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9|回复: 0

案例深读:中国建筑深陷巴哈马困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 07: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可多赢的中国建筑巴哈马度假村项目,如何陷入建设停工、两地官司、开发商破产和承包商面临出局风险的僵局?

《华尔街日报》记者Melanie Cohen、 Stephanie Gleason 和Craig Karmin

0.jpg
巴哈马海滩上,中国在海外开展的最大商业房地产项目Baha Mar。图片来源:Baha Mar

巴哈马海滩上造价35亿美元的豪华度假村,本是中国最大建筑公司向世界展示自己实力的最好佐证,而今却在一系列工期延误、破产申请和劳资纠纷之后陷入僵局。

过去数月中,当地开发商和中国承包商之间矛盾激化,度假村开张时间一再推迟,遥遥无期。而已经申请破产的开发商正在大力游说其贷款人──同为国有的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之一道将承包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踢出局。

Baha Mar是中国在海外开展的最大商业房地产项目。如果完工,该度假村将包括客房数量超过2,300间的四家酒店、一座占地面积10万平方英尺的赌场、一处18洞的高尔夫球场、豪华公寓以及由歌手克拉维茨(Lenny Kravitz)设计的夜总会。去年该项目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活动,从纽约的出租车到时尚杂志内页都能看到该项目的广告。

这一项目始于2011年,原定于去年12月开业,后来推迟到今年3月,但仍未能按期交付使用,之后再无关于开业的明确消息。尽管开发商称项目已经完成了97%,只需要最后的检查和一些扫尾工作,但几个月来施工一直处于暂停状态。今年6月,开发商在美国递交了破产申请。

项目开发商Baha Mar Ltd.在法庭文件中将不能如期开业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建筑。文件称,中国建筑错过了3月27日的最后竣工日期,且几乎未向Baha Mar发出任何通知。此时Baha Mar已经接受了预订,雇用了数千名员工,成本不断增加,以致于到最后度假村未如期开门营业时,该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而在7月底给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信函中,Baha Mar进一步指称,度假村到3月27日竣工和投入运营完全处于中建美国的控制之下,但这个承包商却在4月突然甩手走人了。

中国建筑回应称,Baha Mar破产的原因是其在度假村开发管理过程中屡次犯错,且开发商将破产责任推卸给中国建筑公司是为了转移注意力,掩饰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疏忽和管理不善。中国建筑重申了将完成项目的承诺。

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为该项目融资24亿美元,现有融资协议明确规定中国建筑担任该项目承包商。进出口银行一直对开发商与承包方矛盾保持缄默,但在7月27日终于表态,与中国建筑一起要求美国法院驳回Baha Mar的破产案。

度假村之梦

中国建筑本来希望借这个度假村打造加勒比最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新项目计划有凯悦酒店集团(Hyatt Hotels Corp.)旗下君悦酒店(Grand Hyatt)和奢华的瑰丽酒店(Rosewood Hotels & Resorts)等有名望的品牌入住。一旦成功,这个项目能为中国的建筑行业在加勒比地区和美国招徕更多生意。长期而言,还能提高中国的整体形象和经济影响力。

项目开始之际,中国建筑从中国带去了约4,000名工人。在巴哈马这样一个失业率处于15%左右的国家,Baha Mar项目的工人有70%以上是外国人,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人。

承建商称,外国工人的到来招致了当地建筑工人的怨恨。带着蓝色和黄色安全帽的中国工人主要在建筑工地吃饭,在工地附近的临时帐篷里睡觉,而不是住在当地旅馆,也不在当地餐厅吃饭。拿骚的司机Chrys Sturrup说,当地人称这些中国建筑工人为囚犯,他们从来不去海滩,也不去逛街。

另一个问题是,很多项目支出的决定权是在中国而不是在巴哈马,这导致进程缓慢。Baha Mar项目园林绿化公司的迈尔斯(Robert Myers)称,结款成为一个大问题,因为任何帐目支付都需要北京的管理人员签字。

参与项目的人士表示,中国建筑与西方分包商之间的沟通不良也带来了问题。

一位参与项目的人士透露,比如,2014年当施工落后于进度时,中国建筑在没有通知地面施工分包商的情况下,就推迟了拆除高层塔吊的时间。他说,数十名工人带着设备来挖池子和灌溉渠,却发现道路被放置着塔吊的水泥板堵住了,他们不得不停了几个月工。

这个项目的推动者是当地商人、Baha Mar的拥有者伊兹米尔利安。他的父亲通过非洲花生农场积累了巨额财富,随后迁居瑞士,在80年代举家搬到巴哈马,成为当地最富有的家庭之一。伊兹米尔利安对这个度假村项目的设想是:打造一个大型度假地来挑战附近天堂岛(Paradise Island)上有着3,400个房间的度假、博彩及娱乐中心亚特兰蒂斯(Atlantis)。

金融危机爆发后,伊兹米尔利安的酒店和赌场合作伙伴纷纷撤资。困境之下,中国承包商伸出了援手。中国建筑的美国子公司中建美国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称,该公司帮助困境中的伊兹米尔利安获得了融资。

中国进出口银行同意为该项目提供25亿美元的贷款。中国建筑投资1.5亿美元获得了优先股,而伊兹米尔利安家族则投资了约8.5亿美元。

这个项目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Baha Mar的一项研究估计,该项目将给这个岛屿直接和间接创造8,000个新就业机会。巴哈马总理甚至同意搬迁自己的办公室,以便为该项目腾出更大空间。

项目于2011年2月开工建设,计划在2014年12月的旅游旺季开始前投入运营,伊兹米尔利安当时承诺开业时间不容商榷。但是这一时间表很快就被证实是不可能的。

开发商破产

正当开发商伊兹米尔利安向外界保证,度假村能按进度开张时,2014年3月,工人们因为欠薪停工了。

当年4月,伊兹米尔利安在中国与中国建筑的高管举行了一次会议,对项目的缓慢进展表示不满。几周后中国建筑又给该项目派去了数百名工人。6月,几十名中国工人在中国驻巴哈马使馆门外示威,抗议中国建筑欠薪。开发商此后提交的法庭文件中说,中国建筑现金缺乏,未能支付2000多名工人工资。

伊兹米尔利安后来表示,项目完工日期将较2014年12月截止日期拖延大约六个月,也就是说,度假酒店开始营业的时间将不得不推迟至旅游人数较少的夏季。而当地劳工以及企业主的不和也逐渐浮出水面,工人们抱怨称截至目前无法从建设该项目的经济利益中分得一杯羹。

当工程几度推迟完工之后,今年6月伊兹米尔利安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称项目延期使他每个月欠员工数百万美元薪水。伊兹米尔利安获得了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美国破产法院的初步批准,将向其开发公司提供至多8,000万美元的融资,但这一过程被搁置。因为巴哈马本地的最高法院必须认可美国的破产法律程序,该公司才能获得融资。但巴哈马当地与美国法院意见不一,宣布美国的破产保护在当地无效。7月22日,巴哈马高等法院宣布中国建筑胜诉。

巴哈马当地判决落定后,政府希望尽快主导项目重组,但美国的破产保护审理仍在继续。进出口银行和中建美国递交给美国法院的文件中称,美国法院对巴哈马政府和其他外国债权人没有个人管辖权,对其不具备约束能力,所以在这里重组不可能成功。美国法官凯里将于8月17日就此举行听证会。

伊兹米尔利安在一份声明中将责任归咎于中国施工伙伴一再错过施工最后期限,在申请破产保护时,开发商指责中国建筑虚报已完成工作的发票。

中国建筑当即发布声明回击称,Baha Mar Ltd.决定申请破产保护的直接原因是其未能获得足够的融资资金以及在Baha Mar度假项目设计上管理不善。中国建筑还表示,已经委任法卡斯(Andrew Farkas)领导的房地产商业银行Island Capital Group担任Baha Mar项目的顾问。

巴哈马政府试图打破僵局,推动双方在北京会谈,希望能尽快恢复项目以实现就业和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总理克里斯蒂(Perry Christie)在7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到,政府推动在北京举行开发商和融资方中国进出口银行之间的会谈,但未能达成一致。他说该国的司法部长将尽快开始清偿程序,以求重启项目建设。克里斯蒂说,本地的清偿重组程序和美国的破产程序类似,但关键不同是,过程将在巴哈马法院的授权下掌握在临时清算人手中,而不是伊兹米尔利安手里。

开发商则公开反对清偿。接近政府的人表示,克里斯蒂认为,伊兹米尔利安申请破产的举措是对当地政府的冒犯。

在记者今年7月中见到的一份信件中,开发商伊兹米尔利安已经提议中国建筑的子公司中建美国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America)退出该项目,同时提出其家族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各拿出2亿美元接盘。信件再次将不能如约完工的责任归于承包商中建美国。

而中建美国在7月27日发表的声明中驳斥了这种说法。该公司表示,已承诺将向该项目注资1亿美元,并承诺向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担保。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为该项目融资24亿美元。

伊兹米尔利安、中国建筑和进出口银行曾将法庭听证推迟,让开发商和承包商再行斡旋。但7月25日的北京谈判并没取得成功。伊兹米尔利安还向法庭抱怨说,无法获得项目建设的文件,谈判并不公平,让其不能换承包方。而中国建筑反驳了这一说法。

中国向海外建设项目输送劳务人员的模式在斯里兰卡、安哥拉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曾经非常成功,被证实是一种快速建设项目的有效方式。但在巴哈马出现的问题意味着这种模式并不是处处可行的。巴哈马项目遇阻可能会加大中国在其他其试图站稳脚跟的市场赢得合同的难度。

不过,一些中国专家称,中国建筑极少遭到这种管理不善的公开指责,其开发的项目也很少面临这么多的外部审查。追踪中国海外建设项目的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经济学家及常驻学者史剑道(Derek Scissors)说,这是中国建筑在海外遭遇过的最大挑战。

中国建筑美国子公司的执行副总裁David Wang称,公司并不认为这个问题会对其在全球其他地方获得建筑合同的能力产生任何影响。他表示,公司相信巴哈马政府将为其在项目整个过程中无可挑剔的行为及专业性提供背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14 12:47 PM , Processed in 0.0458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