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周三午后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底外汇储备余额为3.0536万亿美元,比4月底增240.34亿美元。实现四连增,且增幅创出逾3年来最大。
图片来源:JASON LEE/REUTERS
OLIVIA GUO发稿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6月 07日 18:40
中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外汇储备环比实现四连增,且增幅创出逾三年来最大。
这显示在美元指数持续下跌、中国央行修改中间价定价机制以及加强资本管制之下,中国资本外流进一步好转。
中国央行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底外汇储备余额为3.0536万亿美元,比4月底增240.34亿美元。此前4月份外汇储备增204.45亿美元。
这是外储连续第四个月增加。此前2月份增加69.2亿美元,为2016年6月以来首度回升。
5月份增幅更创出2014年4月份以来的最大,当时外储增加了306.98亿美元。
2015年12月份外汇储备下降1079亿美元,创历史上单月最大降幅。
不过,这一数据稍稍弱于预期。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八位经济学家预计,5月份外储将增加250亿美元,至3.055万亿美元。
外储持续增加,和美元指数回落之下非美元货币走高、人民币汇率探底并大幅回升有关。
WIND图表显示,继4月份下跌1.5%后,5月份美元指数再跌2.1%,这将推高以美元计算的外储中非美元货币的估值水平。此外,5月份美国国债价格进一步上涨,也有助于中国外储中持有的美国国债估值。
围绕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性持续困扰市场,美国经济数据也参差不齐,加剧了美元指数的跌势。
而与此同时,在中国央行意外修改中间价定价机制后,人民币汇率出现报复式反弹。
WIND显示,连跌两个月后,5月份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探底回升,最终大幅反弹1.11%。
中国监管当局5月26日表示,正考虑在中间价报价中加入逆周期因子,以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此举淡化了市场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增加了中间价机制的不透明。
受此消息推动,人民币汇率连续飙升,一举冲破月初以来的波动区间,从近6.90元持续攀升,收复多个关口,最高突破6.79元大关。
此外,继两次上调货币市场操作利率后,中国央行持续保持市场流动性紧平衡,资金价格进一步攀升,同时,外汇政策持续收紧,均对人民币汇率带来支撑。
此外,5月末黄金储备为5924万盎司,继续与前值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