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2015年 05月 08日 14:26
图片来源:Reuters
一名男子经过上海自贸区的集装箱区域。
中国4月贸易数据延续疲态,出口额和进口额继续双双下降,这引发了外界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势头的更多担忧。中国4月出口额以美元计同比下降6.4%,3月下降15%。经济学家之前预计4月出口额增长2.5%。进口方面出现了更多问题,4月进口额同比下降16.2%,3月降12.7%。
经济学家称,中国政府应出台更多措施抑制当前的经济放缓。不过他们也说,北京方面不太可能再次做出有利于该国出口商的让人民币贬值之举,因为中国正寻求让人民币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经过编辑的经济学家对周五贸易数据的解读:
经济增长放缓之际中国需要采取更多宽松措施来提振低迷的内需。中国此前的货币宽松政策(包括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被资本外流所抵消。这些宽松政策出台太迟,不足以提振市场预期或阻止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就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显示企稳迹象之际,4月份贸易数据却显示中国内需进一步疲软。出口方面,外部需求没有出现改善迹象,但未来几个月随着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势头增强,外部需求前景可能好转。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不大可能利用人民币贬值来支持出口,但可能进一步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汇丰控股(HSBC)马晓萍
中国4月份贸易数据再度令人失望。进口弱于市场预期。由于过去一个月,原油和铁矿石带领大宗商品价格强势反弹,进口量应当会更为疲软,表明内需低迷。预计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对外贸易将面临强大阻力。有关部门可能会通过出台更多出口退税措施来减轻税务负担,并进一步降息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中国可能会针对财政和工业领域出台进一步定向刺激措施。此外,在本月开始的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评估期间,以及今年余下时间,人民币很可能保持稳定。因此今天公布的贸易数据不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显著影响。——澳新银行(ANZ)刘利刚和周浩
4月份贸易数据主要反映了内外需低迷的状况。国内和全球经济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好转迹象,尤其是日本和欧盟。人民币的强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出于哪个原因,中国的贸易顺差都仍然相当巨大,因此中国政府不太可能利用削弱人民币的手段来提振出口。政府可能继续放松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内需。央行可能会在6月底之前再次下调基准利率,随后将在下半年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00个基点。——渣打集团(Standard Chartered)丁爽
中国4月份出口数据下滑折射出美国第一季度经济的疲软态势以及人民币走强所带来的影响。但月度贸易数据有时存在较大波动性,且随着全球需求增强以及中国加大在亚洲地区兴建基础设施的努力,下半年中国出口或将升高。疲软的贸易数据将使决策者继续感受到降息以及增加财政支出的压力。这是年初迄今公布的又一项相当疲软的经济数据,因此政策刺激措施肯定会继续下去。——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胡伟俊(Larry Hu)
进入4月份,中国春节对经济数据的扭曲效应已褪去,然而当月出口竟仍呈现下滑势头,这令人感到有些意外。进口数据也不及预期,不过与第一季度进口下滑17.6%相比略有好转。然而,上一季度进口额增长放缓主要是因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而4月份进口额加速下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主要工业大宗商品进口量下降所致,这凸显出中国投资(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持续放缓进一步拖累了国内需求。不过预计发达经济体今年市场形势较为良好,中国贸易前景因此可能更加乐观。——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
Grace Zhu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