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6|回复: 0

[电脑数码] iPhone X 火了,但苹果药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2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hone X 火了,但苹果药丸? 

 2017-11-12 财富中文网 财富中文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手机发展已经达到巅峰了吗?或者说,新的iPhone X代表着智能手机硬件创新的最高水平吗? 


我觉得,我们确实已经登上了“手机硬件”的最高点。虽然新iPhone有一些令人瞩目的硬件功能,但它并不像苹果公司所说的那样,代表了智能手机又一个10年的开始。 


那么,问题来了: 今后智能手机将向何处去? 


要弄清楚手机的未来,回顾其创新历史会有所帮助。以前我们曾经见过这样的情况:当创新的核心维度发生变化时,老牌企业往往会落在后面。


更具体地说,当我们从基于硬件的创新转向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来实现差异化时,苹果公司等市场龙头应该非常警惕。 


技术产品领域的创新往往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进行,那就是:差异化向量。 


参与者会沿着差异化向量进行创新,直到这个向量的尽头。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沿着核心向量的创新受到的限制以及竞争者追赶市场领导者的能力。此时,创新的焦点转向另一个向量,新的市场龙头随之浮现。30年来,这样的情形在手机创新方面已经出现了好几次。 


手机的物理维度构成了第一个差异化向量。1996年小而光滑的StarTac手机问世前,手机一直是大而笨重的科技“砖头”。StarTac让摩托罗拉成为市场领跑者,诺基亚很快与之并驾齐驱。这个维度的创新继续展开,手机也变得越来越小。 


随着黑莓、Palm等手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焦点转向了数据能力,特别是电子邮件以及短信功能。消费者喜欢这样的手机键盘,黑莓则夺走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市场龙头桂冠。 


到了2007年,差异化向量随着iPhone的出现再次转向,其内容变成了屏幕和app。苹果公司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取消了物理键盘,并将玻璃屏幕最大化。它还建立了App Store,这个蓬勃发展的app生态系统为苹果令人窒息的成功做出了贡献。黑莓制造商RIM一直未能向以媒介为核心的手机转型,从而被人们淡忘。 


沿着屏幕和媒介向量的创新让手机变得越来越大,因而讽刺性地扭转了早期手机“越做越小”的创新方向。三星盖乐世S8 Plus等新型号已经提升了这个向量的极限——砖头一样大的手机屏幕再次出现,我们同时看到了全面屏手机(即无边框)的崛起,它们有更强大的处理器、更好的屏幕和更高级的摄像头。三星和苹果一直在这个创新领域中领跑。 


现在,差异化向量再次转动,而且完全偏离了硬件。手机等智能设备即将出现重大变化,其焦点将从硬件转向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软件和设备。 


这就意味着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的是那些重新定义个人电子产品的东西。随着谷歌Pixel 2人工智能手机和亚马逊Echo虚拟助理变得普及起来,理解我们的意思,跟我们互动并且创造出虚拟现实和/或增强现实的智能设备将在我们的身边占据更多的位置。现在的智能手机有可能退居幕后。 


正如我们所见,随着差异化向量的转动,市场领导者往往会被留在路旁。在人工智能这个勇敢新世界中,谷歌和亚马逊相对于苹果有着明显的优势。大家可以想一想谷歌的Pixel 2手机,它由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驱动,有着前所未有的照片增强功能和更深入的硬件-软件整合,比如和谷歌专用耳机配合使用的实时语言翻译功能。 


同样的,亚马逊Echo可以通过虚拟助理Alexa和人进行自然的对话。下一代设备将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来识别我们的声音、面孔和情绪。我们将从接触式互动转向非接触式互动,从app转向人工智能赋予的技能。就像App Store一样,亚马逊已经建立了Alexa技能商店,供第三方出售技艺,从而使Echo无所不能,无论是设定厨房的温度,还是跟你玩Jeopardy(一款问答游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求将“由某项技能”来满足。 


差异化向量转向人工智能和助理对苹果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亚马逊技能商店以及类似创新的出现意味着需要建立一个富含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硬件、软件和第三方供应商在此共同致力于改善消费者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体验。亚马逊正沿着这个差异化向量快速前进,谷歌(推出了面向人工智能app的开源平台TensorFlow)也是如此,甚至还有微软。 


玻璃屏幕再也不是创新的最肥沃土壤。也就是说,苹果急需把注意力和投资转向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同时采取其他措施来建立亚马逊和谷歌正在快速打造的生态系统。但苹果已经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落后,因为其核心依然是一家硬件企业,而且一直没有像谷歌和亚马逊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开拓那样采取开源和协作的方法。 


手机的历史表明,差异化向量变化时,市场领导地位也会变化。苹果只需要看看摩托罗拉、诺基亚和黑莓等此前处于垄断位置的企业,就能明白行业龙头从市场巅峰跌落下来的速度能有多快,进而竭尽全力来避免这种局面。



作者:莫汉比尔·绍尼(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麦考密克论坛基金会技术专业教授,他未投资于本文提到的公司)

译者:Charlie

审校:夏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6 06:13 AM , Processed in 0.0280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