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1

中国关注并担忧巴阿冲突!印度和阿富汗为何会搞到一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5 08: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关注并担忧巴阿冲突!印度和阿富汗为何会搞到一起?

后沙月光
13小时前

a1.jpg 10月11日深夜,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在边境爆发的激烈军事冲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a1.jpg

作为巴阿双方的重要邻国,中国外交部在第一时间发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月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巴阿关系紧张感到担忧,真诚希望两国着眼大局,冷静克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关切,避免冲突升级。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是中国的友好邻国,巴阿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坚持睦邻友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符合双方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中方已要求巴阿双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中方在当地人员、项目和机构的安全”。

“担忧”一词通常会用在与中国利益有直接且重大关联的地区。

比如7月24日,中国外交部在回应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冲突时,就表示“深感担忧”。然后中国就将双方代表请到上海会谈,进行斡旋,有效避免了东南亚爆发一场悲剧性的战争。

不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比泰柬冲突要复杂得多。林剑还提到了一句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现在主要问题之一是:阿富汗塔利班对配合巴基斯坦打击恐怖主义的态度比较消极,尤其是针对“巴基斯坦塔利班”。

昨天我写了一些“阿塔”与“巴塔”的微妙关系,他们本是敌人,但又都是普什图族。

a1.jpg


巴基斯坦因为它的开伯尔-普什图省与阿富汗之间“杜兰线”形同虚设,一直无法有效打击在边境来去自如的“巴塔”。

“巴塔”对巴基斯坦始终是个威胁,对中方人员和企业也是威胁。

2021年7月,在巴基斯坦的达苏水电站项目工地,一辆载有中国工程师的公交车遭遇爆炸袭击,导致多名中国公民伤亡。背后就是“巴塔”策划的。

无论“阿塔”怎么向巴基斯坦表示要限制“巴塔”,但在客观上,阿富汗已经成了“巴塔”休养和训练基地。

巴基斯坦一般都是通过和“阿塔”谈判来解决“巴塔”问题,但在近期,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印度居然与阿富汗搞到了一起。

a1.jpg

10月9日,阿富汗外长穆塔基突然接受印度邀请,到了新德里,对印度展开了为期一周的访问。

10月9日深夜,巴基斯坦就动手了,巴军无人机袭击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一辆防弹汽车,炸死“巴塔”头目马哈苏德,以及他的继任者赛富拉·马哈苏德和哈立德·马哈苏德(“巴塔”声称马哈苏德不在车上)

a1.jpg

这是一次“斩首行动”,但对阿富汗来说这是一次其侵犯领空的行为。

10月10日,巴基斯坦战斗机轰炸了阿富汗东部的帕克蒂卡省巴马尔区的莫尔加市场附近,摧毁了至少3个用于训练和储存武器的“巴塔”营地。

大约有10家商店被摧毁,多家商店着火,但没有造成平民伤亡。

另外,巴空军还轰炸了阿富汗其它三座城市里的七个目标,据称都是恐怖组织据点。

11日夜间,阿富汗军队在边境与巴军交火。

虽然在沙特和卡塔尔的劝说之下,双方军队在“杜兰线”(名义上的国境线)两侧停火,但局势依然极为紧张,双方都在增派兵力。

巴基斯坦为什么一反常态,宁愿冒着“侵略”骂名,也要越境“斩首”?

印度与阿富汗关系突然升温,是最主要因素。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10月12日,在印度与阿富汗发表《联合声明》后,巴基斯坦外交部向阿富汗大使提出正式抗议。

因为《印阿联合声明》将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称为“印度的一部分”,还有“恐怖主义是巴基斯坦内部问题”的言论。

印度与阿富汗的关系变得如此亲密,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阿富汗塔利班自2021年夺取政权后,就切断了与印度的关系,因为印度支持的是“阿塔”的敌人--加尼政权。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是在去年11月主动向阿富汗“伸出援手”的,它还允许阿塔在新德里任命一名特使,并先后在孟买和海得拉巴开设了领事馆。

同时,双方外交人员在第三地进行了数次谈判,包括今年1月穆塔基与印度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斯里(唐勇胜)在迪拜的会晤。

印度与巴基斯坦是零和博弈,如果能将阿富汗拉到印度一边,印度可以不惜代价。

换句话说,印度与阿富汗搞在一起并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至于印度为这场交易付出了多少?外界还不得而知。

但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是不利的局面。所以它跨境打击“巴塔”,不止是为了消灭恐怖分子,也是对“阿塔”靠近印度的警告。

虽然说印阿是基于“实用主义和现实政治”搞到一起,但怎么看,都很诡异,因为印度教极端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一对死敌。

阿富汗与印度

在历史上,当阿富汗作为一个王国时,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英俄两大帝国在南亚争霸时,阿富汗王国是作为一个缓冲区才得保存。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后,这三个国家关系就一直纠缠不清。一个是克什米尔问题,一个是“杜达线”问题,都是搅屎棍埋的雷。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印度与阿富汗的关系迅速发展。

美国也欢迎印度来阿富汗“买单”,一起巩固傀儡政权。

印度除了在阿富汗设立喀布尔大使馆之外,还在赫拉特、坎大哈、贾拉拉巴德、马扎里沙里夫四个城市设立了领事馆。

印度情报机构就藏身于这些领事馆之中,为反巴反中的恐怖组织提供支持。为了得到阿富汗的配合,印度在20多年来,给阿富汗的援助资金高达30亿美元左右。

2021年,阿富汗变天,加尼政权崩溃。塔利班重新掌权后,就迅速关闭了印度驻阿富汗所有外交机构。

这导致印度“投资”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

印度就加大了与“俾路支解放武装”、“巴基斯坦塔利班”这些恐怖组织之间的秘密合作力度。

到了2023年,阿富汗塔利班基本上站稳了脚跟,它急需开展对外贸易,增加收入。

但阿富汗是个内陆国,它必须求助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一直如此。

a1.jpg

卡拉奇港左边就是瓜达尔港,等瓜达尔港完成建成后,阿富汗依然无法改变出口海依赖巴基斯坦的问题。

阿富汗另一条出路就是通过瓦罕走廊与中国进行连接,但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从规划到建设都是比较遥远的计划。

但阿富汗并不想受制于巴基斯坦,于是,它发现了另一条出路,就是伊朗的恰巴哈尔港(位于阿曼湾),在瓜达尔港左侧170公里处。

a1.jpg


恰巴哈尔港是印度投资的战略港口,2016年5月,莫迪访问伊朗,签署港口合作的两国谅解备忘录。

2018年动工时,却遇上了特朗普撕毁《伊朗核协议》,印度面临被制裁风险,于是,莫迪向美国申请到了“豁免”权。

印度这个“基建狂磨”就开始在那里磨。

7年时间,印度施工队连两个码头都搞不定,钱却投了十几亿美元(上月美国又取消了印度的“豁免”权)

但不管印度怎么磨,阿富汗都将恰巴哈尔港视为自己摆脱对巴基斯坦依赖的最佳出路。

因此,阿富汗在印度主动追求下,它也有意与印度合作。

恰巴哈尔港又牵扯到了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三者的关系,导致伊朗跟印度、巴基斯坦的关系时好时坏。

从阿富汗长远利益来说,多一个出海口,就多了一份自主权。“阿塔”这么想,也无可指摘。

阿富汗可是一座矿产资源“金山”,美国哭着喊着想重返阿富汗,除了有地缘政治需要之外,更有对掌控“金山”的野心。

印度则是想利用阿富汗急需经济援助的处境,与阿富汗捆绑在一起。

再利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矛盾,通过“巴塔”的恐怖活动,破坏巴基斯坦的稳定和建设。

印度要抢时间建成恰巴哈尔港,以便自己在战略空间上获得优势。

但印度和阿富汗真的能相亲相爱吗?

a1.jpg


在新德里的印阿第二场记者会上,印度媒体全部派出女记者,要给阿塔难堪。阿塔虽然没有发火,但也憋着一肚子气。

所以,外界也很难想象,以印度教极端狂热性为基础莫迪政府跟阿富汗塔利班的“蜜月期”能有多长?到时可不要血肉横飞。

更重要的是,印度忘了最根本一点--稳定是发展的基本前提。用破坏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定是适得其反。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以印度的基建水平,能搬走这座“金山”?做梦。

a1.jpg


阿富汗素有“帝国坟场”之称,印度如果想跳,那就让它跳吧。

中国还有一句俗话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发表于 2025-10-15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沙月光的玻璃心与金矿梦

后沙月光的玻璃心与金矿梦:一场地缘政治的自我感动

最近后沙月光老师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豪气干云,情绪饱满,仿佛阿富汗和印度的手一牵,全亚洲的和平就像豆腐渣工程一样,随时要塌。我们不妨冷静一点,用放大镜和调侃眼光来审视一下这篇文章。

错误一:把“担忧”当成了地缘政治晴雨表

“担忧”一词通常会用在与中国利益有直接且重大关联的地区。

这逻辑有点像说:“爸妈骂你,是因为他们爱你。”外交部说“担忧”,只是标准官话,是表达中立、希望别打架的惯用语。泰柬吵了,“担忧”;加沙开火,“担忧”;朝韩瞪眼,“担忧”。难道中国在哪儿说“担忧”,哪儿就藏着一带一路的金条?

外交部说“担忧” ≠ 事关生死大事,别再脑补地缘大剧了。

错误二:阿富汗和印度握个手,就成了“阴谋论”婚礼

后沙老师大惊小怪地说:

“印度与阿富汗搞到了一起”,“这是不利的局面”,暗指阿塔被收买了。

请问,这年头哪个国家不是看利益交朋友?塔利班要活下去,就得通商、搞经济,谁给钱谁是哥。中国还和塔利班频频互动呢,咋不见你说中国被“阿塔收买”了?

这年头,阿塔都快开淘宝店了,你却还在担心它“被印度拐跑”?

错误三:“印度建不好港口”,就说明它战略无能?

文章里一顿猛嘲:

“印度这个‘基建狂磨’,7年时间连两个码头都没搞定。”

OK,印度基建慢,这不假。但你不也说了,美国取消豁免,施工受阻——这不是人家工地懒,是后厨被美国断了煤气。就像你非要边修高铁边躲美团外卖员,那效率肯定也是问题。

用“施工慢”来否定整个战略,那你是不是也该说:“印度太子港建得慢,所以他不配当国家”?

错误四:把“普什图部落问题”当成地缘铁律

文章很自信地讲“阿塔和巴塔是普什图族”,所以“阿塔肯定不打巴塔”,但转身又说:

“他们本是敌人。”

所以是敌人还是兄弟?还是敌对兄弟?这逻辑就像是:“他虽然是我前任,但我们还有点藕断丝连的族谱情谊。”

实际上,普什图内部矛盾比外人想得复杂多了,宗派、部落、山头、谁占了哪条路、谁娶了谁的表妹,都是火药桶。族群关系从来不是国家安全的稳定器,而是灰色地带。别套用“族群就是血盟”这种古早剧本。

错误五:末尾“黄雀在后”自我感动

“中国还有一句俗话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讲真,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黄雀心态”,听起来像老北京胡同口八卦大妈:“哎呀印度这回死定了,我们等着捡便宜就行。”

但问题是,你真当阿富汗是个随便谁都能收的“金山”?美国都踩坑20年出来喘不上气,你却坐在茶馆里抿一口普洱,说“让他们跳,我们黄雀”。

阿富汗不是金山,是雷区。跳得慢的没命,跳得快的也可能断腿。

结语:地缘不是“爽文”,国际政治没那么狗血

后沙月光这篇文章,好比一部地缘政治的爽文小说:所有人的动机都很简单,印度是阴谋家、塔利班是墙头草、巴基斯坦是正义者,而中国是智者黄雀,坐等吃瓜。

问题是,现实不爽。现实是复杂的、拉扯的、矛盾的、没有主角光环的。国际局势不是写《权力的游戏》,而是解三元一次方程。

别拿《战狼》剧本分析联合国棋盘。容易晕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16 05:38 AM , Processed in 0.0503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