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人世间] 凌晨五点,她为睡着的女乘客按下“暂停接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5 08: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凌晨五点,她为睡着的女乘客按下“暂停接单”

Screenshot 2025-08-15 at 8.23.45 AM.png

凌晨5点,李菲送睡醒的乘客下了车,重新上线接单。此时距离到达乘客目的地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李菲是90后,在深圳开滴滴五年,习惯晚上出车。这一天凌晨,女乘客通过“可选女司机”功能在滴滴上叫到她的车。乘客满脸疲惫,像是熬了几个通宵。李菲尽力将车开得平。半小时后,目的地到了,乘客却睡得正香。


李菲熄了火静静等乘客睡醒。“她看上去太累了。”乘客醒来连连鞠躬,道歉跟感谢的话夹在一起。


李菲挥挥手,赶去下个行程。


IMG_9228.PNG

是司机师傅,也是职场搭子


每天出车前,李菲总会花上十分钟打理一遍车厢:坐垫拍松软,脚垫清理干净,偶尔喷上一点花露水。


IMG_9229.JPG

李菲的车,她常常在空调出风口插一株鲜花或绿植。


平台鼓励乘客坐后排,李菲会尽量将驾驶座往前调,给后排多留出一点空间。注意到有乘客把外套盖在腿上,她会不动声色地调高空调温度。更多时候,乘客一上车便会拿出电脑进入办公状态,当键盘敲击声响起,她会立刻把音乐和导航声调低,降低干扰。


这是李菲来往深圳南山科技园与乘客练就的默契。这里汇集了中国头部的科技公司,因此,她总能接到深夜甚至是凌晨的打工人,成了园区人不具名的“职场搭子”。


滴滴试点上线的实名女乘客“可选女司机”,是为女性在身体不适、深夜加班等特殊场景提供的备选功能,虽然只是在很小范围测试,李菲晚上还是接到了更多女乘客。或许是女性身份带来的便利,很多乘客喜欢跟她吐槽一些工作和生活里的烦心事:有的是工作不顺利、有的是和家人有了矛盾、有的是对未来的焦虑和迷茫。


“她们说的我特别理解。”李菲当初跑滴滴就是觉得能比上班更自由些。她在扶手箱备着矿泉水,每当乘客跟她吐槽,“先喝口水缓缓”几乎成了她的开场白。


李菲会等乘客倾诉完,分享自己的故事。在她看来,工作哪有都顺心的,需要自己排解、平衡。像她们深圳女司机就有自己的社群,有困惑就会在群里求助,闲暇的时候会一起唠嗑、聚餐、开车去旅行。


李菲是滴滴女司机社群里的“开心果”,因为年龄小,性格活泼开朗,姐姐们都叫她“菲宝”。每到年底,社群还会自发举办深圳滴滴女司机年会,姐妹们一起“盛装出席”,走红毯、表演节目、吃火锅,搞得像晚会一样。据说滴滴在这些活动背后也做了很多支持性的工作。


IMG_9230.JPG

李菲参加由深圳滴滴女司机自发组织的女司机年会。


闲暇时,李菲还是个“机车女孩”。在她看来,“跑车是工作、机车是梦想,这都是我的生活。”她希望自己这份小小的自由洒脱,能有那么一点点传递给一些承受生活重压的乘客。


IMG_9231.PNG

有些善意,常在车厢之外


去年秋天,福建南平的林丽春拉到一位怀孕六个多月的准妈妈,乘客肚子疼,要立刻去南平市第一医院。


到了医院,乘客连手机都拿不稳,站也站不住。林丽春想都没想就跟着下了车,扶着孕妇走进急诊,帮着挂号拿药,跑上跑下。


孕妇的家人赶到,掏出钱想感谢她,林丽春婉拒了。“我也是当妈的,知道孕妇不容易。”她现在提起来还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当时取消了一个预约单,给后面的乘客添麻烦了。


“可选女司机”的推出既为满足部分女性乘客的特殊需求,更是力求为女司机营造安心的从业环境。当时,《新京报》评论称:“一方面,从普遍意义而言,基于生理等因素,女性在社会上仍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平台积极满足女性乘客的需求偏好,本身就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这也是帮助更多女性司机解决生活与就业问题。”


半年多后,《2025滴滴数字出行女性生态报告》的调研数据也显示,70.9%的女司机希望平台在派单匹配上,能让女司机更多接女乘客。朱艳芬便是其中一位,她说:“我在北京开了八年车,很多时候女乘客上车就会说‘哇!是女司机,好开心’,很自然地就亲近一些。”去年滴滴发起公众评议会“您希望滴滴提供哪些功能”话题投票,“女乘客可选女司机”功能获得票选第一。


今年初,朱艳芬接到一位阿姨的“胡同订单”,导航终点没看到乘客,电话里阿姨的声音十分焦急。她判断乘客在相隔不远的一个胡同里,但很难描述清楚具体位置。


朱艳芬一边电话安抚阿姨,一边打听寻找,绕了10多分钟后,在一个胡同拐角看到了正伸长脖子张望的老人。


那天收车前,她的手机弹出一条感谢评价:“司机太给力了,位置定错了,车上是老人,也准确送到了”。 朱艳芬把这条评价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IMG_9232.JPG

平台上乘客的评价,是朱艳芬最珍视的收藏。


IMG_9233.PNG

开的是车,也是心灵加油站


自从“可选女司机”功能上线后,林丽春接到的女乘客变多了,她和乘客聊天也变多了。


遇到找工作碰壁、怀疑自己能力、情绪低落的乘客,林丽春会讲自己的经历来鼓励她们。


“我在南平开车,这里山崖多,但我车开得稳,跑单也勤,常年是我们南平市流水第一。”说这话的时候能看出她脸上难掩的自豪。2024年,滴滴平台上共有女性队长1206名,林丽春就是其中一个。


南平靠近武夷山大红袍产地,每年四五月采制旺季,林丽春会去茶园帮忙,其他时间就选择跑车,忙碌的茶季与灵活的接单自然拼合。林丽春还推荐了很多人去跑滴滴,“起码有二三十人”。日常,她也会帮这些司机处理跑车遇到的问题。不跑车的时候,她会一个人去旅游,“北京、西安我都去过”,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今年妇女节前,滴滴面向女司机发起了“她D心愿”调研征集,林丽春写下“希望我们小城市的优秀司机也能去北京参加滴滴活动”的心愿。几天后,她接到滴滴的电话,邀请她去参加“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林丽春带上大红袍就启程了,不仅参观了滴滴总部,还和来自全国的司机姐妹分享跑车和生活心得。


IMG_9234.JPG

林丽春去北京参加“她D心愿—滴滴司机开放日”活动。


林丽春是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的人,在她看来,她可以,别人也没问题。


IMG_9235.PNG

如何把好事做好?


关于女司机和女乘客的关系,网上有一些纷争,同时,也有很多人记录下她们相遇的 “小美好”。


有乘客发帖说,女司机的车像哆啦A梦的口袋,常备着口罩、卫生巾、垃圾袋,甚至还有酸梅条和棒棒糖。


还有个乘客遇到了一位江苏女司机。从2021年起,这位司机先后经历了乳腺癌手术、生意破产,然后家里两套房被法拍。但一路上她都在爽朗地笑:“我心态很好,因为人活着就得向前看。”下车的时候,乘客大声说:“你是个乐观的人,一切都会好起来哒!”


IMG_9236.PNG

乘客与司机之间传递着生活的正能量。(图/小红书App截图)


有乘客将公司刚发的百香果,放到司机手里,“你车开得稳,我睡得很香,谢谢你”。有位深夜坐过女司机车的乘客回忆:“上班路上司机问我冷不冷、工作辛不辛苦,看我打喷嚏还递纸巾。下车后我给了打赏,希望陈大姐可以第二天美美地吃个早餐。”


IMG_9237.PNG

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乘客主动分享她们与女司机发生的故事。(图/小红书App截图)


好的服务不分性别,但有一些场合和话题,同性之间更有默契。在群体争论的噪音之外,这是一种真实而细腻的需求。就像滴滴近几年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助老打车、青少年守护、就医场景优先派单一样,每一个人的出行需求都值得被听到、被关注。


2024年8月,滴滴“可选女司机”功能在部分城市小范围测试,仅支持实名认证女性用户使用。滴滴这一带有女性人文关怀的功能创新,引发了欧美网约车平台效仿,实现了国内平台功能的反向输出。


一年后,美国网约车平台Uber跟进了滴滴这项功能。2025年7月,Uber宣布将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和底特律开展试点项目,支持女性乘客选择女性司机,并在拼车时也提供选择女性乘客的选项。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超150万女性通过滴滴平台获得收入,其中,国内女性司机超105万,但女司机的占比仍然不高。部分司机表示,虽然平台安全措施很多,心理上仍对夜间出车有顾虑,担心遇到醉酒乘客、偏僻小路等情况。如何让她们的从业环境更令人安心、更友好,是网约车平台和社会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可选女司机”测试上线时,《中国妇女报》曾发表评论称,“让女性群体的多元化诉求被看到被尊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最佳体现”,并直言这种承接百姓多样化需求的服务是一场“压力测试”,希望企业能不断优化产品,也呼吁社会给予包容和空间。


平台目前的解题思路是“看到”和“尊重”,但如何在支持女性司乘细微诉求的同时,营造长期友好的环境,促进乘客尊重每一位司机、司机尊重每一位乘客,还任重道远。


IMG_9238.PNG
作者:小红
校对:遇见
排版:鹿子芮
封面:图虫创意
文中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6 09:52 PM , Processed in 0.0445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