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1498期:“偶戏”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30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新闻  2014年02月06日
中国人的一天:“偶戏”人生
图/文 南通日报 许丛军


1.jpg
2013年年底,如皋市木偶艺术团80后夫妻演员许金显、康宜红和同事们天天忙着送戏下乡,他们夫妻俩表演的新创作节目《人偶变脸》到哪里都比较受欢迎,人偶同台变脸,木偶变脸之后还喷火,让很多观众大开眼界连连拍手。图/文 南通日报 许丛军



2.jpg
木偶艺术团几位正在排练的姑娘和小伙子手持木偶留影。江苏省如皋市享有“木偶之乡”的美称,木偶艺术团的姑娘小伙在老艺人的带动指导下,通过“一人一品”增强了木偶表演的娱乐性、艺术性、观赏性。



3.jpg
周晓玲、包小燕、叶婷三个80后姑娘在原有传统木偶操纵手法上进行创新,结合现代流行元素,利用三人配合手法,更形象更全面贴切表演木偶人物形象,她们排练的《king of pop》还在“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中获得优秀表演奖。



4.jpg
沈薛红在演出后收拾木偶。1984年出生的沈薛红已经入团10多年了,她认为“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她今年10月开排的《梨花颂》自己表演木偶的同时自己演唱,一亮相就颇吸引人目光。



5.jpg
2013年9月15日,沈薛红来到如皋市水绘园演出。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一位小朋友搂抱木偶亲吻。



6.jpg
许金显排练“人偶变脸”时表演木偶喷火 。这个节目的木偶是许金显和木偶制作师傅一次次试验、修改才制作出来的,一露面就深受好评和欢迎。



7.jpg
精彩的“人偶变脸”木偶表演吸引了吴窑镇陈家村父老乡亲的目光 。以前一台节目全团出动,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几个人就可以搞一台节目,“传承,融汇,创新”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现在常年在一线的演员有30多个,年演出500多场次。



8.jpg
演员在首届全国木偶皮影艺术研讨暨惠民展演活动演出前整理木偶。



9.jpg
演员们的木偶有时候是他们自己的制作、描绘出来。



10.jpg
几位姑娘排练之余一起看外地团体的优秀节目。



11.jpg
两位80后姑娘排练木偶《海绵宝宝》。



12.jpg
一位小伙子细心整理“木偶舞伴”的头发,姑娘们笑称这个木偶就是他的女朋友。



13.jpg
如皋市木偶艺术团几位晚上要送戏下乡的姑娘小伙子们认真排练。姑娘小伙子们“忙并快乐着”,他们共同的想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杖头木偶一直传承不辍,创新不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5 02:19 PM , Processed in 0.0320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