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回复: 1

[休闲时尚] 今年最流行的社交局,花200块一起“杀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9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最流行的社交局,花200块一起“杀糕”

Screenshot 2025-11-19 at 9.40.01 PM.png
IMG_0234.PNG
作者 | 牧羊


最近几周的周末,在城市的各种共享空间里,常常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近20人围着一张长桌,桌上整齐地码放着10多个包装各异的蛋糕,空气中弥漫着奶油的香气。

别误会,不是公司下午茶,而是最近流行的杀糕局杀糕局听起来有点凶狠,但其实“杀”字源于“切”蛋糕的核心动作,形象地概括了大家分食蛋糕的场景。


IMG_0235.JPG

△杀糕局的蛋糕数量一般为8-12个,此次组局人均180元。(图/牧羊 摄)


杀糕局的灵感,源于拼单。热衷甜品的网友既想品尝种类繁多的网红蛋糕,又苦于一个人胃口和预算有限,于是干脆在社交媒体上组局。


只需人均一两百元,不但能品尝到十几个自己种草已久的、单价不低的蛋糕还能丰富日常的社交生活,对于精打细算的年轻人来说,也能称得上是值回票价。


IMG_0236.PNG


杀糕局通常由一位群主发起,他们会在社交平台发布活动预告,包含时间、地点、人均预算等信息。


蛋糕主题(糕单)是人们组局的重要选择依据,有的是将城市热门蛋糕店“一网打尽”,有的是办某一酒店、蛋糕品牌的专场,还有的是以某种蛋糕类型为主,其类型为辅。不同喜好、需求的甜品脑袋,可以对照糕单参考。


IMG_0237.PNG

△糕单是选择入局与否的重要指标。(图/网页截图)


虽说许多人还从未听说过杀糕局,但是在甜品圈子中,这种集分享美食与社交于一体的新模式如今已非常火爆。


在社交媒体上,杀糕局的召集帖往往在发布后数小时内便宣告满员。九行记者的亲身经历为例,预定周六举行的活动,在周二发布预告当天就迅速集满20人。


第一次组织杀糕局的群主Momo对此也有些惊喜。在教育行业工作的她本就是甜品爱好者,对杀糕局的概念非常感兴趣,但在网上搜寻了好几个局,都因为时间不合适无法成行。“既然如此,不如自己组局杀糕,也算是一种独特的体验。”Momo说。


IMG_0238.JPG

△“出片”,也是杀糕局的重要一环。(图/牧羊 摄)


一开始她并没有过高的期待,仅是在自己的社交媒体简单发了帖,但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同好参与。


组建群聊后,群主需要公示初步选品清单及总价,大家一起决定糕单,然后再收取人均总价的30%作为定金以确认席位。大家不仅纷纷表示“开团秒跟”,交定金也特别爽快。


“大家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没想到都如此信任我。”Momo对此特别感动,对组局这件事也开始认真起来。人与人之间不设防的信任,她表示不想辜负,因此,活动组织上不额外收费,财务也做到清晰透明。


IMG_0239.PNG

△Momo在做活动策划时,参考了AI给的方案。(图/受访者供图)


平时工作忙,但她还是忙里偷闲、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独自协调购买10个蛋糕,安排好所有取货、送货、叫跑腿细节;在全城寻找合适的场地,敲定一个性价比最高、交通最方便的会场;为了蛋糕切面好看,她还向其他群主取经,提前下单买了更好的切糕刀……


到了杀糕日,Momo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现场,她布置好桌面,把准备好的切糕模板、评分表一一准备好,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个参与者。


IMG_0240.JPG

△为了现场更有气氛,Momo自己做了一份评分表。(图/牧羊 摄)


早在活动开始前,参与者就在群里分享过其杀糕局的经验帖。本以为现场会游刃有余,但当10个蛋糕真的摆在面前时,大家都有些难以下手。


将一个完整的蛋糕精准地分成20份,本身就是一项挑战。大家围在一起,研究分割模板,小心翼翼地操作,这个过程几乎像是一种集体创作。


IMG_0241.JPG

△Momo打印了AI生成的切糕模板。(图/牧羊 摄)


接下来,参与者便“淡--淡”的味型顺序品尝每一款蛋糕,每分吃一块,大家都会从外观、口味、甜度、创意等维度打分。比如,某酒店制作的蛋糕看着漂亮,吃起来味道却平平无奇,大失所望;某品牌的蛋糕一向风评很好,吃到嘴里才知道确实格外好吃……


IMG_0242.JPG

△越到后面,切糕技能越娴熟。(图/牧羊 摄)


3个小时吃了几乎的蛋糕,说不腻是假的。当品尝到第五六款时,甜腻感逐渐累积,大家都有点吃不动了。没想到,一位参与者从包里拿出了中午打包的炒腊肉,咸香的气息瞬间解救了被糖分包围的众人。


IMG_0243.JPG

△“咸甜永动机”搭配,又吃下一块。(图/牧羊 摄)


活动结束时,大家自发地一起清理桌面、打包垃圾一一向Momo道谢、告别后,她在店里坐着休息了大半个小时才缓来。“虽然会累点,但是很值得很快乐。


活动结束后,大家仍在群里不断分享面包、甜品、美食等资讯,并约好下次一起去吃,Momo更觉得自己这个局真的组对了。


奶油带来的饱腹感或许很快会消退,在那个下午,每个人互相帮助、开心共享的善意,甜品本身更让人回味良久。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9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244.PNG

事实上,越来越多人正在发现杀糕局的热度。


Momo组局提供场地的店主已经是第二次接杀糕局,经过第一次活动的摸索,她已经轻车熟路,不但主动提出把饮品换成更解腻的大红袍,甚至找到旁边的咖啡店合作提供优惠


IMG_0245.JPG

△漂亮的蛋糕总能勾起人的分享欲。(图/牧羊 摄)


一些当地蛋糕店也开始以自家蛋糕专场为卖点组局,毕竟与其等着顾客自己拼单,不如主动提供解决方案。社交媒体上许多组局人不断浮现,有人单纯为爱发电,也有人将它做成了一门生意。


杀糕局的出现,也与甜品价格越发水涨船高有关。一旦贴上“法甜”的标签,或是那些公认的用料好、品质高的蛋糕,都已成为许多人即使过生日也不舍消费的“奢侈品”。


年轻人追捧起杀糕并非抠门,而是想将那些动辄三四充满心理负担的体验,拆解成一场人均百元左右的日常品鉴会。既然无法单枪匹马地征服所有美味,那就组队“打团”,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丰富的战利品。


IMG_0246.JPG

△即使是平时有吃甜品习惯的人,也可能要花半年以上时间才能集齐10种口味。(图/受访者供图)


此外,杀糕局还搭建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交场景。它将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仅限在眼前的这块蛋糕上,参与者无需过多暴露个人信息,也无需费力寻找话题“这个抹茶的回甘很足”“那个奶酪太腻了”,评论蛋糕口味成为最自然的破冰方式。


活动期间,我们是热络的“糕友”;活动结束后,可以约着再品尝美味,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断联。这样丰俭由人的社交关系,为渴望线下连接但又害怕社交压力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缓冲地带。


最重要的是,整个活动目纯粹几乎必然会以吃到美味蛋糕这一积极结果收尾。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日常生活中,一场杀糕局能带来一种难得的带着确定性的满足感


IMG_0247.JPG

△杀糕局现场。(图/受访者供图)


Momo的观察中,愿意参加杀糕局朋友都是愿意分享生活、懂得生活的人。将这样的人们聚在一起,就像是提供了一个为别人创造快乐的机会,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即便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有能力创造并享有一段踏实而温暖的时光,实在是难能可贵因此,这份由自己主动寻的甜,或许才是杀糕局过后最绵长的回甘


编辑:曾宝气;校对:严严;排版:土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0 02:00 AM , Processed in 0.0596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