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2015年 05月 28日 17:44
图片来源:Bloomberg News
中国委托贷款数据大幅下滑并不说明中国政府在收紧信贷,只是中国央行统计方式改变了而已。
中国央行在5月8日公布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称,今年1月起委托贷款统计制度进行了调整。
过去两年来,委托贷款超过信托贷款和原本居首的银行承兑汇票,成为中国影子金融的最大单一来源。
委托贷款是企业对企业的贷款。中国法律要求委托贷款必须经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某些其他的认证金融公司代为发放,但不承担风险。
2014年,净增委托贷款占新增银行贷款的25.6%,比例略低于2013年的28.6%。不过新的统计方法启用后,今年第一季度净增委托贷款比例仅为8.9%,上年同期为23.7%。
根据中国央行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委托贷款增加人民币3,240亿元(531.1亿美元),不到去年第一季度人民币7,153亿元的一半。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新增委托贷款大幅减少?不一定。
备注显示,中国央行目前将委托贷款分为两类: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和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的一般委托贷款。只有后一类将包括在社会融资总量数据中。社会融资总量是央行衡量经济总体信贷规模的指标。
这种调整早就应当进行。在中国,企业使用委托贷款来管理不同子公司之间的现金流,这种做法在其他地区并不常见。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动并不会增加经济中的债务,但这些交易一直被央行纳入影子银行的统计范畴。
不过,中国央行并未透露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在多大程度上导致影子银行数据失真。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一一对应比较,很难分辨8.9%的增幅是否显示较前几期放缓。
乍看起来,新增委托贷款下降似乎是非银行信贷普遍下滑的部分表现。另外,去年下半年大部分时间委托贷款增长放缓,尽管去年12月份大幅增加。
但是,在不知道现金管理项下交易对旧数据影响程度的情况下,就不可能确定今年的委托贷款数据说明信贷放缓还是扩张。
中国央行的调整举措令人欢迎,这样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中国经济中的新增信贷。但与此同时,也会加大整体信贷扩张幅度的确认难度。
Dinny McMah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