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该地区仅有两个国家的央行行长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们是:马来西亚央行(Bank Negara Malaysia)央行行长泽提(Zeti Akhtar Aziz)和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行长金仲秀(Kim Choongsoo),两人均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经济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个恰当的例子,范力民提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前首席经济学家拉詹(Raghuram Rajan),他从麻省理工(MIT)的管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去年8月份他开始执掌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即便印度经济增速放慢至多年低点,但拉詹仍立即体现了他的意志,在上任后的头两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来对抗大幅上升的通胀。
以日本为例,政府为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选择9名理事会成员,确保充分体现政府官员、企业界和学术领域的意见。现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担任日本财务省官员,在随后的8年中在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担任行长。
其效果如何呢?
新加坡银行(Bank of Singapore)首席经济学家杰拉姆(Richard Jerram)说,如果你对美国选人方式和日本选人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对比,那么聘用有能力的人似乎比聘用有代表性的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