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2014年12月10日11:50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北京,当地居民在一个市场中挑选蔬菜。中国11月份通胀率创五年低点。
受全球油价下跌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中国1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五年来的最小升幅,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延续旷日持久的下降趋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中国11月份CPI同比上升1.4%,升幅低于市场预计的1.6%。中国10月份CPI升幅为1.6%。
11月份PPI下降2.7%,为连续第33个月下降,凸显出中国工业产能过剩。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的经济学家李炜表示,这些数据较为疲软,表明通胀率继续走低,这是内需低迷且增长势头疲软所致。
中国经济第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增长7.3%,为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一些经济学家估计,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速可能无法达到7.5%左右的增长目标。
通货膨胀率则远低于政府今年设定的3.5%上限。经济学家表示,通货膨胀率明年可能继续下降。
中国决策者周二召开了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制定明年的经济发展目标。通胀率下降为他们在较长期内采取可能推高关键大宗商品价格的大胆举措留下了空间。
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经济学家胡伟俊(Larry Hu)称,通胀下降为决策者提供了物价改革的窗口期。
中国官方媒体已呼吁在未来一年稳步推进改革,尽管部分改革可能导致一些目前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无法获得资金,进而打击已经承压的经济增长。
作为主要石油进口国,中国正从全球油价的大跌中获益。原油成本的降低正传导至中国国内物价领域。
国家统计局研究员余秋梅表示,全球油价的持续下跌正推低中国成品油价格。
1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温和上升2.3%,不过猪肉价格跌3.8%。
11月份CPI环比跌0.2%,10月份为持平。
与此同时,1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2.7% ,跌幅超过10月份的2.2%。
Richard Silk / William Kaz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