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9|回复: 1

《图说企业家》:张士平:低调的山东首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5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他在行业扩张中强势野蛮,“做彻底,不回头”,而在面对公众与媒体时颇为低调;2011年他取代杜双华成为新的山东首富时,没有引起外界关注,却在不久之后以“电改斗士”的形象,声名远播。




2.jpg
全国供销工业利润第一名
年轻时的张士平并未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质,“能吃苦、勤快、干事麻利”是周围人对他最为普遍的评价。1981年,当过推车工、扛棉工、厂消防队长的张士平,成为了邹平县供销联合社全资拥有的第五油棉厂厂长。这被老乡们视为其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1981年国家放开粮油市场,张士平抓住了这个机会,搞议购议销,1984年时做到了全国供销工业利润第一名。




3.jpg
打下规模扩张的基础
1986年,张士平成立了一个毛巾厂。1989年,他又利用企业的600万元积累,共筹集1000多 万元,建成了1.6万纱锭的纺纱厂;不久,又筹资6000万元建成3万多枚纱锭的棉纺厂和336台织机的织布厂。由此,魏桥打下了规模扩张的基础。




4.jpg
逆境中的“不回头”
在张士平堂叔张尊水的印象中,张士平是个话不多,但能干事的孩子,“没想好就不轻易发表意见,一旦说了就要做彻底,不回头。”或许就是这种性格特征,令张士平在产业低谷时期加速扩张。从1993-1997年,纺织行业整体陷入亏损期,老牌棉纺企业相继倒闭。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日子更是煎熬。但恰恰在这持续数年的产业震荡期,张士平带领企业实现了新一轮的逆势扩张。




5.jpg
收购巨亏国企 遭到老员工抵制
魏桥在这段时间里投资3.3亿元,四处收购企业破产出卖的设备和厂房,在1998年收购巨亏的国企滨州一棉后,产纱能力扩大到33万锭。然而在收购滨州一棉后,民营企业魏桥的管理方式令这个老国企的员工破不适应,期间起了不少摩擦。而张士平通过铁腕整顿,以及共享魏桥在海外的销售渠道,滨州一棉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在第二年增长了59.6%和44倍。日子有了转机,企业里的争议也戛然而止。




6.jpg
国际市场动荡 魏桥再逆势扩张
2005年,实行了40年之久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寿终正寝,先是美国三次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入数量,接着欧盟设限威胁接踵而至。然而面对如此动荡的国际市场,魏桥再次投入70亿元巨资,扩建纺织印染服装系列项目。这种“逆势扩张”,给魏桥带来各项指标年均50%以上的迅猛增长。1997-2003年,魏桥出口创汇年均增长超过70%。




7.jpg
“极其朴素极其野蛮的大生产路线”
魏桥的扩张已无人能挡,张士平的这种行事风格,业内的竞争对手带着或嫉妒、或无奈,或推崇,或困惑的情绪,将其称之为“极其朴素极其野蛮的大生产路线”,而魏桥的这种“路线”一直延续至今。




8.jpg
政策会变,我相信市场
因为魏桥即便是在国家下狠手“限产压锭”时也为停止扩张,对此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果刚曾私下问过张士平,以后出问题你兜得住吗?张士平回答,“政策会变,我相信市场”。张士平将每一次市场波动视为难得的机遇,“市场地位和发展差距往往在市场低谷时形成”。




9.jpg
铝电产业链
1999年,为满足纺织厂对于电量的需求,魏桥创业集团建立了第一家自备热电厂。随后,为了利用多余的热电,魏桥创业开展了铝业产业。如今在魏桥的邹平生产基地,除了大量纺织厂,还分布着魏桥6个电厂、6个氧化铝厂、2个电解铝厂。魏桥已经是全国第四大铝制品生产商,并成为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铝电企业之一,其利润已经超过纺织板块。




10.jpg
利用低成本电狂赚
魏桥集团利用自建电厂的低成本电力,在铝冶炼行业获利颇丰。电力是铝企生产成本的大头,许多铝厂绞尽脑汁降低电力成本。2012年,国内的铝产业出现了行业性亏损,218家规模以上铝冶炼企业中亏损企业为89家,而魏桥集团旗下的中国宏桥,依托低廉的电力成本,狂赚净利润54.5亿元,这与行业形成的对比甚至是“突兀”。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2011年山东首富 财富超杜双华
2011年,魏桥集团以1615亿元的营收杀入财富世界500强,这一年的胡润富豪榜上,魏桥张士平家族以300亿元身家排名第19位,成山东新首富,而连续三年蝉联山东首富的杜双华则退居其后。




12.jpg
“电改斗士”
虽然张士平在企业扩张上案首阔步、锐意进取,但是在面对公众和媒体时却颇为低调,他旗下的魏桥集团也一直笼罩一种神秘感,当然这种情况只保持到2012年5月。山东首富张士平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是以富豪而是以“电改斗士”的形象在全国“声名远播”。




13.jpg
自办电厂 电价比国家电网低1/3
2012年,时值阶梯电价调整遭遇“只涨不跌”的质疑,一则“魏桥自建电网的电价比国家电网便宜1/3”的消息引爆舆论。支持方认为,魏桥自建电网自供电力,并将余电低价卖给周边用户,这代表了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化的方向。反对者则认为,魏桥的行为不合法、环保不达标、安全性差。




14.jpg
自发电是出于无奈
张士平称,当年自架电网给自己公司供电,“是无奈之举”。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力资源紧缺,电力供应不稳,时常拉闸限电,严重影响魏桥纺织厂的生产,张士平这才想要自建电厂。1999年9月28日,魏桥第一热电厂建成投产,而投产第三天,魏桥方面就接到淄博电网通知,要求其必须从大电网中解列。张士平不得已,只得“孤网”运行。




15.jpg
与国家电网发生冲突
不过,因为自建电厂,魏桥集团与央企巨头国家电网之间屡次发生冲突,甚至曾爆发武斗。双方最大规模的一次武斗发生在2009年,地点在山东省惠民县李庄发生,冲突焦点就是魏桥集团欲将自己的电输往惠民县。当时共有近1000人参与这次武斗,该事件被当地人称为“李庄聚众”。




16.jpg
女儿落选中共十八大代表
由于其电价要比国家电网低三成左右,“魏桥模式”在当地广受欢迎的同时,也受到来自能源主管部门的巨大压力。2012年6月5日,山东省公布了75名出席中共十八大代表名单,张士平之女张红霞虽然曾经名列5月24日公布的山东省出席中共十八大代表的候选人名单,但最终并未入选。




17.jpg
政府接盘魏桥旗下电厂 随即关停
2012年6月15日,魏桥集团旗下魏桥纺织公告称,拟以6.985亿元出售位于滨州经济开发区的资产,主要包括额定装机容量180兆瓦的热电厂以及其他配套资产和物业土地使用权,接盘者为滨州市中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而中海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是滨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电厂被转让不到20天,当地政府即下令关停,关停该电厂的原因是“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精神,顺利完成减排目标”。




18.jpg
公司的企业危机就是县里的危机
在张士平以“电改斗士”形象备受媒体关注的这段时间,邹平县政府充当了危机公关的角色。电话至魏桥,对方会答复,“请联系县委宣传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称,张士平在当地企业家中,是一个带头大哥的形象,所以魏桥公司的危机就是县里的危机。据了解,只要是邹平或者山东籍的官员退休了,张士平都会主动找上门请他们做企业顾问。官员不分部门,不分高低。这被解读为熟谙“官商之道”。




19.jpg
劳动纪律,企业管理从严
张士平给公司管理层定了个规矩,包括他个人,管理层决不允许套现,不管增发还是配股,所募资金必须用于扩大再生产,不允许套出现来干别的。“所有固定资产,包括你死,你的骨灰盒也带不走。”张士平称。




20.jpg
绝不允许管理层套现
张士平给公司管理层定了个规矩,包括他个人,管理层决不允许套现,不管增发还是配股,所募资金必须用于扩大再生产,不允许套出现来干别的。“所有固定资产,包括你死,你的骨灰盒也带不走。”张士平称。




21.jpg
家族式管理隐忧
魏桥集团是一家家族企业,张士平的各路亲戚担当着魏桥高管的主力。张士平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张红霞,现为集团公司总经理,主管纺织。二女儿张艳红现任威海魏桥工业园老总。儿子张波,现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宏桥董事长,主管铝、电、化工。张士平的外甥、侄子们都担任公司副总级别的职务,外甥媳妇、姑表侄子、侄媳妇等数人也都担任公司副总和部门总监等级别的职务。这样的管理模式给企业的继承问题埋下了隐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13 03:26 PM , Processed in 0.0520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