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9|回复: 3

[转贴] 鲍威尔:本月升息1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03-04 02:17 经济日报 / 编译洪启原、任中原/综合外电



美联储(Fed)主席鲍威尔。 (路透)

美国联准会(Fed)主席鲍尔2日表示,尽管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及西方国家制裁俄国,导致经济展望高度不确定,Fed仍准备从3月起执行「一系列」的升息行动,并确认他支持3月升息1码,但不排除后续的更大幅度升息,强调政策须依情势保持灵活。

虽然鲍威尔的整体发言偏向鹰派,维持美联储将从3月开始升息的立场,但他支持加息1码,避开市场最忧虑的鹰派情境,带动全球股市2日大涨,3日盘中也维持稳定,展现出他这位全球最大经济体央行首长的影响力。

鲍威尔出席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我倾向提议并支持(在3月15-16日会议)升息1码。 如果到了通胀升得更高、或更持久的程度,我们将准备较激烈的行动,在单次或多次(决策会议)加息1码以上。」 目前市场预期今年将升息5码,比俄乌开战前的6码缩小。

他也说,俄乌冲突是「改变情势的事件」,可能造成无法预测的后果,但他说Fed目前大致上将按计画升息与缩减资产负债表,以抑制通膨,「基本立场是我们将会前进,但会随着我们对乌克兰战争的经济影响更加了解,而很小心地前进」,「我们必须灵活因应陆续公布的数据及持续变化的经济展望」。

鲍威尔也强调,过去六个月来的就业增长,已经使就业市场极为紧俏,造成工资快速上升。 他也表示,消费者物价涨势正在向更多产品及服务领域延伸,使通膨率达到40年来最高水平。 Fed仍预期,今年通胀将趋温和,因为供需缺口将缩小。

鲍威尔也认为,一系列加息将不会伤害经济,我认为达成软着陆的可能性大于失败。 他未透露Fed利率最终将升到多高,「我们讨论利率将达到中性,估计在2-2.5%之间,我们也很可能必须超过此一水平。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

对于缩表行动,鲍尔表示大约需要三年,缩到「必须要到」的水平。

Fed最新公布的褐皮书显示,全美各地企业都在涨价,厂商表示将物价上涨转嫁给消费者的能力增强。 尽管物价上涨,但大部分领域的需求仍强。 厂商表示,预期未来几个月还将进一步涨价"。

经济学家认为,这份褐皮书支撑了鲍尔支持本月升息1码的说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3-3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鲍威尔有效消弭金融市场不安


2022-03-04 02:15 经济日报 / 编译任中原/综合外电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日出席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一再点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的不确定性,并强调「灵活」的重要性,说明货币政策并非「自动驾驶」模式。 他也以穿针拉线、慢细活的水磨工夫,务实说明Fed如何规划升息及缩表流程,尽可能降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有效消弭金融市场不安与猜疑。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政策将保持弹性,俄乌冲突的经济影响高度不确定,他正在评估乌克兰局势对美联储政策规划的可能影响。 他说,预期今年有「一系列」升息行动,且表明他自己倾向支持3月先升息1码,但若通膨更高、更持久,Fed将在之后会议上「一次或多次」升息1码以上。

鲍威尔在面临国会议员询问时,不断指出俄乌局势的高度不确定。 观察家指出,鲍威尔是考虑到当前不确定性太高,因此主张不必急升,但因通胀的确严峻,美联储须表明抑制通胀立场不变。

鲍威尔未明确指出利率最终可能升到多高,但也未完全回避这个敏感问题,「我们讨论过利率将达到中性,估计在2-2.5%间,也很可能必须超过此一水平」。 经济学者指出,以目前通胀如此之高,「中性利率」是最起码的目标。

对于美联储的缩减资产负债表规划,鲍威尔表示,内部还在讨论相关细节,但他透露,约需三年才可能缩到必须要到的水平。

他在被问到是否可能陷入停滞性通胀时,则以标准答案作答,表示Fed目标是约束通膨及维持经济扩张,但他也说,人生在世,没有可以打包票的事。 专家表示,鲍威尔用这句话为自己预留转圜余地,以免再犯通胀过渡论的错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一码?0.25%?

点评

ysc
yes  发表于 2022-3-4 09:51 A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6 11:17 AM , Processed in 0.0496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