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回复: 2

[知识] 中国吃饭“邪修”第一大省,为什么是湖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4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吃饭“邪修”第一大省,为什么是湖北?

Screenshot 2025-11-24 at 9.34.42 PM.png
IMG_1379.JPG
IMG_1380.PNG


湖北美食江湖

越“邪修”越好吃!


在万物流行邪修的今天,湖北人竟然早八百年,就玩明白了吃饭“邪修”心法。


该说不说,散装湖北在吃这件事上认知出奇统一。他们自有一套江湖规矩,不按常理出牌,时常刷新人们对吃饭的认知。


邪修说白了是自成一路,跟武汉那股子朋克DIY”精神一脉相承。


湖北的早八人无论如何,不肯苦了过早热干面要配面窝,汤粉要加油条,边走边吃,等红绿灯的间隙,能在自行车把上嗦完一碗粉;全国人民天冷喝姜茶,湖北人偏不,他们煮姜丝可乐,把喝姜茶和喝可乐的都干沉默;无论餐厅档次高低,湖北人都能坦然用一套软趴趴的塑料碗碟,来承载最隆重的美味。


IMG_1381.JPG
IMG_1382.JPG
湖北人饮食“邪修”的一天,从“过早”开始。
摄影/Path


没在湖北街头站过五分钟,永远想不到,普普通通的一日三餐,能被他们剑走偏锋吃出生猛。




IMG_1383.PNG
边走边吃,用最软的塑料碗盛最硬的菜



清晨的湖北街头,不养闲人。


手心捧着牛肉汤粉,胳肢窝夹着面窝,边走边吃的人占了大多数。更有进阶版的狠人,只用一根拇指就能翘动热干面、豆皮和汤粉的宇宙,在自行车把上把碱面吸溜得风生水起,顺带在路上划出一条带着芝麻香味的优雅弧线。


84-ezgif.com-optimize.gif
85-ezgif.com-optimize.gif
湖北人吃早餐,随性自由而豪放。
图/《早餐中国》


在荆州、宜昌、襄阳的清晨,还有更生猛的画面。老街坊里,围着塑料棚坐下的人们,气定神闲地围着一锅咕嘟冒泡的酒精牛杂火锅,面前摆着散装粮食酒。边咵(kuǎ)天边嚯,能待上一两个小时。


86.jpg

早酒,不仅是酒,还有硬菜。

摄影/苏丹卿


火急火燎的过早,和气定神闲的早酒,看似两个极端,其实都从同一个码头里摇出来的。历史上的码头工人赶工,跟时间赛跑,催生边走边吃的现象;干完活解乏驱寒,就需要一顿扎实的早酒。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江湖儿女用最实在的方式,应对着生活,也享受着生活。


说到饮食上的享受,不得不派出湖北仙桃的酒席率先一战,人称全国第一朴实


看了福建、广东的酒席,虾蟹螺鲍海鲜开会。再看湖北仙桃,只留下江湖传说,“中国酒席看湖北,湖北酒席看仙桃,仙桃酒席真不赖,花生土豆萝卜块,清蒸豆腐炖海带,榨菜肉丝人人爱”


87-ezgif.com-optimize.gif

仙桃宴席,三个字,接地气。

图/仙桃金钥匙开锁建材店


你很难确定仙桃是不是在下一招很新鲜的技能五子棋。酒席中第一碗油炸花生米头牌亮相,第二碗黄花菜炒粉丝吊你胃口,最后压轴上桌的竟然不是当地名菜“沔阳三蒸”,而是榨菜肉丝!?不“邪修”到一定境界干不出这事。


话说回来,在酒席上推杯换盏后,一碗榨菜肉丝,是任谁都能伸一筷子就上米饭,饱足一餐的万能钥匙。不可谓不贴心呐。


再一看搭配这些狠菜的,是遍地可见的一次性碗筷。


IMG_1388.JPG
黄陂宴席,一次性碗碟配大菜
摄影/Path


在湖北,无论是高档餐厅还是街边小店,面对美食想大快朵颐的时候,总是面对软趴趴的塑料碗碟,对外省人来说很打消食欲,但湖北人习以为常,甚至当你走到朋友家做客,可能也是塑料水杯奉茶,塑料餐具招待……在他们看来,这样反而方便、卫生。


湖北人吃饭如此随性,已经吃到“完全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了”。最近天冷,烤红薯遍地开花,湖北的红薯不是北方的板栗薯,烤出来仍然柔软,质地稀稠,因而湖北人用勺吃苕(红薯)。这一举措突破了吃热干面时的豪迈,颇为精致。红薯皮上沾的那一层绵密的红薯肉,不能浪费,要像吃酸奶舔盖子一样一层层将其纤维用勺子运送到嘴里,这是湖北人在秋冬天对吃苕,产生的严肃文学般的尊重。


IMG_1389.JPG
吃烤红薯,用勺更香。
图/视觉中国


天冷归冷,不影响湖北人在室外吃饭。欧洲人喜欢在室外吃饭欣赏他们的精致街景,感受慢生活,湖北人在室外吃饭,不分四季,是为了拥抱江湖气魄,感受忽而夏天忽而冬天的剧烈天气变化。


当然,事实是夏天在外吃大排档,烟火气十足,有那味儿。冬天就不说了,室外能比室内还暖和点,实在漏风,就搭个塑料棚子支棱起来。


IMG_1390.JPG
湖北人多冷的天,也少不了宵夜。
摄影/Path


与此作风配套的是武汉人对“干锅”的执着,钟情于用酒精锅边吃边热食物,夏天哪怕热得要中暑,都不耽误烧个酒精干锅。锅里可以是鸭子煲、干锅牛蛙、干锅鸡爪、干锅花菜……朋友几个围着锅子坐,在暖烘烘的锅气与交谈声中,吃肉喝酒,任微醺的热浪缓缓上头。


IMG_1391.JPG
湖北特色吊锅,看起来就暖和。
摄影/Path
·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4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392.PNG

天冷了,来杯湖北“省饮”姜丝可乐驱驱寒



湖北,鱼米之乡,食材丰富。但人家偏不只盯着那些丰饶的河鲜,总搞些不走寻常路的“邪修”食材。


IMG_1393.JPG
炒菜、干煸藕丝等菜
都是湖北经典下饭菜
摄影/Path


这个时节大家都在煮各类养生茶,湖北人默默摸出2升的大可乐,怼上生姜,开始煮“省饮”——姜丝可乐。


小时候,父母总不让湖北小孩多喝饮料,但默认姜丝可乐是健康的;过年的时候,不管大人小孩,饭桌上想喝点热的,都默认往塑料杯里满上姜丝可乐;患上小感冒,吃药是后话,先起身去烧点姜丝可乐。


94-ezgif.com-optimize.gif
热水壶烧姜丝可乐,方便快捷。
图/西红柿丸子


湖北人务实,可乐当水烧,肯定买大瓶划算,大概因为这个原因,湖北的普通瓶装可乐都是600ml,比其他省份多100ml,加量不加价! 


这时候的湖北也入冬了,打过霜的红菜薹此时千金不换。霜降过后,菜薹体内的氨基酸和糖类物质往外渗,自发形成脆爽甜嫩的口感,不管是白灼还是和腊肉同炒,简简单单就让人心满意足。菜薹既是寻常人家的食物,特定品种又拥有江湖传说。


IMG_1395.JPG
用白灼手法烹饪薹,最能体现其鲜甜口感
摄影/Path


武汉的洪山菜薹早从唐代开始出名,属于贡品。而洪山菜薹中的极品,又只产于武汉宝通禅寺周围一片特定的土地上。这片土地被认为受到了寺院香火和钟声的熏陶,是开过光,有灵性的。现在,有身份证(产地认证)的洪山菜薹,在上市季节,价格轻松达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


IMG_1396.JPG
洪山薹(苔)具有红亮粗壮的特点
摄影/Path


同样的,不怕chou,爱吃藕的湖北人愿意承认藕汤是其“省汤”。这个长相低调,从泥地里萌发出的美味早被湖北人识别并发扬光大。湖北河塘众多,是产藕大户。藕分粉藕脆藕,脆藕用来凉拌爆炒,粉藕多用来煨汤。煨汤容器中,家家(湖北话“外婆”)屋里的铫子是为最佳,和排骨同煨是口味的最大公约数,藕的清甜和脂肪的荤香互相渗透,出锅后葱花和黑胡椒提鲜,浓淡相宜的一碗,年节必备!


IMG_1397.JPG
莲藕汤,美味的奥秘也在于熬汤铫子
摄影/Path


几乎和喝藕汤同一时间,湖北的豆丝也开始广泛出街。每年冬天,当外地朋友让帮忙带豆丝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外省很少吃啊!豆丝这种食物是大米和绿豆磨成浆之后,再压成丝状,可做汤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等。炕豆丝要取一个大方块,外壳要枯一点,内里要油润,干香扑鼻。煮的豆丝就是豆丝本丝,最经典的煮法是和腊肉蒜苗同煮,或者用藕汤打底吃多了大鱼大肉,一碗糊嗒嗒的豆丝落肚,在寒冬腊月别提多熨帖


IMG_1398.JPG
豆丝,湖北饭桌上的百搭食材。
摄影/Path


还有一些不起眼的小菜,湖北人也默默酿造出别具一格的风味美食。比如鲊(zhǎ)和合渣。


虾鲊广泛流行于湖北黄陂、孝感、汉川一带。鲊,其实是民间保存鱼或虾的一种加工方式。富余的鲜活小河虾,在米粉包裹后,放在陶坛中发酵,最后就会得到虾鲊,吃起来兼具谷物与河鲜的复合咸香,非常下酒。如今,说起虾鲊像是在提某种古早美味,瞬间梦回姥姥家。


合渣,看起来也并不精致,它是黄豆磨成的粗粝浆渣,从湖北恩施出圈。它的“邪修”奥义是不修边幅地将豆制品醇厚本味,用“一锅煮”的方式端到你面前。通常合渣会作为锅底,与肉末混合,打上鸡蛋,慢慢煮开,辅以辣椒调味,越煮滋味越交融,“米饭杀手”不是白叫的!


IMG_1399.JPG
恩施张官合渣
摄影/康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4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00.PNG
克马(青蛙)烧鳝鱼
湖北厨子不讲“武德”



湖北没有传统的菜系,背后原因会不会是因为太擅长“邪修”烹饪,以致难以将花样百出的食材用一套标准体系规整起来?


我相信任何来了湖北的游客,都会对这里的“干煸藕丝”记忆犹新。


IMG_1401.JPG

干煸藕丝,经典湖北“邪修”干煸。

摄影/徐任杰


“干煸”手法最早来源于川菜,但川菜的干煸多以肉类为主,目标是让锅中的肉变得干香酥韧。湖北的干煸,直接换赛道,绝对的主角变成了根茎类的蔬菜,最经典的就是干煸藕丝、干煸土豆丝。


把蔬菜当主菜,用做肉的方法来折腾它。此时的藕脆藕,大小要统一,均匀挂住淀粉,入锅后是油炸和煸炒的结合,火候不能失衡,得保证外酥里嫩,调料中盐、白糖、胡椒粉、熟白芝麻要配比得当……总之,干煸藕丝,大人小孩都爱,又是下饭菜又是零嘴。


102-ezgif.com-optimize (1).gif

干煸藕丝制作过程。

图/老金口文哥(非遗生炸鱼丸)


除了干煸系列,克马(青蛙)烧鳝鱼也是湖北的混搭代表,或红烧或油焖,如此乡土如此豪横。湖北全境坐拥丰富的河塘资源,盛夏时节,青蛙和鳝鱼都太多了,不妨拿出码头城市兼收并蓄的派头,鲜配鲜,荤搭荤。吃罢,摸着浑圆的肚皮,想起那句陈年老梗:来武汉不吃长沙臭豆腐等于白来,这话估计多少带点障眼法的高冷姿态,怕是湖北人想把这么多好东西内部消化呀!


IMG_1403.JPG
克马(青蛙)烧鳝鱼,混搭鲜香风
图/汇图网


碰上口味清淡的,欢迎光临湖北的笼世界。仙桃“沔阳三蒸”名声在外,“三蒸”指的是蒸鱼蒸肉蒸菜。其邪性在于万物皆可入蒸笼同归于尽。现在茼蒿是时令菜,一样裹上米粉,给我上锅蒸!


104.jpg
 沔阳三蒸,水汽在蒸笼中烹饪美味。
图/汇图网


蒸的技法分门别类有很多,粉蒸只是其中一种。还有汤蒸、炮蒸、扣蒸、包蒸等等。整个江汉平原都熟稔各种蒸法,天门的“炮蒸鳝鱼”就是不走寻常路的代表。先将鳝鱼裹上米粉,在大火蒸制之后,变软的鳝鱼身裹上蒜末洋葱米醋等调料,接着再蒸一遍,出锅后淋上蒜末和猪油,大珠小珠落玉盘,噼里啪啦如放炮,复合滋味,鲜香又不腻,爽啊!


所以你看,在湖北吃饭,“邪修”修的从来不是花哨的招式,而是湖北人自己的江湖气质。规矩都是用来打破的,他们用塑料碗装盛宴,拿可乐煮姜汤,把过早吃成街头景观,让酒席朴实得像回家吃饭——这份江湖里长出的自在坦荡,就是湖北吃饭邪修的终极奥义。在这儿,吃得痛快,比什么都重要。


IMG_1405.JPG
天地之大,都是湖北人的饭桌。
摄影/Path



文 | 李西

文字编辑|果真

策划·审稿|欧寒天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封图、首图 | 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IMG_1406.P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5 06:03 AM , Processed in 0.1037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