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回复: 1

[休闲时尚] 越寒酸越爱看,日韩吃播凭啥硬控中国网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9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寒酸越爱看,日韩吃播凭啥硬控中国网友

Screenshot 2025-11-09 at 8.37.42 PM.png
IMG_7149.JPG














吃播已经度过了以“大胃王”为噱头的疯狂年代,作为一种互联网娱乐内容,它依然有求流量、博关注的一面。而在很多“吃播铁粉”的眼里,这些更日常甚至有些重复的吃播内容,已经慢慢转化成为了某种“陪伴”单品。


作者 | 朴珍珠
编辑 | 陆一鸣
题图 | 《酒鬼都市女人们》



提起吃播,你肯定不陌生。十年前,一批日韩吃播博主走红网络,养眼的颜值、巨量的食物、ASMR咀嚼音享受……一度成为很多人的深夜赛博代餐。


这两年,吃播又玩出了新花样。


一位叫“米饭仙人”的日本小哥,面对眼前一盘高高隆起的米饭和一小撮日式配菜,陷入“晕碳”沉思;“霸总”面相的韩国男人王辉,夹起一筷盘子里的生拌肉,完成一万个夸张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眼前美食的热爱。


IMG_7150.PNG

超绝饭菜比。(图/米饭仙人FFyasueda)


像米饭仙人和王辉这样的日韩吃播博主,在本国人气不高,但被搬运视频到中国社交平台,却意外地火了。他们开始入驻中国的B站、小红书和抖音,开启“闯中”赛道。


IMG_7151.JPG

网友模仿王辉浮夸的吃相。(图/小红书)


有意思的是,这轮日韩吃播博主在国内的红,属实是“黑红”。


从日本社畜的无油三餐、“纳豆支配”恐惧,到韩国人桌上的“泡菜车队”、生鱼生肝,就这些日常饭菜,他们吃得越香,评论区的中国网友越怀疑人生,不断抛出余华老师的《活着》确认精神状态。


于是,背靠着八大菜系的中国网友们,开始饭桌上的“文化输出”——向日本人韩国人安利各种中华美食,“真的,吃点好的吧。”


东亚三国手牵手,一场旷日持久的“美食争霸”开始了。


IMG_7152.PNG

“日本人只爱米饭,韩国人狂炫生食”

 

“这哥儿们做吃播,怎么越吃越瘦了。”一位叫“寿也Toshiya在东京”的博主账号下面,全都是担心这位日本打工人身体健康的中国网友。


只见小哥兴致勃勃地分享着日本人的家庭自炊日常——把冷冻饭团扔进微波炉,把纳豆从盒子里搅拌拉丝,把生鸡蛋扣进碗里。


IMG_7153.PNG

纳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图/寿也Toshiya在东京)


被调侃“过年了”的饭桌组合,则是香烤多春鱼、鸡蛋卷、萝卜干和电饭锅蒸出来的米饭,屏幕里的他吃得嘎嘎香,屏幕外的网友评论:“敢不敢放多点油”?


日本餐食的“饭缩力”表现还不只是这些。尽管以饮食清淡著称,日本人在餐桌上蔬菜的选择也并不算很多,包菜、豆芽、大葱已经是个中翘楚,让万千原本不爱吃菜的中国游客,在日本逮住就猛炫,一解便秘之苦闷。


而甭管鱼肉牛肉猪肉,撒上“高端盐”,就是一盘惊天地、泣鬼神的大菜。然而,吃是吃了,怎么就感觉很空虚呢?


同样让人丧失食欲的还有韩国吃播人,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吃播女顶流ONHWA,把一整盘生牛肝、牛骨髓在你面前一点一点优雅吃完,“脆生生”“血淋淋”这些词语在收音器的帮忙下,具象化了起来。


这位博主在前几年的万圣节,还曾扮成韩国传统文化里的九尾狐面貌,吓人程度更上一层楼。


IMG_7154.PNG

沉浸式吃生牛肝,怕不怕?(图/OHNHWA)


尽管中国人也有吃生腌、醉蟹等生食的习惯,但在韩国人那里,生鱼片、生牛肉、生内脏、活章鱼,一切皆可口服。


再加上冰美式、冰烧啤(韩式烧酒和啤酒的混酒)等一众生冷酒水的狂轰滥炸,不免令人对韩国人的“铁胃”有了新的认知。有网友锐评:韩国肠胃科,是不是生意尤其好?


除了乏善可陈的食材和千奇百怪的吃法,在中文互联网上走红的日韩吃喝博主也很符合某种刻板印象。


油腻至极的霸道总裁,在韩剧里成堆批发,而这也是韩国人王辉的擅长领域,就连他在生活里的“翻车”也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有人爆料他在中国走红之后踢走原先的合伙人,已婚的他还立单身人设,发表不尊重女性的言论。


“米饭仙人”这样从外貌上看起来就很有漫画属性的跳脱型选手,满足了大家对日本社会盛产“怪人”的文化想象。当日式一人食的孤独和食材的精简发展到了极致,就是纯粹的和灵魂对话的时刻。


IMG_7155.JPG

(图/韩国霸总王辉)


除此之外,许多吃播赛道的日韩博主都是“白瘦幼”类型的年轻女性,她们妆容精致、正襟危坐,吃完海量食物之后,还维持着完美的口红颜色。更重要的是,她们怎么吃,都吃不胖。


从这个维度看,对日韩吃播的关注和吐槽,表面上展示的是饮食文化的差异,实则是观众对邻国生活方式、身体想象与文化刻板印象的凝视与投射。

 

IMG_7156.PNG

大胃王隐退,人人都在吃播

 

今年年初,日本吃播头号人物木下佑香,在连续吃了十年之后,由于身心饱受折磨,宣布隐退。


这位体重不过百的女性,因参加人气节目《火力全开大胃王》而走红,她曾连吃100个汉堡、100块炸鸡、200个寿司、2.5公斤的纳豆拌饭。日本电视台跟拍过木下,通过CT检查,医生发现,她的胃容量异于常人。


木下隐退时,其YouTube频道有超过524万的订阅者,她如今在B站上也有超87万的粉丝。有日本粉丝早年做过推算,木下仅仅靠视频播放,不算品牌植入,每年就已经能有约合500万人民币的收入。


IMG_7157.JPG

在前公司,木下曾经吃完2.5kg猪油做出的面条,很有争议。(图/社交媒体)


日本大胃王的挑战传统由来已久,而吃播(英文称作mukbang,来源于韩语‘吃和播’的发音组合)作为一种网络流行文化,则由韩国人在2014年左右发扬光大。中国也有诸如“密子君”这样的博主,靠如木下一般的反差型暴食表演而走红网络。


但围绕吃播的争议一直不断,比如是否假吃、催吐,对博主身体健康的摧残,对食物的铺张浪费,等等。2020年8月,央视批评“大胃王吃播”的乱象,认为其哗众取宠、误导消费、浪费严重。这也让各家平台紧急给高流量的大胃王视频“降温”,博主们也纷纷转向了探店、美食测评的方向。


随着短视频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十年后的吃播内容,明显更日常了。


媒体Eater在一篇报道里写,如今打开手机里的TikTok,30秒内几乎都会看到有人在吃东西,可以是坐在车里吃快餐,也可以是在家里餐桌前吃上一顿正餐。“吃播在2025,仅仅意味着在镜头前吃东西,整个互联网变成了吃播的天下。”


IMG_7158.PNG

手机随便一摆,就可以吃播。(图/寿也Toshiya在东京


与此同时,真正能把吃播持续做下去的博主,都有其过人之处——无论别人喜不喜欢,你要真心喜欢眼前的食物才行。在短视频的每一帧都可以被放大观摩的时代,一个眼神和微表情,都可以看出端倪。


把生牛肝嚼出花的ONHWA,是真的很爱原汁原味的生食,很多老粉还在评论区帮她科普,姐姐会定期做寄生虫检查。而ONHWA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她吃东西的从容不迫,既能展现她对食物的钟爱,又避免了杯盘狼藉的混乱。


IMG_7159.PNG

图/OHNHWA


米饭仙人持续不断的干饭背后,也是大家看出,这位年轻人对大米饭一片赤诚的喜爱。无油日本家庭简餐背后,也是日本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与认可。


吃播已经度过了以“大胃王”为噱头的疯狂年代,它作为一种互联网娱乐内容,依然有求流量、博关注的一面。但在很多“吃播铁粉”的眼里,这些更日常甚至有些重复的吃播内容,已经慢慢转化成为了某种“陪伴”单品。


如今,翻开木下的小红书,她偶尔还会更新便利店美食分享的日常视频,评论区都是各种老粉希望她“过开心的日子,吃想吃的东西”的祝福。


IMG_7160.JPG

打卡淮扬菜。(图/木下佑香

 楼主| 发表于 2025-11-9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161.PNG

让外国人爱上麻辣烫,然后呢?

 

随着越来越多的日韩吃播博主来到中国,他们的运营团队也会招募中国人。自然而然地,麻辣烫、螺蛳粉、老干妈等代表性中国美食,也都被送上了他们的餐桌。


王辉来中国后,从小学生零食到奶皮子糖葫芦,样样都吃出百万级浮夸效果;米饭仙人也放下米饭了,去江西吃粉,去上海喝咖啡,还顺便拿下品牌推广。


IMG_7162.PNG

上辈子拯救国家,这辈子在中国当霸总。(图/王辉Instagram)


一方面,很难说这样迎合国人喜好的内容,还能不能像当初吸引大家吐槽日韩特色食物那样,持续火下去。毕竟,造梗解构玩抽象,是互联网文化长盛不衰的奥秘。一旦“正经”起来,反而就没劲了。


但另一方面,各路吃播美食博主,也的确把很多中国美食介绍给了海外的观众们。诸如麻辣烫连锁店,已经以malatang之名,开向欧美各地,征服了白人的胃;各类新中式茶饮、牛肉拉面也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步行街。


只不过,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远不只是当下火爆的那些。当我们用某种刻板印象去看待异国食物的时候,外国人也会用同样的思路来理解中国饮食,比如代表性的“辣且多油”的重口味,经常会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划等号。


食物是某种民族历史文化的体现,但最终,它服务的依然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某种非此即彼的对立与片面为之的批评,是不可取的。


IMG_7163.JPG

(图/社交媒体截图)


回到吃播一开始在东亚的流行,其实和整个地区人们的压抑心理相关。吃播视频宣泄了情绪,给处于孤独、厌食、节食中的人带去一些慰藉。


经典日剧《孤独的美食家》拍了那么多季,对准的无非是一些简单的家常小菜,可贵的是主角井之头五郎一以贯之的一人食生活哲学。


今年,五郎的扮演者松重丰带着《孤独的美食家》剧场版来中国宣传,和观众交流时,满头白发的他对大家提及的番茄蛋汤产生了兴趣,专程去点了尝。


IMG_7164.PNG

五郎在埃菲尔铁塔前上演“饿了”。(图/《孤独的美食家》剧场版)


也正是在这部电影里,五郎穿梭在欧洲、亚洲多个国家,为的就是能够满足一位老人寻找童年汤品的愿望。


故事的最后,老人依旧没能吃到记忆里的味道,但五郎用各国的不同食材,串联起不同人之间情感的流动。


食物终会凉散,唯有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好奇,才会让世界保持升温。


IMG_7165.JPG

1. “大胃王”消失的8个月,毒眸,2021-04

2. 现代版“画饼充饥”:看吃播,界面新闻,2016-10

3. 从直播暴食到匿名催吐:当饕餮之欲遇上身体歧视链,界面文化,2017-10

4. 专访|松重丰:“美食家”不孤独,他在自由地吃饭,澎湃有戏,2025-04

5. The Whole Internet Is Mukbang Now,Eater,2025-08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0 05:28 AM , Processed in 0.0525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