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并推动贷款持续增长的家庭存款正在流失,企业存款增速也出现回落,在整体流动性趋紧之际,存款流失对中国银行业可谓双重打击。
图片来源:HOW HWEE YOUNG/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ANJANI TRIVEDI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6月 05日 14:38
中国政府收紧金融系统流动性的举措可能很快会让银行喘不过气来。
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并推动贷款持续增长的家庭存款正在流失:上个月约有人民币1.2万亿元(约合1,800亿美元)的家庭存款流出银行系统。与此同时,企业存款增速也出现回落,导致整体存款增长极为缓慢。
存款流失对中国银行业可谓双重打击:不仅失去了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也在金融环境趋紧造成融资成本上升之际首当其冲。
从传统存款中流出的资金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利率更高的投资基金。阿里巴巴(Alibaba, BABA)关联企业蚂蚁金融服务集团(Ant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简称:蚂蚁金服)运营的余额宝(Yu'e Bao)管理的资金已达到1,65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之一,七日年化收益率超过4%。
讽刺的是,像余额宝这样的基金正是通过购买银行发行的投资工具来实现这种回报的。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时,银行开始大量推出新的投资产品,包括所谓的可转让定期存单。4月份,这些短期投资产品的发行规模总计达到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60%。这些产品相对较高的利率(最高达4%或5%)使它们对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然而,中国银行业换来的结果却是,基准利率仅1.5%的稳定存款正在被转化为必须支付高达5%的利率才能得到而且并不稳定的资金来源。而眼下这一资金来源也可能枯竭。上个月,余额宝限制了新投资的规模,可能是迫于对其快速增长感到警觉的监管机构的压力。
让流动性雪上加霜的是,流入银行系统的政府存款也在放缓。尽管如此,中国银行业仍在向企业和家庭发放更多贷款,衡量流动性的指标──贷存比率目前接近80%,为10多年来最高。
在多数融资渠道都变得昂贵的情况下,投资者理应问一问:银行下一步会去哪里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