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消息,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创指收跌0.84%。板块方面,人形机器人(20.290, 1.25, 6.57%)概念全天强势,肇民科技(53.330, 8.89, 20.00%)、骏鼎达(91.080, 15.18, 20.00%)双双20cm涨停;医疗器械板块活跃,奥精医疗(25.800, 4.30, 20.00%)20cm涨停;化工概念午后走高,永太科技(17.550, 1.60, 10.03%)、天赐科技、多氟多(16.710, 1.52, 10.01%)等涨停;下跌方面,大消费板块走弱,旅游及酒店、零售方向领跌,欧亚集团(14.460, -1.61, -10.02%)跌停;大金融板块调整,华林证券(16.450, -0.46, -2.72%)、光大银行(3.660, -0.05, -1.35%)领跌;算力硬件概念持续调整,源杰科技(324.000, -49.35, -13.22%)跌幅居前。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3900只。
截至收盘,沪指报3826.84点,涨0.38%;深成指报12666.84点,涨0.61%;创指报2933.25点,跌0.84%。
盘面上,PEEK材料、能源金属、猪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旅游及酒店、兵装重组概念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游戏
三七互娱(22.280, 2.03, 10.02%)(维权)午后涨停,恺英网络(24.250, 1.45, 6.36%)、冰川网络(40.750, 2.06, 5.32%)、完美世界(16.540, 0.69, 4.35%)、巨人网络(39.600, 1.21, 3.15%)、吉比特(477.000, 17.08, 3.71%)等多股上涨。
消息面上,招商证券(18.010, -0.18, -0.99%)研报称,政策支持下,游戏行业中报实现高增长,三季度业绩有望继续环比提升,未来随着新兴消费与AI应用的普及,游戏行业有望迎来新的“贝塔”驱动。
2、半导体
微导纳米(46.090, 7.68, 19.99%)20cm涨停,芯导科技(68.860, 2.91, 4.41%)、中微公司(212.700, 12.69, 6.34%)、北方华创(370.400, 13.12, 3.67%)、至纯科技(28.400, 1.06, 3.88%)(维权)等多股上涨。
消息面上,近日,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接连传来利好消息,盛美上海(146.520, 2.62, 1.82%)推出首款KrF前道涂胶显影设备;中微公司亦重磅发布六大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消息面:
1、【工信部向中国联通(5.650, 0.26, 4.82%)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促进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2、【《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今天发布 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药监局今天正式发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对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材、实施备案管理的中药提取物等中药的生产监管提出新要求,主要聚焦中药材源头质量和生产的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鼓励企业进行生产改造升级,推进数智化转型。该规定将于202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3、【京东云计算入股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千寻智能】企查查显示,近日,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京东云计算关联公司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95万元增至约237万元。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法定代表人为韩峰涛,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等。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是一家具备AI+机器人全栈生产力级技术能力的具身智能公司。
4、【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类脑脉冲大模型】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李国齐、徐波团队与相关单位合作,成功研发出类脑脉冲大模型“瞬悉1.0”(SpikingBrain-1.0)。与当前主流大模型架构(Transformer架构)不同,“瞬悉1.0”借鉴大脑神经元内部工作机制,清晰地展示了一条不断提升模型复杂度和性能的新型可行路径。该模型仅需约主流模型2%的数据量,就能在多项语言理解和推理任务中达到媲美众多主流模型的性能。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大规模类脑线性基础模型架构,并首次在国产GPU算力集群上构建类脑脉冲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框架。其超长序列处理能力在法律与医学文档分析、复杂多智能体模拟、高能粒子物理实验、DNA序列分析、分子动力学轨迹等超长序列任务建模场景中具有显著的潜在效率优势。本次发布的大模型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非Transformer架构的新技术路线,并将启迪更低功耗的下一代神经形态计算理论和芯片设计。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29.450, -0.38, -1.27%)研报认为,观察到最近国内和海外存在三个市场流动性特征。特征一:ETF资金流向明显分化,宽基减而行业、主题增,A股减而港股增;反映出机构配置型资金还是有明显的高切低特征,而近期的强趋势板块主要还是主动选股型资金驱动。特征二:市场或步入2021年以来主动型公募产品最后一轮密集申赎换手阶段,伴随机构重仓的核心资产上涨,前述产品有望逐步消化赎回带来的压力,对应的机构票或是下一轮产业趋势以及经济回暖过程中的配置重心,过去几年重小轻大、规避机构持仓票的策略模式可能不再成立,回归核心资产正成为现实。特征三:海外高债务资金利率和央行被动的降息压力共存,欧美国家在高债务资金利率的环境下被迫步入降息周期,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当中的压力在减缓,“反内卷”的大趋势下,未来中国制造业把份额优势转变成定价权、进而转变为利润率长期回升,是中长期可以预见的最重要的基本面线索之一,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在持续提升。
银河证券研报称,从结构上看,前期融资净买入规模靠前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在9月2日市场震荡行情以来,融资资金出现转向,而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汽车、交通运输、医药生物等行业,融资余额维持净流入态势。展望后续,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但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重点观察市场量能的边际变化。从国内外环境来看,美国8月非农数据疲软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同时“十五五”规划布局下政策预期进一步提升,为市场行情提供支撑。9月5日,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落地,费率改革顺利收官。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为A股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并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