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0

[动物世界] 人类祖先可能是“海绵宝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0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祖先可能是“海绵宝宝”?

 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1-08-20



“海绵宝宝”竟是地球已知最古老的动物

不仅如此,“海绵宝宝”,

竟也是世上最“没有灵魂”的动物之一;

更令人吃惊的是,

海绵还可能是现代已知动物的源头



IMG_9933.JPG

图源:NATIONAL OCEAN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近日据美国ABC报道,在大西洋海底,美国海洋生物学家Christopher Mah拍到黄色海绵和粉色海星同框相伴,像极了动画片中的“海绵宝宝”和“派大星”。


IMG_9934.JPG

图源:NATIONAL OCEAN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每个看过动画片《海绵宝宝》的人都知道,它是方块形的黄色海绵,住在比基尼海滩一个菠萝房子里。而海绵宝宝究竟是什么动物?这几乎成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困扰——比较靠谱的猜测是,海绵宝宝的原型,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多细胞动物,这种动物极为原始、简单,高度适应它们所栖息的海洋环境,具有致密但多孔的骨骼,也就是多孔动物——海绵。


IMG_9935.JPG

古罗马善用天然海绵制作洁具,取名为“特索伦”(tersorium),上图为特索伦现代复制品。

摄影:D. HERDEMERTEN, WIKIMEDIA COMMONS


0.png

图中集合了多种海绵:黄色管状的学名为Aplysina fistularis;紫色瓶状的

Niphates digitalis;红色壳状的Spiratrella coccinea

供图:NOAA-OE


IMG_9936.JPG

格陵兰岛以北320公里,极地冰层下的海底4000米,深海热液区,科学家在这里发现玻璃海绵(Hyalospongea)和被沉积物覆盖的死海绵。

摄影:OFOBS, AWI TEAM


IMG_9937.JPG

热液喷口将热量和营养输送到北冰洋荒凉的海底,图中的一只红虾正从一块玻璃海绵旁游过,这种海绵因其精细的玻璃骨架得名,直径有时可达1米;寿命估计可长达几个世纪;它们机体中仅5%的生物量是有机的,剩下全是硅。在营养匮乏、碳阻塞的生态系统中,玻璃海绵将海水吸入瓶腔并过滤食物,适应了在低浓度溶解有机物中生存。

摄影:OFOBS, AWI TEAM


IMG_9938.JPG

在南极海底发现的玻璃海绵,生长迅速

摄影:TOMAS LUNDALV, 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海绵在地球存在时间已非常长,该物种某些化石可追溯到距今约6亿年的前寒武纪时期,约8550种海绵物种被归入多孔动物门(Porifera),其中包括占所有海绵物种90%的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较稀有的同骨海绵纲(Homoscleromorhida)、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钙质海绵纲(Calcarea)


IMG_9939.JPG

加勒比地区伯利兹附近的桶状海绵(Xestospongia muta)

摄影:BRIAN SKERRY,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IMG_9940.JPG

开曼群岛附近的桶状海绵

摄影:DAVID DOUBILET,NAT GEO IMAGE COLEECTION  


海绵经常与珊瑚生活在一起,它们同样无脊椎,同样不可移动,且在观感上颇具相似性,但两者实质上有很大区别:其中最明显的——海绵比珊瑚要简单得多,海绵没有组织和器官,没头、没尾、没嘴、没有消化系统、没有中枢神经,目前被认为是最原始、最低等的水生多细胞动物——当然,也是地球上最“没有灵魂”的动物之一。


1.png

大不列颠岛附近的玻璃海绵

摄影:BRUCE KIRKBY


但也因为它们的简单,其适应能力非常强,比如珊瑚只能在咸水中生存,海绵在淡水河口也有诸多分布。


IMG_9941.JPG

2016年,科学家在亚马孙河附近发现一种海绵

摄影:RODRIGO MOURA


※早在2012年,《南非科学期刊》(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就发表一篇文章称,在纳米比亚古老岩石中发现名为Otavia antiqua、疑似是海绵的微小生物体化石,距今已7.6亿年。这项研究并未真正确认——但反之则意味着,从恐龙再到现代人类的所有动物生命,都能追溯到疑似是海绵的生物体Otavia antiqua。


IMG_9942.JPG

2012年,电子显微镜下的Otavia antiqua,疑似为古老海绵状生物体

供图:ANTHONY PRAV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须知,

这极为原始简单、不可移动、

没有灵魂的“海绵宝宝”,

是地球已知最古老动物;

而2021年最新研究发现,

海绵或许远比人类已知存在时间还要古老。


近日,科学家在《自然》上发表最新论文称,研究者于加拿大发现深海海绵化石,命名为“小达尔”(Little Dal,因发现于加拿大西北部的小达尔礁石中而得名),距今约达8.9亿年!一旦确认,该发现会将地球上已知最古老动物再往前推上亿年。


IMG_9943.JPG

8.9亿年前的“小达尔”化石,科学家发现其结构与现代的天然海绵非常相似。

图源:EC Turner


该论文的唯一作者、加拿大劳伦特大学野外地质学家Elizabeth Turner,她举起一团普普通通、黄绿色的天然海绵,并表示——这就是新发现海绵化石“小达尔”的现代亲属。Elizabeth解释称,这种海绵的丝网不仅与她最近分析的化石“完全相同”,而且与其他科学家最近鉴别的、几种较年轻的丝网状化石也完全相同。


IMG_9944.JPG

如果研究确认,天然海绵就是8.9亿年前“小达尔”化石的现代近亲

摄影:RASMUS LOETH PETERSEN, ALAMY STOCK PHOTO


按作者的意思——新发现的、有8.9亿年历史的古老深海化石,显而易见就是海绵。




研究结果存疑

IMG_9946.PNG


然而,大多数关于极其古老生命的化石、以及以此引发的主张都争议颇多,加拿大的“小达尔”化石也不例外。


最早的动物何时出现?有什么证据能确定化石是动物化石?科学界一直争论不断。在过去几十年间,对早期生命的生物标记技术,成了鉴定疑似生物的普遍做法。


但是,这种做法并不绝对靠谱。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专门从事古微生物研究的专家Keyron Hickman-Lewis解释:“许多所谓早期生命的化石证据,都被证明是错的。一些疑似生物标记——可能是由于污染形成的。例如,科学家最近在阿曼一处6.35亿年的沉积物中,也发现所谓远古海绵的证据,但那有可能根本不是生物,地质变迁本身也会产生同样的混合物。”;“无生命的化学反应,也能形成与生命极为相像的结构。”爱丁堡大学地质学家Rachel Wood补充道。


此外,古海绵化石鉴定非常困难,它们与骨骼特征明显的恐龙化石不一样,古海绵化石的鉴定往往缺乏某些必要的细节与参照物。


因此,“我们探究动物的早期起源时变得非常谨慎。”Keyron Hickman-Lewis说道;但是,如果此项研究真的实锤,“小达尔”将成为已知最古老动物化石,且与天然海绵(海绵宝宝)是近亲。


IMG_9947.JPG

希腊卡林诺斯岛(Kalymnos)正在出售的天然海绵

图源:Wikipedi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0 02:21 AM , Processed in 0.0493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