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3

[史地人物] 纪录片《文明的脚步》(全4集,200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9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集:鬼子来了

140多年前,一位美国纽约时报开始了对中国跨世纪的追踪报道。在今天这些报道为我们提供了当时情景的一份依据。1842年大清国进入了多事之秋,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从此国门大开。在大清国面对千年之变,引进西方文明的步履异常缓慢,洋务运动仅仅运用在器物方面,制造出的武器却用在了维护腐朽的大清朝上。(发现之旅2009年第36期)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集:汽笛拉响了

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国在与西方列强交手时曾有一场鲜为人知的胜利,大清国第一家效仿西方的现代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在危局中诞生了,在唐廷枢接任总办并改组之后,股票发行以及公司管理日渐起色。然而,平日相互残杀的洋行轮船公司忽然联手行动,妄图利用娴熟的市场竞争将轮船招商局扼杀在摇篮中,面对资金匮乏,航线稀少的困局,唐廷枢依托“官督商办”的原则,在朝廷户部漕运以及华商的支持下,不但死里逃生而且并购了在华最大的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夺回了部分航运利权。在传统的束缚下虽然举步维艰,以招商局为样板,近代化变革逐渐扩展到煤矿,铁路、银行、电报、教育等各个领域。(发现之旅2009年第37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集:零点起程

在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中,铁路成为世界新兴工业化的中心。曾经孕育出“四大发明”的国度对于铁路却神情恍惚。大清国在被迫开口通商后,担心铁路会助长洋人在陆地的实力扩张而严加禁止。英国怡和洋行想方设法在中国推广铁路。以修建马路为名,巧妙骗取了上海衙门的许可,一条十几英里长的铁路在上海租界建成。然而在大清,为了八抬大轿的面子,只得花费二十八万两白银买下的吴淞铁路并拆毁。洋务企业开平煤矿出煤以后,煤矿自建了第一条唐胥运煤铁路,却受到了来自朝廷内部的攻击,为了不惊扰皇陵,堵住保守派的嘴,运煤火车一度只能靠骡马牵引。最终老佛爷允许在中国尝试修建铁路。(发现之旅2009年第41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集:风险中诞生

1875年,大清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的一艘轮船在黄海被撞沉,惨痛的损失将招商局拉入了经营危机。晚清的洋务运动被迫正视遇到的新问题,由此,中国第一家保险企业--仁济和保险公司创立了。黑水洋海难迫使买办出身的唐廷枢着手组建轮船保险公司,然而股东的愚昧使融资遇到巨大的阻力。“依托招商局甚好”这句话在为仁济和保险公司提供动力的同时也束缚了它的手脚。(发现之旅2009年第43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5 12:30 AM , Processed in 0.02588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