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1

二战苏军纵深防御作战述评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7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
防御是战斗行动的一种类型,其目的在于抗击敌人优势兵力的进攻(突击),掩护(扼守)一定的方向(地域, 目标)节省次要方向上的兵力兵器,而在主要方向上造成对敌优势。当不能进攻或不宜进攻时,军队就被迫或预有计划地采取防御防御有战术防御、战役防御和战略防御。——《苏联军事百科全书》

笔者认为防御战即使是在现阶段除英美传统霸权大国外,其他国家都必须重视的战术,特别是我们中国,我们现在武器技术基本是近海防御为主的武器,传统防御战术依然是比较实用的战术,再防御战术中,我个人,前提是个人,是比较喜欢前苏联防御战术理论,为什么简单来说实用,美军防守是可能是为了进攻,而苏军防守是为了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消耗当然是双方的)。。虽然很残忍,但是实用,我再次强调,我不是暴力分子,可是在战争中,本来就没有所谓正义道德一说,按照西方宗教逻辑,只要你拿起武器时候,你就已经是罪人,我希望大家讨论观点是战术,而不是人文,要不然又是无底洞。

正文:
防御是与进攻相对立的范畴。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称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作战形式,并称战争以防御开始而以进攻结束。由此可见,尽管进攻是结束战争的主要手段,但防御在战争中的地位亦是极为重要的。防御与进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就像人的左膀右臂一样联系紧密。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战场上,苏军在防御问题上曾走过一段弯路,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庆幸的是,苏联人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这点就是苏联和老蒋不同。。。老蒋打仗真是死脑筋),逐渐完善了自己的防御战理论和作战方法。否则,真不知二战的东线进程会变成什么样子。与进攻作战不同,苏军在二战中实施的战略防御和绝大多数防御战役集中在战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战争第三阶段只是进行了部分局部性的防御战役。这些战役中多为达到进攻极限后,扼守已占领地区,抗击德军反突击进行的防御,以及为合围对外正面德军,阻击其解围而实施的防御。从苏军二战中防御战术的变化来看,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防御不稳定期,苏军的防御被屡屡突破,大量部队被合围歼灭,这一时期基本和战争第一阶段吻合;第二个时期为防御发展完善期,苏军防御逐渐变得相对稳固,这一时期基本和战争第二,三阶段吻合。因此,笔者将分两个时期来对二战苏军防御的发展进行叙述。
  
  战前和战争第一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   
  
在苏联国内战争结束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这段时间内,苏军对于战略防御也有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在国内战争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 由于苏军力量比较弱小,同时还面临着帝国主义入侵干涉的危险和,所以比较重视战略防御的研究。然而,在经过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后,苏联武装力量迅速壮大了起来。苏联上至最高领导人,下至基层指挥员的自豪感不断膨胀,以至发展为盲目乐观,普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防御的作用已人人下降。尤其是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坦克机械化部队后,苏军指导思想转变为“采取进攻的方法进行战争”(这点德军装甲师几个优秀指挥官都曾在苏联学习过这套理论)。防御在苏军战争理论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军战争理论中,已看不到战略防御的字眼,实施防御只是在战术和战役规模内,这造成了苏军作战理论的严重不平衡性。正如苏军总参军事学院院长科兹洛大大将在8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中所承认的那样:“由于当时预计敌人深入我腹地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于准备与实施战略防御的理论未作全面的研究。这些问题是在苏军同纳粹德国真刀真枪的武装斗争的过程中才解决的。”
  
  尽管后世苏军学术界否认战略防御的作用和存在(这点真无语了!),但毕竟承认战役防御和战术防御的必要性,所以战前苏军防御作战理论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的。苏军认为防御可分为阵地防御和机动防御。但不管哪种防御,都必须具备防炮兵、防坦克、防飞机和防化学的条件。苏军并没有完全漠视坦克机械化部队的发展对提高进攻军队突击力所发挥的作用。早在30年代末,苏军中就有人主张在防御中(在70—100公里地带内)建立四层地幅。第一层为前进地幅(纵深30—45公里),这是障碍物地带,主要部署特种障碍设置队,负责迟滞敌人和暴露敌人部署;第二层为战术地幅(纵深20—30公里),分为三道阵地,第一道阵地为障碍物地带(纵深10—15公里),第二道阵地为第一基本战术地带(纵深4—6公里),第三道阵地为第二防御地区(纵深8—12公里),集团军主力即配置在此地幅内;第三层为战役地幅(纵深15—30公里),由一道障碍物地带和一道后方防御地带组成,配置有集团军预备队和防坦克预备队;第四层为后方地幅,纵深为50公里,配置有主要的仓库和供给站。集团军战役布势的全部纵深达100—150公里。这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后成功抗击德军突击的纵深防御的某些特点,尽管它仍然是不完善的。
1936年的野战条令规定:在正常的正面防御中,军的防御地带宽24-30公里,师8—10公里,团为4-6公里。步兵师的防御纵深为5—6公里,团为2-4公里,营为1.5 2公里。条令指出,坦克用来配合突击集群进行反冲击,或独立的与防坦克支队协同动作。到40年代初,防御正面宽度进一步缩小。步兵军缩减到25公里,师缩减到10公里,战术防御地幅纵深增加到20公里,基本防御地带纵深增加到10公里。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后,战术地幅已包括保障地带、战斗警戒阵地、基本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这比30年代末的思想又进了一步。
军队防御战斗队形也进行了改进。三十年代曾要求建立牵制队(占兵力三分之二,用于防守阵地)和突击队(占兵力三分之一,用于反冲击等,实际相当于预备队)。到四十年代初,认为由于技术兵器发展,扼守基本防御地带具有更重要意义,原先的牵制队和突击队已无存在价值,因此认为战斗队形没必要分成两个队,改为由各战斗梯队、炮兵群和预备队组成。军第一梯队步兵师受领任务是:防守基本地带,以及消耗敌人突击集团,阻挡其进攻。军预备队则配置在第二防御地带,用于实施反冲击。苏军还规定以反坦克炮组成快速反坦克预备队,当时认为每公里正面达到6-9门反坦克炮,即可保证防御的稳定性。在防御纵深内,还应设置防坦克地域、地雷场、防坦克壕、桩砦和鹿砦。防空问题,认为每个步兵师配备1个高炮营(12门37 和76毫米高炮),可以在正面2公里、纵深2.5公里用两层火网掩护军队。
  苏军战前的防御作战理论至少较彻底的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防御理论的束缚(在战术层面更为明显),这一点比法国要先进一些。但可惜的是却走向了“进攻至上”的极端而放弃了战略防御,与法国正好相反(法国极为重视战略防御,马奇诺防线即为明证)。战役防御在苏军中被认为是一种权宜的作战方法。按当时的设想,集团军可以以自身的兵力在战术防御范围内阻止并击溃敌人,所以只对集团军及集团军以下部队的防御作战作了一定研究。对方面军或方面军群进行防御作战的问题很少甚至没有进行过研究。战略上的失误是很难用战役、战术胜利来弥补的,更何况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的防御战役、战斗大多失利。这就造成了苏军战争初期的严重损失和失利。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军仓促应战。用于边境防御的部队尚在向边境阵地开进途中,即被突进来的德军装甲部队和俯冲轰炸机联合击溃、消灭。苏军在前线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又贸然实施反突击,造成重大损失。仅边境交战18天,即损失兵力778751人和大量技术装备。斯大林很快发现战前制定的战略进攻作战方针不符合战争实际,于是于6月底决定全线转入战略防御。
  
  此时的苏军既缺乏防御作战理论指导,又缺乏进行稳固防御所需的兵力、兵器,可谓是在一片混乱中转人了防御。那些“突击”提升上来的指挥员,就连战前已有的防御战术都不能很好的执行,就更别提根据战争实际来对防御的战术进行完善提高了。而德军则是士气高昂,作战经验丰富,他们的纵深攻击进攻战法已经运用得十分熟练。古德里安早在1937年10月15日刊登在德军军官协会官方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即已阐明了这种战法的核心思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以更快的速度运动,在运动中不惧怕敌人的防御火力,使敌人难以重新构筑新的防线,并一直攻击到防御者的纵深。……我们要的是在所计划的时间内,将整个防御体系纵深的敌人同时消灭。”德军的突破纵深一般为300—350公里,苏军战略防御纵深(包括军队占领的防御地带和构筑的防御地区)在250-600公里之间。但是溃败的苏军的退却速度赶不上德军装甲部队推进速度,不能赶在德军前面占领后方防御地带而陷入合围。由于没有制空权,大本营预备队因敌机轰炸而前调速度缓慢,也不能及时占领预先构筑的防御地区。通常只能重建战略防线来抵御德军进攻。所以,战争第一阶段苏军的防御是很不稳定的。
  防御分为被迫转入防御和预有准备的防御两种情况。在战争第一阶段,苏军防御作战基本属于前者。被迫转入防御有明显的弱点:准备不足、兵力缺乏、防御稳固性差。在1941年夏季战局中,苏军在组织防御过程中存在严重缺陷,这也是当时苏军作战能力的真实反映。由于兵力不足,苏军方面军和集团军都编成一个梯队,还有一个很弱的预备队(通常只有1-2个步兵师,方面军和集团军均是如此)。由于没有二梯队进行防御,这样的战役布势根本无法对抗德军的纵深突贯。苏军防御正面过于宽大,集团军防御正面宽约为150—200公里(一个极端的例子为:在斯摩棱斯克交战中,西方面军右翼的第22集团军6个师防御正面为280公里),方面军更高达300—500公里,步兵师通常在宽达25-50公里的地带内进行战斗,这比战前条令规定的宽度都要大2倍以上,战斗队形根本形不成梯次配置。集团军当时的防御纵深只有10-15公里。在得到战略预备队不断的增援以后,这种情况才得到一定改善。
到1941年7—8月间,师防御地带宽度缩至20—25公里,到9月间又进一步缩小至15 20公里。苏军指挥员力图建立绵亘的防御正面,导致了平分兵力兵器(最要命的是反坦克武器成一线配置,毫无重点),结果是处处设防,处处薄弱。例如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苏军西方面军在平原丘陵地形上的防御正面宽达650公里,集团军防御正面为130—280公里,师防御正面平均达到25—50公里,个别地段甚至达70—100公里。宽大的正面使兵力兵器密度很小,在防御战术地幅内每公里正面不到0.3个步兵营及5—7门火炮。军队成一线配置,没有二梯队。防御纵深短浅,集团军防御纵深只有10—15公里,师只有3—5公里。整个部署没有形成纵深梯次配置,主要方向兵力薄弱,根本不符合对强敌的防御要求。
  
  由于仓促转入防御和缺乏必要的工程器材,防御工事的构筑也达不到要求。在多数情况下,只构筑主要防御地带,而且是按营防御地域形式构筑的,带有基点式防御的性质。这样就把一个整体统一的防御阵地,分割成了由营防御地域组成的一串“孤岛”,各阵地之间失去了协同。苏军试图以火力控制各支撑点之间的间隙,但是由于火力密度不足而收效甚微。营防御地域内只挖掘了散兵坑,有时没有连接成堑壕,使得连、营的战斗队形被分割成一些孤立的小群。阵地上很少挖掘交通壕,使得部队不可能实施隐蔽的机动。障碍物极少进行设置,有时在后方挖掘了部分防坦克壕,但苏军退却时却无人防守这些防坦克壕。德军很容易克服这些没有兵力、火力掩护的障碍。
  在苏德战场,苏军防御作战的核心是对坦克防御,火力配系必须以反坦克火力为主体。但在战前,认为对坦克防御是“步兵行动的一种战斗保障”,与工程障碍物相结合的单门反坦克炮火力是对坦克防御的基础。认为在师防御正面每公里反坦克炮密度达到6—9门,即可抗击敌坦克的密集冲击。因此在战争初期,师和师以下兵团、部队和分队中,主要注意力放在组织步兵武器火力抗击敌步兵上,对坦克防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德军装甲部队屡屡突破苏军防线后,苏军才开始改进自身的对坦克防御战术。但苏军严重缺乏反坦克炮,只能使用其它类型火炮来担负相当一部分反坦克任务。1941年夏季战局中,苏军由于损失巨大,火炮密度很低。在多数情况下,炮兵密度未超过每公里正面2—3门火炮,个别场合才达到10门火炮。这样的密度以间瞄火炮打坦克,是没有什么明显效果的。这个战局中,苏军并没有解决对坦克防御问题,这也是苏军防线十分脆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1941年夏季战局中,苏军坦克在防御中主要用于扼守个别地区和目标, 以原地射击的方法抗击进攻之敌。有时也用于反冲击,却常常将坦克部队分成小的坦克群甚至是单辆坦克,不经侦察就在行进间实施冲击,这样的冲击除了增加损失之外没有什么更好的效果。坦克部队和步兵、炮兵的协同也很差。坦克部队通常单独执行任务,而没有步兵配合。在防御战斗中,步兵没有掩护设伏的坦克,而在退却时常常不通知坦克兵指挥员,把坦克部队扔在那里任其自然。炮兵对坦克的支援组织的也不尽人意。
  在整个1941年夏季战局中,苏军防御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无论是从战术水平、部队实力、指挥水平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战争形势。德军的进攻一再得手。苏军一个又一个重兵集团被德军包围歼灭。苏军在惨重的失败面前,开始吸取教训并改进自身的防御战术,从而为在莫斯科城下和斯大林格勒城下阻止住德军创造了条件。
  
  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防御阶段是在战争第一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防御战。在这两次防御中,苏军在1941年夏季战局中存在的缺点得到了部分改进。首先是各军团、兵团、部队的防御正面开始较大幅度的减小。
1941年9月末10月初,在长达710公里的莫斯科方向战线上,共部署了苏军3个方面军,即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其中,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负责的防御正面为380公里,布良斯克方面军则负责330公里宽的防御正面。在重要方向上的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防御正面已缩减到平均200公里以下。但预备队方面军在第一线的兵力较小,西方面军实际担负的防御正面仍然很大。在莫斯科方向一共建立了四道防御地区和莫斯科防区,总深度达到300公里,第一道防御地区由上述三个方面军共11个集团军防守;第二道防御地区由预备队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防守;第三道和第四道防御地区(维亚济马防御地区和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则几乎没有部队占领。这四道防御地区构成了大纵深的防御阵地。防御地带的数量多,使苏军统帅部能够逐次将防守的军队调到新的地区迅速形成新的防线,从而成为逐次消耗德军突击集团进而在莫斯科城下阻止其前进的主要原因。西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战役布势都不大,由展开成一个梯队的各集团军及预备队组成。预备队兵力很弱,是由独立步兵师、骑兵师和坦克旅组成的。各集团军均编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3—4个师,第二梯队1个师。集团军的防御纵深为20—25公里,方面军防御纵深只有在个别地方才达到30—35公里。没有第二梯队的方面军防御纵深居然和集团军防御纵深如此接近。由于兵力不足和缺乏经验,苏军步兵师在防御兵力分配上也存在缺点。

在莫斯科会战开始的10月份,师的战斗队形多由两个梯队编成。在第——梯队宽达16-24公里的防御正面上,只部署有师的4个步兵营,其余5个营则作为二梯队配置在纵深内。这使得前沿前的步兵火力密度很低,无力抗击德军首次突击,这里就是我说的战争残忍的地方。希望各位军友意识到战争的残忍性。你可以想象下当时你再前沿,你是什么感受。到11月份,步兵师大多改取一个梯队队形,大部分兵力、兵器用来防守前沿,这样前沿前火力密度得到了较大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苏军指挥员手中又没有二梯队用来增强一线防御力量和实施反冲击,使得防御稳定性下降。这个问题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得到圆满解决,只能等到苏军力量增强后,通过缩小防御正面来逐步完善。所以每个防御部队还是使用两梯队防御办法,这个办法最少能大量拖延时间,一线部队要是打的好的,梯队部队还能打出几场反冲锋,反复几场,直到德军撤退。
  
防御纵深过小,使得苏军抵抗德军装甲突击时的能力仍然不足。 由于防守战术地幅的兵团受领的地带很宽,兵力、兵口的密度很小。每公里正面不超过0.3-0.4个步兵营,火炮密度为每公里5-7门(也有的地方达到10—15门)火炮和迫击炮,坦克只能达到每公里正面l—2辆。甚至位于维亚济马这一最主要方向上的第19和第20集团军,火炮密度也没有超过10—19门。航空兵因为以混合航空兵师的形式配属各集团军,所以也难以集中使用于最危险的地段。苏军部队缺乏高射炮(集团军内高射炮数量只有20—34门),对空防御薄弱,每公里正面上的高射炮密度仅为0.4—0.8门。这样的兵力、火力密度无法满足稳定防御,特别是防空,反坦克的要求。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初期的防御作战中,上述问题并未得到圆满解决。战役初期,由第21、第28、第38、第51(7月30日调入)、第58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组成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要在宽达530公里的正面上进行防御(兵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哈尔科夫战役的失败,该方面军38个步兵师只有18个是满员的,6个师只有2500—4000人,14个师在1000人以下)。方面军战役布势为一个梯队,4个集团军组成第一梯队,预备队则由以第57集团军和以第38、第28集团军为基础组建的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担任。在重要方向——顿河大弯曲部的防御纵深为120公里。在斯大林格勒外围和市区建立了4道防线,即外层防线、中层防线、内层防线和市区防线,构成了大纵深防御阵地。可惜在战役开始时,尚未构筑完成。这时,苏军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平分兵力的做法,开始在防御的主要方向上集中兵力。次要方向的第51集团军只有5个不满员师,却负责200公里的防御正面。主要方向上的第62集团军则只防守宽90公里的地段。由于在主要方向上集中兵力,兵力、兵器密度比1941年有所增加,每公里正面达到0.8个步兵营,10-12门火炮和迫击炮,1-2辆坦克。但这样的密度仍然不足以抗击德军优势兵力和坦克的集中冲击。
  
  从莫斯科会战开始到斯大林格勒战役防御阶段,苏军防御战术地幅内的工事构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场战术防御非常像抗美援朝第四阶段,中国坑道战术,单个的步兵掩体开始以堑壕沿正面加以连接,各堑壕与纵深则用交通壕连接。这种作法先是在连防御地域内采用,后来逐步扩大到营防御地域。这样就使德军难以发现苏军防御的结合部和翼侧,同时加强了防空、防炮能力和保障了兵力的自由机动。但是在莫斯科会战期间仍有一些部队只挖掘步兵掩体,而没有构筑堑壕和交通壕。部分原因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构筑,但同时也受到部分指挥员对战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不够的影响。到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步兵团和师的第二梯队开始在防御纵深内构筑营防御地域,这就增加了纵深防御的稳定性。步兵掩体均用堑壕加以连接。工程障碍物开始在广泛的范围内运用,地雷爆炸性障碍物的数量和密度也进一步提高。布雷密度达到每公里防御正面250个防坦克雷和540个防步:兵雷。但后来的战争实践表明,这个密度仍然不能保障稳定的防御,对坦克防御尤嫌不足。 纳粹德国最厉害武器就是装甲部队,防不住这个装甲部队,其他都是空谈
  
这一时期,苏军防御中的对坦克防御开始广泛采用防坦克支撑点和防坦克地域。防坦克支撑点和防坦克地域构筑在受德军坦克威胁较大的方向上。防坦克支撑点通常由步兵连构筑并占领,一般拥有6-12个反坦克武器单位(包括火炮、坦克和反坦克枪)。数个防坦克支撑点组成营的防坦克枢纽部。防坦克地域则由步兵团、师、军和集团军建立,设置在最重要的受坦克威胁较大方向上的各个防御阵地之间。防坦克地域从含数个反坦克歼击炮兵连(或加农炮)到含1个团乃至1个旅不等,有时还含有坦克、机枪分队、喷火器分队和工:兵分队。

防坦克地域的设置,以莫斯科会战防御阶段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在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对坦克防御较为典型。但是直到战争第一阶段结束前, 由于兵力、兵器不足,苏军始终未能解决反坦克兵器密度低这一问题。在莫斯科会战时,每个防坦克支撑点内只有各种口径的火炮2—4门。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在营防御地域内也只有1—2个炮兵连和部分反坦克枪,反坦克武器密度为每公里正面4门反坦克炮和17支反坦克枪。1941年末,组织和使用了反坦克炮兵预备队,但由于协同动作不好和兵力数量、兵器性能有限,反坦克作战不够有力。只是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才发挥了较大作用。在这一时期,快速工程预备队(快速障碍设置队)也开始出现。
  在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坦克旅或坦克军的使用方法是:对德军进攻集团实施反冲击;扼守个别地区;进行后卫战斗;编人防坦克支撑点或防坦克地域;有时也用来建立快速反坦克预备队。但在使用中经常出现失误,比如与其它兵种协同动作组织得不好,指挥经常中断,行动互不联系等。1942年10月16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在第325号特别命令中总结了坦克兵的使用经验。指出在防御战役中,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应作为由纵深实施反突击的强大手段加以利用。苏联人所祟尚的“进攻精神”,在防御中主要表现在反突击上(反突击的主要参加者之一就是坦克部队)。这使得苏军的防御具有了相当的主动性,而不是一味的消极防御。同时我再次强调这种反冲击,理论上实际就是消耗,为什么,德军进攻部队非常有计划,肯定是有第二梯队的,有后卫部队的,这种突然反击效果,只能打击下正在撤退的德国进攻部队。可想而知,但是牺牲这小部队,却能消耗当时正在撤退的德军士兵和武器,不管结果怎么样,后卫部队要衔接上前锋部队,也是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差,几百人,几辆坦克,绝对是做的到的,也是值得的。尽管在战争初期的多数反突击都组织得不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连后世西方军事家也认为,苏军的反突击在打乱德军进攻节奏和消耗其有生力量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能因为反突击大多失败就简单否定其积极意义。   

斯大林格勒战役有一个苏德战争中其它防御战役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进行了长时间的市区巷战。巷战中的防御战斗也是苏军防御的一个组成部分。至苏军大反攻前,巷战已持续了2个月零5天,这在苏德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巷战的特点是部队被分割,以小部队行动为主。苏军利用砖石建筑物,建立环形防御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地下室、下水道也被用来进行防御。在扼守大型建筑物时,每一层和每个楼梯间都配置火力,尽量消灭死角。苏军挖掘了绵亘的堑壕和交通壕,提高了防御能力和从纵深向前的机动能力。为减少德军空炮火力杀伤,苏军在设防的建筑物周围都构筑有掩壕,以便在德军火力突击时进行掩蔽。苏军以大型建筑物为基础的防御支撑点向纵深梯次配置。在各支撑点接近地上设置有防步兵和防坦克障碍,并有反坦克手进行设伏。各支撑点防守兵力不等,由加强反坦克枪、火炮和迫击炮的1个班到1个连组成。在市内战斗中,师、团炮兵都编入强击群,进行直瞄射击。集团军炮兵用来实施炮击反准备,破坏德军进攻并杀伤其突击力量。工兵用来在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周围设置障碍和埋设地雷,在反冲击时则用来开辟道路和爆破敌人工事。坦克也分为小群用来加强防守支撑点的守军,部分坦克特别是被打坏的坦克,则用来加强固定火力点。苏军在市内巷战中充分利用了对地形的熟悉和防御战的其他一切有利条件,同时利用巷战减弱了德军装甲机动战和其单兵素质的优势,从而将德军突击集团牵制在斯大林格勒市内2个多月之久,极大的消耗了其战斗力,为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观战争第一阶段的苏军防御作战,苏军还未具备建立稳固防御的条件和能力,结果遭受了巨大损失。苏军防御的主要缺陷是防御战术地幅内只有一道防御阵地。德军将自己大部分炮兵火力,航空兵突击和坦克部队集中到苏军一个或两个邻近的营防御地域。遭到压制后,苏军步兵师的防线就出现了缺口。由于后面没有二梯队阵地,兵力很弱的预备队又无力封堵缺口,德军部队利用这个缺口可以顺利地向两翼或一翼卷击。扩大突破口后,就可以向纵深发展进攻。所以,这一时期的苏军防御战多以失败告终。但是,苏军通过绝大多数都失利的防御战迟滞了德军进攻速度,争取了时间。而时间对于苏军而言就意味着力量。应当客观地看到,苏军经历了这么多失败的防御战,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对防御战术加以改进,其指挥员的素质也不断提高。而德军进攻的战法一直没有大的改进。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防御阶段,德军虽然顺利突破了苏军防线,但没能围歼苏军重兵集团,结果屯兵于斯大林格勒坚城之下遭致失败。照此发展下去,苏军的防御迟早会坚固到德军“啃不动”的程度。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实例来了解一下这一时期苏军防御战的相关情况:
  防御战实例1:莫斯科会战期间,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率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于1941年10月14日抵达沃洛科拉姆斯克,并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一伊斯特拉方向一直战斗到反攻。
该集团军只有集团军司令部是原有的,其下属部队都是临时收拢的,所以编成十分复杂。包括:下辖骑兵第50、第53师的骑兵第3军(该军刚突出合围)、步兵第316师、由军校学员组成的1个混成团、步兵第126师、第18民兵师以及由莫斯科民警、志愿者组成的独立分队和歼击营等(至11月,又得到若干部队增援)。另外,第16集团军还得到了2个反坦克歼击炮团、2个加农炮团、2个莫斯科炮兵学校编成的炮兵营、2个“卡秋莎”火箭炮团和3个“卡秋莎”火箭炮营的加强。表面看起来部队不少,炮兵亦不弱,但必须考虑到该集团军负责的防御正面宽达100公里。由于正面过于宽大,罗科索夫斯基只得将防御战役布势编为1个梯队。即使这样,第一梯队各兵团的正面仍然较宽。预备队由126师的1个步兵团和第18民兵师组成。罗科索夫斯基没有平分兵力,而是把兵力、兵器向预想中的德军主要突击方向集中。在主要方向上的步兵第316师和骑兵第50师防御正面都比较小。第16集团军主要防御地带的基础是营防御地域,在许多地段没有绵亘的正面。营防御地域中间留有许多由机枪和炮兵火力控制的间隙地,就象密封不好的容器上的“漏水孔”。营构成环形防御,步兵分队掩体用交通壕连接起来。步兵师防御纵深为3—5公里,成两个梯队的师为6公里。步兵师的基本力量都用于前沿,纵深防御薄弱。
  在第16集团军的防御中,对坦克防御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炮兵是当时与德军坦克战斗的核心力量。然而,第16集团军反坦克火炮都极为缺乏,共有117门76.2mm火炮、38门57mm火炮和32门45mm火炮,第一梯队师反坦克炮每公里正面密度仅为3门。如果要想挡住德军进攻,必须有效地使用它们。首先为了加强反坦克火力,同时结合使用了各种口径的间瞄火炮。反坦克炮在敌坦克威胁方向上占领阵地,并随时准备实施火炮机动。师属间瞄火炮则配置在敌坦克可能冲击方向的附近,随时准备以间瞄火力打击敌坦克。此外,还研究了使用高射炮和“卡秋莎”火箭炮打坦克的方法。10月26日,罗科索夫斯基争取到2个37mm高炮团的加强,立即将它们交给第316师用于反坦克作战。第16集团军还规定,配置在步兵或骑兵战斗队形里的每一个反坦克炮连和每一门反坦克火炮都必须配有相应的步兵分队,以掩护它们免遭敌步兵的袭击。步兵分队由它们所掩护的炮兵连长或炮长指挥。这是第16集团军根据战斗经验自己制定的,在实战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反坦克炮兵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反坦克作战,不用再担心敌步兵的威胁。罗科索夫斯基还组建了携带地雷和炸药的快速工兵支队,利用汽车和马车机动。任务是:掩护敌坦克威胁方向,在坦克向防御纵深前进道路上埋设地雷。同时,工兵部队埋设了大量地雷并挖掘了反坦克壕,以掩护各团之间的接合部和间隔地带。仅步兵第316师第1075团就挖了长达4公里的反坦克壕,埋设了4000枚地雷。第16集团军第一梯队各师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一伊斯特拉方向上组织了12个防坦克地域,在克林一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方向上组织了6个防坦克地域。仅步兵第316师就组织了3个,其第1075团的1个防坦克地域内就配置了火炮20门。步兵第78和126师也各有3个防坦克地域,但火炮较少,只有4-14门。
在苏军的战史中,将当时步兵316师的反坦克防御做为师防御战范例,该师每个步兵团(番号为1073、1075和1077团)都建有一个防坦克地域,每个地域由1-2个炮兵连组成。在该师14公里正面上,埋设了15000个反坦克地雷和防步兵地雷,铺设了200纵米长的树干鹿砦,设置了铁丝障碍物,挖掘了防坦克壕。该师共有8249人,装备各类火炮54门,加上得到加强的以及在本师防御地带的炮兵,共有火炮207门(4门25毫米、32门45毫米、93门76毫米、16门85毫米、8门122毫米榴弹炮、24门122毫米加农炮、30门152毫米加农炮),火炮密度平均每公里5门、反坦克炮密度为每公里3门。
全师防御宽度41公里,防御地带由一条纵深2-3公里阵地组成,其中构筑有一道堑壕、炮兵发射阵地、2个反坦克地域的阵地以及一道斜切阵地,一共设置了8个重机枪火力点、170个火炮掩体、125个轻机枪火力点、22个观察所以及24个碉堡(由于部分碉堡过于高出地面,易成为敌军射击目标,所以没有使用)。
  正是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在这一方向上不断消耗德军力量,迟滞并最终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当然,第16集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仅步兵316师在防御战中,就击毁德军坦克80辆、火炮20余门;自身损失火炮30余门,师主力严重损失)。第16集团军这一防御战结束之时,即是苏军莫斯科反攻的开始之时。

  防御战实例2: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的1942年7月,第62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成内遂行主要方向上的防御任务。
该集团军下辖6个步兵师、1个独立坦克旅、6个独立坦克营、9个炮兵团、2个迫击炮团及4个军校学员团。负责的防御正面宽达90公里。集团军战役布势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4个师,其中3个师各防守宽15—18公里的地带,右翼1个师因在次要方向而负责42公里宽的地带。步兵196师暂时在第64集团军地带内占领防御。第二梯队1个师配置在距第一梯队30—35公里的集团军防御地带内。预备队由2个坦克旅、3个炮兵团和3个工兵营组成。第一梯队的3个师都向前沿前30公里处,派出了兵力为1个加强步兵团的先遣支队,以掩护主要防御地带和迫敌过早展开。各步兵师均得到1个坦克营和1-2个炮兵团的加强。
集团军的防御包括主要防御地带和部分地段的集团军地带。后者距主要防御地带30—35公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为4 -6公里。在战术地幅内没有第二防御地带。全部防御纵深达50公里以上。防御地带内构筑了营防御地域。在营防御地域内构筑了步兵班掩体和火器发射掩体,然后用交通壕连接起来。障碍物地带位于前沿前机枪有效射程之内,纵深达1—2公里。步兵师大多成两个梯队,2个团为第一梯队,1个团为第二梯队。由于正面宽、战术密度很低。步兵第181师为每公里正面0.6个步兵营、14门火炮和约2辆坦克。整个对空防御由4个高炮团负责,基本任务是掩护顿河渡场。

  第62集团军在敌坦克可能进攻的方向上组织了6个防坦克地域,每个防坦克地域都配有1—2个反坦克炮团。另有1个团为集团军反坦克炮兵预备队。第3 3近卫步兵师则没有组织防坦克支撑点和防坦克地域。该师的30门45mm火炮和32门76.2mm火炮都配置在前沿,另外还有279支反坦克枪。反坦克火力密度只能达到每公里正面约4门火炮和16支反坦克枪。靠这样的密度,以一线配置根本无法阻止德军进攻。该师防步兵火力亦很弱,每米正面上每分钟只有2—3发。这比战前要求的5-7发的密度都要低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苏军战后对该集团军防御准备的评价是:“缺点为组织战术地幅内的防坦克防御完全没有使用坦克;防御工程构筑不够完善,没有挖掘堑壕,只有单个掩体;由于缺少高射兵器,对空防御很薄弱。”
同时,苏军从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得出了许多经验教训,主要是
-远接近地防御,特别是在战役开始阶段,不够稳定,原因之一是各防御地区工程构筑没有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使得部队很难顶住敌军强大的坦克与航空兵突击,各部不得不以有限兵力在宽大正面进行防御,因而不可能构筑坚固的主要防御地带
-战术地幅没有第二防御地带,集团军地带也只是个别地段上筑有工事
-炮兵在对敌防坦克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坦克部队均用于反冲击和反突击以及加强对敌坦克防御,不过反突击有时因为没有足够炮兵和航空兵支援及组织仓促,没有达到目的
-航空兵在同敌坦克和航空兵斗争中,给予部队很大帮助  

从上面可以看出,兵力、兵器的不足和使用不当仍是苏军1942年防御不稳固的主要原因。这样,苏军从顿河被击退到斯大林格勒城内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了。但总的看,苏军防御战术比1941年还是有所改观,表现在
-师的队形开始编成两个梯队,并建立总预备队、坦克预备队、反坦克预备队和炮兵群等
-逐步将原先基点防御发展成堑壕,并未组织主要地带第二和第三阵地奠定了基础 

 
  战争第二和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一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争进入第二、三阶段后,苏军实力有了很大增强。兵力、兵器数量有了极大增长,再也不象1941年和1942年那样缺枪少炮了。同时战争形势也发生了重大转折,苏军已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德军丧失了实施战略进攻的能力而转入战略防御,只能实施战役规模的进攻了。苏军在这一时期实施的防御战役,以库尔斯克会战防御阶段和1945年3月实施的巴拉顿湖战役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战役都是在获悉德军要发动进攻,预有准备地转入防御的。
  由于实力的极大增强,苏军防御战的战役布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库尔斯克会战时,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都构筑2-3道防御地区,纵深为40-75公里。草原方面军在两个方面军后方沿克慎河构筑了一道防御地区。此外,在更深远的后方沿顿河还构筑了一条国家防线。四道防御线总纵深达250—300公里,这在当时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突破的。即使库尔斯克突出部失守,利用后方的草原方面军的兵力和后两道防御线仍能保持战线的完整性。实际上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组成了苏军在这一地段的战略第一梯队,草原方面军则成为战略第二梯队,还有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可随时占领顿河国家防线。这就构成了战略上的三道防线。即使德军将库尔斯克突出部内的苏军两个方面军全部歼灭,仍不能完成战略突破,而只能取得战役规模的胜利。如此谨慎也说明苏军对1941年至1942年防线被一再突破,还是有些心有余悸的。
  苏军两个方面军组成两个梯队,首次由坦克集团军编成第二梯队(坦克第2、第1集团军分别作为中央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二梯队)。各方面军都编有总预备队、反坦克炮兵预备队,工程兵预备队及其他预备队。
中央方面军以5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48、13、70、65、60集团军)防守306公里长的战线。主要方向的3个集团军负责132公里的防御正面,平均防御正面每个集团军仅为44公里(其中负责最重要方向-波内里方向的第13集团军正面只有32公里)。真是与1941年和1942年不可同日而语。次要方向上的第65和第60集团军则负责宽174公里的防线,平均防御正面为87公里,就是这样也比战争第一阶段要小一些,更何况集团军的编成也要比战争第一阶段大的多。中央方面军各集团军除了第13集团军以外,都成一个梯队(第13集团军成三个梯队)。各种不同使命的预备队、炮兵群和快速障碍设置队也开始成为集团军战役布势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步兵军以下直到步兵营通常都成两个梯队,并编有各种预备队和快速障碍设置队。中央方面军在最可能受威胁的95公里战线上集中了步兵师的58%、炮兵的70%、坦克和自行火炮的87%。同时,在这一方向上还部署了方面军第2梯队(坦克第2集团军)和方面军预备队(坦克第9、19军)。在其余211公里战线上则仅有不到一半的步兵、三分之一的炮兵和不到五分之一的坦克。由于上述措施,战术密度达到了很高水平。每公里正面有0.7—1.5个步兵营(每米正面每分钟可发射8发子弹)、18-30门火炮和迫击炮、2-4辆坦克。在第1 3集团军地带内,每公里正面火炮和追击炮达到94门(其中反坦克炮30门以上)以及将近9辆坦克。这一密度足以有效抗击德军冲击。苏军炮兵火力的增强也为实施炮兵火力反准备提供了有利条件。
  
  沃罗涅日方面军情况与中央方面军稍有不同。该方面军司令员判断,德军可能将在别尔哥罗德与奥博扬,别尔哥罗德与科罗查,沃尔昌斯克与新奥斯克这3个方向发动进攻,因而将基本兵力集中于方面军中央和左翼。这导致了兵力兵器有些分散。在主要方向上的近卫第6集团军防御正面达64公里,战役布势为一个梯队,以1个步兵师作为预备队。该集团军各步兵师也为一个梯队,步兵团、营通常为两个梯队,以适应较宽大的防御正面。因此该集团军方向兵器密度较低,火炮和迫击炮为每公里正面45.2门,反坦克火炮为每公里正面15.6门。这也是德军在沃罗涅日方面军防线上突人纵深较大的主要原因,当然也与德军主攻方向在该方面军防线上有很大关系。
方面军第一梯队为第38、40和近卫第6、7集团军,第二梯队则是坦克第1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弥补了第一梯队较为稀疏的战役密度。方面军预备队比较强大,有近卫步兵第35军和近卫坦克第2、5军。
  库尔斯克会战中,两个方面军的各集团军均建立于三个防御地带。防御战术地幅由主要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组成,纵深为15—20公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为5-7公里,由各步兵军的第一梯队步兵师占领。第二防御地带距主要防御地带10—15公里,由各步兵军第二梯队步兵师占领。集团军后方防御地带距第二防御地带10—12公里,由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二梯队或方面军预备队占领。这一地区工事密度很大(每公里正面有2—4公里堑壕),还有许多斜切阵地。正是在这一阵地,沃罗涅日方面军才最终阻止往德军进攻(德军在此方向突人纵深达35公里,中央方面军方向只有12公里)。集团军防御地带之后还有方面军防御地带的2-3道防御阵地,纵深为40—75公里。
巴拉顿湖战役时,苏军防御战的基本原则与库尔斯克会战时一致。比如乌克兰第3方面军也成两个梯队,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包括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在第一梯队进行防御,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为第二梯队。方面军预备队为2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1个骑兵军、1个步兵师和6个炮兵旅。防御纵深为25—50公里。阵地编成也是由主要防御地带、第二防御地带、集团军防御地带和方面军防御地带构成。反坦克炮的平均战役密度为每公里正面18门。
  苏军这一时期的防御工事构筑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库尔斯克会战因为准备时间长(达3个月之久),工事构筑极为完备。主要防御地带修筑的极为坚固。我们以沃罗涅日方面军近卫第6集团近卫步兵第23军所属的步兵第375师和近卫步兵第52师在第一梯队组织防御时的工事构筑为例,来看一下苏军防御工事的构成。

  每道防御地带由23道营防御地域(实际就是阵地)组成。主要防御地带上又分为基本阵地和预备阵地。基本阵地由第一梯队营占领。营的防御地域由连防御地域组成,通常构筑3道堑壕。堑壕之间由交通壕连接,交通壕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作为斜切阵地使用。第一道和第二道堑壕之间的距离取决于地形条件,通常为150—200米。这样就可以保证第二道堑壕的火力支援防守第一道堑壕的分队,从而建立起两道堑壕之间有机的联系。同时又可避免德军火炮和迫击炮以1个表尺分划同时杀伤两道堑壕的人员。频繁变换表尺分划,将使德军火炮、迫击炮的射击速率大大下降。此外,当德军步兵冲击第一道堑壕时,也不能有效地对第二道堑壕进行射击。第三道堑壕构筑在距第二道堑壕300米以上的距离上,构成了营的防御纵深。保障营、团预备队实施机动开进,以实施反冲击。这3道堑壕构成了主要防御地带的基本阵地。预备阵地由师的诸兵种合成预备队(通常由独立教导营组成)防守。(在其它军的师中,预备阵地也由第二梯队团占领)预备阵地都设在敌可能的突击方向上,并构成了主要防御地带的纵深。预备阵地通常距基本阵地4 6公里。这就迫使德军在突破基本阵地后重新组织火力准备,炮兵阵地向前推进,从而使其炮火支援出现间隔。
  在基本阵地和预备阵地之间构筑了由团第二梯队占领的独立的连和营防御地域,并构筑了假工事。在基本阵地前方1-2公里则设置战斗警戒阵地,通常是由排支撑点构成。主要防御地带纵深达5-6公里。第二防御地带距主要防御地带前沿10-15公里,纵深为5公里。其工事构筑和数量,与主要防御地带区别不大。在主要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内,构筑了大量火炮、迫击炮、坦克发射阵地和彈藥地窖,以及人员的掩壕和掩蔽部。各种障碍物也得到广泛运用。在主要和第二防御地带前沿前设置了三列桩铁丝网。在军的地带内挖掘了长37.7公里的防坦克壕和崖壁,其中主要地带为37.1公里。在1公里防御正面上,防坦克障碍物总长为1.2公里。步兵第375师还利用2个水坝的设备设置了面积约6公顷的泛滥区。在最重要方向上布雷的平均密度达每公里正面2000枚以上,平均每米正面就有2枚。近卫步兵第52师还设置了2个可控地雷场。这样的障碍物不仅设置在前沿,而且还设置在纵深,使得防御的稳定性得到极大提高。此外,全部工事、火器发射阵地、预备队配置地域都进行了伪装。
  
  这两个师的防御阵地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苏军其他部队都是根据上述的标准结合自身具体条件完成防御阵地的。只要看看下面的数字,你就会明白苏军在防御工事上下了多大功夫。在3个月时间内,中央方面军部队共挖掘了总长5000公里的堑壕和交通壕,埋设了40万枚地雷,仅在第13集团军和第70集团军地段上就架设了112公里铁丝网,其中10.7公里是电网。在近卫步兵第81师9公里的地带上,挖掘了39公里堑壕和交通壕,构筑了222个步兵掩体、486个机枪掩体、136个反坦克枪掩体、148个迫击炮掩体和143个反坦克炮掩体,还有228个人员掩蔽部和掩蔽工事,布设了24789枚防步兵地雷和总宽度13.5公里的防坦克地雷场。
  
  从以上可以看出,苏军在库尔斯克的防御阵地是极为坚固的,与1941年和1942年那种阵地真有天壤之别。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根据会战经验制定了《1943年野战条令(草案)》。条令规定部队应以自己的力量建立在各种条件下,包括被围条件下长期坚守、坚固的环形防御。工程构筑被认为是保障防御坚固性的决定性措施。条令为1个中等编成的师规定了宽10公里的防御地带。第一梯队师防御地带包括纵深10-15公里的保障地带和纵深5-6公里的主要防御地带。要求在主要防御地带前沿前及防御地带内、在翼侧和结合部上、在防御地段和防御地域之间、在阵地之间、在通向第二防御地带和后方防御地带的接近地上,应设置绵亘的障碍物地带。各种地雷或爆炸性障碍物是其中重要的内容。1945年3月的德巴拉顿湖战役就是根据此条令构筑防御阵地的。

  苏军在战争第二、三阶段也较成功地解决了对坦克的防御问题。其物质基础是苏军兵力兵器数量的大量增加和兵器性能的改善,但对坦克防御的战术改进更是起子决定性作用。防坦克支撑点和防坦克地域已成为这个时期苏军对坦克防御的核心内容。库尔斯克会战中,大多数防坦克支撑点集中在主要防御的核心内容。库尔斯克会战中,大多数防坦克支撑点集中在主要防御地带内并组成防坦克地域。在受敌坦克威胁较大的方向上,集团军后方防御地带内也有大量防坦克支撑点。防坦克支撑点在战线上的平均密度为2.5公里正面内1个。防坦克支撑点内的兵力通常包括:反坦克炮、反坦克枪、迫击炮分队、自动枪组、坦克歼击手、工兵和小群坦克。其兵力兵器的密度,决定于方向的重要性和地形条件。防坦克支撑点配置成棋式队形,与步兵分队保持紧密的协同动作。防坦克支撑点的构筑和协同动作的组织由合成军指挥员负责,火力配系则由炮兵指挥员负责,他同时是防坦克支撑点的指挥员。可见,防坦克支撑点是由炮兵为基础组织的。
  防坦克支撑点和防坦克地域都构成环形防御,之间的间隙地都以各种火力和工程、地雷障碍物加以掩护。德军坦克如果突人防坦克地域内部或防坦克支撑点之间,就会受到几面火力的同时打击和各种障碍物的阻滞中而陷入被动。为封锁德军坦克突破后通向纵深的道路,苏军从师直到集团军都建立了快速障碍设置队,兵力为装备炸药和地雷的1个工兵连到1个工兵营并加强有步兵分队,机动工具为汽车。反坦克炮兵预备队也在各级军队的预备队中占有重要地位,兵力由1个加强反坦克炮连到1—3个反坦克炮旅不等。中央方面军的反坦克炮兵预备队兵力十分强大,共有3个反坦克炮旅和2个反坦克炮团。这些反坦克炮兵预备队都是摩托化的,可以迅速向敌坦克威胁大的方向机动并占领已准备好的阵地。
  火箭炮和高射炮也参加到反坦克火力配系中来。尽管条令中没有规定使用火箭炮对付坦克的条款,但苏军还是做了火箭炮进行机动的反坦克火力齐射的准备并进行了试射。苏军大量高射炮在完成对空防御的同时也担负了反坦克任务(顺便说—一句,这一时期苏军的对空防御由于高炮数量的增加和空军战斗力的提高而得到很大改善,这也为苏军顺利实施防御提供了保证),其阵地的选择和构筑在考虑对空作战时亦同时考虑了对坦克的射击要求。 巴拉顿湖战役中,对坦克防御的主要特点与库尔斯克会战时基本一致。只是更加集中防坦克地域到受坦克威胁最严重的方向上。40%以上的防坦克地域被集中到韦伦采湖和希尔瓦兹运河之间。这里主要只有2个步兵师防守。每个防坦克地域至少有1个炮兵团,还有自行火炮、迫击炮和工兵分队。其中的迫击炮用于消灭伴随坦克进攻的德军步兵。

  坦克兵在防御战中的运用在这一时期也有了一些变化。首先是部分独立坦克旅和团被配属给步兵加强到防坦克地域内,担任不动发射点任务和设伏任务。这使得步兵前沿的反坦克火力密度得到了提高。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作为方面军预备队或第二梯队,主要任务是协同诸兵种合成兵团实施反突击。库尔斯克会战中,为此预先就计划好了3—5个反突击方向。这些部队全部集中使用,作为快速坦克预备队。在中央方面军上述部队配置在坦克威胁方向上的第二防御地带、第三防御地带(集团军后方防御地带)之间,并直接位于部队战斗队形之内。而在沃罗涅日方面军,这些部队还配置在主要防御地带内,随时准备单独或配合步兵部队和兵团向数个方向反突击。在这里,坦克第1集团军在战役过程中改变了原定的反突击任务。由于近卫第6集团军在战役第1天下午就被击退到第三阵地上,主要防御地带面临着被突破的危险。但是此时使用坦克第1集团军向未受到较大削弱的德军突击集团进行反突击,还为时尚早。因此,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下令坦克第1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军和近卫坦克第2军调到近卫第6集团军的第二防御地带。并在那里与近卫第6集团军一起组织坚固的防御。这样,坦克第1集团军未能实施计划中的反突击,但它的顽强防御使德军突击集团受到很大削弱,从而为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实施反突击并阻止德军进攻创造了条件。
  
  防御战实例3:库尔斯克会战中,第13集团军担任主要方向上的防御任务。
该集团军战斗编成包括:4个步兵军(第15、29和近卫步兵第17、18军)、2个加农炮团、8个迫击炮团、3个反坦克歼击炮团、1个高射炮团、坦克第1 29旅、5个近卫坦克团、第4突破炮兵军(包括2个突破炮兵师和1个火箭炮兵师)和第119筑垒地域。总兵力约1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718门,坦克和自行火炮约300辆。集团军占领的防御正面只有32公里。集团军构筑了三道防御地带,主要防御地带、第二防御地带和集团军后方防御地带。全部防御纵深为35公里。该集团军战役布势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展开2个步兵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各展开1个步兵军。主要防御地带由4个加强步兵师占领,3个步兵师占领第二防御地带,集团军后方防御地带由5个步兵师占领。由坦克第129旅和5个近卫坦克团组成的预备队,也配置在集团军后方防御地带。此外,方面军预备队的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也预定向第13集团军地段实施反突击。第13集团军由于位于方面军防御正面的最重要地段,因此兵力、兵器战役密度非常高。中央方面军其他集团军的战役密度为每5—8公里,甚至14公里1个步兵师,而第13集团军则达到每2.7公里1个步兵师。炮兵密度也要比其他集团军高出6—7倍。坦克战役密度不大,每公里正面为2-9辆。但是如果加上位于集团军后方的坦克第2集团军则可达到每公里正面27.3辆,这在防御战中是很少见的。集团军司令员判断,德军可能向以波内里为中心的集团军右翼发动主要突击。因此将兵力兵器向集团军右翼集中。右翼军(步兵第15军)的防御地带宽为13公里,左翼军(步兵第29军)则为19公里。步兵第15军各师正面为6-7公里,步兵第29军则为9-10公里。这样集团军右翼的兵力、兵器密度比左翼大0.5—1倍。

在各步兵师的防御地带则由构筑有防御枢纽部的营地域、以及连和排支撑点组成。在主要地带内建立了堑壕体系:第一道弯曲的绵亘堑壕用来配置步兵分对的战斗队形及其火器,对前面400-600米的距离实施密集射击;第二道堑壕,距离第一道堑壕100-150米,能从人员和火器掩蔽部对接近第一道堑壕的敌人射击;第三道(距离第二道200-250米)和第四道(距离第三道150-200米)堑壕,用来保障在争夺第一和第二道堑壕的战斗中实施机动,以及用来配置预备队。连支撑点内的堑壕之间用2-3条交通壕连接。
  第13集团军在战役的全纵深均建立了对坦克防御。在受坦克威胁方向上的步兵连防御地域内,组织了大量防坦克支撑点。平均每个步兵团有3—5个这种支撑点(相对于步兵团9个步兵连,防坦克支撑点并没有在每个步兵连防御地域内都建立),防坦克支撑点又都组成防坦克地域。主要防御地带内有15个防坦克地域,由45个防坦克支撑点组成(每公里正面有1.4个支撑点),反坦克炮密度每公里7.5门;第二防御地带有9个防坦克地域,由34个防坦克支撑点组成(每公里正面有1个支撑点),反坦克炮密度每公里3门;集团军后方防御地带有14个防坦克地域,由70个防坦克支撑点组成(每公里正面有支撑点2个),反坦克炮密度每公里12门。

由此可见,苏军对德军进攻的突破能力作了较高的估计,在集团军后方防御地带作了抗击德军进攻的最有力的准备。第13集团军每公里正面的反坦克兵器密度为18.3个单位,这其中包括各种口径的防坦克炮和步兵使用的大量反坦克枪。集团军炮兵成纵深梯次配置。前沿防坦克支撑点内有45mm和76.2mm反坦克炮,师属炮兵则配置在距前沿3—5公里处。防御纵深则构筑重炮兵发射阵地。这样的配置可以使向前沿冲击的德军坦克同时受到直瞄射击的反坦克炮和各种口径的间瞄火炮的共同打击。

第13集团军炮兵在德军进攻前进行了2次炮火反准备。第1次与方面军炮兵共同实施,时间是7月5日2点30分,动用595门火炮和迫击炮。第2次单独实施,时间是德军火力准备开始后的4点30分左右,动用了1067门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这两次反准备给了德军部队以很大杀伤,打乱了德军的进攻准备工作,压制了德军90个炮兵连和近60个观察所,消灭6座彈藥库。这个我只能说苏军炮兵的观察哨很厉害。。。

坦克以排、连为单位,直接配置在步兵分队和部队战斗队形内。步兵为每辆坦克都构筑了全断面掩体,整个坦克密度2-9辆每公里。集团军在防御全纵深内均建立了绵密的防坦克障碍物地带,其中包括地雷场、防坦克壕和桩砦等。仅地雷一项到7月4日,第13集团军就埋设了50750枚防坦克地雷和2880枚防步兵地雷。集团军还建立了3个快速障碍设置队,每个设置队由1-2个工兵连或1个加强步兵的工兵营组成。集团军反坦克炮兵预备队由1个反坦克歼击炮兵团组成,并且给它指定了若干展开地区。
  
  正是建立了如此完善的防御,第13集团军才得以成功抗击德军长达7天的猛烈进攻,迫使德军于7月11日转人防御!

防御战实例4:巴拉顿湖防御战役

应该说,这是自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难得的方面军级防御战役,也是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德军希望藉此击败当面苏军,延缓苏军对其南翼进攻节奏并为本土南部防御争取时间。
此战,德军出动了党卫军坦克第6集团军、第6集团军以及坦克第2集团军一部,在主要突击方向18公里正面击中了坦克1370辆,平均每公里拥有7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笔者注:德军在库尔斯克密度也只有50-60辆每公里)。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考虑到敌方突击集团有大量坦克和强击火炮,而己方坦克数量仅为对方一半,所以建立了强大的反坦克预备队。

苏联红军方面军主要各部部署如下
近卫第4集团军,下辖3个步兵军、1个筑垒地域,炮兵有突破炮兵师1、加农炮兵旅1、迫击炮团1、反坦克歼击炮兵旅3、反坦克歼击炮兵团1
第26集团军,下辖4个步兵军(第30、104、135),1个自行火炮旅,炮兵为突破炮兵师1、加农炮兵旅1、榴弹炮兵团1、迫击炮兵旅1、近卫迫击炮兵团5、迫击炮团1、反坦克歼击炮兵旅3、反坦克歼击炮兵团3.火炮和迫击炮1213,防御宽度44公里,方面军将坦克第18军(坦克和自行火炮75辆)配置在第二防御地带。集团军布置成一个梯队,第一地带6个师防守,第二地带4个师防守,纵深不超过10-15公里,每公里火炮密度28门。平均每公里布设防坦克雷730和防步兵雷670,最重要方向,上述密度分别达到2700枚和2500枚,比在库尔斯克增大了0.5-1倍。不过火炮密度与坦克密度小于库尔斯克防御战。最终德军仅突破该集团军的战术地幅,纵深前进约30公里。
第57集团军,下辖3个步兵军和1个摩托化步兵旅,坦克团1、自行火炮团2,加农炮兵旅1、榴弹炮兵旅1、加农炮兵团1、榴弹炮兵团1、迫击炮团1、反坦克歼击炮兵团2

所有步兵军的战斗队形分成两个梯队,步兵师1-2个梯队。防御战术纵深10-15公里,第一梯队师防守的主要地带纵深5-7公里。各种障碍物纵深10-15公里,布雷密度远远超过库尔斯克防御战,每公里达到2200枚反坦克地雷和2100枚防步兵地雷。
以下就第30步兵军(隶属于第26集团军)的布置做一介绍:
第155步兵师在第30步兵军第一梯队内转入防御,防御宽度6公里。为了建立能够抗击敌坦克密集冲击,全师战斗队形编为一个梯队。第一梯队内的第436和659步兵团(每团2个营)防守第一道阵地。第786步兵团担任军预备队,用来防守师地带内的第三道阵地和完成军地带内突然出现的任务。

第一梯队各团都建立了兵力不大的总预备队(1个自动枪连)和团炮兵群。师炮兵群配置在防御地带中央,第二和第三道阵地之间,坦克威胁方向上等。反坦克炮兵预备队(由独立反坦克歼击炮兵营组成)和快速障碍设置队配置在第三道阵地上,靠近师左翼。
在师的第一梯队团和营建立了防坦克支撑点,每个支撑点由1个步兵连、3-5门火炮、1个反坦克枪排和1个迫击炮排组成,主要用于封锁主要道路和敌坦克可能冲击方向重要地段。

而该军的另一个师-近卫步兵第36师战斗队形则不一样。师处于军战斗队形中央,防御地带宽度4公里。师成三个梯队编成,各团则成一个梯队。师防守三道阵地,每道阵地1个步兵团防守,各道阵地都构筑了防坦克地域(每个地域至少1个炮兵团),梯次纵深配置。
军的另一个师近卫第68步兵师位于军左翼,防御宽度10公里。由于是敌军次要进攻方向,所以师战斗队形成一个梯队,未建立师炮兵群,炮兵分配给各团,组成团炮兵群,师预备队由1个营组成,反坦克炮兵预备队和快速障碍设置队配置在战斗队形中央,距前沿6公里。

10天的防御战,德军在付出了4万余人、坦克和强击火炮400余辆、火炮300余门的重大代价,只是在威廉湖以南突入苏军纵深12公里,在沙尔维茨运河以西突入纵深不到25公里。这场战役,为苏军继续向奥地利和德国南部进攻创造了良好条件。

  战争第二、第三阶段是苏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苏军防御主要有了下面一些改进:
首先,战役布势更加合理,在保证有足够力量在第一线抗击敌军首次突击外,还留有强大的二梯队和预备队;
其次改进了防御阵地编成,在战术地幅内增加了第二防御地带,加大了战术地幅纵深,提高了防御稳定性,
再次是坚决向受敌威胁最大的方向集中兵力兵器,从而建立起绵密的火制地带,可以对进攻的敌军实施更猛烈的火力打击;
最后是完善防坦克地域,使之成为抗击敌坦克进攻的坚固堡垒。

苏军进攻的矛头和防御的盾牌都变得极为锋利和坚固,使得德军陷入了攻不能取、守也守不住的困境。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具有强大实力就能办到的。再防御战中,如何有效运用现有军事力量,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才是军人们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


  特别注明:笔者在写作时参考了大量战史资料和军事学术方面的著作,但其中有不少记述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对此,笔者只能选用经对比较为合理的一种。

有兴趣朋友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苏联野战工事与防御工事 1941-1945年》
苏联野战工事与防御工事 1941-1945年(1)
http://club.6park.com/military/gmessages/39672.html
苏联野战工事与防御工事 1941-1945年(2)
http://club.6park.com/military/gmessages/43108.html
苏联野战工事与防御工事 1941-1945年(3)
http://club.6park.com/military/messages/82735.html
主要参考资料
1。《苏联军事百科全书,9卷本》
2。《战术-师战例》
3。《苏军坦克兵》
4。《莫斯科会战》
5。《库尔斯克会战》
6。《伟大卫国战争苏军步兵军战例选编》
7。《苏军战例》
8。《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2卷本》
9。《集团军战役》
10。《战术-师战例》
发表于 2011-2-27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 06:02 AM , Processed in 0.09899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