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百家杂谈] 哪些看上去很有「道德感」的行为,却让你觉得很可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6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些看上去很有「道德感」的行为,却让你觉得很可恶?

知乎日报 2022-05-06 08:00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乐于助人,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有过「扶老奶奶过马路」的经历,或者在公交车上让座。


所以我们乐于助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助人?还是显示自己道德高尚和善良?


有哪些看上去很有「道德感」的行为,却让你觉得很可恶呢?



 哪些看上去很有「道德感」的行为,却让你觉得很可恶?



| 答主:( 5.9 万赞同了该回答)


几年前坐公交车,买票的那种。


中途上来一个老奶奶,买票时少了五毛钱。


老奶奶就说自己没带够,让售票员通融一下。


售票员没有说话,这时另一个乘客说,哎呀,你看人家这么大年纪了,就五毛钱而已,算了吧,就当做好事了,谁都有老的时候嘛,对不对?


这时售票员说,要不要那五毛钱是我说了算,你要是想当好人,就把那五毛钱替这位老人掏了。


不掏,你就不要用善良来要挟别人。


钱我可以不要,但是这个好人是我自己来当的。


这是几年前发生的事情了,售票员的话我记得很准,从那以后我明白,善良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自己应该做什么。



答主:( 1.4 万赞同了该回答)


忘记具体啥时候了,有一次班上的一个男生受了什么伤,但他家境不太好,老师发动全班同学为他捐款。

那个男生我是记得的,以前一群男生围着我们班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女孩撒尿,他是带头的那个,也是笑得最欢的那个。

由于我帮过那个女孩,他还在我书里吐过痰,在我文具盒里放过死虫子。

所以我就死也不给他捐款,一毛钱都不给他。

然后……班上的同学就说我小气,说我不顾同学情谊,班主任还来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不喜欢他,说我这样不合群,还要让我写封信给他表达一下关心……

???我闲得没事干嘛给一个讨厌的人写信

反正我是很有骨气也是很记仇的,我到最后也没捐一毛钱给他。


答主:小( 6.8 千赞同了该回答)

给大家讲三件小事,各位自行思考吧。


第一件关于支教。

友人参加了一次短期支教项目(不到一个月),我一直以为支教不管时间长短,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他回来却告诉我,以后再也不去短期支教项目了,也希望我不要参加短期支教项目。

友人在支教团体中担任摄影师,同时收集孩子的家庭情况。

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小男孩突然跑过来抓住他,班上一位女生伤心地哭了,支教老师在安慰她。

友人觉得既然伤心的孩子已经有其他支教老师帮忙了,就告诉小男孩「没事哦,有其他老师在了」

小男孩却回答了一句让友人思考良久的话「老师,这个场面可怜又感人,你要去拍下来啊,不然就可惜了」。


友人被小男孩拉着去了教室,拍了照片,小男孩才心满意足地放开了他,还得意地说了句「很多支教老师都拍不到我们哭的照片的。」

友人非常感慨地告诉我,哪有谁的处境禁得起这般的同情,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救世主,孩子苦,需要我的帮忙,然而我们支教为师,却早早地给他们带去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和世俗。


当然,答主不是说所有的支教项目都是如此,答主所知道的,中科大研究生支教团,就是比较好的支教形式,成员多是保送的中科大研究生,利用整整一年的 gap year 在宁夏支教,而且成员要参加专业的教师培训,心理培训,扎根宁夏做了十七年。

但是有些短期的支教项目,不经培训,不懂保护孩子,完全是当做顺便旅游去的,希望大家能重新考量一下,到底是孩子们更需要支教老师?

还是你更需要支教经历?

第二件是发生在答主自己身上的小事。

答主长期在一个志愿者服务团体内做事情,大多情况下是做交通指引类的服务(地铁站、火车站的人群疏导)。

有一次,跟着来到一处特殊儿童福利院,这里的儿童多是在智力上发育迟缓的小天使。


来这里的志愿者一茬又一茬,无非是帮着忙,做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把地扫了一遍又一遍,有时接待的志愿者过多,甚至出现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房间,同时有六个人在打扫的场面。

答主去的晚,连扫地的活都没了。在水房洗手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堆积如山的脏衣服,却只有一个洗衣阿姨在处理。

洗衣阿姨不是别人,正是这家儿童福利院的院长——张姨,这间儿童福利院是张姨一手创办的,张姨的儿子也是一个小天使。

答主想上前帮着洗衣服,却被张姨拦住了「脏,别碰,小孩子的口水都流在上面了,哪是你们年轻人能干的活,你先去歇会,一会我带你们去看孩子」


小天使们都在一个房间,大概十几个的样子,在小房间外面等待进去的志愿者,却有百十个,我们分批进去,和小天使们玩上三五分钟,再出来换下一批。

在一瞬间,我突然有一种在动物园排队看猴子的感觉。而这个动物园非但不需要门票,进来的人还有道德加持。

我们给这些小天使带来了什么?

一些微不足道,甚至是毫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和小天使们一天面对上百个陌生人的心理恐慌。

我看着进去的志愿者偷偷拿出手机拍照,发社交网络,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原则上是绝对禁止拍照的。

一旁的张姨欲言又止,我大概猜出她的内心所想,阻止这些志愿者吗?人家是抱着一颗善心而来,欢迎他们吗?

他们无处施展的善心,可能转化不成善事。


答主自那之后,再没去过儿童福利院做志愿者。

要帮忙,捐款捐物,专业的护理活动,交给福利院专业的人去做。

道德感是值得我们去警惕的,答主时常会想,我做一件事是不是带着道德感在做?

占着道德制高点去做事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即使你做错了,也没人出来对你提反对,一旦反对,人家就会背上不道德的重担。

而自己,则沉溺于自己是救世主的幻想之中,做出一些违背初心而不自知的事情。

最后说说路边的乞讨者。

前段时间,《三块广告牌》在国内上映时,答主独自一人坐车进城去看。

刚下车,路遇父母病重,无力支撑者,当街俯首乞求帮助,一个男子汉,生活要多么难以为继,才会选择当街对每一个路过的人俯首叩头啊。


答主把电影票钱和准备吃大餐的钱全给了他,转身上车回了学校。

室友见我早早回来,疑惑电影散场如此之早,自然说起了乞讨的事情。

室友条件反射式地来了一句「你人真善良,但是很多乞讨者是职业乞讨」。

言下之意是「你的善心被骗了」。

晚上,答主躺在床上思考。倒不是思考我的善心有没有被骗,而是说我帮助乞讨者究竟是不是因为我的善心?

我在想:

为什么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为什么需要寻求帮助就必须抛弃尊严,俯首磕头。

为什么我们不是给需要帮助的人帮助,而是给可怜的人帮助,为什么需要帮助的人需要做出一副可怜的样子,才能得到帮助?

我们给他钱到底是真的出于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还是仅仅为自己是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买单?

诸君思考。

题图来源:《鱿鱼游戏》
编辑:漂亮灯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4 12:52 AM , Processed in 0.0345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