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2014年 11月 03日 18:12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迄今为止,印尼等新兴经济体的储蓄增长弥补了发达经济体储蓄的匮乏,但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
人们对于资本流动通常的担心是,热钱从发达经济体涌入新兴市场的流向突然反转,进而引发危机。但如今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逆向思考,因为两个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西方国家“婴儿潮”一代人群的退休,以及新兴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
全球经济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尽管发达经济体的就业人口日益老龄化,但其储蓄规模未呈现出人们或曾预期的增长。
汇丰(HSBC Holdings PLC)的沃德(Karen Ward)指出,迄今为止新兴经济体的储蓄增长弥补了上述缺憾。汇丰称,如果以1990-2010年间美国劳动人口及退休人口数量的变化为依据进行估算,则该国储蓄率料升高1.2个百分点。然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显示,实际情况是在此期间储蓄率下降了5.2个点。但中国的储蓄率升高了13.1个点,远高于7.7个点的预期升幅。
资本流入发达经济体的部份原因在于,新兴市场国家内部缺乏深入发展的市场供其储蓄者选择。这提振了发达经济体的资产价格,进而或降低了其储蓄的必要性。但汇丰认为储蓄被错配,过多储蓄进入到政府债券及住房市场,而缺乏足够储蓄投资到产能更高的项目中。
日后随着西方婴儿潮那代人逐渐退休,他们将需要兑现资产。但谁将接手这些资产?以什么价格接手?西方国家的年轻劳动者也许无法买得起,他们个人不仅债台高筑,他们所在的国家经济增速也较低。
新兴市场不断增多的储户是否会再次介入?现在还不十分确定。新兴市场金融体系不断深化,那里的投资者可能会有更多本土选择方案,且预期收益或许也会改善,特别是债券收益。
政治很可能也会是决定性因素。储户会希望投资于那些产权和法治都强有力的市场。目前来看,西方国家这方面更为有利。但情况可能会轻易改变。西方年轻人也许会反对将资产出售给新兴市场投资者,别忘了,首次置业者就曾却步在伦敦国际化的房地产市场之外。
已经习惯了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现在或许正处于代际更迭的边缘。
Richard Barl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