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商务部官网发布公告称,2025年3月4日,应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14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可能规避对原产于美国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反倾销措施进行调查。
周四,商务部发言人对此表示,该案是中国首起反规避调查。立案后,商务部依法依规开展了调查,调查程序公开透明,充分保障了各利害关系方的权利。经过调查,证据显示,美国出口商通过对华出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规避了中国对美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品的反倾销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9月4日起实施反规避措施。(商务部官网)
|点评| 从2011年开始,中国商务部决定对美国进口的光纤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部分美国光纤出口企业通过改变产品类型的方式规避反倾销税,现在商务部用反规避调查填补了这个漏洞,维护中国光纤产业免受外国公司不公平竞争的侵害,确保原有的反倾销措施起效。反规避调查并非中国首创,欧美国家就曾多次运用反规避调查,为反倾销措施“打补丁”。早在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全球光纤产能严重过剩。海外生产商为了消化产能,向中国市场大量倾销光纤产品,彼时商务部就对美日韩三国的光纤产品展开了反倾销调查。随着中国光纤产业的壮大,欧美等地区又反过来对中国光纤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近二十年来,全球光纤市场始终笼罩这场贸易摩擦的阴影下。9月4日消息,美联储发布的最新经济形势报告《褐皮书》显示,由于销售疲软以及与美国贸易战相关的不确定性,企业“不愿招聘”,但迄今为止,关税仅“温和或适度地”加剧了通胀。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平均水平,几乎没有显示出任何加速的迹象。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美联储官员将于9月16日至17日召开下一次利率会议。
报告显示,尽管劳动力市场走弱,但也相当稳定。企业专注于使用人工智能来取代部分岗位,并通过在员工辞职或退休后不填补空缺职位来减少员工人数。由于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和关税税率升高,许多家庭工资增长未能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导致所有联邦储备区消费者支出持平或下降。(财联社)
|点评| 美联储最新的《褐皮书》中披露的信息,与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讲话内容基本一致。美国关税提升带来的压力被分散在了贸易中的各个环节,美国企业同样承担了部分压力,并最终传导至美国消费者。这种影响虽然是一次性的,但足以使美国企业阶段性地放缓扩张步伐,以更谨慎的态度规划未来的发展。并且,中美贸易协议至今悬而未决,美国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协议在实施细节上有待打磨,这种不确定性给企业家带来的心理影响更为显著。在就业市场中,AI技术带来的就业岗位缺失影响缺乏可供参考的先例,难以判断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程度。《褐皮书》的发布强化了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同时也释放出美联储难以转向全面宽松的信号。9月4日消息,新华财经专项债项目库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8月地方债实际发行9776亿元,高于此前发行计划公布的9408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为4401亿元。8月地方债发行的特点在于,北京、上海、江苏等多地发行专项债用于政府投资基金,加大了对地方科技创新、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
从发行规模看,8月地方债发行规模超五百亿元的省份(直辖市)共有5个,安徽省以927亿元的总发行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广东、浙江紧随其后,分别为921亿元和760亿元。其余发行规模进入前十的还有:河北、新疆、陕西、内蒙古、上海、重庆、贵州。(界面新闻)
|点评| 土地财政退坡,政府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受限,阻碍了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传统基建项目的收益减弱,部分专项债项目资金沉淀、使用效率较低。在此背景下,政策层面放开对专项债投向的管理,允许投向政府投资基金。利用长周期、低成本的专项债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也能为地方经济找到新的增长引擎。不过,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同样存在风险,对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和管理会有更高要求。若后续退出机制不畅通,或还会加剧地方偿债压力。当前,大多数地区的专项债投向重点仍在传统基建、补民生和清欠账,有余力支持政府投资基金的还是少数。9月4日消息,根据国有六大行2025年中报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国有六大行个人按揭房贷余额约达25万亿元。同时,相比年初数据,国有六大行半年内房贷余额缩水1078亿元,连续三年维持下降趋势。六大行中,仅有交行、邮储两家银行上半年的个人住房贷款分别增长约229亿元和213亿元。
在近期的业绩会上,有银行高管对于全年房贷申请情况表示乐观。比如,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公开表示,上半年该行房贷的受理量、投放量均比去年同期显著提升,贷款余额保持稳定,其预计今年全年房贷业务表现将会好于去年。但有股份行人士表示,对于今年的房贷增长情况“不太看好”,受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影响,该行客户目前房贷的申请是相对保守的。(财联社)
|点评| 新增购房需求减少以及居民提前还贷需求,为银行房贷业务带来不小的压力。近十年来房贷利率持续走低,但此前市场中优质投资项目较多,潜在收益率有可能覆盖利率成本。近两年来情况则恰恰相反,不少居民将提前还房贷视作变相理财。同时,国内房地产市场冷热不均,三线、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修复缓慢,拖累了银行房贷业务的表现。个人房贷业务的疲软表现,是银行业利润率走弱的重要因素。不过,六大行上半年房贷缩水的速度已经有所放缓。一方面,是因为前两年居民提前还贷需求集中释放,年内房贷利率仅下调了一次,提前还贷需求减弱;另一方面,是因为一线、二线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企稳迹象,随着一批价格相对偏高的优质项目入市,对价格端形成一定支撑。9月4日消息,知名爆料人马克·古尔曼表示,苹果研发一项代号为“世界知识解答”的新功能。这项功能将最先被集成到Siri中,提供类似谷歌搜索的AI概览以及Perplexity、ChatGPT的AI搜索能力。该功能可能运行在谷歌为苹果定制的Gemini模型上,并在苹果自有的云服务器中部署。
据悉,“世界知识解答”功能将被用于搜索和摘要组件。当用户提出问题时,“世界知识解答”功能并非简单返回网页链接,而是基于抓取的网络数据,通过大模型直接生成整合后的结构化、易读摘要,其还将支持文本、图片、视频等信息的混合展示。苹果本周已与谷歌达成正式协议,将测试后者开发的Gemini模型,以增强Siri的功能,不排除苹果将Gemini模型来处理更多AI及搜索相关功能的可能性。(财联社)
|点评| 苹果在AI方向的探索已经明显落后于国际同行,根据爆料信息,充满噱头的“世界知识解答”功能与三星、小米手机中现在自带的AI功能并无二异。包括折叠屏iPhone、曲面屏玻璃设计在内的“三年大改版”,也是由媒体爆料,苹果官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苹果近年来“缺乏创新”的表现其实与库克时代的苹果整体风格高度吻合,早期在手机中加入AI大模型功能更多的是个噱头,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实用性才慢慢得到强化。不过,直到现在,AI回答中的“幻觉”问题仍无法根除。苹果习惯于将某个技术打磨精致再推向市场,而现阶段的AI大模型充满瑕疵,苹果很难靠着自己的力量将其完善。但AI功能的缺失已经影响到了iPhone的销量,让苹果不得不加快AI应用的研发脚步。
9月4日消息,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近日宣布提议修改上市标准,正将拟议规则提交给美国证监会审核。其中,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新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最低要求为2500万美元。纳斯达克提议给已经处于初始上市流程的公司30天的时间来根据先前的标准完成流程,此后所有新上市都必须满足新要求。
根据文件,修订的标准还包括,如果选择净利润上市标准上市的公司,其最低公众持股量市值为1500万美元(目前为500万美元);对存在上市缺陷且上市证券市值低于500万美元的公司,加快其停牌和退市流程。(证券时报)
|点评| 此前,纳斯达克针对限制性市场企业赴美上市已有类似标准,募集资金最低要求为2500万美元或者发行后市值的25%。所谓限制性市场,是指由于法律或制度等原因,美国监管机构无法对该市场的企业进行充分审查,中国被明确列在这一范围内。此次纳斯达克提议修订规则,进一步加强了政策的针对性,中企尤其是小体量企业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不过,纳斯达克此举并未超出市场预期。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后,市场普遍预感境外上市环境会更加艰难。考虑到监管风险,未来企业赴美上市进程或将放缓,部分中概股企业回流可能提速,科创板、港股市场将成为更多国内企业的选择。
9月4日,截至当日收盘,寒武纪收跌14.45%,报收1202元/股,总市值为5029亿元。与前一日相比,该股市值蒸发超849亿元。寒武纪股价下跌或与一则指数调整公告有关。8月29日,上交所宣布,根据指数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寒武纪在科创50指数中的权重将面临被动调整,从当前约15%的占比降至10%。
寒武纪8月28日晚间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8月28日收盘价相较于7月28日收盘价上涨133.86%,公司股价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股价涨幅且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综指等相关指数涨幅,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综合界面新闻)
|点评| 周四科技板块整体大幅调整,寒武纪全天领跌,与8月的强势上涨形成鲜明反差。寒武纪半年报营收增长43倍,净利润增长近3倍,业绩表现确实十分优秀。然而,寒武纪的营收增长常年依赖前五大客户,却几乎没披露过这些客户是谁,而阿里、字节都公开否认向寒武纪采购芯片。此前,寒武纪曾向地方国资公司大规模出售芯片,以支持当地智能计算中心项目。这种政府采购行为的持续性很难保证,给寒武纪上半年迅猛增长的业绩蒙上了一层阴云。从估值上看,寒武纪自己也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明确表示公司估值远超正常水平。事实上,整个芯片板块的高估值情况已十分普遍。短期内快速上涨后,进行快速调整是市场中的正常现象。9月4日,市场全天震荡走低,创业板指领跌,科创50指数跌超6%。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802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大消费股逆势走强,银行股探底回升,光伏、储能概念股一度冲高。下跌方面,算力硬件、芯片股集体大跌,CPO、元件、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765.88点,跌1.25%,成交额为11079亿元;深成指报12118.7点,跌2.83%,成交额为14364亿元;创指报2776.25点,跌4.25%,成交额为7163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 周四两市调整幅度加大,但市场整体环境有所好转,下跌家数减少,逆势上行的板块数量明显增多。从盘面上看,调整主要集中在前期活跃的科技、军工板块中,跌停个股数量增多,板块中的龙头集体深度调整。不过,大消费板块周四正式接棒,零售、饮料制造、小家电等多个方向全天逆势走高,板块强弱关系开始转变。从指数上看,连续的上涨势头被暂时打断,但整体的上行趋势未破坏,场内成交依旧处于高活跃度区间。市场需要时间和空间消化前期涨幅,同时,此前成长风格已经被演绎得较为极致,短期市场情绪修复的过程中,风格能否实现切换,是接下来的主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