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4|回复: 1

中国11月份通胀率创五年低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0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尔街日报》2014年12月10日11:50

0.jpg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北京,当地居民在一个市场中挑选蔬菜。中国11月份通胀率创五年低点。

受全球油价下跌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中国1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五年来的最小升幅,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延续旷日持久的下降趋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中国11月份CPI同比上升1.4%,升幅低于市场预计的1.6%。中国10月份CPI升幅为1.6%。

11月份PPI下降2.7%,为连续第33个月下降,凸显出中国工业产能过剩。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的经济学家李炜表示,这些数据较为疲软,表明通胀率继续走低,这是内需低迷且增长势头疲软所致。

中国经济第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增长7.3%,为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一些经济学家估计,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速可能无法达到7.5%左右的增长目标。

通货膨胀率则远低于政府今年设定的3.5%上限。经济学家表示,通货膨胀率明年可能继续下降。

中国决策者周二召开了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制定明年的经济发展目标。通胀率下降为他们在较长期内采取可能推高关键大宗商品价格的大胆举措留下了空间。

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经济学家胡伟俊(Larry Hu)称,通胀下降为决策者提供了物价改革的窗口期。

中国官方媒体已呼吁在未来一年稳步推进改革,尽管部分改革可能导致一些目前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无法获得资金,进而打击已经承压的经济增长。

作为主要石油进口国,中国正从全球油价的大跌中获益。原油成本的降低正传导至中国国内物价领域。

国家统计局研究员余秋梅表示,全球油价的持续下跌正推低中国成品油价格。

1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温和上升2.3%,不过猪肉价格跌3.8%。

11月份CPI环比跌0.2%,10月份为持平。

与此同时,1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2.7% ,跌幅超过10月份的2.2%。

Richard Silk / William Kazer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12月10日16:09

经济学家点评中国通胀数据

Reuters
一百元的纸币。

国11月消费者和工厂通胀数据弱于预期,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仅升1.4%,为五年来最慢升幅,低于10月份的1.6%。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第33个月走低,同比下降步伐加快至2.7%,上月降幅2.2%。内需低迷、食品价格涨幅放缓以及石油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低是导致CPI和PPI疲弱的可能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对于正在北京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领导人来说,这是加快有关价格改革的良机。也有经济学家关注中国经济持续疲弱背景下的通缩前景和政府出台货币宽松政策的可能性。以下是经济学家对中国11月CPI和PPI的看法(对格式和长度进行了编辑):

数据疲弱,这说明需求和经济都很疲弱。从好的方面看,大宗商品价格还在下跌。但实体经济需要流动性,预计未来6-12个月中国将进行两次降息,三到四次降准。-- 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的胡伟俊,

展望未来,虽然食品通胀压力可能从2015年第一季度中期开始温和上升,但明年整体通胀压力将维持在低位。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令生产者价格指数在中期保持低位。如果决策者是明智的,那么当前低通胀环境将促使政府实施更多货币宽松政策。我们预计最早12月央行就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在有关部门提高企业债券质押回购门槛的情况下。——联昌国际(CIMB)的张帆

整体需求疲软,消费者价格指数因此承压。从PPI指标看通缩压力相当大……中金公司预计12月CPI和PPI可能继续走低。通缩风险已明显加大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的经济学家

中国的过剩产能和疲弱需求是低通胀的主要原因,但我们认为近期总体通胀率下滑是受到了全球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大跌的推动。低通胀对人民币不利,因为市场预计人民币出现一定的贬值将有助于应对通缩风险,但我们认为,为了维持金融稳定,中国央行不会允许人民币大幅贬值,今日央行再度通过中间价引导人民币走强就印证了这一点。一些市场人士可能把通胀下降视为需求疲软迹象,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低通胀将给予北京进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间。——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Merrill Lynch)的陆挺和治晓佳 

中国11月份通胀率降至五年低点可能导致通缩担忧升温,但我们认为这种担忧有点过度。近期通胀回落是受到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驱动,总的来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应会令多数企业和家庭受益。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接下来一年物价压力将进一步减弱。未售房产供应充裕,这应会阻止住房成本大幅上涨,而油价下跌应会使运输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总体而言,这将提振家庭消费能力。最后,未来几个月,工业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或将推动生产者价格同比降幅扩大。不过,如果工业总体利润率情况像过去几年那样保持健康,那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下跌不应被视为工业行业低迷的一个信号。——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Julian Evans-Pritchard

由 William Kazer 汇编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 03:48 PM , Processed in 0.0756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