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百家杂谈] 「成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0 03: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知乎日报 2022-02-19 08:04

成语,是汉语文化中的瑰宝。
 
它精炼简明而寓意丰富,承载历史又彰显情怀。
 
在成语逐渐被忽视的今天,一起来聊聊「成语」的意义吧。


「成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主:红护( 1.3 万赞同了该回答)

 

意味着这片土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鸾翔凤集,蔚然成风。普天率土,有层峦耸翠、千岩万壑之名山大川;赤县神州,尽棉田银波、暗香疏影之洞天福地。身姿意态悠远,底蕴渊源流长。

谈笑见鸿儒,高谈阔论,气宇轩昂;

往来会骚客,落笔生花,跌宕昭彰;

出言吐语,侃侃而谈;举手投足,咳唾成珠。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待人休休有容,接物豁达大度。人闻之肃然起敬,书载之千古流芳。

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敏而好学。

成语者,文之零珠碎玉、史之吉光片羽也。旁征博引,详实有据;纸短情深,意远悠长。交口相传则滔滔不绝,挥毫泼墨则连绵不断,进能恢宏大气,吞吐宇内,退可餐松饮涧,避世绝俗。

文辞之美,古来共谈,平仄相符,韵律相和,朗朗上口,津津有味。成语之妙,巧夺天工。笔落惊风雨,词成泣鬼神,实天地之精华,日月之魂魄,断缣零璧,和璧隋珠。

先人字斟句酌,吹花嚼蕊以有今日,子孙视之不甚惜,胸无点墨,好高骛远,寻章摘句,买椟还珠,皆不得要领,唯余张嘴卧槽,俺也一样。

 

答主:玄袂临风


成语是文化积淀留下来的特定词组。这玩意中国有,老外也有。

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翻译成英语是「no pains,no gains。」

但是,不管在成语数量还是在质量(引申典故)上,英语中的特定词组,远没有中文多,这也是外国人学中文很累的原因之一。

比如「夸父逐日」这个成语,中国人都明白,老外想要真正了解这个成语,必须学习一下中国古代神话史。

然后一不小心就学会了「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
 
发现没有,这一类的成语不是单个出现的,总是一个系列,而且有着固定的表现形式。

人名+动词+名词=故事。而且有着统一的精神内核。

这种精神内核,通过可以口口相传的故事,浓缩成一个个流传下来的成语,逐渐支撑起了中国人的思想体系。
 
说完了成语内核,再来讲一下成语的构成体系。

比如比较有代表性的「一X一X」这一类的成语。

这一类成语中的X,绝大多数是名词,它有着独特的韵律和前后对应关系。

比如一草一木,一针一线,一生一世。这种并列式的构词方式,始终都在强调两个名词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因果式的结构,比如一字一泪,一咏一觞……

成语作为高度凝练的文字载体,没有中国文化的长期熏陶,累死也学不明白。

文化的向心力,通过精妙的字根组合,让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同化了。
 
这样的文字组合,老外也有。比如英语的 LOL,这不是英雄联盟,是 Laughing Out Loud 的缩写,类似我们的表情包。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沉淀,必然会产生类似的特定文字组合,代表特定含义,并且广为利用。
 
语言文字的第一属性,是沟通。

我说了,你懂了。这事看起来很简单,但做到很难。

越是精深繁复的知识/信息,背后必然是一个成体系的文化土壤。

中文的诗词,成语,就是把凝练做到了极致,富含韵律之美和结构之美。

我们接受千百年的熏陶之后,相同数量的文字,中文的信息承载量更大,最直观的感受是:同样内容的中文书籍,要比外文更薄。

不信的同学,可以用主流外语从一数到十,然后看看哪个用时更短。

数到一百,那就是欺负人。
 
中文不是没有缺点的文字,而是使用的人越多,千百年下来通过对语言的修复和传承,这种缺点将会越少。

我们所使用的成语, 是文字组合,也是文化传承。
 
愿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往圣共鉴,天下大同。

题图来源:《琅琊榜》
编辑:蜂蜜栗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6 06:25 AM , Processed in 0.03254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