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2|回复: 2

《图说企业家》:王长田:记者、苦行僧、娱乐之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5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如今,《致青春》与《泰囧》热卖;骆驼一样的苦行僧王长田终于赢了娱乐大亨王中军一筹;至少是现在,王长田是中国的娱乐之王.




2.jpg
两部口碑票房俱佳的片子,将一向相对沉寂的光线传媒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创始人和总裁王长田长出了一口郁积已久的气。他已忍受“光线出烂片”的非议很久了。




3.jpg
王家有兄妹四人,他们的父亲是普通的工人,读书的时候,王长田一直都是品学兼优的尖子生,他从大连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考到县城的重点中学,又考到了复旦大学新闻系。




4.jpg
王长田的启蒙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都怀有强烈的改变社会的理想,三位老师都在给王长田灌输一个理念:去做记者,改变这个社会。也许是这几位老师塑造了王长田的性格,使他的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强烈的是非观。并且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不放弃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社会的想法。




5.jpg
当时的大学指导员,现任FT中文网总编辑的张力奋回忆初入复旦的王长田:个子长得很高,可能营养不是很好,显得瘦弱,内秀、内敛。一个北方农村的孩子,第一次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生活习惯、语言都不一样,像来到半个外国一样,开始的时候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张力奋觉得那时的王长田不像个北方学生,身上看不出太多北方人的那种粗犷,他敏感细腻,更像一个南方人。




6.jpg
和他同为复旦新闻系84级的学生们陆续成为这个国家传媒界的精英,其中包括《解放日报》的总编辑裘新,新浪网的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曹轲等,甚至当年的指导员张力奋,也都离开校园出任FT中文网总编辑。记者出身的王长田依旧保留着“兼济天下”的理想,创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打造中国最大的 传媒娱乐帝国,影响和改变社会。




7.jpg
1989年,毕业2年的王长田,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跳槽到了《中华工商时报》在报社,王长田有两个特点,一是很难记住人名,二是算账的能力非常强,对各种经济数据过目不忘。记不住人名在一个关系就是生产力的时代很悲惨,王一直不认为关系是最重要的。




8.jpg
1995年,王长田见到了北京电视台的副台长吴天锡,吴要办一档全新的新闻栏目。很快,王长田跳槽了。王长田分析当时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大多节奏比较慢,没有包装,语言很差,角度不好,信息量小,思路太正,批评的声音太少,评论的声音太少。”很快他们推出了《北京特快》,以节奏快、信息量大而著称,一改过去颂歌式的新闻报道方式,这档节目迅速打进北京地区收视率前三,直接导致了《东方时空》改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9.jpg




10.jpg
1998年7月,因为一个特殊事件,他告别了自己一手创建的《北京特快》。此后,王长田同几个媒体朋友成立了“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5个合伙人凑了10万块钱,靠写策划和拍摄专题片赚钱。




11.jpg
体制内10年的工作经历,让王长田对电视台运作弊端看得一清二楚。他考察了美国和香港的娱乐业,认定娱乐节目大有空间。1999年5月,《中国娱乐报道》的样片出来了。没有资源,只好从新人下手。《中国娱乐报道》第一个人物专访是尚未从中戏毕业的章子怡:她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畅谈对张艺谋、巩俐以及《我的父亲母亲》的看法。1999年7月,《中国娱乐报道》正式在湖南台生活频道播放,3个月后覆盖五十多个省市级电视台,平均收视率达8%。进入2000年,电视台的数字扩大到 130家,被业内人称为“娱乐界”的“新闻联播”。




12.jpg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传统的广电传媒领域仍属禁区。光线传媒却将地面频道和城市台价值不大的散乱播出时段,拼成一张独特的广电内容网和经营网。新的游戏规则的建立倒不是多大的困难,资金也不会成为最大的障碍,最关键是涉足敏感的“喉舌”,同时又是强势的电视媒体,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13.jpg
六年前,光线的账被封过。当时对“制播分离”的理解有偏差,这是用节目换广告时间,那么在交易的过程中应该交几次税呢?税务局认为不仅广告时间要交税,企业经营广告的时间还要再交一次税。光线的账被扣了半年,连王洪田都绝望了,觉得很难做下去了。




14.jpg
即便是2000年,光线已经走上正轨的时候,公司都还时刻面临着倒闭或者被收编的危险。一个摄像或记者要走,王长田都要惊恐好半天,生怕人都跑光了。




15.jpg
2000年,广电总局出台相关规定。年末《中国娱乐报道》更名为《娱乐现场》,《世界娱乐报道》更名为《海外娱乐现场》,《中国网络报道》更名为《网络天下》。




16.jpg
2004年后,王长田曾试图和南京、西安等地的电视台、教育台成立合资公司,来介入电视台频道的整体运营。这条路很快被主管部门堵死,甚至连付费的数字电视频道也不得其门而入。




17.jpg
2005年1月1日,光线的王牌栏目《娱乐现场》被调整出已经播了5年的北京四套。这一幕很快在上海、长沙等地重现。不久,王长田为《娱乐现场》找到了在北京落地的新平台——中国教育三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8.jpg




19.jpg
光线创立后,他一度相当纠结。“传媒人相对来讲比较低调;娱乐人又比较高调,我是处在矛盾之中。有的时候我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总体来讲,我是以传媒人这样一个身份来自我定位的。




20.jpg
对娱乐界,王长田一直保持着一个距离。十几年来,王长田基本不去夜店、不交明星朋友、不带女主持去见客户。“关系根本不是生意,生意就是生意。如果帮不到别人,光靠关系是没用的。”




21.jpg
记者们编片子到深夜,王长田安排专人甚至亲自上阵给大家煲汤、操持夜宵。晚上大家都加班,他也陪着加,“不能让大家觉得是扔下大伙自己睡觉去了。”




22.jpg
在过去的多年间,王洪田都跟哥哥王长田较着劲,他在公司的职位从没超过总监,持股也就2%,现在他看开了,他愿意做一个辅佐王长田的人。王洪田认为:哥哥其实很看重外界对公司的看法,他不希望让人觉得光线的家族色彩太重。




23.jpg
王长田自己说过,娱乐圈大哥做关系,天才做项目,玩家搞演员,骗子搞资本运作,既不是大哥又不是玩家也不是骗子的只好做“骆驼”。




24.jpg
2011年8月4日,熬过了13年之久的光线传媒登陆创业板,创下80亿元市值,王长田身家飙升到41亿元,成为民营电视制作领域的第一富豪。他极为自豪地说,在上市之前自己没有融过一分钱。




25.jpg
光线的主要对手——王中军王中磊的华谊兄弟,与光线同一时期内壮大,但王中军先后借力太和、TOM等诸多资本,步步走高。王长田则一直对资本持戒备态度,错失良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落后于华谊。




26.jpg
以往的业务,王一入手就能做出一个商业模式来,唯独在电影这块,他还没做到首屈一指。只要一部电影的票房不好,他就着急上火,发狠说:“这个片子是我们公司生死攸关的一个片子。”弟弟王洪田说:“他为啥这么说啊?他真缺那个钱吗?他就是要争一口气,他一直想在这个行业做出点影响来。公司上市是一个大成就,但是在具体的某个领域没能做到NO.1,这是他心里的一个疙瘩。如果光线做了一两部《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片子,你看他出去说话底气足不足?”




27.jpg
王长田很苦闷光线没有叫得响的片子,弟弟王洪田说,“王长田一直希望做这么个东西出来,但是他找不到合适的渠道。你说找谁?找冯小刚?华谊签了。找陈凯歌?没准儿刚弄一个片子,全折里了。张艺谋?永远傍着张伟平。像宁浩这样的,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弄出个《无人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上映呢。”“跟香港导演合作?人家来内地是淘金来的,当然也有好作品在里面,但你自己的东西在哪里?你有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他在思考,这一定是让人痛苦的一件事情,他找谁去做这样的东西?不是有钱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2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 09:32 AM , Processed in 0.0599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