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1|回复: 4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可能被撤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5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尔街日报》2014年 09月 25日 07:17

Reuters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

期担任中国央行行长,代表中国经济面向全球市场的周小川可能将被免职。

据中共官员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考虑任命他人顶替周小川出任央行行长,这是中共内部因经济改革而出现斗争后进行的广泛人事变动的一部分。

据熟悉这一计划的官员称,上台至今已有两年的习近平正试图任命更多政治盟友出任政府、军队及党内要职。官员称,此次人事变动预计将在下个月四中全会举行之际进行,而围绕周小川的央行行长一职,尚未作出任何最终决定。

最有可能接替周小川执掌央行的人选为郭树清。郭树清曾在银行工作过,也担任过证监会主席,目前为山东省省长。

据央行官员及顾问表示,几周以来在央行内部,有关周小川将退休的传言一直是人们闲谈的话题。据央行官员和顾问表示,郭树清参加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处9月16日召开的月度会议,这种情形出人意料且不寻常,让与会者感到特别意外。

2013年3月,尽管周小川已经超过中国高官65岁的退休年龄,但当时习近平还是让周小川二度连任央行行长。过去数月中,周小川继续推进包括利率自由化在内的改革措施。与此同时,中国领导层担心,中国经济难以实现政府给出的7.5%的年度增长目标,眼下进行改革可能会加重经济的负担。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中国问题专家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撤换周小川可能意味着改革派和反对派之间力量平衡的微妙转变,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破坏了改革的动力。

中共官员称,留住周小川的一个原因是担心他的离去会引发市场负面反应。周小川也许是中国最知名的经济官员。他一直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和二十国集团(Group of 20, 简称G20)会议,并常常与其他央行行长和高级经济官员一起打网球。他曾与时任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打网球双打比赛,他们开玩笑地打赌,说中美间的汇率将由胜者决定。(结果萨默斯输了,要求重赛。)

眼下全球其他许多地区的经济正在加速增长。中共官员称,换掉周小川可能会加大围绕中国经济决策方向以及中国领导层改革决心的不确定性。

Bobby Yip /Reuters
郭树清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接替周小川执掌央行的人选。
记者未能联络到周小川和郭树清置评。中国央行在给《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份声明中称,周小川不会马上卸任。掌控重要政府职位人事决定的中共中央组织部拒绝就此置评。

党内官员称,如果周小川卸任,那么原因将会被归结为年龄问题,尽管距离他连任央行行长仅过去18个月。周小川今年66岁。

不过,这其中还涉及更大的政策问题。

周小川一直在就推进改革向领导层施压,尽管改革举措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政府和党内基本上都支持类似允许银行存款利率自由浮动的构想,但周小川尝试确定一个政府放开管制的具体日期,他此前表示这对于推动银行竞争和更有效配置信贷资源至关重要。今年3月份,周小川表示这一目标有望在两年内实现,而且他在7月10日又重申了这一目标。

这与高层领导人的论调格格不入。两周后中国国务院表示将“有序”推进改革。这一词常常是在暗示政府将缓慢行动。

据官员称,中共高层领导人还在考虑在周小川退休后将央行的党政权力分离。目前周小川同时担任央行行长和党委书记的职务。领导层曾在2012年底考虑过此类计划,让周小川继续担任央行行长,并任命他人接替他的党内职务,但领导层认为这一想法并不可行,因为这可能会被人解读为周小川被降职。在中国,一个组织内党职的级别通常高于公职。

央行的党政权力分离可能会引发有关谁来掌管央行的疑惑。在中国,被本地人称为“央妈”的中国央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在重大决策上,央行需要国务院的批准,且有时还需要由七名成员组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批准。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权力结构的核心。

在最近一届任期之初,周小川积累了更大的影响力,超过了其在前两任国家主席领导之下的时期。周小川阵营人士在习近平的经济决策机构中享受着突出的地位,而周小川有关放开利率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的思想也在党内和政府决策文件中得到体现。

然而,随着今年中国经济继续丧失动力,中国央行在帮助刺激经济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央行可通过提供信贷、或者指示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来帮助经济。

为了防止像前番那样出现信贷泛滥的局面,目前为止中国央行刺激措施针对的范围都很窄。但其他的政府机构呼吁央行采取全面降息等更大力度的措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刺激经济增长曾一度掀起信贷大潮,但这同时也给经济留下了大笔债务和坏账。

据《华尔街日报》见到的讲话稿显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在2014年5月份的会议上表示,看上去大家都有兴趣讨论改革,但都是叶公好龙。

Lingling Wei / Bob Davis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尔街日报》2014年 09月 25日 08:52

分析:中国央行换帅未必是政策转变信号


果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未来几个月被替换,也不要预期中国的货币政策会发生重大变化。

Getty Images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
这是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拉迪(Nicholas Lardy)的观点,他也是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高级研究员。《华尔街日报》(WSJ)周三报道称,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正在考虑任命他人取代周小川出任央行行长,这是广泛人事变动的一部分,最有可能接替周小川执掌央行的人选为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

目前北京正努力应对经济增速放缓,人们在讨论央行是否应该降息以帮助刺激增长,而不是仅仅依赖一些定向经济刺激措施。从外部的视角,我们请拉迪对该消息发表看法。以下是我们采访的摘录。

WSJ:此事尚未最终决定。

拉迪:如果他现在卸任我会略感意外,因为破格让他连任才仅仅过了18个月,当时他被推到一个特殊的位置,得以避开中国关于退休年龄的限制。

(他指的是周小川虽然已经过了65岁的强制退休年龄,但仍第三次担任央行行长一职。) 

WSJ:可能接替周小川的继任人选郭树清也被认为是一位“改革派”,这个名词通常是指那些支持对中国经济进行改革、加大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打击腐败的官员。

拉迪:郭树清和周小川的背景和政策思路基本相同。如果真出现了严重的政策分歧,中国领导人怎么会让郭树清来接替周小川呢?郭树清是一位非常坚定的改革派人士。当他卸任证监会主席、被调往山东担任省长时,许多人都说他得罪了既得利益团体,因为他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过于严厉。在我看来,郭树清与周小川的经济改革思路总体上相同的。

举例来说,如果中共内部确实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速度上出现了较大争论,那么我就会认为他们会任命其他人来接替周小川。因此,在看到更多事实之前,我有些持怀疑的态度。

(拉迪所指的是中国政府内部有关是否应允许利率更加由市场力量来主导而不再由政府一手掌控的讨论。)

WSJ: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被认为是改革派。

拉迪:习近平对推进其中数项改革的决心相当大,我认为他不会放弃这些改革。尽管所有的指标都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放缓至政府今年早些时候谈论的目标之下,但习近平当前并未将货币刺激政策的油门踩到底,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程度尚未达到中国政府不得放缓改革步伐而更侧重于支撑经济增长的临界点。目前的重点依然是改革。

WSJ:中国央行实际上并不独立。

拉迪:如果习近平希望采取更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周小川不会说不。周小川目前坚持改革路线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得到了来自上边的支持。如果习近平希望采取不同的政策,变化会在突然之间发生。有人说周小川阻挡了习近平的路线,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到目前为止,两人的观点基本一致。我很难想象两人之间目前突然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并导致周小川下台。这种说法似乎是暗示周小川权力相当大,他被迫下台是因为他不愿改变政策。如果习近平想要改变货币政策,他就能做到,无须更换央行行长。

(拉迪指的是有报道称,周小川领导下的中国央行没有听从其他政府部门要求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的呼声。)

WSJ:如果郭树清接替周小川担任央行行长,预计央行仍将维持同样的政策。

拉迪:如果周小川是因为想做其他事情而退下来,且郭树清接任,那么央行将基本维持政策的连续性。

WSJ:市场可能需要时间来适应央行行长的调整。

拉迪:市场对此可能略感不适应。我想市场对周小川已经非常熟悉,他行事一向稳健,经常参加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会议,同时与全球主要央行行长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郭树清还不为市场所熟悉,而且他的英语也不如周小川。郭树清可能难以立即胜任央行行长的角色并对市场起到同样的安抚作用。

不过,影响将会是非常短暂的,因为我预计这不会导致中国国内货币政策扩张的步伐出现大的变化。

WSJ: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将更多取决于政府领导层而不是央行政策。

拉迪:经济增长取决于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速度。如果北京不进行结构性改革,也没有重返信贷疯狂扩张的老路(信贷扩张带来了巨大风险,中国政府目前似乎坚决反对再走这条路),这些因素将决定经济增长速度。我觉得如果他们继续推进改革,未来三至五年,中国经济将以平均7%-8%的速度增长。

Ian Talley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 09月 25日 09:36

中国逐步习惯“新常态”

中国政府官员们认为,维持了许多年的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局面已结束,同时他们开始使用一个美国人和欧洲人耳熟能详的词语:新常态。

对中国而言,这一变化意味着,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可能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低于增长目标(2014年的目标为7.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正建议北京将明年的增长率目标下调至6.5%-7%,这意味承认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是会稳步放缓,还是急剧放缓。

在官员们正讨论如何应对这一放缓之际,中国央行行长可能更换的消息传出。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当前经济问题源自过去的经济腾飞。为了应对2008年和2009年的全球经济下滑,中国政府实施了一场大规模信贷扩张,其中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行业或被用于了资本密集行业的工厂建设。这种行为在短期内取得了成功,中国经济在全球衰退期间快速增长,但长期内却造成了过度建设的问题。

现在,由于大量空置住宅的存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陷入困境。房地产行业占中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8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不包括保障房在内的新商品房销售均价下跌1.1%,为连续第四个月下跌。

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钢铁、混凝土、玻璃、建筑和家电市场也都面临同样问题。政府规划部门已责令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行业削减产能,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因为担心失业增加的地方官员想法设法防止工厂关闭。

所有这些都加重了中国快速增长的债务负担。IMF最近表示,过去50年中,只有四个国家的信贷增长速度曾像中国近五年所经历的一样快,而这四个国家在出现高速信贷增长三年内都爆发了银行业危机。

许多政府机构都敦促中国央行下调利率,以帮助刺激经济增长,但目前为止央行依靠“定向”刺激措施抵制住了降息的呼声。周小川领导下的中国央行担心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可能会使中国的长期经济基础更加脆弱。

《华尔街日报》周三报道,作为广泛人事调整的一部分,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可能被撤换。

Bob Davi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尔街日报》2014年 09月 25日 09:33

中国央行是如何运行的?

与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和其他西方国家央行不同,中国央行并不独立于政府。中国央行向国务院汇报工作,因此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并没有真正的控制权。

“首席说客”周小川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角色常常类似于经济和货币政策的“首席说客”。在是否以及何时调整利率政策等问题上,他必须与中国的其他经济部门,如原来的发展与规划委员会进行周旋。据中共党内官员透露,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正在考虑撤换周小川,这是围绕经济改革的内部斗争之后大范围人事调整的一部分。

刺激经济的压力

近几个月来,在下调利率以帮助刺激经济方面央行面对的来自其他政府部门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李克强已经将降低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作为央行的一个首要目标。到目前为止,央行顶住了全面下调利率的呼声,担心这可能会加剧中国的债务问题。

定向宽松

相反,中国央行推出了一系列的定向宽松措施,例如针对私营企业和保障房领域的宽松措施。但许多经济学家警告称,央行可能需要采取更大范围的刺激措施来帮助中国政府达到7.5%的年经济增长目标。

Lingling Wei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川仕途简介

担任中国央行行长的十多年中,周小川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作为一场大范围人事变动的一部分,周小川将可能卸任中国央行行长职务。周小川是持续多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任的首批技术派官员之一。工程师出身的周小川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领导人的视野,当时正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他建立了能用来模拟取消价格控制所造成影响的电脑模型。

0.jpg
Reuters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

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周小川受到中国一号和二号政治人物的重用。时任中共领导人及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1989年至2002年期间主政)年轻时曾被周小川的父亲招聘入一家工厂工作,之后成为周小川一家的朋友。当时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则把周小川提拔入自己的执政班底中。

周小川寻求重塑中国的银行业和证券业。从2000年到2002年,作为中国证监会主席,他试图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从1998年左右开始,他先是担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后来又担任央行行长,在整顿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最终,这些银行将少数股份卖给外资企业,中国有些人因此指责他把中资银行卖给外国人。

2002年底,周小川被任命为央行行长,并于2007年再次获得任命。但在温家宝担任总理期间,他的影响力有所下降。2008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温家宝下令推行重大经济刺激方案。周小川和央行曾敦促,这一刺激项目应比温家宝预想的时间更早收缩规模。央行担心,这样的支出会导致过度建设以及债务增长,这一预言后来应验了,但提出当时在中国领导层却并不受欢迎。

10多年来,周小川一直受到批评,说他与美国人走得太近。在央行行长和经济政策制定者会议上,他和美国人相处愉快。在此类会议上,他是网球场上的常客,能够在没有译员帮助的情况下用英语聊天。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甚至有传言称他要叛逃到美国去。

他有时候会利用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周小川2009年制定了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计划,以扩张中国的影响力和国力,尽管扩大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使用需要市场因素而不是中国政府在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2012年11月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虽然周小川已经超过了6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但仍第三次连任央行行长。当时周小川或许正处在他影响力最大的时期,原因是新的领导人对周小川倡导了多年的改革举措持欢迎态度,这些改革举措包括让市场决定利率以及取消对资本进出中国的限制。

但随着经济放缓,中国政府的改革热情已经减弱,这让周小川与最高领导层再次出现意见分歧。

Bob Davi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13 07:43 AM , Processed in 0.0408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