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电影制片人李少伟 在 好莱坞大片越来越依赖外国资本和海外观众的当下,李少伟是幸运的:他曾在美国和亚洲两地都工作过,是为数不多的、拥有丰富跨区工作经验的制片人。
 Warner Bros. Pictures
《云图》剧照 55岁的李少伟说,“这些年我一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来自香港的李少伟先后在日本、美国求学,而后回到家乡参与了影片《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英雄》(Hero)和《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的拍摄工作,这些电影部分场景的拍摄是在香港完成的。不过,新片《云图》(Cloud Atlas)才是他迄今为止野心最大的一部作品。
影片《云图》根据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黑客帝国》(The Matrix)导演沃卓斯基姐弟(Andy and Lana Wachowski)与《罗拉快跑》(Run Lola Run)导演汤姆·提克威(Tom Tykwer)联合执导。影片由六个故事交织而成,时间跨度达几百年,题材则从历史剧、黑色电影到科幻片均有涉及。该片将于10月26日在美国上映。
李少伟说,“凡是读过原着小说且参与了影片早期筹备工作的人都会问,我们怎样才能将它拍成电影?”虽然耗资达一亿美元,但《云图》是一部独立电影,经历了复杂的融资过程,其中包括私人资本、政府资助及一笔来自亚洲、总额高达三千万美元的关键性投资。这笔资金来自李少伟拉来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韩国投资方,这是他们首次涉足电影投资。
李少伟向《华尔街日报》谈论了拍摄一部耗资一亿美元的独立电影所面临的挑战、导演们的孤独心境以及《云图》成功后可能供业界参考的全新运作模式。以下是经过编辑的访谈节选:
《华尔街日报》:你一开始学的是导演,这样的求学背景对你现在做制片人有怎样的帮助?
李少伟:我知道如何在对的时间提出对的问题,也会尊重导演的想法,你得挑一个合适的时机跟他们交流。电影导演这个工作实际上很孤独──他们一直都在捍卫自己的想法,同时又要和内心的自卑情结作斗争。我试着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华尔街日报》:你为什么想参与到《云图》这部影片中来?
李少伟:我特别尊敬和我一起为这部影片辛勤工作的制片人和电影制作人,也特别爱读米切尔的原着。但最重要的是,《云图》非常及时地向人类传达了一种启示。作为一名电影制作人和艺术家,我确信,用你最好的作品呈现更有深度的意义,这一点非常重要。《云图》的主旨寓意就是,如果我们不能找到正确的方式认知、克服自身的贪婪,那整个人类可能终将因此陷入毁灭。
《华尔街日报》:《云图》的很多投资方都来自亚洲,而且他们都是首次涉足电影行业,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
李少伟:举个例子来说,这部电影的中国投资方是新原野娱乐传媒有限公司(Dreams of the Dragon Pictures)的裘华顺。我们相识大约有一年半时间了,他之前从来没有投资过外国电影,也不会讲英语,但是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他听时,他当场就拍板决定投资,甚至连剧本都没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过程颇具中国特色──在中国做生意,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当然,让裘华顺做出决定的原因不仅仅止于此。他当时说,“所有这些著名的演员都愿意减少他们的片酬,导演和制片人也愿意为此竭尽全力?那这部电影一定非常与众不同。”这就是裘华顺的逻辑,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在与我们首次碰面后,他就投资了一千万美元。
《华尔街日报》:如果《云图》票房成绩不错的话,你觉得,它的这种运作模式在电影业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少伟:目前,电影制作公司在接手这类高额预算的影片时都相当谨慎。电影宣传费用贵得惊人,所以,他们选择投资带有植入广告的系列电影会轻松得多。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那些独立电影制作人而言,他们有许多原创的故事想一一展现给观众看,他们不惜耗费巨资来做一件对的事情。这种情况下,电影制作公司一般不愿为其出资。所以如果《云图》票房成绩不错的话,我觉得它会开辟一条新路,会证明即使没有电影制作公司加盟,他们也能拍出大片。
《华尔街日报》:《云图》的拍摄时间比正常情况所需的时间少了一半,由三位导演、两组演职人员同时进行拍摄。你们是怎么完成的?
李少伟:除了在西班牙、柏林和苏格兰的外景拍摄,我们其余的场景全都是在柏林的巴伯斯贝格摄影棚(Studio Babelsberg)里完成的。因为影片内容与轮回有关,所以很多场景都是相似的,但它们全都换了时空,出现在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地点。女人变成了男人,男人变成了女人,年轻人又变成了老人,诸如此类、很多很多的变化。影片的演员们还得来回奔走于两个摄制组间,上午和下午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很多次,我在片场都没有认出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和哈莉·贝瑞(Halle Berry)。整个拍摄过程充满了各种挑战,但是每位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都倾注了精力与激情来做这件如此与众不同的事。
《华尔街日报》:我们会不断地听到有关好莱坞与中国的娱乐制作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消息。作为一个曾在两地都工作过的人,你对此怎么看?
李少伟:我是这样理解的:如今大家对涉足中国电影市场都很感兴趣,但这未必指中国电影业。当我们说中国电影业的时候,我们是指中国创作人员也参与其中。而迪斯尼(Disney)、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还有其他所有人希望获得的是,更多的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渠道,他们希望赢得数量巨大且不断增长的中国观众。我认为,他们对中国电影创作人员并没有多大兴趣。就目前而言,现在的情况就像一场淘金热,每个人都想涌进中国参与合拍电影,不管怎样,先打开这个市场。
《华尔街日报》:在你所有参与的项目中,哪一个是完美无憾的?
李少伟:我希望我参与的每一个项目都能成为梦之片。这些年一路走来,的确有些项目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但是也有一些没那么喜欢。可是对于所有的工作,我都是抱着专业主义的精神来完成的。这些年的工作让我懂得,不管是好电影还是稍逊一筹的,都需要付出同等的努力。所以,如果你将把未来三年的时间花在某件事情上,并倾注你的鲜血、汗水和泪水,那么最好先说服自己,你正在浇灌的是你的梦想。
PATRICK BRZESK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