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11位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在2017年第一季度见顶﹐随后增速放缓﹐但放缓幅度一直相当温和。经济学家预计﹐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6.4%﹐略低于4月份6.5%的增幅。
贸易回暖给经济增加了一些动力。 图片来源:SIPA ASIA VIA ZUMA
LIYAN QI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6月 06日 16:57
在今年开局表现强劲后,中国经济正在放缓,经济学家称放缓幅度相当温和。
经济学家称,尽管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工业增加值和净利润的增长都在放缓并导致经济承压,但依然强劲的房地产市场和外贸可能暂时让经济维持增长。
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11位经济学家表示,在4月份放缓后,包括工业生产、建筑和零售在内的商业活动可能在5月份保持稳定。
麦格理资本(Macquarie Capital Ltd.)经济学家胡伟俊(Larry Hu)称,整体情形是,中国经济在2017年第一季度见顶,但放缓速度一直非常温和。
上述调查显示,5月份衡量经济增长的替代性指标工业增加值可能同比上升6.4%,略低于4月份6.5%的增幅。今年1-5月衡量建筑活动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上升9%,略高于今年1-4月8.9%的增幅。5月份零售额可能上升10.8%,略低于4月份10.9%的增幅。
在政府刺激措施提振下,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9%,创一年半最快增速。许多经济学家将4月份视为一个转折点,因这些促增长政策的效力开始减弱,使得接下来的几个月经济增长可能持续放缓。
不过,贸易回暖给经济增加了一些动力。调查显示,经济学家预计5月份出口可能同比增长7%,较4月份的8%放缓。进口增速也可能放缓,从近12%降至8.3%,预计5月份贸易顺差扩大至478亿美元,4月份顺差额为380.5亿美元。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今年出口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柱,不再是过去几年中经济的拖累。
然而,通胀可能无法给经济增长带来像去年年底和今年初那样的提振。调查显示,预计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将同比上升5.5%,较4月份的6.4%放缓。这将是PPI升幅自2月份触及7.8%的高位以来连续第三个月放缓,并且鉴于价格涨幅放缓,经济学家已经预计未来数月工业增加值将走软。
RHB Group经济学家张帆表示,工业价格放缓或削弱某些上游和中游行业的信心。
这份调查显示,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可能同比上升1.5%,较4月份1.2%的升幅有所扩大。经济学家们表示,医疗和教育等非食品类价格的上涨继续盖过食品价格下跌的影响。
对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鉴于人民币重新走强,加之中国政府持续控制资本外流,中国5月份外汇储备或连续第四个月上升。预计中国5月末外汇储备将增加约250亿美元,至3.055万亿美元,4月末时为3.030万亿美元。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去年下跌7%,今年迄今为止上涨2.2%。分析师们将最近几周人民币的走强归因于中国央行为支撑人民币所采取的大手笔干预。
麦格理资本的经济学家胡伟俊说,中国央行中间价定价机制近期的调整减轻了央行卖出外汇储备支撑人民币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