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1

《商业传奇》NO.4:中企海外并购这1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3 06: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2.jpg
TCL是中企国际化中最有故事的一家,TCL在2002以8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施耐德电气公司。仅仅半年之后,TCL收购后成立的新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就亏损2000万港元。李东生承认并购失败,并认为施耐德是欧洲二线品牌,品牌、渠道都无法支撑TCL的梦想。




3.jpg
TCL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国际化梦想,在2004年接连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公司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让李东生没有想到的是,在连续的大手笔后,TCL等来的却是连续的亏损。TCL在2005年亏损了16.08亿,2006年又亏损19.32亿,直到2007年才扭亏。(图为李东生在TCL与汤姆逊签约换文仪式上讲话)




4.jpg
同样是在2004年,柳传志所率领的联想完成了更为轰动的国际化并购。2004年12月8日,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近30%市场份额的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现金购入IBM的PC业务,原本位于全球PC市场排名第九位的联想一跃升至第三位,这次交易的总金额也达到17.5亿美元。(图为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后接受记者采访)




5.jpg
当时IBM的PC业务已连年亏损,考验联想的不仅有PC市场减速的风险,还有中外团队的磨合问题。联想在并购IBM PC业务后,经历了非常艰难的磨合,2009年联想亏损超过2.2亿美元。之后柳传志复出,杨元庆接任阿梅里奥担任联想集团CEO,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联想终于在2012年超越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公司。




6.jpg
中国车企也开始对国际化蠢蠢欲动,2004年,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正式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92%股权。但是与TCL和联想相比,上汽这桩收购案并没能化腐朽为神奇。2008年,随着国际油价的飞涨,双龙以生产SUV和大型车为主的弊病显现出来。当年第3季度,双龙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7.jpg
上汽紧急调拨4500万美元注入双龙,用于支付员工工资,但条件是要从生产一线裁员2000人。工会坚持不裁员使得上汽无法接受,其2亿美元的救济性资金援助也暂时搁浅。最终在2009年2月6日,韩国法院宣布双龙汽车进入破产重组程序。上汽集团失去了对双龙的控制权。(图为韩国工人抗议焚烧汽车)




8.jpg
2009年国际化失败的不止上汽一家公司,中铝195亿美元的并购遭力拓毁约。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中铝,与铁矿石三巨头之一的力拓在2009年2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铝公司为此共投入195亿美元。但是在4个月后,力拓董事会撤销了该项协议,并向中铝公司支付1.95亿美元分手费。




9.jpg
中铝收购力拓失败更多是政治原因在起作用,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企业收购当地资源怀有较为谨慎的态度,害怕这一投资背后有中国国家利益的驱动,以最终达到控制铁矿石价格的目的。




10.jpg
海尔也是中国较早进行国际化的企业,但海尔主要依靠自有品牌营销。早在2005年,海尔集团曾尝试海外并购美国第二大白色家电企业美泰,但最终失败,美泰最终被惠而浦收入囊中。直到2009年,海尔收购了新西兰国宝级电器品牌斐雪派克20%股份。到2012年,海尔收购了斐雪派克90%以上的股份。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06: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在收购斐雪派克前,海尔集团在2011年收购了三洋白电业务,此次交易额约1.28亿美元,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接盘日本大企业主营业务。此次三洋计划出售给海尔集团的业务涉及约2000名员工,共计9家公司,该部分业务年销售总额约700亿日元。(图为购斐雪派克工人)




12.jpg
2010年,中国企业再次上演轰动收购,这次是的主角是汽车狂人李书福。2010年3月28日,吉利宣布已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从吉利的企业规模、研发水平、以及资产价值等综合实力来看,与沃尔沃还有很大差距,但这并不妨碍李书福蛇吞象传奇。(图为吉利收购沃尔沃发布会现场)




13.jpg
在吉利控股沃尔沃一年后,沃尔沃销量即实现了增长。李书福也一直将中国市场和中国元素,视为挽救沃尔沃汽车的最大法宝。包括在中国市场降价,开设工厂,扩大中国经销商数量,同时也聘请华裔NBA球星林书豪代言。(图为林书豪代言沃尔沃)




14.jpg
2011年,梁稳根首次成为中国首富,不到一年时间,他所创办的三一重工就加速了国际化进程。2012年年初,三一重工宣布了收购全球混凝土泵第一品牌-号称德国大象的普茨迈斯特,本次交易的最终金额仅20多亿,三一收购对方100%股权。本次收购是三一联中信基金共同完成,其中三一收购90%,中信基金收购10%。




15.jpg
三一认为此次收购将令其国际化进程大大加速。三一自2002年开始走向海外,经过十年努力,海外市场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也仅为5%,这次收购后,将令三一国际化的进程起码缩短5年时间。此前三一的国际化战略一直是海外建厂扩张,而此次则是选择了收购。




16.jpg
就在三一收购后不久,跟梁稳根同样富有的王健林也展开了国际化行动。2012年5月,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世界排名第二的院线集团AMC。收购之后,万达同时拥有全球排名第二的AMC院线和亚洲排名第一的万达院线,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占有全球行业10%左右的市场份额。




17.jpg
万达的并购,标志着集团加速产业转型。按照万达的转型计划,5年内使文化产业年收入翻一番,超过400亿元,进入全球文化产业的前50强。2020年万达商业地产的收入比重将降到50%以下,文化和旅游成为集团的两大投资方向。




18.jpg
2013年,中企海外并购的传奇还在上演。2013年年初,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创造了中企海外收购的记录。尼克森是一家位于加拿大的独立的全球性能源公司,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等全球最主要产区的资产中包含了常规油气、油砂以及页岩气资源。




19.jpg
最近的一起中企重大并购发生在食品行业,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成立于1936年,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性的食品公司,在全球12个国家开展业务。双汇国际则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肉类上市公司双汇发展的控股股东。




20.jpg
双汇国际主席万隆认为,两家企业不存在同业竞争,史密斯菲尔德在中国没有设厂,目前也没有在中国设厂的计划。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全年收入为131亿美元,但净利润只有3.61亿美元,如此低的利润也给双汇出了道管理难题。与此前众多的中企海外并购一样,双汇也在通过这种方式加速全球扩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9 05:21 PM , Processed in 0.0651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