业及其产品,已成为银行紧缩信贷后,开发商重要的融资平台。



     成业银行,败也银行
    银监会一连串动作之目的,或许真的只是在控制、防范信贷与金融风险,却无可避免的加剧了开发商经营压力,果然是“成业银行,败也银行”!且其副作用在相当程度上,是使市场上已少得可怜的购房者更加戒慎恐惧。令人担心的是,由于开发商长期身处借贷无门、销售又穷绝的境况,楼市危机已然蠢动。

    以现阶段楼市买气状态观之,政府意图昭然若指,就是与开发商割袍断义、“弃卒保帅”——保房地产,弃房地产业。毕竟,房地产是地方政府的金矿,而房产商倒闭总会有后起之秀,市场仍能继续。



     开发商不降价有其苦衷
    毕竟,国际经济与金融局势如此、通胀如此、民怨如此,这本来是无可奈何、没有对错的选择,惟目前的市场状况却微妙而严峻。从限购开始的2月到6月底,一、二线限购城市房源上市量逐步成长,虽历经近半年之滞销,价位仅下滑5~8%之间,明显不相衬,此乃极其错综复杂的因素所形成,包括:开发商仍然期待政策松绑后,消费者的超前、透支性购买;一旦降价销售,回款补贴先前购买者的补偿金都不一定够;降价使气势顿失便罢,万一还是没什么人买怎么办…;凡此种种,才是房产商拼死硬撑房价的主因。不是不降,而是降了有没有用的问题。

    因此在我看来,纯粹的“限购”似已不合事宜,且最终形成“两败俱伤”之惨烈局面——截至7月4日,沪深两市计35家房企,其中17家业绩报忧,而京沪土地出让收入相较去年同期几乎腰斩再腰斩,均可窥见端倪。执是之故,再次呼吁 “限购”已接近完成阶段性任务,必须尽快思考退出机制与替代方案,使政策要求能更好的体现。



     限购不如限售
    简而易行的,是仿照香港与台湾作法,从需求最本质之所在的“限售”加以导正市场,如:买房后五年内(或更长时间)不得转售,否则课以成交总价15~20%之税费(营业税升级版),这种作法的最大好处,是使消费者更冷静、理性的思考购房目的,而非纯粹盲从跟风或牟取暴利之心理驱动,如此则使投机、投资者自动而非被迫退出,还市场真实的供需关系。其立竿见影的效果是,政府将突然发现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保障房(多少人是基于“买到经适房等同中乐透”的心态,千方百计使自己“沦为”社会低收入户),进而可以调节、缓解各地方政府因保障房建设所需经费过于庞大,而焦头烂额的现状,甚至通胀情况也将得到大幅度改善,可谓“一举数得”!

    尤其重要的是,当“限售”取代“限购”之后,开发商降价诱因倍增,消除“降价也不见得有人买”的心头大患,于是心甘情愿配合市场、主动降价!

    当然,我不能排除上述说法只是“美好的想象”,但无论如何总会比目前之僵固状态,“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悲壮情境好多了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百姓不宜用股权性投资来抗通胀 - 转贴

注:  偶不是只转贴和自己观点相同的帖子. 只要分析得有深度, 有道理, 偶就转贴.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6月份CPI高达6.4%,创下三年来新高。这意味着当前老百姓面临着抗通胀压力。为此,在10日举行的“2011中国金融投资夏季峰会”上,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建议老百姓用股权性投资抵抗通胀,让老百姓的投资与经济的成长挂钩。

    在高通胀的背景下,老百姓如何抵抗通胀,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关心的话题。但祁斌建议老百姓用股权性投资来抵抗通胀,这显然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虽然就全世界范围而言,抗通胀最好的办法是股权性投资,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论,股权性投资绝对不是老百姓抵抗通胀的有效办法。老百姓进行股权投资,不仅不能抵抗通胀,也许还会招来更大的投资损失。

    进行股权性投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投资股票的二级市场。目前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是最能赚钱的,股票一上市,原始股东们一夜暴富,这当然可以抵抗通胀。但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要投资原始股比登天还难。即便是上市公司的职工,其原始股都要被强制收回,作为社会上的普通老百姓,更是不要对此抱有幻想。能拿到原始股的,除了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之外,哪一个不是有权有势有钱的特权阶层?老百姓如果能拥有这种特权,那还是普通老百姓吗?

    而投资一级市场就是打新股,普通老百姓同样很难获得必要的投资收益。而在行情看好之时,新股中签者是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投资者要中签却是难上加难。而行情不好之时,新股面临着破发的命运,投资者中签如中刀。因此,在一级市场打新股,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正印证了那句俗话:捉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所以,进行股权性投资,最后留给老百姓的就只有二级市场。但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是没有抵抗通胀功能的。即便是在宏观形势大好的背景下,投资者也很难在股市里获得必要的投资收益;而在高通胀的背景下,二级市场更是只会加大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因为中国股市是一个圈钱市,而不是一个适合投资者投资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圈钱是第一位的,新股发行与再融资,加上无休无止的限售股解禁与套现,中国股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成为适合老百姓投资的场所。一个很明显的现实是,去年我国的GDP高达10.3%,位居世界前列,但A股市场却下跌了14.3%,在全球股市中名列倒数第三,仅强于身陷欧债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却是A股市场去年实现融资1.02万亿元,位居世界首位。而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形势同样并不乐观。虽然上证指数只下跌了1.64%,但投资者的亏损面却接近8成,就连投资基金也巨亏了4398亿元。就算老百姓把钱交给投资基金来打理,同样难逃亏损的命运。

    因此,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并不是一个可供老百姓抵抗通胀的市场。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不应该将股权性投资作为抗通胀工具的。尤其是不久前祁斌公开表示,中国IPO全球第一还会保持十年。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要抵抗通胀,最应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捂紧口袋,远离中国股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0: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渣打报告称中国政府债务占GDP七成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10712/030010130725.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审计署:10万亿地方债务不存在低估遗漏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 ... /073910131514.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信称A股悲观估计跌至2400点, H股将优于A股, 负债率总体仍低于50%水平,因此并没有债务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55310134505.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炒股失败, 一大原因是过份关注.  该出手的时候要出手, 控制好风险. 平时, 也就是过了最佳操作时机, 尽量少操作.

不妨把注意力从美股移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元区首次承认或需接受某种形式的希腊违约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203110135439.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债危机加剧 银行业央行存款1天骤增36%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002710135904.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索罗斯:欧元危机根源是逆一体化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202210135426.s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3 08:41 PM , Processed in 0.0322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