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8|回复: 5

[新闻] “美国梦”碎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8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混乱应该归罪于谁?在过去三年里,这个问题在美国引起了无休止的辩论,更不用说全球其它地区。随着经济苦痛不断加剧——大约有500万美国家庭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或者有可能丧失——这里不乏可指责的罪魁祸首,包括政客、监管机构、银行家、抵押贷款经纪商、经济家和信用评级机构。实际上,如果你希望在2011年感到非常愤怒,看看两位美国商业记者贝塔尼•麦克莱恩(Bethany McLean)与乔•诺切拉(Joe Nocera)合著的新书《群魔乱舞》(All the Devils are Here)不会是最糟的选择。正如有些直白的书名所显示的那样,该书列举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罪人”——从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到名声扫地的Countrywide前首席执行官安吉罗•莫兹罗(Angelo Mozilo),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许多人。

在这种种指责中,同样值得关注一下人类学家在美国工业衰退地区开展的一些有趣研究。乍看之下,人类学家在这些地区做研究似乎相当奇怪——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大多数人类学家通常会前往迷人的异国他乡(我自己曾经在兴都库什山进行实地勘察)。但是近来,人类学家越来越多地尝试研究西方世界的习俗,甚至是在密歇根州这样平淡无奇的地区。因此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安妮•杰斐逊(Anne Jefferson)数年前开展了一项研究项目,分析抵押贷款赎回权丧失现象。

杰斐逊的研究发现非常有趣。三年前她抵达“勘察现场”时,房地产市场危机正在上演,首先震动她的事情之一是,自杀的传闻满天飞。更具体地说,当她采访涉足房地产市场的市民团体时,他们纷纷向她讲述房主在被逐出自己住所前夕自杀的故事,这似乎是一种报复和绝望之举。

就此而言,悲剧触目惊心但不可避免。至少在一个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案例日益上升和失业率飙升至9.8%(高于英国和德国)的国家里,情况似乎如此。(在密歇根州,约90%的抵押贷款违约是失业造成的。)然而,当杰斐逊开始调查那些自杀传闻时,却发现事情有些古怪:尽管悲剧确实存在,但完全由被逐出住所造成的很少。事实上,自杀数量远没有都市传言暗示的那么多。

那么这只是媒体宣传或政治游戏的一部分?或许如此。然而,杰斐逊认为还有一种更有趣的解释。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文化发展出一种根深蒂固、普遍接受的国家叙事模式——“美国梦”的传奇——以解释并证明成功的理由。但是杰斐逊观察到,尽管“美国梦叙事模式解释了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但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地位下降的文化叙事模式很少。”因此,大量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构成了一种“叙事挑战”;没有一个被全国人民普遍接受的单一叙事法则来解释这些事件。不同团体都在争做叙事法则的掌控者。

举例来说,杰弗逊发现,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第一阶段,许多报料者指责房主们是咎由自取,因为在他人看来,房主们鲁莽地进行了愚蠢的贷款。当地媒体和网站也是如此。因此没有人支持(抵押贷款条款)修改计划,因为它们产生了道德风险(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们被视为“非美国”的,与资本主义精神相悖)。但后来,随着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案例增多,另一种叙事模式出现了:借款者被视为受害者,受到了银行以及变幻无常、没有理性且不人道的抵押品赎回制度的压迫。因此自杀传闻才会层出不穷。最近,还爆出了所谓的“机器人签名”(robosigners)丑闻,即银行使用自动程序来驱逐房主。

但是在民间还出现了第三种叙事模式:杰弗逊发现,公共话语日益将被逐出住所描述为从扭曲的消费主义社会中“解放出来”。杰弗逊写道,“前房主有时把失去住所描述为一件好事——浅尝过消费带来的折磨,从而记住‘真正重要的东西’”。杰弗逊接着写道,在这三种叙事模式中,围绕丧失抵押品赎回权过程的语言日益情绪化,大量引用宗教语言。

如今,这些叙事模式很可能再次发生改变。毕竟,要强调的关键点是,关于如何解释地位的下降,美国人依然无所适从,也达不成一致意见。(尽管有麦克莱恩和诺切拉的著作)他们还找不到一群可识别的“反面人物”来当作公共牺牲品,为这部长篇叙事画上句号。因此愤怒就像不可能被刺破的疖子一样,依然在化脓溃烂。政客们指责银行家,银行家抱怨“没有人指责消费者和政客”——而消费者只是感到困惑。难怪政治气氛反复无常而且充满矛盾。改变国家叙事的时机也是进行具有潜在重要性改革的时刻。无论是在密歇根州,还是在其它地区。

译者/君悦
发表于 2011-1-18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前两天看到一个消息说上个月的统计, 有5 million homeowners已经两个月没有交mortgage, 即使去除掉那些有钱不想交的, 这个数字也让人很吃惊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9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5 02:17 AM , Processed in 0.03360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