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遠夏/知乎
近日,在河南郑州有网友反映,北龙湖湿地公园中,有一只天鹅被套上了颈圈,很多网友和「动保人士」认为这会「影响天鹅进食」「导致它被同类排斥」,并最终强行取下了颈环和脚环。
这件事具体的经过,答主 @花落成蚀 已经按照时间线为大家梳理了:
河南郑州来了一小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并且还在那儿繁殖了孩子。这些天鹅深受市民喜爱,成了当地的网红。
疣鼻天鹅主要生活在欧洲,有一小群会到中国西北繁殖。这些野生疣鼻天鹅会选择郑州繁殖,是一个不太常见的事儿。经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野生鸟类观察学会给一只疣鼻天鹅上了环志,并在脖子上装了一个带太阳能电池的 GPS 颈环。
有了 GPS 环,可以了解这群天鹅是怎么来的河南,可能能找到它们反常的留在河南繁殖的原因。这对保护这一小群天鹅,并争取它们年年来,是有指导意义的。
然后舆情就炸了。
舆情炸裂一开始的原因,和上环人员操作有问题有关。可能是因为不专业,他们把天鹅逮了很长时间,甚至为了安抚天鹅一直在撸天鹅的脖子毛——这个操作是不需要且业余的。但是,在环志现场,好些人围着环志人员大声呵斥,随后的舆论,指向颈环勒太紧影响天鹅进食。在网上,有人指责研究人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瞎搞,甚至说天鹅遭到了酷刑。
然后,更夸张的事儿发生了:
所有的野生动物,只要是神经系统够复杂,被人抓捕都会应激。这些天鹅在做环志的时候就已经应激了一次,现在,又毫无意义的再应激一次。最终,颈环被取了下来,研究人员也无法研究了。至少天鹅和研究人员都有损失。
更无言的是围观者的欢呼。这代表「民意」赢了吗?我也不这么认为。一项正常的研究,不被大家理解,在网上被别有用心的人带了节奏,竟然产生了对立,这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
答主 @遠夏 将强行取下颈环的行为称为「又一次外行指导内行的行为」。
给各种天鹅上环志,并且进行追溯和科学研究的做法在世界各地已经实行了几十年了。
国外给天鹅戴的环志,后面的太阳能板清晰可见
在动物学的领域,人类的很多研究还不足够充分,很多问题我们还没有答案。
比如说从四百年前,城市里的人类就开始给天鹅喂食面包了,但是近期研究表明,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天鹅的健康风险。而且面包中的某种真菌会导致它们的翅膀变成粉红色。
还有针对这次事件的,为什么疣鼻天鹅现在会出现在郑州?作为一种候鸟,五月的时候它们应该在蒙古,在新疆这些地方才是正常现象。
如何去弄清楚这些问题呢?
因此用设备对野生动物进行数据收集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有了环志后,研究人员可以收集天鹅的人口数据。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到它们能在野外活多久。
视频里郑州的给它们上环志的团队做得对吗?
比如抚摸天鹅的动作没必要,并不能起到舒缓它们压力的效果反而更容易应激。但是捕捉它们并且进行测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能因为团队刚开始操作,需要一些磨合的时间来让整个过程变得熟练起来。相反,视频里那些大喊大叫的围观群众,对天鹅产生的刺激可能会更大。
国外团队给加拿大雁上环志的方式,这样是不是看起来专业一些...
环志是否系得太紧?影响到了天鹅的进食?
首先天鹅主要吃素,并没有吃鱼的鸟类对颈部的扩张。其次是天鹅的脖子比看起来细,群众看着天鹅被勒到了。但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有过给自家猫狗洗澡经验的人应该都知道,毛发湿了水之后,这些动物真实的体积可能只有平时的一半……
所以说围观群众说环志把疣鼻天鹅勒着了,它们都不吃东西了,这些行为都属于想当然。
但是环志肯定不能太松,如果松了的话容易脱落倒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环志在北方的冬天会结冰,影响到天鹅的健康。而且松了的环志容易挂到树枝或其它物体上,这样会勒住天鹅。
戴了环志的天鹅老是去啄环志,它们是否会不舒服?
客观来说戴上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还有点重量的东西确实会不舒服。前几天不进食或者是经常啄环志都是正常现象。但是从长期来看,一般几天后它们就可以克服。
根据国外早期研究的论文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研究天鹅的教授表示,将戴了环志和没有戴环志的天鹅进行对比,从重量和生育率上在此后的几年中并无显著的变化。并且戴了环志的天鹅在野外完成了完整的交配和育雏环节。
疣鼻天鹅的巢穴
这次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研究人员和天鹅双输,不了解事实,输出情绪的民众胜利。
在已经安装了环志的情况下再将其拆除,不仅研究人员前期的工作白费,对鸟类也进行了再一次的刺激。民众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教育,那些想当然的想法进一步得到固话,微博上开始狂欢。
民众和科研人员都怀着好心,但最后却得到了不好的结果,为什么?
假设郑州的研究人员在给鸟类上环志的时候,派一些人或者志愿者就地进行宣传讲解的话,相信事情不会演变至此。
我记得这两年国内有的植物园出现了野生的蜂巢,植物园并没有干涉,而是将那个区域圈起来,并且在旁边立了标牌就地进行科普和讲解。这是什么种类的野生蜜蜂?为什么它们要在这筑巢?蜜蜂的生活史是什么?它们能给植物和我们带来什么?
民众看了之后,减少了对动物的隔阂,也就慢慢的不再害怕了。
如果给天鹅上环志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没有足够的知识,又谈何和周边的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呢?科学研究不仅要做,而且要向周围的人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需要有更多有专业知识的人,向大家传递有趣的,应该知道的知识。
这样才是好的自然启蒙和自然教育。
疣鼻天鹅和它们的「丑小鸭」
但说回来,一般人看到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抓天鹅做奇怪的事情,马上心生反感,又让人觉得这未必是件坏事,毕竟,这说明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提升了。而且,他们凭什么就懂得研究人员做环志是为了干啥呢?这并不是一件常识。
在以前,也出过这样不被理解的情况。但说真的,有的野生动物研究、保护的操作中,避不开抓捕这个过程。这样的过程,就是容易让人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向大家解释自己在做什么事儿,越来越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要不然,可能又会造成这次这样动物、研究人员双输,公众依旧不理解的糟糕情况。
好人之间要多沟通,小编在最后只能说这句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