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9|回复: 0

[新闻] 主权债务危机是一场阴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6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5日迪拜债务危机爆发后,美国三大评级巨头标普、惠誉和穆迪立即下调迪拜政府相关实体的信用评级。12月份以来,又相继下调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墨西哥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同时对美国和英国也发出警告,要求两国必须制定管理公债的计划,否则可能最快在2011年面临评级下调。主权债务危机似乎已成蝴蝶效应之势。

在主权债务危机弥漫之际,市场产生了猜疑,有人认为主权债务危机可能是一场阴谋,即美国通过三大评级机构下调主权国家的信用评级,强化主权债务的风险来改变市场风险偏好,促使徜徉在新兴市场中的资金回流美国,从而支撑已经处在年内最低点的美元指数,同时也起到打击欧元区的作用。一方面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都是欧元区国家;另一方面,欧元区的金融机构在中东市场上投资比重高于美国金融机构。美元走势似乎也验证了上述“阴谋论”,美元指数从迪拜债务危机爆发时的74点大幅反弹,目前已经达到了77点左右,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也跌破1.5关口并呈下滑之势。

但是,给主权债务危机披上“阴谋论”的外衣是草率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上述国家早已经风声鹤唳,赤字和债务占GDP的水平都处在高位。而且,今年三大评级机构或者早就对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提出警告,或者已经下调了部分国家的信用评级,只是由于迪拜债务危机的突然曝光才让世人更加关注三大评级机构的主权评级报告。其实,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更多是由于这些国家的基本面出现了问题。比如,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一直很低,目前仅和下调后的希腊差不多处在同一水平上,但显然中国目前并不存在主权债务危机。

另外,“阴谋论” 背后的逻辑一是美国现在需要强势美元,而非弱势美元;二是美元走势更多受市场风险偏好影响,但目前看来这两个逻辑都站不住脚。

虽然美国政府一直强调强势美元符合美国的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一直奉行弱势美元。这是因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消费一直在拖累美国经济复苏,虽然三季度美国GDP3.5%的增长中消费贡献了2.36个百分点,但这更多是由美国政府的“旧车换现金”计划所推动。在当前信贷和投资都没有全面恢复的情况下,美国需要用贸易来维持经济复苏的步伐。短期来看,弱势美元无疑有利于出口。

再来看影响美元走势的因素,今年以来,美元似乎受到了市场风险偏好情绪的影响,而且与美国经济形势呈负相关关系。即当美国公布经济利好数据,市场风险偏好就升温,资金流出美国从而导致美元下跌。但从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的情况来看,这种现象可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市场风险偏好不再是决定美元走势的主要因素,而且,美国经济形势和美元走势似乎呈现了正相关关系,美元的这波反弹更多是受到利好经济数据的刺激和美联储2009年最后一次议息(本周四)的影响。

比如,本周一阿布扎比政府向迪拜政府提供100亿美元援助资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按照之前的逻辑,这会导致市场风险偏好升温和美元下跌,但美元并没有下跌,反而大幅上涨,这说明美元上涨与迪拜债务危机没有必然联系,主要是由于上周五美国商务部公布的11月零售数据超过预期,再加上此前公布的11月失业率从10月份的10.2%下降至10%,这一系列利好经济数据支撑了美元的上涨,从而也打破了今年以来美国经济走势与美元走势的负相关关系。

总之,主权债务危机特别是小国的债务危机的确值得关注,这是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进行再杠杆化以及经济衰退期税收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或许不是阴谋,而是正常的风险释放,将其归咎于阴谋论是一种懒汉思维。

对于美元来说,这轮上涨更多地受到短期经济利好数据的支撑,其能否持续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数据,特别是消费能否复苏。如果经济数据特别是消费继续向好,则美元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强势,否则还会转向弱势美元以刺激出口。当然,如果美联储在本周的议息会议上有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暗示,则会一定程度地支撑美元。鉴于上周加拿大央行、新西兰联储、瑞士央行和英国央行等均选择了按兵不动,所以预计美联储不会有太大动作,这也意味着这轮美元上涨空间或许不大。

(本文作者崔宇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yu.cui#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5 06:50 AM , Processed in 0.0259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