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2

[人世间] 《看客》:唐山大地震40周年,重拾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0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客》:唐山大地震40周年,重拾记忆
网易图片  2016-07-28


1.jpg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秒,河北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40年前,那场大地震撕裂了华北工业重镇唐山的大地,也撕开了百万唐山人近半世纪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口。40年后,废墟和逝者已被掩埋,重建的唐山大楼拔地而起。但那段沉重的历史却依旧刻在纪念碑上,成为唐山人和一代中国人无法忘却的记忆。编辑/骆雯雯




2.JPG
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在唐山市区地下12公里深处,地壳运动产生的巨大能量骤然爆发,一场强度里氏7.8级,震中烈度11度,最终造成24万人死亡的特大地震袭击了还在沉睡中的唐山。图为地震后在直升机上拍摄的的唐山市区,建筑物成了一片废墟。视觉中国




3.jpg
地震持续了约12秒,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800吨黄色炸药在地下猛烈爆炸。顷刻间,这座当时拥有一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化为了一片废墟,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全部中断。唐山成了一座死亡之城,在瓦砾堆里,到处都是死伤的人们,肢体横陈惨不忍睹。图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一名女子坐在一片狼籍的废墟中。王文澜/视觉中国




4.JPG
以唐山市为中心的极震区,呈椭圆形向外延伸的47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建筑物都受到了严重损毁,几乎被夷为平地。根据统计,地震造成唐山市城乡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比例达95%。图为震后的唐山市街景。视觉中国




5.JPG
唐山的公路铁路交通系统也受到地震的极大破坏。市内280多公里的柏油路被严重破坏,71座大、中型桥梁、160座小型桥梁、1千余个道路涵洞塌陷垮裂,至天津、北京、东北和沿海的主要公路干线路基塌陷或出现裂缝;公路交通基本断绝;东西铁路干线被切断,京沈铁路瘫痪。图为被震断的唐山蓟运河大桥。




6.JPG
唐山站附近的铁路严重变列,铁轨因受地震波的冲击扭曲成了蛇形。视觉中国




7.JPG
遭受这次地震破坏的不仅是唐山市区。灾区面积共21万多平方公里,有感范围达217万平方公里,北至东北满洲里,南至河南正阳,西至宁夏吴忠的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震感。地震的强度之大,一度影响到了邻近的北京。图为1976年7月,唐山发生地震,北京震感强烈,北京的居民们在户外搭建地震棚躲避余震。AFP PHOTO




8.JPG
当巨震和黑夜过去后,被夷为平地的唐山开始了一场生命争夺战。地震发生的当日到7月底,4天之内,全国各地十几万人赶赴唐山支援震区,海陆空12万余人进入唐山参与救援。图为1976年,前往唐山进行救援的部队。王文澜/视觉中国




9.JPG
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地震监测技术不足,28日清晨6时唐山地震的消息才被准确确认,救援部队才在随后赶到。而在地震发生后的最初4小时里,有20万唐山人依靠自救和互救,从废墟中走出,活了下来。图为唐山大地震救援现场。




10.jpg
救援部队抵达后,由于事前不了解震区状况,很多战士并未携带合适的救援工具,而大型起重工具也严重匮乏。在这种情况下,震区救援主要依靠人力和双手。图为唐山大地震救援现场。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根据报道,救援部队用双手拨开重物救出了一万六千多人。图为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人们在清理废墟。 Sovfoto/UIG via Getty Images




12.JPG
唐山大地震救援现场,人们合力搬开一块水泥石板。




13.jpg
地震中,所有医院和医疗设施都被破坏无遗。来自全国的二百多个医疗队,在唐山的废墟上搭起帐篷救助伤员,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手术。由于缺乏物资,手术帐篷内用汽灯进行照明,用游泳池里的水作消毒水。图为医疗人员在临时手术室里抢救伤员。




14.JPG
由于医疗设备简陋,大量伤员无法就地治疗。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唐山地震中的重病伤员开始被转运到全国各地进行治疗。图为重伤员被抬上飞机送往北京、石家庄、沈阳等地抢救。蒋铎/视觉中国




15.jpg
公路铁路的中断让唐山机场成了最繁忙的救援物资集散中心,所有的重伤员的从这里被送往全国各地。尽管前来增援的飞机有增无减,但由于输送力量有限,许多伤员没来得及送上飞机就因伤势过重去世。一段报道中描述了当时机场转送伤员的场景:所有飞机舱内的座椅已全部拆除,舱内地面上铺满了塑料布,伤者一个挨一个躺着,很多人衣服上缝了一块白布,上面写着单位、姓名和年龄。图为1976年7月,河北唐山,飞行员、机务人员、医务人员在机场抢救伤重的伤员。王文澜/FOTOE




16.JPG
为了应对紧迫的救援形势,铁路部队在10天内先后抢通了京山、通坨铁路,使全线恢复了通车。大量伤员开始被送往全国各地。图为1976年,第一批唐山地震的伤员通过火车被运至西安。胡武功/FOTOE




17.jpg
根据指示,由全国各地赶制的烙饼、饼干、面包等熟食也迅速空投到灾区,之后,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抵唐山。图为1976年8月3日,河北唐山,武警战士与工作人员一起在唐山机场搬运物资。东方IC




18.jpg
灾民排队领取北京送来的水。王文澜/视觉中国




19.jpg
全国力量都被动员起来加入到救援行动中,人们用革命般的热情与灾难抗战,抚慰伤痛。图为唐山市南厂铁路职工宿舍的灾民围在收音机旁,欣喜地收听党中央、毛主席给地震灾区人民的慰问电。




20.JPG
1976年8月,安徽芜湖,各方代表看望唐山来的地震伤员。大家一起高喊:“人定胜天”。佘俊/视觉中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地震结束了,但生活还要继续。进行重建,恢复生产的任务很快被提上日程。图为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后,露天开课的“抗震小学”。李跃东/FOTOE




22.jpg
作为河北省域经济中心的唐山,当时年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百分之一,是中国十大工业城市之一。这里在地震中受损的电力,约占京津唐电网发电量的30%,年产2000余万吨的北方大矿开滦煤矿停产,唐山钢铁公司厂房倒塌,炼钢设备大部分损坏。地震让“高产”化为了泡影。图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火电公司职工徒手清理震后废墟,烟囱上写着大幅标语“地大震人大干”。视觉中国




23.jpg
1976年10月,地震救援工作基本结束,救援部队逐步撤离唐山。此后10年,唐山进入了飞速重建的时代。图为1977年7月12日,震后一年,市民在唐山火车站站台上等待列车进站,远处是地震后的废墟。Kenji Ishizaki/东方IC




24.jpg
废墟很快被掩埋,新的建筑也拔地而起。而经历了这场巨大灾难幸存下来的唐山人的生活却在时代的裹挟下艰难前行。图为1992年,河北唐山大地震致残的幸存者学习缝纫技术。李江树/Fotoe-东方IC




25.JPG
根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5万人重伤。8860户全家震亡,15886户家庭解体,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儿4204人。地震给唐山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残破家庭和上千的孤儿,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疤。图为1993年,河北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在康复医疗中心训练。李江树/FOTOE




26.JPG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成为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也成为这座城市被深深印上的历史烙印。图为2001年,地震后25年,在唐山街头工作的截瘫痪者。视觉中国




27.JPG
2001年,地震后25年,唐山地震中的截瘫痪者举行婚礼。葛昌秋/视觉中国




28.JPG
1986年7月,唐山大地震10周年,唐山市政府在市中心的纪念碑广场上树立起了一座抗震纪念碑,以此纪念那段沉重的历史。如今,这座纪念碑已成为这座重建城市的地标建筑。图为2010年7月27日,屹立着的唐山抗震纪念碑。视觉中国




29.jpg
今天的唐山,新楼拔地而起,地震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但每年的7月28日来临,唐山的地震纪念墙前,仍有大批民众前来献花悼念。图为2016年7月22日,唐山市区建筑鸟瞰图。布他/东方IC




30.jpg
2016年7月27日,河北唐山,人们来到唐山大地震纪念墙前追思亲人,地震纪念墙上刻着唐山大地震遇难者的姓名。闫军/视觉中国




31.JPG
对于这座重建的新城,7月28日,那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而对于唐山人,那是不能忘却的24万个鲜活的生命。图为2016年7月26日,民众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参观。闫军/视觉中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5 06:37 PM , Processed in 0.0408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