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4|回复: 5

转发xinxing大牛的一个帖子,也想再替川普洗一下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1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nxing 于 2025-10-11 10:07 AM 编辑


贸易战深度分析
大康




来吧,最后咱们花时间。咱们就说说,花一点时间说说这场贸易战。这个没想到,习近平把王炸给甩出来了,因为时间确实也等不及了。双方都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

你比如说现在31号,两边都到韩国;31号到韩国,然后两边见面。在见面之前,按照中共的习惯,也就是在这些天,不管是卢比奥还是贝森特,应该和中国进行交流,也就是在两个最高首脑见面之前,下边要进行铺路。

我们谈什么,对吧?我们得准备好,不能咱们俩谈完了以后就跟卡尼似的,去完了以后空着手回去了。这个他没法交代,咱们俩谈什么?1234,把什么议题提前列好,然后咱们怎么谈,能取得什么成果,甚至联合声明都提前准备了。就到这么一个地步,大头去就是交流感情,就是拍板去的,这是中国的习惯。

到现在什么都没发生,这还几天了?这都十号了,这还有20天就见面了。结果就在昨天,中共出牌了,也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大概在20号之前,中美的终极官员王毅什么的等等,他们会做一次交流。但现在看,在这个交流之前,习近平先把王炸给出了,先交流一下这件事吧,他们把这事给出了。所以说大概下礼拜,应该是一个非常热闹的一个礼拜,情况是比较严峻的。

昨天商务部连发三招。商务部首先公布了,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规定。他把这个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了一个,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第三个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那就都包括了,后边这超硬材料和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这些都是老事了,他现在又加盐。

这里边的重点是什么?是稀土。他在这个规定里边,说的特别详细。咱把这个通知,我们不去念他那个规定了,他那规定比较生涩难懂,咱们就说基本的两大条,这是大家都特别关注的:说他出台的这个新的出口管制的措施,要求境外实体(外国公司)把源自中国的产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之前,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也就是不许有中间贩子。

你要说你买了稀土你干嘛?你再倒给美国,倒给英国?不行,必须得到我的批准。出口管制涵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其他加工环节中使用的所有的技术,这些东西也都没有。然后有些措施立即生效,另一些措施12月1号生效。哪些东西是立即生效,哪些12月1号生效,他可没说,他给川普的这次会面留着余地,因为中国和美国延了这90天,是涵盖在这12月1号里的,12月1号是总决战。

关键的两点:第一点是范围——从中国进口稀土的外国企业,在出口自己产品的时候,即使含有0.1%的中国出口稀土材料,也必须跟中国政府申请许可证。那美国说了,我这F16战斗机,那它不止0.1%,这里边多了,那怎么办?你想给乌克兰卖战斗机是吧,你必须跟我要许可证,要不然系统都不给。这范围无限大。

第二,高科技——针对稀土出口,如果你的最终应用图是为了研发14纳米以下的逻辑芯片(7纳米、5纳米)、256层以上储存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成半导体的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研发潜在军事用途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实行逐案批准。这所有的高科技,一个案子一批。

海外的军事用户,以及那些被列在出口管制名单和关注名单上的进口商或最终用户,原则上不予许可出口。凡是涉及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活动或者提升军事能力的出口,禁止。

到现在没给,什么马德里以后、日内瓦以后,到现在稀土问题也没解决,最后没辙了。派了一个议会代表团到北京暗通款曲去说情,最后临走开发布会给大家都讲了嘛,也没弄成。汽车那个给了那三种,给了西土,给了军火,根本没有给商业用的。

中国发商务部的发言人讲,中国稀土相关物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实施出口管制,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做法。并称境外部分组织,把中国原产的稀土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军事等敏感领域,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和威胁。

这件事非常严重,第一时间川普知道以后,有点动情绪,当时就说嘛,他和斯塔布在芬兰总统见面的时候,听说这个,他直接讲说:“我刚刚得知中国对外矿产的出口管制。”意思是要加大关税。

这个规定狠狠地扼住了美国高科技的咽喉。光刻机的镜头、光源、精密运动控制里边都有稀土材料和稀土永磁电机。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光刻胶薄膜材料、刻蚀和清洗试剂所需的稀土元素如铕、镧、镱、铈等,都在范围内。

同时,对美国的军工企业形成了致命的打击。中国将海外军方或军事相关机构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和关注名单,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活动和提升军事能力的出口禁止。10月9号公布的这批14家外国实体,包括英国和美国大企业,都在黑名单中。

至此,近60家美国企业被列入中国黑名单,几乎所有美国知名军工企业全都被断系统,形成团灭效果。同时对高科技实行逐案批准,对军工形成巨大压力。

这场贸易战在川习峰会前,已经呈现极限施压的态势。习近平通过稀土、芯片、关税、大豆和台湾问题,在各个方面形成反制和王牌优势。美国面临上不去下不来的局面,川普手中三张牌已经逐步被压制,情况非常复杂。

当前局面可以总结为:美国实力虽占优,但中国隐忍不发,出招稳准狠;美国缺乏预案,三张牌逐渐失效。这场贸易战的总决赛,复杂程度极高,局势难以预料。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1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1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就可以看到当时全球化对美国造成的危害, 资本家聚集了大量的资产。
而美国大量的劳工消失了。基本产业全部去了外国。 而后空心化以后的美国就是这样。

谁都敢和你叫板。你又能怎样。嫌脏嫌累嫌弃物价高。你又能怎样?
川普还是走在了对的道路上,虽然道路曲折,但是在这个时间点上,美国有的选吗? 继续全球主义吗? 贝索斯说是要把关税印到收据上,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对亚马逊再多征收一部分企业税呢?
亚麻收着全球化的红利,他为美国的实业做出了什么贡献?

还是那句话,一个强壮的人一直你不让他运动,养着他,溺爱着他,或者偏食着供养着他。 时间长了,他还能干些什么,当别人和你交恶,不在供养你时, 你还能生活自理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2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xing 于 2025-10-12 10:33 AM 编辑

阿方 发表于 2025-10-11 11:45 PM 这个帖子就可以看到当时全球化对美国造成的危害, 资本家聚集了大量的资产。 而美国大量的劳工消失了。基 ...

你的这个帖文从反全球化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美国去工业化、制造业空心化,以及资本积累不均的担忧,同时肯定了川普的“逆全球化”立场,并对科技巨头如亚马逊提出了质疑。


不过话说回来,全球化就像是美式自助餐:有的人吃得盆满钵满(例如大公司、高技能劳工、资本家、跨国企业主等), 有的人连打包都没得拿(比如低技能工人、制造业岗位被转移后失业的劳动者。他们几乎没从中受益,甚至生活变差。) 最后怪厨师太国际化,把自己的困境归咎于全球化本身,而忽略了国内分配不公、政策设计失误等问题, 其实是你自己没吃好,不是因为菜不好。


至于资本家们,确实赚得飞起。但问题是,不是全球化搞垮了美国制造,而是美国自己把制造业当成前女友,说分就分,一回头发现人家已经嫁给了中国。


你说亚马逊?确实,该收税收税,该监管监管。不能一边靠全球化吃香喝辣,一边还装“数字时代清教徒”。贝索斯头上那个光圈,是穷人失去的医保反光出来的 💸😇。


川普那条“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路,听起来是好听的。但现实是,伟大不是靠加关税就能搞定的。关税像是给快秃的头发喷发胶,看着硬气,其实风一吹还是露底。👴🎩


最后借你的比喻总结一下:

是的,一个强壮的人长期不运动会变弱。
但你不能指望他靠断粮绝食来“自然恢复肌肉”。
起码给点蛋白粉吧?💪🥚

全球化不是原罪,忽视国内公平才是。想让美国变强?先别吵,赶紧撸起袖子,修产业链、补教育、抓科技,川普应该少发推,多干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4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xing 于 2025-10-14 09:41 AM 编辑

再整理一篇神作, 供大家点评:
光刻的反击:2025年科技战争的惊天逆转

光刻的反击:2025年科技战争的惊天逆转
与新世界秩序的开端

欢迎回来,我是艾森(Essen)。

上一期节目,我们深度复盘了“十月风暴”——美国挥出了重商主义的老拳,想要扼杀中国的造船业与航运命脉。结果,北京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

  • 稀土全产业链管制
  • 锂电池材料禁运
  • 半导体“锁喉”

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全球市场直接懵逼了。

但是朋友们,在深入今天的话题之前,我想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引以为傲的数字文明——每天依赖的智能手机、人工智能、高速网络——所有这一切的根基,究竟有多脆弱?

如果有一天,有人拔掉了这个数字世界的电源插头,会发生什么?

这个听起来非常像是科幻电影的剧情,在2025年的深秋,差一点点就变成了现实

上期节目我们聊到的,只是本场风暴的第一幕。今天,我要带大家看到的是这场大戏真正的高潮——一场围绕芯片制造核心技术的中美之间的终极对决。这将是一个关乎科技权力与惊天豪赌的故事。

本期内容因为涉及半导体与芯片技术,实在是有点“太干了”。但我已经尽力了,也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多一点耐心。

风暴爆发:2025年10月9日

2025年10月9日,一个平常的周三早晨,纽约华尔街的交易员端着咖啡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然而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网站上,悄无声息地挂出了一份编号为61号的公告。

最初的几分钟,世界还在沉睡。但很快,当人们读懂这些复杂法律术语背后的真实含义时,这则公告如同一颗引爆的核弹,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科技与金融海啸。

苹果、英伟达、AMD——这些我们每天都在用的科技巨头,股价在几个小时之内暴跌,市值蒸发数千亿美元。交易所大屏幕上全是刺眼的血红色。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市场突然意识到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支撑整个数字世界的心脏——台积电,正面临一场生死存亡的危机

这不再是又一次普通的中美贸易摩擦。正如我在上期节目中所说,我们已经进入中美战略对抗的临界点。这一次,战场从海洋和港口,转移到了一个更致命的领域——决定人类科技命运的半导体产业链

戳破神话:台积电的稀土依赖

说到台积电的困境,我们必须先戳破一个流传已久的神话:

“台湾芯片产业早已实现稀土供应多元化,主要从欧美日进口,因此中国大陆的稀土管制影响不大。”

听起来挺有道理,对吧?但其实,台湾方面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他们故意混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矿产来源加工来源

中国的稀土霸权,根本不在于它拥有全球70%的储量(澳大利亚、美国、缅甸甚至格陵兰都有矿),而在于它控制了:

  • 全球 85% 的轻稀土 精炼能力
  • 几乎 100% 的中重稀土 精炼能力

这意味着:就算台积电从日本信越化学或美国供应商买稀土,这些产品的上游原料,几乎100%是在中国完成最关键的提纯步骤。

2024年,台湾从中国大陆进口了 6096吨稀土,占总进口量的 96%——注意,这96%不是原矿,而是经过中国复杂工艺加工后的高纯度氧化物与金属

台积电为何离不开稀土?三大“致命刀”

台积电每制造一颗芯片需1000–1400个精密步骤,而稀土早已像水和空气一样,渗透进最尖端生产流程:

  1. 第一刀:化学机械平坦化(CMP)
    芯片制造如同搭建数百层高的摩天大楼,每层表面必须如镜面般光滑(误差不超过一个原子)。靠的是含氧化铈的抛光液。全球90%的高纯度氧化铈产能在中国。
  2. 第二刀:工厂的“肌肉与骨骼”
    晶圆厂的机械臂、真空泵、工件台依赖钕、镝、铽制成的高性能永磁体。没有它们,价值上亿美元的光刻机瞬间变成废铁。
  3. 第三刀:检测与光刻的“火眼金睛”
    EUV光刻胶需加入铕、铽化合物才能吸收13.5纳米极紫外光——这直接决定7纳米以下芯片能否制造。

一旦断供,影响的不是某个环节,而是整个芯片生产体系的全面瘫痪。而建立独立于中国的稀土加工体系,最乐观估计也需15–20年——对库存仅按月计算的台积电而言,这无异于死刑判决书

中国“长臂管辖”:61号公告的三大杀招

如果说稀土依赖是台积电的致命伤,那么61号公告就是精准刺向要害的利剑。它不是简单禁令,而是一套具有强大域外效力的法律武器,被西方称为“中国版长臂管辖”。

  1. 0.1%规则:任何境外产品,只要含中国稀土价值 ≥ 0.1%,出口即需中国商务部许可证。这迫使苹果、英伟达等公司对每颗芯片进行“法医式审计”——在90%精炼产能由中国掌控的现实下,几乎无法合规。
  2. 技术原罪条款:任何使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技术在境外生产的产品,同样受管制。这意味着:你休想用我的技术在第三国建替代链。
  3. 逐案审批:用于14nm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申请,一律“逐案审批”。台积电为苹果、英伟达生产的芯片,每一单都悬于中国裁量权之下。

这已不是商业决策,而是在“遵守中国法律停产”与“违法被毁灭”之间做生死抉择。

市场崩盘:全球科技股血洗

2025年10月10日,全球资本市场上演恐慌风暴:

  • 英伟达股价暴跌近5%
  • AMD暴跌8%
  • 台积电美股单日崩跌6.41%
  • 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超4%
  • 费城半导体指数狂泻4.1%

彭博社头条:“一场针对全球科技心脏的核打击”;CNBC评论:“芯片行业的雷曼时刻可能已经到来”。

更值得玩味的是巨头们的集体沉默——台积电、苹果、英伟达全都陷入战略失语。这种沉默,不是冷静,而是深度的无力感。

为何选择2025年10月?底气何在?

美国对华芯片封锁已持续多年,中国为何隐忍至今才打出“稀土核牌”?

答案在于:国产高端光刻机的决定性突破

长期以来,中国虽握有稀土王牌,但自身芯片制造命脉被西方光刻机“扼住喉咙”。而如今,这一风险已解除。

国产光刻机:从“笑话”到“争气机”

证据链清晰指向:中国已攻克高端光刻机核心壁垒——由上海微电子主导、中芯国际验证的浸没式DUV光刻机(SSA800系列),目标工艺节点直指28纳米

突破集中在三大子系统:

  1. 光源系统:创新采用固态激光器,稳定性高、成本低,避开ASML气体激光路径。
  2. 光学系统:长春光机所等机构联合攻关,已掌握DUV级别物镜制造能力。
  3. 双工件台:清华与华卓精科打破ASML垄断,实现纳米级动态定位精度。

而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在于:AI赋能的计算光刻技术

任正非说:“用数学弥补物理。”中国团队利用AI驱动的逆向光刻技术,通过海量计算预先补偿光学失真,使193nm DUV光刻机稳定刻画出28nm线条——在物理波长不变的情况下,于“虚拟世界”超越物理极限。

28纳米:战略自主的黄金节点

西方常误判“非EUV即失败”,但中国的目标首先是战略自主。28纳米是半导体产业的“黄金节点”,覆盖:

  • 汽车电子
  • 物联网设备
  • 工业控制
  • 通信基站
  • 大部分消费电子

掌握28nm自主生产能力,意味着即使被完全断供,中国国民经济与国防工业仍可正常运转——解决“有无”问题,远比追赶“好坏”更重要

华为Mate 60 Pro搭载的麒麟9000S芯片(近似7nm性能),正是在无EUV光刻机下,通过DUV+多重曝光实现——证明了一条“去美国化”芯片产线已真实存在。

地缘导火索:巴基斯坦事件

2025年9月8日,巴基斯坦与美国签署稀土合作备忘录,计划在巴合建精炼厂,并使用中国设备进行技术转让。这等于在美国扶持下,用中国技术瓦解中国护城河。

北京迅速反应:61号公告不仅管制产品,更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技术本身列为管制对象——亡羊补牢,精准反制。

战略窗口:特朗普的“神助攻”

美方在2025年秋季的操作,为中国提供了完美反制时机:

  • 4月17日:美国宣布“特别港务费”,10月14日生效(留出180天部署期)
  • 10月8日:美国以“涉恐”为由将十余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

中国于10月9日发布稀土管制,10月10日宣布对等港务费反制。特朗普直到10月10日晚才仓促回应,甚至两天后又发推称“一切都会好起来”——暴露其缺乏预案。

中国成功将行动塑造为“被迫防卫”,占据道义高地,有效分化潜在反华联盟。

ASML的“战略精神分裂”

荷兰光刻巨头ASML处境尴尬:

  • 技术受美国控制(EUV需美许可)
  • 市场严重依赖中国(2024年Q3大陆营收占比达47%)
  • 设备本身也含中国稀土,未来出口全球均需中国许可

ASML一边批评美国管制“经济动机大于安全”,一边扩建北京维修中心——实为在新秩序中提前布局。

华为:绝地武士与新链主

华为不仅未倒下,反而成为国产半导体生态的“链主”:

  • 派遣工程师驻厂上海微电子,定义设备指标
  • 成为国产28nm光刻机首批用户
  • 发布昇腾950/960/970芯片路线图,聚焦“在可获得工艺上实现可持续算力”

华为的绝地反击,正在催生一个完全独立于西方的高性能计算生态系统。

范式转移:两个平行体系的时代

十月风暴标志着:

  • 全球化黄金时代终结
  • 技术与权力深度捆绑的新时代开启

未来竞争核心,已从“谁造更先进芯片”转向“谁定义制造规则”:

美国体系
- EDA软件垄断(Synopsys, Cadence)
- EUV光刻机控制
- 知识产权壁垒
- “芯片法案”+“护栏条款”逼企业选边
中国体系
- 巨大统一市场
- 稀土/镓/锗资源掌控
- 28nm自主制造能力
- 大基金三期(3440亿人民币)攻坚

中国此举的深远意义在于:为世界提供了一个B选项——一个更开放、高性价比、无政治附加条件的技术体系。

结语:序幕才刚刚拉开

2025年的光刻反击战,或许只是中美关于未来世界秩序之争的序幕

下一场“十月风暴”的震中,会在哪里?

  • 生物科技的基因编辑?
  • 人工智能的意识边界?
  • 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标准?
  • 全球数据治理规则?

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在一个技术与政治深度绑定的世界里,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有任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这个视频,请记得点赞、分享,并订阅艾森(Essen)的频道,加入我们的会员,一起探索、见证并思考这个变化中的世界。

谢谢大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4 12: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到位。 这个分析很牛。唯一缺点就是把美欧说的一钱不值。可能连欧洲都没有提。大家都拿钱买赛道。
future is  撕不烂弟弟的。 阿米尔门,一起往前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16 02:41 PM , Processed in 0.0641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