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1

[史地人物] 《活着》No.345:村里的老光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0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村里的老光棍
图/京华时报 王海欣 文/京华时报 韩旭 编辑/邹怡  2014/01/27

深冬,太行深处,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清晨6点,天边上启明星还没完全暗下来,涞源县留家庄乡烧车村的老汉许春九就摸黑儿从柜里摸出半盒儿烟,准备出门,一直给自己做伴儿的小黑狗,也前蹿后跳的,准备出发了。

头几天一场薄雪铺在地上,一见光,便已融化,只留一地湿滑,许春九深一脚浅一脚,顺着自己几十年如一日走的山路,寻找昨天给野兔下的“套儿”上,有没有收成。如果运气好,抓到的野兔至少能卖个百十块钱,这比他一个月的低保补助还要多。当然,绝大多数时候,野兔的运气都好过许春九。

一份慈善组织在河北省涞源县资助孤寡老人的名单中,记者看到共有受资助的老人122人,其中只有6名女性,有大约40%的人有聋哑、失明、肢体或智力等残疾,大约40人有各种疾病,超过100人不曾结婚,而许春九就在其中。

就在许春九巡山找兔子的时候,七八公里外的四角台村,64岁的陈建山吃完早饭,凭着微弱的视力,双手摸索着,一点一点地挪动着步子,鞋底擦着地面,发出噌噌的声响,村里人看见他都知道,这是陈建山要去找80岁的李占荣一起晒太阳了。

每挪几步,陈建山都要停下来竖着耳朵听听周围的声音,以此来判断自己的位置,他一边扶着路边的土墙,一边还要心里默默数着步子。40米一段土路,走上100步后,陈建山就知道已经到了李占荣家里。

李占荣右眼失明,但左眼雪亮,每天上午吃过早饭,他都在等待家门口响起噌噌的鞋底声,期待着与老伙计结伴儿晒太阳,这几乎是他们日复一日唯一的消遣。

团圆村的赵留厂今年67岁,也是一直未婚。赵留厂耳背,说话也总是咿咿呀呀地,只有熟人能懂,患有尿结石的他没有劳动能力,因为贫穷,家中已经多年没有供电,而赵留厂的消遣就是把搜集来的各种包装的彩页糊满墙,放眼一望墙上全是笑脸,然后自己坐在炕头上端详……

河北涞源,在这距离天安门只有211公里的贫困县里,坐落着烧车、四角台、马圈沟门……这许多个贫困村,而在这些贫困村里,又有许多个许春九、陈建山、李占荣、赵留厂……

虽然生活困窘,但好在他们作为低保户、五保户一直被政府帮扶。而且,定期还有慈善组织及爱心志愿者们到访,为他们送来米面粮油、衣物、棉被等生活必需品,这也为他们困苦的生活,带来一丝温暖,一份期盼。

10点来钟,“颗粒无收”的许春九靠在一朝阳的草窠儿里,摸索出一根烟,一边嘬着、一边眺望远处。

他望啥?日复一日,没人知道。当人问起时,他总是憨憨一笑……或许,是在守望幸福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在河北省涞源县的扶贫名单上,有超过百位孤寡老人至今未婚。这些贫困村里的老光棍们,因为各种原因不曾结婚,也仅有一半的人享受低保或者五保待遇。在“养儿防老”的中国农村,病痛、孤寂伴随他们走过人生最后的时光。摄影/《京华时报》王海欣 编辑/邹怡




2.jpg
许春九带着小黑狗在山上搜寻自己下的套子,走累了就卧在向阳背风的地方抽根烟暖和暖和。他今年63岁,至今未婚。他个子不高,喜欢上山,到了冬天,就带上铁丝做的套子上山套兔子。一只兔子能卖100元钱,村子周围的大山几乎被他钻遍了。




3.jpg
赵留厂,67岁,留家庄乡团圆村人。赵留厂耳背,说话也只有熟人能听懂,他患有尿结石,没有劳动能力。因为穷,家中已经多年没有供电,夜晚仅靠蜡烛照明。据村民介绍,即使以前有电的时候他也不怎么用,曾经一年只交了五毛钱电费。




4.jpg
李占荣在炕上输液,快要睡着的时候被推销电话吵醒,侄子帮他接起了电话。李占荣今年80岁,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五保户。他年轻时当过生产队长,还一手拉扯大了侄子。可现在患上了前列腺炎,眼睛也看不清楚了,发病时他只能跪卧在炕上。目前只有侄子在照顾李占荣。




5.jpg
董春,89岁,至今仍在务农。董春患有低血压、肾炎、腰疼等病,近些年眼睛也有些看不清了,但他耳朵不聋,说话还很清晰。前几天董春在院子里跌了一跤,现在还能自己打水、做饭,只是种地要靠外甥帮忙了。




6.jpg
张玉印,85岁。张玉印年轻时曾在地质队挖过三年山洞,回村后一直务农。未婚单身的他现在和侄子一家一起住。由于年迈,现在他已经干不了重活,只能帮忙放放羊,或者干一些拔草之类的轻活。




7.jpg
80岁的武佃财背着绳子要到山上捡柴火,他小臂骨折过,却还能自己种地。他独自住在原来生产队看牲口的老房子里,有时候侄子会过来帮他做饭。房子在山上,冬天没有自来水,得到村后的山沟或山下的公路边去背水,可下山的路是一个10层楼高的陡坡,只能顺着雨水冲出来的小道蜿蜒而下。




8.jpg
于大愣,62岁。于大愣患有皮肤病,无钱医治。志愿者给他发粮油时,他以担心让他信神或加入什么组织为由,坚决地拒绝了。




9.jpg
王平,58岁。王平喜欢捡破烂,炕上堆满了别人扔掉的旧衣服,衣服堆中只留出够一个人睡觉的位置。他住处的屋里、院里到处都是杂乱无章的废品,稍不注意就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10.jpg
徐魁祥,73岁。徐魁祥患白内障和青光眼多年,走路基本靠摸索。他的兄嫂都去世得早,还是未婚的他一直把侄子拉扯大,现在侄子和侄媳妇也都很孝顺他。




11.jpg
杨义飞把一个装着茶水的罐头瓶放在炭火里保温,炭火盆是涞源农村冬季取暖的主要工具。他今年62岁,小时候遭遇车祸,导致左小腿变形,无法正常走路。




12.jpg
陈建山,64岁。傍晚,陈建山摸黑给自己热上几个馒头,馒头是他自己蒸的,配菜主要是咸菜,有时候他也会自己做点白菜什么的。因为眼睛几乎盲了,他平时压根不开灯,灶台上放着十几个用过的火柴盒,他说是留着卖废品的。




13.jpg
59岁的王宏应抱起还在吃奶的小狗,旁边是他的床。他住的屋子是半砖半土结构,没有房梁,房顶靠几根树桩和半截石墙支撑。王宏应身体多病,11月的时候胃穿孔,还是靠外甥帮他借了四千块钱才得以住院治疗。虽然贫穷,但王宏应经常收养流浪狗,他认为狗跟自己很亲,不愿看它们流浪。




14.jpg
李二子,58岁。李二子拄着粗木棍回家,路过小学校门口的时候,学生们都在门口喊他的名字,嘲笑他走路慢。李二子脑出血后半身不遂,行动不便的他一直靠街坊们照顾着,主要收入是低保户的补贴。




15.jpg
涞源县留家庄乡水石塘村,一名老光棍孤单地躺在床上。如果说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失去的是一种精神寄托,那么这些太行山深处的老人们,缺少的又何止是精神寄托呢?




16.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9 08:08 AM , Processed in 0.0703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