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2015年 03月 24日 12:08
据汇丰采购经理人预览指数(PMI)显示,中国制造业活动已放缓至11个月来最低水平。
3月份PMI预览值从2月份的50.7降至49.2,低于市场预期的50.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周二前市下跌1.1%,上证综合指数前市涨跌不定。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中国经济会不会进一步恶化?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陈昌华(Vincent Chan)上周造访北京,得出中国经济已经触底的结论。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但为什么下降速度如此之快?陈昌华强调了两点原因,都与投资有关。
首先,中国商业房地产市场在拖累整体经济。中国商业房地产销售额占GDP的12%,较8%的国际平均水平高出50%之多。随着中国商业地产销售额向国际平均水平靠拢,该行业未来两年对经济增长仍将是个不利因素。
其次,政府官员的被动态度导致2014年投资项目出现罕见的低完成率。习近平的反腐运动可能分散了官员的注意力,不过中国政府去年也实施了财政改革,要求地方政府通过市政债券而不是表外融资平台来筹措基建资金,导致地方层面出现了诸多混乱的情况。
虽然第一个因素是结构性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第二个因素是暂时的,并且有迹象显示地方支出已经开始增加。
首先,2015年财政政策十分宽松,预算赤字率从2.1%上调至2.3%,并且将动用2014年结转资金人民币1,124亿元,地方政府获准发行新债偿还旧债。其次,财政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部门在2015年支出存款(约人民币2.7万亿元)以提振增长,否则其存款将被没收。第三,春节前工业库存处于24年以来最低水平;眼下库存水平很可能重新上升,尤其是如果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企稳的话。最后,中国经济触底和利率见顶之间通常有九个月的时滞。去年9月,普通贷款加权利率见顶并开始走低。如果可以确认9月份利率处于最高水平,那么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5年下半年触底并企稳。
Shuli Ren
(本文译自《巴伦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