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美国相隔两百年的股市泡沫高度相似
然而,200年之后,同样的一幕在美国再度上演。在1929年—1933年期间,美国遭遇了更为后人所熟知的“大萧条”时代(the Great Depression)。民众疯狂挤兑,超过43%的银行在这场危机中关门倒闭。美国犹他州一家银行也像法国皇家银行一样,令职员大幅减缓工作速度。尤其在兑换小额存单时,硬币被一个一个地数出来,以此减缓硬币出库速度和数量。尽管已经过去了两个世纪,但在金融灾难来临时,银行在应对客户焦急提现方面似乎并未想出任何创新办法。
《绿野仙踪》是一个贵金属寓言
19世纪晚期,美国人非常纠结于一点:究竟是将黄金作为硬通货的基础,还是选择白银,亦或二者同时选择。这场争论竟然被当时流行的一则儿童故事反映出来了。它就是后来被改编为电影的《绿野仙踪》(原著名为“奇妙的奥兹男巫”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这本书出版于19世纪90年代,作者是L. Frank Baum。该书的主要元素一一展现了当时这场争论的主角、情形和社会背景。
J·P·摩根将银行家们锁在自己家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极为辉煌的人生也许还伴随着一部分运气——1912年,他订购了当时最为知名的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头等套房B-52、54、56。但后来,他决定留在法国继续接受硫磺浴治疗,却也因此逃过一劫。众所周知,泰坦尼克号首航便发生了史上最惨重的海难,它撞上冰山沉没,死亡近1500人。更为神秘的是这个套房本身。它的第一位订购者是当时的美国钢铁业富豪Henry Clay Frick。不过,他在非洲的葡萄牙领地马德拉群岛时遭遇意外而扭伤了脚踝。第二位订购者便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他也因为身体不适取消了这次灾难之旅。第三位订购者是美国杰出的银行家J. Horace Harding,但他当时在毛里塔尼亚未能及时返回,也因此躲过了厄运。第四位订购者、英国白星航运公司董事长J. Bruce Ismay在邮轮沉没时死里逃生。而泰坦尼克号的制造商正是白星航运公司,它的总设计师恰恰就是J. Bruce Ismay本人。实际上,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和泰坦尼克号息息相关。说到底,他就是泰坦尼克号的大老板:他投资的国际航运集团正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控制者。他甚至还出席了1911年该船的下水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