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0

美国佬 :十八大犹如"宫廷戏" 习近平的治国论无实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1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佬 :十八大犹如"宫廷戏"  习近平的治国论无实质


谁是中共"改革派"?外媒:江胡派系犹如"宫廷戏"
习近平的承诺与未承诺:与胡温区别在风格而非实质


谁是中共"改革派"?外媒:江胡派系犹如"宫廷戏"

十八大后,中共新一轮的人事布局已经陆续展开,重庆、上海、天津等地的“一把手”先后到位。截至多维新闻发稿前,各界媒体除了综合报道人事任命消息外,也将关注的视角放在了中国新一届掌舵人的派系归属和执政风格上。其中,“江派”和“胡派”不仅是讨论得最为激烈的,而且每个“派”中还都有很鲜明的代表被一再提及,讨论内容很明显地陷入了循环往复的“宫廷戏”怪圈中。

  美国《纽约时报》20日发表题为《谁是中共“改革派”?》的文章,这也是十八大延续至今该报的一贯报道风格和角度。此前一天,该报就在头条位置接连两天推出了批评中共遴选重关系的文章。在新近发表的这篇文中,派系和权斗的色彩也是颇为明显。比如,文章开篇即将新一届常委及“候补”进行了划分——出局的汪洋、李源潮以及总理人选李克强归属于胡锦涛的“团派”队列,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金日成综合大学毕业的张德江、表情拘谨的张高丽,以及模棱两可但更偏向江泽民的王岐山、俞正声,则属于“江派”。至于哪一派应该与改革派和保守派画上等号,文章则给出了模煳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无独有偶,与此同一天,英国BBC发表题为《十八大是政治保守主义的胜利》的文章,经过一番权力斗争的论述后,文章切入正题,直言十八大既不是“江派”的胜利,也不是“胡派”的胜利,而是“中国精英集团所奉行的政治保守主义的胜利”。反过来讲,“是期待共产党领导改革的党内改革人士的又一次挫败,也是期待政治变革的中国社会进步力量的一次挫败。”

  从西方媒体近期的报道角度来看,还只是停留在对中国政治派系简单归类的层面上。具体说来,因为胡锦涛有共青团经历,所以但凡从共青团起步的,比如李克强、李源潮等,都会被西方媒体想当然地归于“胡派”或是“团派”。如若在江泽民主政的上海执政过,或是被江泽民提携过的,则一概被归入“江派”。

  事实上,所谓的派系以及派系代表的或左或右方向,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权力小局范围内的谈资。放在中国未来发展这样的大背景下,此类的归类和分野则不免显得小家子气。刚刚接任的习近平,如果按照这种权力小局观来划分,应该是归入“江派”一列。以此来预判习会趋向保守还是改革,其实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方面,“江派”和“胡派”本身就不存在明确分野;另一方面,习近平即便在某些方面有江派的影子,但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与日翻新,人的思想和政见也不会固化在一处。跟随者西方媒体带有明显意识形态偏见的声潮,将未来掌舵人想当然地归入任何一派,其实都是一种间接地钳制和设限。

  比如十八大后,香港媒体大多将焦点局限在了人事变动和党内政治斗争上,报道呈现出“宫廷戏”的套路。而对胡锦涛在开幕式上所做政治报告中传递出的内地与香港的未来发展与合作的讯息,以及习近平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大蓝图如何实现,则关注甚少。对此,有批评人士指出,香港人的心态还局限在“泛政治化”的迷雾中。不过,反过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中共权斗政治带来的直接后果?

  围绕中共党内存在的权斗,毛泽东曾将其归结为“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现游学哈佛的媒体人高昱表示,目前党内两大主要派别的“江派”和“胡派”,都只是基于共同权力来源和未来权力同盟的政治精英联合,绝非一般所言的思想或左或右。或更信奉自由市场或更亲睐国家威权的政治派别。“在党现有的政治话语系统和顶层设计下,无需任何制度突破和理论创新准备,就有足够大的体制和机制改善空间。”如此看来,抛开派系斗争形成的小局观,方可放量四海,形成新的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的新大局观。值此十八大换届刚刚结束之际,形成政治新大局观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于 2012-11-21


习近平的承诺与未承诺:与胡温区别在风格而非实质

 习近平接掌大位之后,国内外热衷于猜测习近平将带领中国走上一条什么路。

  在专制国家,权力意志往往决定一切,作为国家领袖的个人性格毫无疑问对国家的命运有很大影响。有本著名的《病夫治国》,主题就是分析那些有名的独裁者的性格如何塑造其治国风格。中共第五代集体领导虽然是“七龙共治”,但其中至少有四人是以保守见长、政声欠佳的官僚,这种格局便于习近平养望行事。

  据各种公开资料分析,我认为习近平治国与胡温最大的不同在于风格,不在于实质。

  第一,习近平只承诺将“面包”做大一点,未承诺民主。

  习近平就任后的第一番话比胡锦涛的西柏坡讲话无疑要实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工作、收入、社保、医疗、生活环境等都列入“面包契约”的范围。但他只字未提到政改,也不屑于装扮成西方民主爱好者。

  这与习近平务实的性格有关。习近平回忆当年时曾坦率承认,他父亲经常会让孩子们站成一列进行训话,鼓舞革命精神,他对此真是非常厌烦。因此,习近平讲话不象胡锦涛那样满纸空话,动辄鼓舞党员发扬革命精神,而是将眼光放在做大“面包”上。他也不象温家宝那样,空言自己根本不打算去追求的“普世价值”,也没打算以此为自己形象加分。因为他很了解国民性:对于90%左右的中国人来说,许诺给“面包”已经足够。

  这就是浙江《今日早报》11月17日刊登解放军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摆拍照,报纸编辑因此受微博嘲笑,结果遭受处分的由来。习近平可能不想鼓励这种风气,以免自己留下当年胡锦涛视察“77元廉租房”那样的笑柄。这是两人风格完全不同之处。

  第二,习近平没打算还权于民。

  至今还没有资料显示习近平认为中国的人权有严重问题。与第三、四两代相比,习近平似乎更不在意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态的批评。江泽民比较在意国际形象,因此与美国之间建立了“人权外交”模式,国内异议者与新闻出版行业的处境虽然远非“自由”,但比胡锦涛时期却宽松得多。胡锦涛统治时期,因言获罪与宗教团体受迫害者不断增多,引起国际社会不断批评,外交部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对这些批评提出“强烈抗议”。

  习近平的风格与江、胡都有所不同,他会以更加抗拒的姿态对应。这有以下事例为证:

  习近平全权负责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时,与周永康共同编织了以“六张网”为主干的“奥运安保模式”,对北京实行24小时全方位覆盖的严密监控,对此,国外曾因此强烈指责中国践踏人权。面对这些批评,习近平有段“精彩回应”,“别人喜欢不喜欢和我们没有关系。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果把笼子里面吵得厉害的鸟拿走的话,那笼子就不热闹了。”

  2009年2月习访问墨西哥时他更是发表那番让世界吃惊的“三不”宏论:“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事情指手画脚。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些话引起的非议很多,导致出现了一段政治插曲。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时,按江胡接班前惯例,习近平应该在这届当选中央军委副主席,但习近平心知形势不利,很聪明地以退为进,写了一封信给胡锦涛,说 “我在中央工作的时间不长。很多业务都不太熟悉。要想做好分内工作,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我本人觉得自己还不具备负责新业务的能力和条件。”胡温商量后,同意了习近平的请求,这件事情一时间引起了一些关于习能否顺利接班的猜测。今年习近平因背伤“神隐”,也流传着一个说法,即习以撂挑子不干为手段,要求中央严惩薄熙来以绝后患。这一说法真假难明,但编此故事者很可能借鉴了2009年习近平曾以退为进撂挑子这一真实故事。

  如今,习近平成了中共的“龙头老大”,他当年宣示的“三不”这类想法,很可能就会变成今后的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

  第三,习近平讲话明快,不惮说“No”。

  理解习近平的讲话,远比理解胡温两位南辕北辙的讲话容易。胡锦涛讲话从来是不知所云,连他的“领袖理论”也在十年内至少变了三次,从履任之初的向左转(让毛左疯了一阵),到2005年提出的“以德治国”(让新儒家与旧儒家兴奋了好几年),再到其任内晚期成形的“科学发展观”,中国人已经被胡在十年变身三次的“政治理想”折腾得很疲累。再加上温相从2009年开始,由试探性的谈政改、民主名词,再到在英国皇家学院演讲时侃侃而谈普世价值,国人不断地上演“政改就要来了”的好梦预告。于是如我这类分析中国的作者,写作任务之一就是要告诉世人,什么是真相,什么是逗大家玩,实在很烦人。

  据公开资料,习近平一般不太说那些大而无当的虚话,在做地方官时,习曾提出“不要提出过多的新见解和新创意,最重要的是行动”,“新官上任的人中很多人想给人带来新感觉,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我不这样认为。”

  习近平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会直接否定。 2012年3月习近平访美,在与奥巴马秘密会见时,奥巴马向他建议,中美之间应该进行一次严肃的军方对话,习近平不假思索地、不客气地回答:NO。

  综上所述,我认为,习近平没说要“政改”,人们最好就不要去自作多情地幻想习内心想政改,只是受限于江、胡两太上皇挟制而不能有所作为,至少他现在根本没在任何场合表达过这种意愿。习近平想反腐,我认为他也有诚意,但能否做到,却不是他个人意志能决定的,因为他面对的是制度性腐败,不改制度,反腐无望。

  随着“面包”的匮乏与各种社会问题的增多,中国人的“明君期盼症”已经进入疲劳时期,胡温至少在这种“明君期盼”中安然渡过了5至6年。下任总理李克强做“面包”的本领未必比温家宝强多少,但其能够用来做“面包”的食材却少得多,因此,习近平能够获得的“明君期盼”,乐观估计大约能维持3年左右。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12-11-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3 11:33 AM , Processed in 0.0361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