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小吃遍地的东北,抚顺凭借酸甜口儿占领了难以撼动的特殊地位。如今,随着辽D终于接入高铁网络,人们也可以从各地更方便地直达抚顺,了解这座充满故事和滋味的城市。
今年的国庆假期,想必不少东北人都坐上了新开通的一趟高铁线路返乡。
9月28日起,连接沈阳和长白山的“沈白高铁”正式通车,这条线路缩短了不少北方城市去长白山的距离,也让辽宁最后一座未通高铁的城市接入高铁网络,使得辽宁跻身“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之列。
沈佳高铁沈阳至白河段启运,北京至长白山最快约4个半小时。(图/视觉中国)
而这最后一个通高铁的城市,是辽宁省抚顺市。这座如今“低调”的小城,曾经是清王朝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直辖市之一,是承载着东北工业的重要支柱城市。
重工业和煤炭是人们熟识的抚顺的标签,而美食中浓烈的酸甜,是抚顺更有滋味的一面。
抚顺市人民广场。(图/图虫创意)
来抚顺,“必吃榜”上的首位一定是麻辣拌。
不同于更有知名度的东北麻辣烫,麻辣拌是抚顺独有的特色小吃。它诞生于1990年代,对很多80、90后的抚顺人来说,城市中的麻辣拌小店是他们的共同记忆。
麻辣拌。(图/吃卜宝 摄)
据说第一个发明出麻辣拌的是一对小摊夫妻。当时麻辣烫刚刚在东北流行起来,为了做出差异化,他们在麻辣烫的基础上,创造出更符合东北人口味的酸甜版本。为了更突出味道,改成了干拌;相比于需要熬制汤底的麻辣烫,也更节约成本。
没想到这种新口味一举征服了不少人,于是抚顺的麻辣拌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开遍全市,甚至抢走了部分麻辣烫的市场份额。
其实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如今能够代表东北的不少食物,都不是什么“传统小吃”,它们大多诞生于1990年代前后,如鸡架、烤串、麻辣烫等。
东北特色美食——鸡架。(图/视觉中国)
这和当时的国企改制有很大关系。闲置的劳动力纷纷进入个体市场,独自创业的人们开始琢磨起成本低、容易复制的小本生意,这些街头小吃也就应运而生。抚顺麻辣拌,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正宗的麻辣拌是将各种菜、丸子、豆制品等食材煮好后,用糖、醋、盐、辣椒等进行干拌调味。味道是浓烈的酸甜麻辣口味,不放芝麻酱。它和麻辣烫的味道完全不同,也和如今网络上流行的“黏糊麻辣烫”很不一样。
麻辣拌中的红丸子。(图/吃卜宝 摄)
红丸子是其中的灵魂食材,它是以胡萝卜为主要食材做成的素丸子,在麻辣拌里很容易吸附汤汁。常吃的朋友都知道,红丸子和宽粉、土豆片、小油菜是麻辣拌里的固定组合。
在抚顺,麻辣拌的竞争相当激烈。重庆有“小面五十强”,而抚顺麻辣拌也有自己的“一百强”。不过,对80、90后们来说,学生时代校门口的麻辣拌永远是心中的白月光。
在各种推荐麻辣拌的社交媒体帖下面,“抚顺麻辣拌哪家好吃”从来都没有定论。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加麻酱的一定不正宗。
抚顺美食“三巨头”——麻辣盆、麻辣拌、炸串。(图/吃卜宝 摄)
十一期间,抚顺更是举办了麻辣拌“争拌赛”,几十家麻辣拌店铺一起打擂台,激烈程度堪比长春的“锅包肉大赛”。
如果说酸甜麻辣的麻辣拌是抚顺美食的“魂”,那么炸串就是“根骨”。麻辣拌配炸串,再来一瓶宏宝莱汽水,基本上就是标配套餐。而炸串的精髓就在于数铁签小串。在烧烤遍地的东北,爱吃炸串的抚顺反而多了一丝“童心”。
抚顺炸串。(图/吃卜宝 摄)
在如今的抚顺美食界,也有不少靠绝活儿占领一席之地的网红。比如开在早市的“跳投哥”,靠着一手“不管谁路过都六块”在短视频在平台涨粉迅速。而卖油条的大铭则是靠抚顺人的幽默口才出圈,一天挣三百的炸油条被他聊出了“大铭集团”的味道。
可以说,在小吃遍地的东北,抚顺凭借酸甜口儿占领了难以撼动的特殊地位。在外打拼的抚顺人,只能靠网购的麻辣拌料包缓解乡愁,或是苦等节假日回家一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