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0

[哲史艺丛] 交锋 | 张鸣:烂事之外能有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0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交锋 | 张鸣:烂事之外能有什么? 

 2016-07-09 张鸣 大家



文 | 张鸣


无事乱翻书,翻到北宋花石纲这事儿,写出来玩玩。没想到惹到了吴钩先生,我忘记了吴钩先生是言必称宋朝的人,什么都是宋朝的好。说人家不好,当然惹他不高兴。

北宋是一些人眼里的儒家宪政的典范,吴钩先生是否也这样主张,我不敢断定。如果吴先生不这样认为,当然我所批评的,就不是他。在我看来,所谓宪政,起码得尊重私人的财产,这是宪政的基石。花石纲的现实,说明北宋不是这样的。吴钩先生说,为了采买化石,朝廷拨款了。姑且不说,作为一个宪政国家,能为君主的爱好,如此浪费国家资财,已经荒唐到了离谱的程度。退一万步说,就算拨款了,款拨得够吗?拨款之后,采买之人真的花钱了吗?吴钩先生也承认,采买过程中,的确充满了巧取豪夺。然而,皇帝不知情。不是说御史已经上奏了吗?怎么皇帝还不知情?就算不知情,这个烂事他就没责任吗?如果北宋真是宪政,能允许出现这样的事情吗?说一千道一万,花石纲这事,就是说明朝廷无视民众的财产权。跟其他朝代一样,民众碰上这样的事情,唯一的“反制”,还只能是造反。天底下有这样的宪政吗?


▲ 苏州留园内的冠云峰是花石纲遗石


吴钩列举了朝廷借商人大笔款项未还,宋徽宗让蔡京归还的事儿,说明这个王朝,其实不是无视商人财产权的。然而,历朝历代,朝廷借商民钱的事儿,也不是一例。蔡京做宰相时,北宋朝府库充盈,钱多得不得了。库里这么多的钱,却借人家商家的钱长期不还,能说这个王朝是尊重人家的财产权的吗?况且,蔡京还干了一件特别缺德的事儿,换新钞,旧钞尽废,使得富商巨贾数十万缗,一旦化为乌有。这样的事儿,都能干出来,离宪政恐怕不止十万八千里。

吴钩先生说,之所以出现花石纲这种烂事,是因为宋徽宗和蔡京,破坏了宋朝的体制。宋朝是什么体制?按吴钩先生的说法,是君主垂拱而治,宰相和台谏二权分立的结构。其实,吴钩先生说漏了,自秦始皇起,君主之下,不止二权分立,而是三权分立,除了宰相代表的行政权和御史台代表的监察权之外,还有兵权,三者都是分立的。君主垂拱而治,那只是吴钩先生的一厢情愿。除了阿斗和晋惠帝这样的弱智,再加上一些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不是权臣挡着,皇帝从来没有垂拱过。皇权之下的三权分立,如果就是宪政的话,得从秦始皇开始算起,轮不到宋朝。从本质上讲,这三权的主掌者,都是皇帝选任的,都是皇帝的雇员。宋朝不是制度史上典型的群相制,不过一正一副而已。即使是独相,按理也得受枢密使和副使的牵制。宰相府和枢密院,合称宰执。所以说,徽宗和蔡京,对制度的破坏有限,只是说,群臣之中,尤其是台谏们,说话的声音小了而已。结构还是那个结构,只是在结构之中的人,有了变化。而这些人的上下,原本就是皇帝可以决定的。


▲ 描绘宋代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宋朝的体制,本质上依旧是秦制。只是宋太祖赵匡胤鉴于五代军人跋扈、文人萎靡之弊,想要重建文治,矫五代之弊,特意张扬文人士大夫的气势,立誓不杀文人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导致群臣的声音比较大而已。但从制度上讲,就算台谏说破大天,皇帝要想不从,也就不从了,没有硬性的约束。僵持到最后,走人的肯定不是皇帝,而是台谏。一些儒家宪政主义者,把宋朝的御史台和谏院视为代议机构,说他们能代表民意,可以制约皇权。其实,台谏根本就没法跟代议机构相类比。且不说台谏的来源,是上面,不是下面,就算他们能代表民意,皇帝听与不听,他们也无法左右。充其量不过是民主集中制,你说他说我说,最后到皇帝哪儿去集中。

任何权力,哪怕独裁到了家,都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牵制的。不是说,有了牵制,就一定是宪政。秦始皇的时代,朝议之中,也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开国之初,议体制的时候,宰相王绾就提出要恢复封建。就算皇帝霸道到了家,凡是提不同意见的,见一个杀一个。最终他依旧还是会受到周围人的左右,受到知识和见识的限制,如果他还在乎祖制,也多少会受祖宗家法的制约。行政权、监察权和兵权,在皇权之下的分立,相互制约,这是自秦汉以来,官僚帝制的一种标配。即使明初废相,这个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本质上,都是这些官僚们在相互制约,让皇帝放心而已。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议论到皇帝头上,而皇帝搭茬不搭茬,谁也管不着。哪怕你死谏,尸谏,皇帝铁石心肠,你也是白搭。其中,当代儒家特别属意的御史们,权大官卑,可以闻风弹奏,也不过是皇帝赋予他们的特权,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不过皇帝的鹰犬,是专门用来为皇帝看住其他人的。

当然,所谓开明的皇帝,也会欢迎臣子,尤其是御史和谏官给他提意见,即使诏令,也可以封驳,打回去重议。但这一切,都以不能损害皇帝的尊严,皇帝的意志为准。所谓刚性的约束,是从来没有的。当然,宋代也不例外,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宋徽宗再加上一个蔡京,就可以轻易毁了北宋的缘故。

至于宋徽宗所修的园林,在金兵围困时被城里的居民拆毁,花木做了烧柴,更说明不了这个皇帝的开明。那个时候,城里百姓都活不下去了,秩序已乱,再不让人砍柴,怎么得了。如果真是开明,宫里后来被金人掠去的七千匹良马,三十多万两黄金,六百多万两白银,还有数不清的绫罗绸缎,怎么不分给军民一点,如果这样做了,开封城说不定还能多守几日。

对研究对象产生了感情,是人之常情,但再喜欢,也不能不顾事实,强史就己。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天堂,也没有什么黄金岁月。

【作者简介】

张鸣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12 11:01 AM , Processed in 0.0572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