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能够单独出道的浇头 太伟大了! 很多北方朋友到川渝吃面,总觉得面不够劲道、不够好吃。可在我们这儿,面本身反而不是重点。 重庆人吃面,讲究的更多是碗里的“料”:一是前面说到的作料,而另一种“料”,就是臊子和浇头了。 真正出色的浇头,讲究到足以单独端上桌,比不少饭馆的一道菜还完整、还见功夫。 4块牛腱芯做的牛肉面 腴润弹糯,太香了! 重庆牛肉面界有两个公认的传奇名字:眼镜和易毛,这两位可谓家喻户晓,是重庆人从小吃到大的经典老招牌。 尽管两位都是顶流,但并不是弩张剑拔的关系,反而眼镜和易毛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伙(好朋友的意思)。
手艺同出一脉,共同确立了重庆当代牛肉面的“标准”: 1. 黄牛腱子肉入味酥软; 2. 牛油汤浓似火锅底; 3. 棍棍面筋道爽利; 4. 包包白清脆甘甜。 北区新开的周小鱼牛肉面,正是易毛一派的传人。徒孙周小鱼不光把师门技艺学得扎扎实实,还在细节上做了升级。 他的牛肉浇头,更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和易毛比,有点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选料上,使用当天鲜切的黄牛腱子肉,并将腱子肉与腱芯分开处理:前者筋皮包肉,口感酥软;后者花纹漂亮、带筋,软糯弹牙“双杀”。 普通牛腱子筋皮包肉 牛腱芯是带筋的花纹肉 切肉全凭手感,再用小秤逐块校准,严格控制在40克左右,保证每一块肉口感一致。 这就是小鱼在师傅基础上做的改进了。别觉得不起眼,很多牛肉面翻车就翻在这一口。一块软烂、一块费牙...... 炖肉工艺延续传统,采用深口厚锅细火慢炖,十余味香料分次入锅,使香气层层渗入肉的肌理,最终达到酥软不散、腴润弹糯的理想状态。 老板说高压锅“绝对不行”,肉散、汤淡,慢火才炖得出这股老派底气。 别家通常只有牛肉面、小二两和牛肉汤面的选择,他家偏偏多了个牛腱芯PLUS版。 那碗面里,四块肉全是牛!腱!芯!大小匀称,部位还挑的是最好吃的那块,真是太难得了! 老重庆人建议先夹一口包包白,脆甜爽口的包包白蘸香辣浓重的牛油汤,清甜和香辣牛油交织,再嗦一口顺滑的棍棍面。 这碗牛肉面,含金量太高了啊!!! 酸菜爽口猪肝 跨城驱车就为这一口 重庆的猪肝面多得数不清,但能把猪肝嫩度和腥味处理到位的却屈指可数。秦王面以酸菜猪肝面闻名,很多人专程驱车前来,只为这一碗。 酸菜猪肝面现点现做,老板手上功夫极麻利:抓猪肝、拌料一气呵成,小锅慢煮酸菜先逼出醇香,再下猪肝快速汆熟,锁住嫩滑口感。 老板娘精准把握煮面时间,夫妻俩配合默契。 等浇头起锅的当口,面也正好煮至恰到好处,一勺酸香滚烫的浇头扣在面上,香气扑面,勾得人直咽口水。 夹起一片猪肝,芡勾得薄而匀,火候拿捏得极准:刚断生、微带粉红,入口嫩滑中夹着脆劲。 酸辣的泡椒和酸菜彻底压住了脏器味,反而衬托出猪肝的鲜甜。若遇到带一圈薄筋的,更是嚼劲十足、层次丰富。 所用泡椒酸菜皆出自自家坛子:红泡椒酸鲜突出,绿泡椒辣味汹涌;酸菜则选用本地“罐罐菜”,老板特意租场地存放巨大泡菜坛。 嘿,一缸能装下几百斤酸菜泡椒呢! 泡菜韧脆、酸香扑鼻,和面条裹在一起酸辣层层递进,一根菜梗都舍不得剩下。 要是点餐时被隔壁桌辣子鸡的香气拐走了魂,别忍,直接加碗辣子鸡米线(米线比面适配度更高,辣子鸡面太辣太油)。 鸡块切成指节大小,鸡皮炸得焦脆,红辣椒和花椒下料豪迈,干香麻辣。每次来,都遇见住在附近的居民带碗来打包。 万里挑一肥肠面 8大块肥肠只要18元 在重庆,敢以肥肠面为头牌的店铺,定有独门绝技。 一来肥肠挑人,不是谁都爱那口"臭香";二来成本高,不少店为凑品种用冷冻货,口感自然逊色。 这家店却是例外,开业以来不仅坚持用鲜肥肠现处理,而且只挑肥肠很小一部分入面! 有筋膜的马口肠 猪直肠末端厚实弹牙的那段,”行话叫"马口"。肠头油腻,中段寡淡,唯独马口这截是肥肠里的黄金部位。
筋膜全部被撕掉的肥肠
有了好原料,还得会料理。 处理肥肠是慢工细活。先用面粉反复搓洗两遍,里外翻转揉搓得干干净净,再下热水“紧一紧”。 这一步最关键:热水能收紧筋膜,撕净肥油却保留筋膜完整,煮出来的肥肠才弹糯有嚼劲。
若省略这步直接去肥油,筋膜也会被一起扯走,最终只能得到软烂无力的口感。 火候同样决定成败。先大火汆到表面起细泡,再转小火慢煨,最后入高压锅压八分钟,分秒不差。精准的火候控制能让肥肠彻底入味,同时又保留筋膜的韧性和弹性。
数一数,一碗肥肠面足足给八大块肥肠,二两面盛惠18元。 对比黄泥磅某网红店二十五元才给五六小块,这碗面性价比高得离谱。
而且这碗面不止靠肥肠撑场面,糊辣壳同样是关键所在。辣椒炒得糊香四溢,辣味先被火逼走,入口辣度温和,留下的只是浓浓的香气。(老板每次炒辣椒都要戴上防毒面具、拉上气罐、拎着大铁锅去桥墩下炒,大家可以去偶遇一下。) 每天现炸的花生米更是“卜卜脆”,油香四溢,记得买一份回家配冰啤酒,太会过日子了! ![]()
最后,一家彩蛋面馆 送给吃遍重庆面的你 如果你已经在重庆把面馆吃了个遍,这家彩蛋面馆可以留作压轴。 这家店,很“不重庆”。老板直言:就想做点重庆市场没有的面。菜单常换,全凭心情,带着几分实验精神。
汤面和拌面用的是两种不同的面:拌面用定制韭菜叶子面,比别家略厚,既能挂满酱汁,又保留咬劲;
汤面用圆面条,口感接近兰州拉面的“二细”,既有筋骨又柔和。每碗面都要单独称重、单独煮,时间精确到秒,保证口感如一。连拌面都有“操作规范”。
招牌「发财面」最能体现这种执念:拌的时候先用筷子把南瓜捣成茸,让每根面都裹上一层甜润的瓜茸外衣,用南瓜的自然清甜化解粉蒸肉的油腻。 亲测有效,筋道的面、粉蒸肉的咸香、南瓜的甜意交织在一起,麻与辣只是轻轻打底,香气和口感层次异常丰富。
细节控的第二重在佐料:佐料调制的精致程度不输fine dining。 单是青花椒酱,就要考虑颜色、香气和层次,用青椒、绿尖椒、泡椒、菠菜等九种食材调成。而这还只是其中一种调味,更别提自制辣椒油等常规选手。 咖喱牛肉面则借鉴广式牛腩烧法,还特意加入澳门咖喱,配以大葱、小葱、洋葱、芫荽等,汤底麻辣交织,浓醇带稠感,确实有澳门辣咖喱牛肉面的风味神韵。
牛腩选崩沙腩和坑腩,要耗时整整三天才能完成! 第一天泡去血水; 第二天用柱候酱、南乳酱、海鲜酱、花生酱、沙茶酱腌足一天; 第三天烧好后切块再放回原汤中浸泡,让卤香浸入肉芯。
端上桌时,浓郁卤香扑面而来,带皮肥瘦相间,大块炖到软糯入味,卤香渗透每一寸纤维。 鲜椒杂酱面则把牛腩的边角料剁成颗粒,香辣里透着丝丝回甜。不用油辣子抢味,改用鲜椒提亮,既鲜且辣,又是一碗生猛好浇头。
以上8家,就是我们最新的重庆小面江湖第一高手。 重庆小面我们已经写了三期,好吃的面根本挖不完!你还吃过哪些值得安利的重庆小面?来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一起嗦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