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2015年 01月 20日 07:14
中国12月外汇占款减少 资本再次外流
尽管去年12月中国录得大额贸易顺差,但中国央行和金融机构当月外汇占款仍减少人民币1,184亿元(合190.7亿美元),这表明,由于外界担心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资本再次出现外流。
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根据周一发布的中国央行数据计算,在去年11月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21.7亿元后,中国央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12月的外汇占款出现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下半年大部分时间中国资本外流现象都较为明显, 并称,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高,很多有外汇收入的企业持有外币的时间延长。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称,很多公司都未将贸易收入兑换成人民币。
去年12月中国实现贸易顺差496亿美元,11月的贸易顺差创出544.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一般来说,这应该意味着银行系统中的外汇占款会增加,不过贸易顺差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这两个月的服务贸易逆差和资本帐户赤字抵消了。
去年可能是中国经济过去20多年来表现最差的一年,经济增速可能低于政府设定的7.5%的目标。与此同时,去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2.5%。分析师称,中国央行可能也在出售外汇以支撑人民币汇率。
联昌国际证券(CIMB Securities)经济学家张帆称,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且人们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发生变化,去年下半年中国出现了资本外流的迹象。
资本流向发生逆转,加大了中国央行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压力。存款准备金率,指各家银行将一部分存款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比例,其目的是为确保银行系统流动性充裕。
按照规定,大型银行应将其银行存款的20%存放在中央银行,这一较高的存准率是为了应对过去多年来中国庞大的资本流入。
张帆称,最新数据显示流动性吃紧,这可能会促使中国央行下调存准率。
中国央行还称,去年12月末银行系统外汇占款总额为人民币29.409万亿元,低于去年11月末的29.527万亿元。
William Kazer / Liyan 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