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转贴] 人工智能焦虑令美股市场陷入慌乱,根源何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1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工智能焦虑令美股市场陷入慌乱,根源何在?

Screenshot 2025-09-21 at 4.40.45 PM.png
2.jpg

2025年7月23日,华盛顿特区,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出席“赢得AI竞赛”峰会。图片来源: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上周二,与AI相关的主要科技股大幅下跌,引发市场动荡,并引起投资界的担忧:该行业可能无法如预期的那样迅速实现其所承诺的数十亿美元收益。


被广泛视为AI风向标的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的股价暴跌逾9%,创下自3月以来的最差表现。此前,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的知名做空投资者安德鲁·莱夫特重申其看空立场。其他主要公司也遭遇类似冲击,这凸显出投资者潜在的疑虑。正积极投资AI并进行战略转型(包括其云部门大规模裁员)的甲骨文(Oracle)股价下跌近6%。在AI热潮中不可或缺的芯片制造商也处境艰难:超微半导体(Advanced Micro Devices)股价下跌5.4%,Arm Holdings股价下跌5%,该板块的主力英伟达(Nvidia)股价下跌3.5%。


软银(SoftBank)近期策略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大规模押注AI。其股价下跌超过7%,这加剧了人们对更广泛科技板块回调的担忧,也凸显了华尔街与所谓“下一个重大事物”之间不和谐的关系。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甚至承认AI存在泡沫。


此次突然下跌呼应了市场对聚焦AI的公司所获得的天价估值能否持续的更广泛怀疑。但专家表示,尽管投资者的谨慎是对的,但底层技术不会消失,这只是长期转型过程中的短期下跌。



当前AI焦虑的根源何在


在市场震荡背后,麻省理工学院(MIT)近期一份报告称,约95%的企业生成式AI试点项目对收入或利润的“影响极小甚至根本没有影响”。尽管少数初创公司蓬勃发展,但绝大多数企业的相关工作因企业整合存在的缺陷和学习差距而陷入停滞。该项研究涵盖了150次高管访谈、350份员工调查以及对300个公共AI部署案例的分析,得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除个别例外情况,生成式AI项目尚未证明其在整个行业内的巨额支出是合理的。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阿迪亚·查拉帕利对《财富》杂志表示,问题可能更多在于企业执行力而非底层工具,他指出了工作流程适应和资源分配方面的问题。相比之下,灵活的初创公司已迅速实现收入增长——这验证了该技术在妥善整合时的潜力,但也凸显了大公司宣传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AI搜索软件公司Lucidworks的首席执行官迈克·西诺威对《财富》杂志表示:“毫无疑问,当麻省理工学院报告AI试点项目失败率达95%时,这令人震惊。但问题与底层技术关系不大,更多在于公司如何对待它。”


他表示:“在我们针对1,600多名AI从业者和领导者进行的民意调查,并通过机器人分析验证的研究中,我们发现65%的团队在缺乏基本技术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就推出了AI。试图在薄弱的基础上构建尖端应用程序,就像在卡丁车发动机上打造F1赛车,你根本不会得到结果。因此,虽然95%的失败率可能看起来像是泡沫的标志,但一旦组织更多地关注AI实际成功所需的条件,我们就会开始看到每个人所期待的进展。”


为生命科学品牌提供AI平台的Ostro公司首席执行官蔡斯·费格也同意,当前的市场波动是典型技术周期的一部分。费格对《财富》杂志表示:“关于AI泡沫的讨论并不新鲜。”


他表示:“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转变都会经历一个炒作领先于商业基本面的阶段。一些公司正在推理成本上烧钱,提供‘无限量供应’的模型使用,这些模型的运行成本高达数千美元,但仅能带来数百美元的收入。这种模式让人想起优步(Uber)的早期年代。这种过度膨胀解释了市场的谨慎态度,但底层技术并未被过度炒作。例如,在医疗保健领域,AI正在改变药物研发、患者护理和医生决策。”


费格补充道:“市场回调将会到来。但从长远来看,赢家将是那些能证明AI在复杂、高风险环境中提供持久价值的人。”



短期泡沫,长期变革


哈佛大学(Harvard)教授克里斯蒂娜·英格对《财富》杂志表示,这种二元并存的现象并不新鲜。


她表示:“投资者的谨慎是对的。并非每家声称‘由AI驱动’的公司都在创造真实价值;其中很多是故弄玄虚,有些工具只不过是对非AI技术的渐进式改进。正如历史所示,回调是不可避免的。”


“但技术不会消失。AI已经在医疗保健、营销、物流和金融领域发挥作用,而我们只是触及了表面。从长远来看,我预计AI的影响将堪比工业革命。目前市场存在大量泡沫,但更宏大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换句话说:短期泡沫,长期变革。”


Futurum Equities首席市场策略师谢伊·博洛尔也赞同这一观点。


博洛尔对《财富》杂志表示:““我们看到的不是泡沫,而是一个新经济的基础。市场会有所波动,这对于一个如此热门的行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基本现实是每个行业都将被AI改造。看看微软(Microsoft)和Meta本季度的表现:Azure 实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收入,微软云收入突破460亿美元,而Meta不仅实现了注意力变现,还实现了智能变现,收入增长22%,利润增长38%,同时资本支出达700亿美元。需求并非假设——它现在就在规模化增长。”


“我们远未达到AI的顶峰。我们正处在一个拐点。”



区分赢家与冒牌货


然而,开发AI营销代理的Sprites AI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西亚马克·弗雷杜内贾德表示,争论我们是否处于AI泡沫中完全“没有抓住重点”。


弗雷杜内贾德对《财富》杂志表示:“股价上涨速度可能已经超过了基本面的增长速度,但在企业内部,AI已经是基础设施。”


他表示:“任何见过营销活动启动速度提高70%的人都不会再用旧的方式。有些供应商确实给传统产品贴上‘AI’标签来赚钱,但这些估值将被修正——而且是理所应当。重要的是哪些公司没有将AI肤浅地用于跟风,而是作为其整个产品的基础。将AI深度嵌入工作流程的公司正在显现出真正的效率提升。市场即将区分出那些有实质性成果的公司和那些只卖空头承诺的公司。”


使用AI为销售团队设计收入策略的Runmic公司首席执行官奥马尔·库拉尼对《财富》杂志表示,基础设施支出揭示了AI行业真正的发展势头。


他表示:“科技巨头刚刚将2025年的AI支出指引提高到3,600亿美元以上,较先前的预估大幅上调。我密切关注这些数字,比日常股价变化还要重视。”


库拉尼继续说道:“这不是对AI的拒绝,而是市场变得更具选择性。这次暴跌正在将真正的AI收入与只有AI PPT的公司区分开来。我们并非处于另一场互联网泡沫破灭之中。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而预期的调整速度比技术本身更快。”


威奇托州立大学(Wichita State University)巴顿商学院国际商业W. Frank Barton讲席教授、管理学教授乌沙·哈利认为,泡沫与回调的周期是技术革命固有的。哈利对《财富》杂志表示:“历史上,每一项突破性技术都伴随着泡沫。AI已经在带来生产力提升,即使它也在侵蚀一些工作岗位。我们会看到一些回调和整合,但这不是崩溃。最强大的市场参与者将在一个改变后的格局中脱颖而出。监管和随机冲击可能会改变结果,但竞争的环境——而非垄断——将诞生未来的领导者。”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讲师法比安·斯特凡尼看到了双方证据。他对《财富》杂志表示:“在某种程度上,AI泡沫确实存在,但长期基本面异常强劲。许多公司使用AI更多是为了营销噱头,而不是看重它的实质能力,这抬高了估值。然而,今年股市的收益绝大多数与英伟达、Meta、微软和博通(Broadcom)等公司在AI方面的实际进步有关。仅英伟达就贡献了标普指数涨幅的26%,这凸显了真实的市场转型。”


为企业构建AI操作系统以实现工作流自动化的Decidr公司执行董事戴维·布鲁德内尔对《财富》杂志表示“回调是必要的”,因为它“将投机与结构价值区分开来”。TradeStation 全球市场策略主管戴维·拉塞尔也认为“涨势停滞后的回调是正常的” 。


拉塞尔对《财富》杂志表示:“Palantir和微软等行业巨头在强劲盈利后未能维持突破,这是一个好消息可能已被消化的迹象。市场走势领先于基本面,但过高的价格会惩罚那些追逐泡沫的人。在接下来的几周,市场情绪可能会转向其他宏观因素。”


专家共识很明确:尽管股市出现回调,但AI背后的基本面依然强劲。大多数人认为最近的暴跌是一次迟来的市场筛选——将炒作与现实、投机与持久价值区分开来。即使是麻省理工学院谨慎的调查结果也被视为一种激励而非丧钟。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将转向将于本周公布季度收益的英伟达。但广义而言,市场正在经历的并非危机征兆,而是成长烦恼的标志。(财富中文网)


《财富》杂志使用生成式AI辅助完成本文的初稿。编辑在发布前已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译者:刘进龙


审校:汪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4 08:06 AM , Processed in 0.0495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