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2

[转贴] 林妹妹,走好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7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妹妹,走好啊

 阿舒 山河小岁月  2021-08-07

我人生头一次经历社会性死亡,是在一个剧场。

 

隐约记得在仲夏夜,那是梅兰芳曾经演过《黛玉葬花》的剧场,红楼越剧团演的越剧《红楼梦》,年仅七岁的我,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红楼梦》迷。

 

确切的说,我出生在一个全家都爱越剧《红楼梦》的家庭。

 

四点钟,玻璃杯里倒好红宝橘子汁,茶食罐子里摸出来两块绿豆糕,八仙桌前一老一少的吃点心时间,少不了的是拧开收音机,外婆说,今朝是《黛玉焚稿》,手绢子先准备好。

 

我的心思都在碧莹莹透着豆沙墨黑的绿豆糕上,那时候的我还听不大懂绍兴戏,但因为已经听了太多次,我已经可以预判,等这个悲伤的女人一长段唱完,会有另一个尖一点的女声大放悲声“姑娘~~~~~”。

 

除了那句“姑娘”,还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台词是林妹妹说,宝玉,你好。

 

我问外婆,奇怪,为什么讲你好呢?外婆讲,这是一句没讲完的话。那么你好后面是什么呢?你好神经病还是你好十三点?外婆被我缠不过,只好讲,大概就是宝玉你好无情。我的问题还没结束,那为啥林妹妹没讲完呢?因为没来得及讲,林妹妹就走掉了。走到哪里去了?

 

外婆终于摒不住,调羹捣碎绿豆糕,碟子里留下一抹沉绿,雷声大喝,哪有这么多问题,走到哪里去,林妹妹死了,死了讲不出来了。

 

夜幕就在那瞬间笼罩下来,屋子里黑漆漆的,外婆起身去开灯,我仍旧沉浸在“死了”这个词的阴影里,林妹妹死了,死了就讲不出心里的话,死了真可怕。

 

年仅七岁的我终于坐到现场观看《红楼梦》。虽然已经无数次在收音机里听过,演到《焚稿》时,我才终于弄清楚那声“姑娘”来自一个叫紫鹃的丫鬟。我仍旧不那么听得懂戏词,不晓得“一弯冷月照诗魂”的出处,但我渐渐被悲伤笼罩,并且执拗地等着那个时刻,等着烧了手帕抢了雪雁,等着窗外飘来宝玉迎亲的吹吹打打,等着黛玉忽然垂死病中惊坐起,说那最后的台词:宝玉,宝玉,你好——

 

悲伤激发出的勇气从我小小的身躯中探出了脑袋,林妹妹讲不出的话,我要为她讲!出!来!我嚯地一声立起来,接了一句:宝玉,你好无情!林妹妹死了!

 

周围人哄堂大笑,我被爸妈夹着拎出了剧场。

 

回去的路上,爸妈踩着自行车,有一句没一句的评论着演出,似乎要给我的尴尬表现找一个借口,爸爸说,我觉得还是没有电影好看。妈妈点头,林黛玉,还得是王文娟。

 

IMG_8147.JPG


IMG_8148.PNG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林黛玉就是王文娟的代名词。

 

1978年到1980年年初,当越剧《红楼梦》重新登上荧幕时,获得了2亿的票房,而当时的票价,不过5分到2毛。约有12亿人次观看这部电影,当时内陆人口不过9.6亿。首轮放映场次之间,影院工作人员会扫出很多鞋子,那是疯狂的观众们相互踩踏留下的。

 

我妈厂里有女工外号小胖子,始终认为王文娟身体不好,定期给她寄中药,后来我才知道,当年这样入戏的观众,不止小胖子一人。

 

87版《红楼梦》刚刚播出时,报纸上充斥着对于陈晓旭的批评,我还读过吴小如先生写的一篇文章,专门批评陈晓旭鼻子太丑,不符合林黛玉的形象。实际上,陈晓旭曾经专门请教过王文娟,她对陈晓旭说:“过去,无论舞台剧或者拍电影,都受到时间的限制,只反映了她和宝玉的爱情悲剧,表现她郁悒悲愁的一面多。实际上她有时很开朗,笑得蛮多,有猛然笑,抿着嘴角儿笑,嗤的一声笑,笑得捂住胸口,笑得岔了气、伏在桌上只叫唉呦……”

 

我爸妈这一辈群众始终认为,王文娟演出了林黛玉的大家闺秀,一颦一笑,都是袅娜风流。大家很难想象,演林黛玉时,她已经36岁了。

 

不过,有一点陈晓旭和王文娟是相同的,1957年,当《红楼梦》编剧徐进询问她对于参加《红楼梦》演出的想法时,她第一个想到的是林黛玉,“别的角色没想过”。她对徐进说:“我会演好的,演不好砍我的头。”

 

这大概是两代林黛玉共同的傲骨,舍我其谁。

 

IMG_8149.JPG

 

这个嵊州女孩从小便如幼鸟失群,从家乡来到上海投靠她的表姐竺素娥。她在剧团里很乖,也很努力,为了学到更多的戏,她毫不隐晦自己曾经偷了三肩花旦枕头下的剧本,抄在自己用海报裁成的笔记本上。彼时,沪上花旦,袁雪芬退隐,姚水娟嫁人,王文娟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IMG_8150.PNG
IMG_8151.PNG


女孩子唱戏,踏错一步都是万丈深渊。后台来了要求唱堂会的日军翻译官,她拉着全部乐队和班主一起去,一到那里就找房间里的窗子,“实在不行我就跳下去”。大家眼里的王文娟,小小年纪,“却有古代圣女的遗风,喜怒不形于色”。

 

IMG_8152.JPG

 

那时候的上海越剧圈,有点三国争霸群雄并起的意味,徐玉兰和王文娟这对黄金组合,是在1948年结成。王文娟说,徐玉兰做事大大咧咧,自己容易思前想后,两个人是互补。

 

IMG_8153.JPG

 

所以她们走的路,也和其他人不同,不爱红装爱武装,解放后,两人携手北上,打算参军进入总政文工团。徐玉兰的过房娘坚决不同意,全团的人走了,只剩徐玉兰被过房娘关在家里。王文娟去看她,说服过房娘和徐玉兰一起北上。这群“上海小姐”真的上了前线,在朝鲜战场给大家演出,演《西厢记》时,王文娟的崔莺莺正婀娜出场,忽然听到一声枪响,她吓得一凛,台下战士们笑起来,赶紧保护她撤离,五分钟之后,那里遭遇了轰炸。这个从小就怕雷声的姑娘在朝鲜战场上练就了一身“听音辨机”的本事,飞机从头顶飞过,听声音就知道有没有装载炸弹。

 

IMG_8154.JPG

 

有着这样经历的王文娟,演得好春香,演得好慧梅,演得好孟丽君,演得好鲤鱼精(绝世美颜!),演得好蔡兰英(这是我最喜欢王老的角色之一),能演好林黛玉吗?

 

一开始,剧组似乎也想过让吕瑞英来演林黛玉,据说她的身世更接近黛玉。

 

IMG_8155.PNG


但最后,命运仍旧选择了王文娟,我猜想,这大约是因为她身上独有的那种贞静气质。王老自己说,她喜欢黛玉的真诚,喜欢黛玉的敏感,也喜欢黛玉的活泼,她为黛玉设计了很多微表情和身段,演葬花那场戏时,她“背着花锄,上面挑花篮,手里拿扫帚,先扫花,再装花篮,再用花锄挖土”,结果拿到剧照,自己大吃一惊,“这哪里是黛玉?完全就是个园林工人去扫地。”于是再三简化,最终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最终效果。

 

IMG_8156.PNG

 

梅兰芳的林黛玉珠玉在前,但王文娟所扮演的林黛玉却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喜爱,最重要的原因——

 

她把黛玉看成一个人,不是一个程式化的角色,而是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人。黛玉是悲苦的,但黛玉并不是没有明媚的,她不仅有“风刀霜剑严相逼”,也有“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也有对于婆子的善解人意,这一点,后辈多少演员,似乎都不曾细细的揣摩。她们只是一遍又一遍练习着王文娟的台步身段,盲目追求着黛玉的消瘦和柔弱,在《读西厢》一折里,王文娟轻轻“呸”那一声,嗲而妩媚,却并不轻浮,后辈多少人,呸了多少声,却始终比不上她的小指甲盖儿。

 

IMG_8157.GIF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148.PNG

 

《红楼梦》里,薛姨妈对黛玉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也终究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1957年,王文娟靠着“演不好就砍头”的气魄获得了林黛玉这个角色,但此时的她还不知道,月老的红线即将在她的脚上挽上一个扣,另一端,则会系在同在这座城市里一个叫孙以亮的人,大家更熟悉他的艺名:孙道临。

 

IMG_8160.JPG


老一辈电影明星里,金山是放浪的公子,赵丹是烟火气十足的邻家大哥,孙道临则独有一种温润如玉的读书人本质(我连他演的周朴园都有滤镜),还有那样优美的嗓音(哈姆雷特真的配得太棒了!)。除了大家特别熟悉的《永不消失的电波》和《早春二月》,我很想推荐他的另外两部电影,一部是《家》,一部是《不夜城》。疫情期间,我重温了陈西禾版本的《家》,孙道临饰演的觉新在电影里一哭,我就恨不得揪着高老太爷的领子揍一顿,难怪他被称为“孙大雨”,如果他演偶像剧,感觉我可以看100集。

 

IMG_8161.JPG

《家》海报,孙道临扮演觉新,张瑞芳扮演瑞珏。


孙道临是燕京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喜欢文学喜欢诗歌喜欢舒伯特。他曾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解放后去了香港,用他的名字起了笔名叫“宋以亮”——宋淇,张爱玲的好友。

 

IMG_8162.PNG


1948年,孙道临应金山邀请,到上海做了演员,《大团圆》之后,他开始小有名气。报纸上采访他,他说自己喜欢躺在床上看小说吃橄榄,爱吃奶油蛋糕一类的甜食,那时候问他是否打算结婚,他的回答是“抱定了独身主义”。

 

IMG_8163.PNG


月老才不管信誓旦旦的孙道临,他早已选定了自己在人间的代言,此人是孙道临在燕京大学时的同学黄宗江。1958年春天,上海作协招待所里展开了一场相亲活动。陪着孙道临的是黄宗英(她在《家》中扮演梅表姐),陪着王文娟的是徐玉兰,黄宗江正式作了介绍,房间很小,孙道临便让出了座位,自己靠窗站着。不一会儿,三个“媒人”聊得热火朝天,两位当事人却沉默不言。最终,“媒人”商议让孙道临送王文娟回家,回家路上,男主人公终于开了口:

 

他先打破了沉默:“我看过你演的《梁祝》和《西厢记》……”。我随口问:“哦,你觉得戏怎么样?给我们提提意见。”他倒也不客气,滔滔不绝,让我有些吃惊。“其实,我第一次遇见你,还要更早,是在卡尔登……”。这下我愣住了,他笑着解释说:“那时,我演下午场话剧,你们演夜场,我在后台就看见过你。”接着,他又谈了对《追鱼》和刚上演不久的《红楼梦》的观感,我越听越觉得惊讶,没想到他竟是做足功课,有备而来,更没想到他对艺术对表演的见解,常常与我心中想的不谋而合。我停下了脚步,认真看着眼前这个不算陌生的人,突然觉得好像重新认识了他,这种异常熟悉的感觉,莫非就是平时所唱的“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王文娟,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那时候,孙道临住在武康路上的密丹公寓,王文娟住在华山路上的枕流公寓,两人都是公众人物,只好在晚上“荡马路”,沿着武康路送来送去,好似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十八相送”。有一次,王文娟到北京开会,孙道临正好在北京拍戏,两人约在北海公园相见,结果被人认出来,无数人拥着孙道临求签名,孙突出重围,拉着王文娟就跑。他想出一条“妙计”,和王文娟去划船,结果影迷们穷追不舍,也划着船跟来。不过,孙道临还是给王文娟在船上拍了一张很美的照片。

 

IMG_8164.PNG

 

更多的时候,他们是通信。那时候,王文娟每天都会受到很多追求者来信,都由母亲先拆开观看,“审查通过”之后再给王文娟。但因为老太太是孙道临的影迷,所以看着落款为“孙”的,便格外开恩,并不拆开,直接交给王文娟。


IMG_8165.PNG

 

这桩姻缘,看着郎才女貌,最终,却差点倒在了政审的关头。那时候,孙道临和王文娟的个人命运,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进步女演员,一个却坐过牢,还演了大逆不道的《不夜城》,领导轮番找王文娟谈话,并且暗示,如果坚持结婚,就要考虑退党。

 

IMG_8166.JPG


王文娟一度退缩了,她选择了分手:

 

那一晚,我第一次主动约道临出来。或许是有了预感,当我把一包信还给他时,他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我的意思,默默接过信,靠在街边的梧桐树上,仰头流泪……。这个场面一下子击溃了我,满心酸痛噎住了咽喉。一路无语送他到家,我心乱如麻,脚步也不由自主地绕到两个人以前常走的路上,过了很久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道临也跟了出来。我站定回头看他,他轻声说:“我在窗口看到你没有回家,天晚了不安全。”


——王文娟,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曾经在《家》中扮演瑞珏的张瑞芳看不下去了,把孙道临和王文娟的情况汇报给了周总理,最终,由邓大姐出面,有情人终成眷属。

 

结婚前,恰逢电影《红楼梦》的拍摄,导演岑范还给两人出了一个小小的难题。原来,当时正要拍摄“黛玉焚稿”,是让“林黛玉”先“死”,再让他俩结婚呢,还是先结婚再拍戏呢?岑范担心王文娟因为结婚而过于高兴,影响了黛玉焚稿的悲痛,于是和王文娟商量,要先拍摄,后结婚。王文娟同意了,在艺术面前,任何事情都要往后放,很多年之后,当有人问孙道临,为什么喜欢王文娟时,他第一句话便是:“她工作认真。

 

IMG_8167.JPG


他们的婚礼没有仪式,是旅行结婚的。孙道临买了去杭州的火车票,上了车,两个人才发现车里挤得满满当当没有座位,王文娟在两节车厢之间站着,不一会儿,她看见孙道临满头大汗从人群中挤出来,手里拿一只小板凳。王文娟有点不好意思,不肯坐下来,孙道临轻轻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

 

新娘子,不好站着去结婚嘛。

 

很多年之后,当我采访王文娟老师,听她讲起这段往事时,她红着脸,如一个少女,娇羞万分。


IMG_816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148.PNG

 

细细想来,越剧《红楼梦》带给我的影响,除了在剧场里那有些无礼的幼稚举动之外,还有许多许多。

 

我好像头一次感受到一种复杂层次的悲伤,比如贾宝玉“金玉良缘”,“林妹妹,今天是从古到今,天上人间,是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这一句无比欢喜,听众如我,却无比悲凉。比如问紫鹃,妹妹的鹦哥今何在。紫鹃回答,那鹦哥叫着姑娘学着姑娘生前的话,世上的人儿不如它。是啊,有太多人还不如一只鸟懂得感情。

 

而懂得悲伤,似乎便是童年的结束。

 

现在的年轻人,还能体会到越剧《红楼梦》里的青春豆蔻吗?他们还能理解越剧《红楼梦》带给我父母那一辈观众的震撼吗?在那样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刚刚从浩劫中缓过神来,接触到那样真挚的感情,柔肠百转啊,有一种东西在大家的胸中荡漾,这种东西,叫做人性。越剧《红楼梦》当然不够完美,编剧在那么多回目中,独独抽出“宝黛爱情”作为故事主线,是一种选择,但更是一种追求,因为爱是永恒的。

 

IMG_8170.JPG


2006年,我得以借着越剧百年的机会见到了我少女时代的男神孙道临和女神王文娟。武康大楼里,他们的房子里全是书,孙道临那时已壮士暮年,默默坐在那里,微笑着沉默不语。唯一没有变的是那种干净气质,王文娟说,孙道临是有点严厉的老伴,见不得她打牌叉麻将,他总是希望她多读书,多画画,多写字,“每次他一进家门,看见我在看书,马上就很开心。”

 

她这样讲着,和我们一起望向孙道临。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他已经忘掉了很多事,记忆里只到1960年代。

 

这也许对他是好事,那样他就会忘记他晚年里那些不开心的瞬间,他曾经跟张瑞芳、秦怡等人去外地参加演出,正在包间休息时,组委会忽然让他们挪地方,“因为赵薇马上要到了”。

 

那一年,曹可凡曾经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那似乎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电视采访。他拉着曹可凡的手说:“你们认识的那个孙道临其实已经死了。

 

到了最后,他对过往人事几乎完全丧失记忆,只认得妻子王文娟。2005年,夫妇两人同时住院,王文娟住在十楼,孙道临住在九楼,过了两天,王文娟看见他“抱了一只西瓜颤颤巍巍地上楼,蹒跚着来到我的病房,坚持要喂我吃西瓜。”

 

IMG_8171.JPG


2007年12月28日,孙道临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6岁。

 

人生如旅,终究还是难免一场送别,恋爱时那一次次“十八相送”,每次都是他最后送我回家,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最终,是我送别了道临。这一路上,我见识了许多风景,但最重要最不可替代的,永远还是那一个能够并肩同行,能够分享悲喜的人。


——王文娟


送别了丈夫的王文娟老师依旧活跃在我们的视野里,我的朋友王悦阳三不五时给我带来老人家的消息,她出了书,她喜欢用kindle看《大秦帝国》,她还在为弟子们说戏说身段……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秉承着自己的风格,一如她写给李旭丹的那幅字:

 

IMG_8172.JPG

 

2021年8月6日,林妹妹终于回到了天上,那里有她舞台上的“宝哥哥”徐玉兰,也有她生活中的“宝哥哥”孙道临。


昨日朋友圈满是哀悼新闻,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王文娟老师去世已经过去了24小时,停笔之时,耳边响起《十八相送》里梁山伯对祝英台唱:“让愚兄再送你一程。”


走好啊,林妹妹;走好啊,王文娟老师。斯人已去,但我们心里,终究还是有多少个舍不得。


【越剧】红楼梦 黛玉焚稿王文娟 - 歌曲合辑

 



IMG_8173.PNG

1、王文娟,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的越剧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2、可凡倾听,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王文娟

3、部分王文娟照片来自公众号千里共婵娟王文娟,特此致谢

IMG_8174.P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29 08:43 AM , Processed in 0.0654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