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1

《图说金融》第34期:不一样的银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发展不过100多年,但如果从最初具有类似银行借贷功能的机构出现算起,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也如中国的文化一样,历经几千年。本期图说金融,网易财经带你回顾中国银行业的起源与发展,带你去看看各种“不一样”的银行:从佛教寺庙到手机银行客户端,从地摊银行到帐篷银行,它们都正在或者曾在你我生活的地方出现。




2.jpg
南北朝以前:高利贷
在南北朝以前,中国民间的借贷都是个人之间的行为, 那些阔绰的地主和商人只能把钱藏在自家的地窖里.由于王侯、官僚对百姓的盘剥,以及天灾人祸导致的歉收和债务,老百姓往往被迫去借高利息的钱粮,从此陷入驴打滚的债务陷阱,一辈子也还不清。




3.jpg
银行的雏形:寺庙银行
佛教在传入中土后,在南北朝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由于全民崇信佛教,因此上至皇帝、王侯下至地主、商人,无不争相向寺庙施舍土地和财务。大量富余的财富和土地拜拜窖藏和闲置,正好可以用来借贷或者出租食利,于是佛教寺庙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存款、借款和典当于一身的半官方信用机构。(图为位于河南开封,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大相国寺)




4.jpg
钱庄当铺崛起
宋代以后,随着佛教的衰落,寺院经济也随之衰落.寺庙作为信用机构的金融垄断地位也逐渐丧失,其业务也逐渐被世俗经济中崛起的钱庄当铺取代。经过宋、元、明、清,钱庄、银号、票号先后兴起,但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中国古老的银钱业一直未能实现向现代银行业的转化。 (图为清朝时期号称中国第一票号的日升昌记)




5.jpg
中国人的第一所商办银行
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侵入,使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现代银行业随之打入中国。到1935年,外国在华银行多达53家,153个机构,清政府于1897年才建立了通商银行,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图为位于上海外滩的原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6.jpg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银行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的银行与金融机构体系,是“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了银行一切业务,既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又行使专业银行的职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银行业逐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形成人民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专业银行也开始转型成国有商业银行。(左图为位于河北的原央行旧址,右图为现央行总行)




7.jpg
合资银行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外资银行业务在中国迅速成长,中外经济交流也明显增多,在日趋国际化的中外业务不断发展的形势下,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随后,一批中外合资银行纷纷成立,比如现在平安银行的前身——福建亚洲银行,创建于1992年12月,由中国银行福建信托咨询公司与香港中亚财务有限公司合资创办。(图为福建亚洲银行所在地福州)




8.jpg
濒临“技术性破产”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银行业因坏账累累而被外界冠以“技术性破产”头衔,1997年11月第一次全国金融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整顿金融秩序,决定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四大行资本金,1999年,国务院成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通过AMC,四大国有银行仅在当年就总共处置不良贷款1.4万亿。




9.jpg
从分业到混业
新中国的金融业经历了由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再到“分业监管下的混业试点”这一轮回。近十年来,中国金融业混业趋势愈加明显。但若论规模和混业深度,只有平安、中信和光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金融集团,其中又以平安的探索最为激进。2003年,平安与汇丰一起收购福建亚洲银行100%股份,次年将其更名为平安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以保险品牌命名的银行。此项收购将使平安保险得以绕过政策关卡,将经营触角伸向银行业。(图为平安银行在上海开业)
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掀起上市潮
1991年4月,深圳发展银行成为内地第一家上市的商业银行。而从2000年开始,中国银行业掀起了上市高潮,迄今为止,AH股上市银行已达17家.而目前正在排队等待上市的城商行更是不在少数. 银行急于上市,好处大概有三:一是募集资本金进而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成为公众公司后,提高银行在社会上的声誉,也有利于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三是藉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




12.jpg
银行业大规模并购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掀起并购浪潮,产生了像花旗银行、大通银行和东京三菱银行这样的超级银行。2009年,中国平安宣布收购深发展,涉及资金高达221亿元。这桩交易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并购史上的世纪大案,也展开了一场中国金融史上最大规模的混业经营尝试。(图为2012年8月2日,在更名新闻发布会上,平安银行董事长肖遂宁(左)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为全新的平安银行揭幕。)




13.jpg
“另类”的出现:地摊银行
随着中越贸易的发展,在中越边境,除了中国游客因到越南旅游、度假、消费把人民币带进越南和边民互市的人民币常规跨境流通途径外,这里还一度活跃着一种神秘的“地摊银行”。“地摊银行”,就是用箩筐装着一捆捆越南盾和人民币从事兑换业务。有些实力雄厚的“地摊银行”人民币周转金高达400万元。(图为“地摊银行”)




14.jpg
全球最赚钱银行
近年来,收益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相关政策,中国银行业迅猛发展, 英国《银行家》杂志2012年发布的年度排行榜显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几乎占全球银行业利润的三分之一.而全球最赚钱银行的排名中,中资银行包揽前三。2012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突破130万亿,从被指”技术性破产”到成为最赚钱银行,中国银行业仅仅用了十多年时间.银行业暴利之说也屡被提及.(图为聚集了各大银行总行的北京金融街)




15.jpg
赚钱背后 存钱送米送手机
由于贷款利息仍是中国银行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受制于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近年来第三方理财等对存款的分流等。使得银行业近年来季末年终出现一种“怪象”:突击发放贷款以提升业绩的同时疯狂揽储来缓解资金压力。为揽储各家银行也是奇招不断,现存钱送油送米、“存款5288,即可免费拿iPhone5”等宣传语也屡见银行宣传栏。(图为一网友展示其通过在银行存钱免费领到的智能手机)




16.jpg
帐篷银行、板房银行的出现
银行业在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近些年也加大了社会责任的履行.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及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等灾难过后,各银行为及时恢复业务,在地震灾区出现了帐篷银行与板房银行.(图为地震灾区的板房银行与帐篷银行)




17.jpg
发展进入慢车道
但在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随着近两年中国宏观经济放缓,银行业利率市场化加快等,银行业增速放缓已成事实,2012年,各大上市银行利润增速普遍大幅下滑,甚至出现零增长,今年一季度净利增速同比缩水近50%。不良贷款进入上升周期,中国银行业已经迎来新的考验期,未来如何发,转型迫在眉睫.




18.jpg
转型:成为“不一样”的银行
在中国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银行业单纯依靠规模扩张即可收获丰厚利润的黄金期似乎已经过去,转型和特色经营成为各家银行面临的紧迫抉择。在股份行中,招行零售业务一只独秀、民生精于小微贷款、而兴业同业业务凶猛,平安银行则依靠股东背景,成为综合金融的标杆。成为不一样的银行,是转型先行者共同的答案。




19.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13 03:07 PM , Processed in 0.0471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