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影乐之声] 影视丨如何评价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大结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5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视丨如何评价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大结局?

Screenshot 2025-10-25 at 11.00.46 AM.png


《沉默的荣耀》大结局播出,主角们行动虽败,却用赴死的决绝把「信仰」二字刻得透亮。吴石写下「俯仰无愧天地」,朱枫藏住热泪强忍悲怆,连配角黄德美的命运都透着历史的复杂,这场收尾没烂尾反而升华。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悲壮的结局?知乎答主 @彭飞 认为结局以「失败的胜利」升华了信仰主题;答主 @聚光灯娃娃 则钩沉历史细节,补充了如黄德美这般命运迥异的真实人物故事。



如何评价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大结局?










答主:彭飞

1100+ 赞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那是古代的战略思维。


「大军未动,先祭英烈。」

这是东大的行事原则。


从超前点映的结局来看,《沉默的荣耀》完全不是一部传统谍战剧惯有的收尾模式,因为剧中主角们的行动全都以失败告终了……


但如果将时间线拉长,站在大的历史节点上来看,那场失败也是暂时的。


75 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看《沉默的荣耀》这部电视剧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谍战剧,更是一则缅怀革命先烈的历史剧、也是一篇祭奠仁人志士的人物传记、还是一场向今天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们普及尘封历史的恢弘史诗剧。


吴石将军在剧中说: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看完这大结局,结合历史真相,再回想这句话,一瞬间令人潸然泪下……


IMG_2607.JPG


当然,大结局拍的并不憋屈。


1950 年 6 月 10 日,国民党特别军事法庭秘密审判过后,吴石将军在法庭上被允许留下一则遗言。


他提笔蘸墨,准备写下: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
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大悲。
五十七年一梦中,功业声名俱成空。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1]


这也是公开的史料记载中,吴石将军最后留下的那首《绝命诗》。


但《沉默的荣耀》在此处做了一个微妙的改编,这也彰显了创作者的巧思和聪慧之处。


在剧中,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将军,简单思酌后,最终只写下了 12 个大字【据说这是雍正皇帝曾经手书过的一副对联】:


俯仰无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


而后对朱枫、聂曦、陈宝仓三位同生共死的挚友说出了下面这句话:


战友们,

能够跟你们并肩作战,

一起赴死,

我很荣幸!


IMG_2608.JPG


朱枫:我也很荣幸。


聂曦:是学生的荣幸。


陈宝仓:同年同月同日死,快哉!


IMG_2609.JPG


这里,我必须要单独夸赞一下吴越老师。


不愧是获得过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的中国优秀女演员,从她被捕的那场戏开始,一位优秀艺术家的表演功底就在本剧中厚积薄发了。


再说这场戏,虽然简短,但其实非常考验演员素养,或者说考验了一个演员对这个角色在此时此刻这样一种特定情境下去慷慨赴死前复杂心理活动的充分理解。


技术层面上,导演和摄影灯光已经给出了非常直白的镜头语言:


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将军,说完这句话时,后面的门被押解他的法警慢慢拉开,外面的光明瞬间照进了屋子里,依次照亮了朱枫、聂曦、陈宝仓的正脸。


精神上,他们四个人,终于解脱了,即将从黑暗走向光明。

肉体上,他们也都被折磨和摧残过(虽然剧中没拍吴石被酷刑拷打,但史料记载中,吴石经受了长达三个月的非人折磨)。


可毕竟要被执行枪决,没有人能真的云淡风轻。


但吴越老师,演出了那种大义凛然里暗含一丝丝悲怆的微妙差异感,我仔细反复观看了这场戏,吴越的眼中是有热泪的,但她克制住没有使泪水溢出来,而后又闭上了眼睛,完美的诠释了人物内心的悲鸣交杂……


如果满分是五星,那吴越老师在这场戏中的表演难度指数,就是五颗星,是满分。


IMG_2610.JPG


于和伟老师,一开始背光,后来转身面向光明的时候,他是微笑着离去的...他的表演也很高级,毕竟他在狱中就听到了海南岛、舟山群岛解放的消息,最后看着三位战友赴死时的态度,发现他们也没有一个怕死的,所以他微笑的表情是符合其人设的。


至于魏晨(聂曦)和那志东老师(陈宝仓),咱就鸡蛋里挑骨头的说,他们各有缺陷。


不得不说魏晨还是嫩了点,与于和伟、吴越这个级别的演员同框演这场高难度的戏,魏晨从言语到表情,都充满了紧张和稚嫩感,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演的符合人设,毕竟历史上聂曦就义时,才 30 岁出头。


与稚嫩的魏晨相反,那志东老师则有点过于放松了,给人一种融入人物不够深的感觉。


当然,以上内容,纯属于吹毛求疵后的个人浅见。


这部剧的结尾部分,已经处理的非常好了,是少见的国产剧看到最后,不但没烂尾,还反过来升华了主题的难得佳作。


不知为何,国庆期间看这部《沉默的荣耀》之时,我就曾不止一次想起来电影《风声》结尾处周迅饰演的顾晓梦那段决绝的独白:


我不怕死,

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因何而死。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

是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

但我坚信,

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

我亲爱的人,

我对你们如此无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

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

灵魂却将于你们同在。

敌人不会了解,

老鬼、老枪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本剧中出现的那些自始至终坚守「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原则并曾为中华民族统一大业作出了无限努力和巨大牺牲的所有仁人志士。


你们永垂不朽!


你们的灵魂永远与我们同在!


能与你们生在同一个时代,吾辈有幸!


参考:

[1]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八闽英烈清廉谱丨「红色密使」吴石——演绎隐蔽战线上的忠正清廉 https://www.fjcdi.gov.cn/cms/htm ... 5-22/624344625.html



1.gif






答主:聚光灯娃娃




相信很多人都是在极度悲伤的情绪下看完《沉默的荣耀》大结局的, 对于四位英烈人生的谢幕,只能用「悲壮」两个字来形容!


这里讲讲由谷正文回忆里讲述到的一个细节,就是吴石获取的一部分情报,来源于科长黄德美,但他却无罪释放,反升为中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50 年 3 月 1 日晚上九点,吴石在家中被保密局带走后,经调查,他的很多情报来源于国防部机要科科长黄德美,第二天,黄德美也被抓了回来。


谷正文问黄德美,为什么要把资源交给吴石?


黄德美疯狂地吼起来:「我早知道会有今天,我就知道,所以,我也留了一手。他是上司,他下条子给我。」


黄德美将条子随身带着,拿出来交给谷正文,上面的确是吴石的字迹。


2.jpg


黄德美出生于印尼华侨的富户之家,中日战争快结束时,他响应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专门从印尼来到重庆参了军,一路升到了上校。


谷正文从他过往看人的经历中立马分析出,黄德美的确是不知情,于是做出笔录后就把他放了,走时还叮嘱他,收好那张「保命符」条子。


当蒋介石看了谷正文的专案汇报后,非常不高兴他居然把黄德美放了,因为老蒋知道吴石居然是潜伏在他身边如此高层的共谍时,他已经快气疯了,凡是跟吴石有关的人,老蒋都不会放过一个。


蒋介石对毛人凤说:「大陆会丢,都是你们这些人对敌人太宽容,那个办案的人是谁?敌我不分,私纵匪谍,黄德美要抓,那个人也一并处分。」


3.jpg


黄德美很快又被抓回了看守所,不久又被放出来了,他主动去找谷正文感谢他,说法官看了保密局的笔录后,还是认为他是无罪的,所以,就出来了。


谷正文在回忆录里,似乎把自己的人品说得太好,救了黄德美一命,也不知是否是自己往脸下贴金。


总之,黄德美就这么无罪释放了。


人是没事了,但工作却是丢了,更无人敢用他,于是黄德美只好决定回印尼了,他来找谷正文也就是感谢加道别,他说:「我回国是为了报效祖国,没想到弄成这样的结果,唉,不如回印尼吧。」


4.jpg


黄德美在回印尼前,他给蒋经国写了一封信,想再争取一下报效祖国的希望。


幸运的是,蒋经国留下了他,让会英语、法语的黄德美筹办一个外语训练班,以加强国军将领的外语能力。


很巧的是,谷正文和蒋经国成了夜间外语班的同学,而升为少将的黄德美正是他们的班主任。


第二年,外语班扩充为外语学校,但校长另有其人,黄德美又失业了。


黄德美还真是锲而不舍,他一再地为自己争取机会,于是,他又写了一封信给蒋经国。


蒋经国正在筹建安全局,黄德美再一次交到了狗屎运,蒋经国把他召到麾下,并让他担任副局长一职。


这个黄德美究竟是交了什么好运?能次次幸运地从蒋经国这里得到器重的机会。


安全局副局长是中将军衔,于是黄德美就这么顺理成章地从少将升为了中将,领上别了两颗星星。


5.jpg


黄德美再之后的人生轨迹,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他在漫漫历史中,属于无足轻重之人,史实也没有资料可查,有关黄德美这个人的故事,还是通过谷正文晚年对吴石案的回忆才顺便讲出来的。


谷正文晚年对老蒋父子的评价,还说了这么一句话:


「蒋介石一直有个心愿,他期望蒋经国能完全掌握特务机关,这个心愿,所有特务头子都心知肚明,当然也就顺水推舟地附合蒋经国得以适任。


然而,不论就客观现实上来看,或是蒋经国个人的能力而言,他都未具备足以领导特务机关的能力与条件。

这一切都与老先生脱不了关系。在蒋经国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一直是个受支配的人。


少年时,他的母亲支配他;到俄国留学时,苏俄共产党宰制他;在老先生身边的日子,蒋经国更是什么话都不太敢说。


但是,这种状况,都不会影响蒋介石对他的期望。有心人也乐于让蒋经国来担任这个工作。


因为他这种惯于受人支配的个性,造成他易受人煽惑人格缺陷。

尽管在很多时候,蒋经国的想法、看法都有过人之处,但到最后,却仍避免不了失败。对于解决假案、冤案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6.jpg


老蒋退至台湾岛以后,蒋经国担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又负责特务机构的机要室总指挥,相当于是在取代一部分毛人凤的保密局的情报工作。


所以在《沉默的荣耀〉里,国防部二厅的段退之与保密局的毛人凤才会产生竞争的矛盾,生怕哪一方抢占了先机,另一方就会受打压,不仅是获得高额奖金之争,还有权力之争与仕途晋升之争。


大概也只有黄德美这么一个人,才是在吴石案中没有受牵连,反而步步踩中节点,遇到蒋经国这个贵人,升官晋级的唯此一人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27 04:01 PM , Processed in 0.0472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