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然 编辑/漆菲
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三十次会议(COP30)在巴西亚马孙河三角洲上的城市贝伦开幕。这是联合国气候大会首次在亚马孙地区召开。
作为主办方的巴西,对这次会议充满期待。巴西总统卢拉亲临现场与各国代表会面,并亲自主持多场活动。为了彰显此次大会的重要性,巴西国会甚至通过一项决议,在11月11日至21日大会召开期间,将巴西首都由巴西利亚临时迁至贝伦。
巴西总统卢拉在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表讲话。
然而,外界对这次气候大会能达成何种成果并不乐观。今年的大会是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后的第一次气候大会。过去几年,全球升温不止,世界气象组织在今年年初宣布:2024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平均水平高出约1.55摄氏度,首次超过2015年《巴黎协定》所设的1.5度温控目标。
人们担忧:这会不会在未来成为新“常态”,从而愈发逼近联合国设定的2摄氏度的终极红线——据科学家测算,一旦全球升温超过2摄氏度,将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发布的《2025年排放差距报告》更是触目惊心:即便各国全面落实目前已有的国家自主贡献承诺,本世纪全球变暖幅度预计仍将达2.3至2.5摄氏度,超出2摄氏度的目标。报告还提到,当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气温升幅可能进一步增加约0.1摄氏度。
与此同时,此次大会的组织安排也遭到诟病——尽管贝伦已是亚马孙地区的最大城市,但面对约5万名与会代表,当地接待能力备受质疑。由于住宿价格飞涨,一些国家甚至考虑削减代表团规模。巴西政府最终临时抽调了两艘邮轮,停在亚马孙河上作为临时宾馆,以应对住宿和后勤难题。
气候大会的住宿供不应求,巴西政府临时安排邮轮作为补充。
在外界普遍不甚乐观的气氛中,巴西政府为何将联合国气候大会视为重要政治目标?此次大会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议题?
气候大会成为卢拉的机会
2022年10月,经历了一年半牢狱之灾的卢拉,再次以劳工党候选人身份当选巴西总统,击败了寻求连任的极右翼前总统博索纳罗,开启自己的第三任期。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
卢拉提出的口号是“巴西回来了”,并开始积极参与从地缘政治到亚马孙雨林保护的各项议题,作为从极右翼政府回归国际合作的标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牛海彬向《凤凰周刊》评价说,卢拉治下的巴西在“全球南方”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比如支持金砖国家扩员、重新振兴拉美地区一体化议程等。“在‘重返国际社会’这方面,他迄今为止做得不错。”
然而,两年执政过去,卢拉面临的国内挑战仍然艰巨。
一方面,博索纳罗所代表的不满现状、寻求激烈保守主义道路的右翼势力从未远去。2022年输掉选举后,博索纳罗的支持者一度涌入首都,冲击国会和中央政府。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今年8月刊出的报道中披露:博索纳罗阵营当时策划了一出拙劣的阴谋——他和他的核心圈子试图出资约10万巴西雷亚尔(约合13万-14万人民币),聘请杀手刺杀法官、检察官等多名反对自己的人士,结果未遂。他们还试图说服军方发动戒严。事情败露后,博索纳罗遭到起诉,并于今年9月被巴西联邦最高法院以策划政变罪判处27年零3个月监禁。
尽管博索纳罗面临牢狱之灾,他的支持者仍然颇有能量。他们瞄准2026年大选时卢拉年事已高而劳工党缺乏其他有力候选人的弱点,积极准备回归。特朗普政府也视博索纳罗为坚定盟友,称其遭遇“政治迫害”。博索纳罗被判刑后,美国国务院祭出传统上制裁侵犯人权行为的“马格尼茨基法”,对巴西一众大法官、检察官发起制裁,以施压卢拉政府。
卢拉当选之前,巴西不少人担忧博索纳罗切断国际合作,将国家带上极右道路。但两年多过去,对“博索纳罗归来”的担心让位给巴西政党间的政见分歧。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巴西问题学者帕格利亚里尼(Andre Pagliarini)认为,卢拉想要连任,需要的是在碎片化的巴西议会中聚拢一个同时包含左中右力量的大联盟,但这难度颇大。尽管极右翼不太容易上台,但想要在2026年选出一个同情博索纳罗的温和右翼政府,并非不可能。
在这个当口,气候大会必然成为卢拉的重要政治资本。借助雨林和气候议题,卢拉能够对外展现大国形象,对内吸引民众支持。
“亚马孙雨林在巴西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牛海彬指出,“尤其巴西政界、知识界有很多进步的环保力量,在政坛的影响力不断增大。”
保护亚马孙雨林和其他热带森林是卢拉重点推动的议题之一。
此外,雨林也是巴西吸引国际资金的重要抓手。牛海彬提到,“国际上对巴西的主要期望也是保护雨林。这符合巴西的利益——巴西希望通过保护雨林换取一部分国际支持和金融援助。”
当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后,卢拉又收获了一项意外挑战:能否成功举办一届美国缺席的气候大会?
乍看起来,特朗普政府对巴西的施压或许会削弱卢拉的地位——美国在博索纳罗审判后施加制裁,对巴西增加关税,拒绝在气候问题上合作……然而,卢拉正在从特朗普政府的举动中受益。
在巴西和美国的国际贸易中,美国一直保持贸易盈余,而巴西对美出口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原材料等方面,这些领域尤其农业部门,是巴西右翼的传统基本盘。这意味着,美国对巴西的制裁,实际上伤害的是自己的盟友。
甚至,施加关税让巴西出现一波反美爱国浪潮,让卢拉的形象变得正面。今年10月下旬,根据AtlasIntel研究院与彭博社合作开展的“拉美脉搏”(Latam Pulse)民意调查,卢拉的支持率达到51.2%,为2024年初以来最高;不支持率降为48.3%,领先全部潜在对手。
或许因为这样的现状,特朗普也开始寻求和卢拉缓和关系。10月26日,特朗普和卢拉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峰会上短暂会面。卢拉表示两人谈得“很棒”,两国谈判团队将立即开始工作,以解决关税和其他问题。特朗普则表示,两国可以“达成一些相当不错的协议”。
顶住特朗普的关税压力和对巴西政治的干涉后,美国缺席的气候大会,成为卢拉宣扬多边主义的大好时机。巴西希望展现自身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形象,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领导角色。
“巴西拥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巴西了解许多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推进气候保护措施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世界资源研究所巴西分所的凯伦·西尔弗伍德-科佩(Karen Silverwood-Cope)如此表示。
没有美国,也能向前迈进
联合国气候大会源自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里约热内卢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旨在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巨大灾难的范围内。1997年。各国在公约框架下签署《京都议定书》,2015年又签署历史性的《巴黎协定》。
根据《巴黎协定》,全球将联手把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2摄氏度之内,并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各国每五年会自行提交一次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减排力度,最终实现能源转型、解除气候危机。
《巴黎协定》迄今已过去十年,各国迎来第二次更新自主贡献目标的时刻。但截至大会召开前,198个签约国中,只有72个国家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联合国相关机构和诸多国际倡议机构对当前情况不甚满意——根据测算,目前提出的减碳计划仍然远离温控目标,而这几年全球气候灾难越来越多,形势不等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言,希望COP30能够开启加速发展和落实行动的十年,各方应选择“让贝伦成为转折点”。
11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贝伦气候峰会上发言。
11月8日,大会候任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发表公开信说,国际社会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存在雄心、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各方应充分认识这些挑战和不足,并将其转化为强化应对的动力。
为此,多拉戈强调三大优先事项:加强多边主义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气候机制;将气候机制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加快落实《巴黎协定》。
在英国《卫报》看来,贝伦气候大会能否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议题上能否取得突破。
贝伦是亚马孙河三角洲地区的最大城市。
其一即是上面所说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取决于各国是否能提出更有“雄心壮志”的计划,推进减碳力度,包括是否可以推动一项彻底摆脱化石能源的全球路线图。
其二是有关气候变化资金的具体落实。去年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COP29期间,各国原则上达成一项有关气候资金支持的共识——到2035年,国际社会每年将会筹集1.3万亿美元资金,以应对气候危机。本次大会能否推动这一目标的具体化,是看点之一。
其三是各国是否会推动更多的“气候适应”议程,提升各地应对层出不穷的气候灾难的能力。
近年来,气候灾害频发,各国越来越意识到“气候适应”建设的重要。“由于现实愈发严峻,巴西作为发展中大国,正在努力推动不少关于‘气候适应’的讨论。”绿色和平东亚分部全球政策顾问姚喆告诉《凤凰周刊》,“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变化。这次大会未必会就此获得明显突破,但这可能是‘气候适应’获得更多关注和资源的起点。”
可想要借助大会达成气候目标,仍面临不少困难。姚喆提到,比如在资金问题上,随着美国的退出,现有资金池出现缺口,但其他发达经济体,尤其是强调气候转型的欧盟,出于各种原因很难补上这个缺口;又比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围绕谁应该承担更多气候责任、如何让转型更加公正公平,一直有着不小分歧。“当前两大阵营的互信持续下降,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
“此外,围绕气候融资目标,去年大会只是达成比较松散的共识,缺少具体计划。也没有明确的机制能保证这个承诺不仅仅停留在愿景。”姚喆说。
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不能丧失信心。姚喆直言,美国的退出固然带来诸多困难——毕竟美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排放国和历史积累第一大排放国,其缺位会令全球气候治理出现重大缺口。
“然而,环境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适应没有美国的情况的。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各国为这样的情况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姚喆说,“大家还是希望借着COP30去展示:就算没有美国,绝大多数国家在气候议题上还是在向前迈进的。”
2025年10月,飓风“梅莉莎”给牙买加带来重创。
清洁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长期以来,谈论气候议题总有一种“末日感”,尤当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人们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相关机制能否有效,抱持诸多疑问。不过气候议题上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首先,对卢拉以及巴西而言,能在亚马孙地区召开会议,提高保护雨林议程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已经是一大成果。
2024年,遭遇严重旱灾的亚马孙河。
此前,在不断开发和气候灾害影响下,作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雨林经历了快速萎缩。法国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让-卡洛·埃斯皮诺萨(Jhan-Carlo Espinoza)指出,亚马孙雨林已有17%到20%遭到砍伐,“相当于法国和德国国土面积的总和”。他和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一旦这个比例达到40%,亚马孙雨林的生态系统或将达到临界点,从而崩溃。
卢拉上台后,这片全球最大热带雨林的砍伐量持续下降。据巴西非政府组织“气候观测站”统计,巴西2024年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较上年减少了16.7%。该机构表示,这说明巴西政府为重新控制森林砍伐所做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此次气候大会召开前夕,卢拉公布了一项新的保护亚马孙及全球雨林项目——热带森林永久基金(TFFF)。该基金的目标是筹集1250亿美元。
据官方介绍,这一基金旨在动用公共和私人资源,由世界银行主导管理,共同保护70多个发展中国家共计超过1亿公顷的热带森林。其内容包括建设卫星遥感数据体系追踪森林树冠情况、提供资金给森林原住民以确保环境和社区保存等。卢拉称,这一基金将加强全球合作,以保护对地球来说极为关键的热带生态系统。
贝伦气候大会会场外,呼吁各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原住民代表。
另一个让人乐观的变化是,尽管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应对机制遭遇了一些停滞,但全球绿色能源正在经历一场空前“革命”——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这背后是可再生能源技术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价格不断降低的现状。
古特雷斯也在此次气候大会上激动地提到这一进展:“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强大的反击能力。一场清洁能源革命已经到来。去年,几乎所有新增电力容量都来自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经济正在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发展。它正在重塑地缘政治格局——带来能源安全和价格稳定。它首次将数百万人与清洁、价格合理的能源连接起来。”
放在十年前。这一变化几乎不可想象。彼时,气候大会讨论的一大难点还是如何让清洁能源和绿色转型变得可以负担,并体现出经济效益。根据古特雷斯提供的数据,仅在2024年,全球投资者就向清洁能源领域投入了2万亿美元,比化石燃料领域多出8000亿美元。此外,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为50万辆,而去年这一数字达到1700万辆。
低成本的绿色能源对能源供应不稳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机遇。以巴西为例,在该国近年的能源结构中,水电占据55%、风电占据16%,太阳能达到11%,是非常正面的、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例子。与此同时,巴西也是拉丁美洲成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
巴西近年来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该国太阳能发电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十。
对于这些成果,卢拉充满自豪道:“巴西不惧参与能源转型对话。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是这一领域的领导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率先大规模投资可再生能源。如今,我们国家90%的电力来自清洁能源。”
卢拉特别指出,巴西与中国在新能源等方面有深入合作,中国在能源转型等领域快速发展,在通过技术进步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为各国树立了典范。
中国已经提交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历史性地扩展到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据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中方此次承诺的下降幅度(7%至10%)和绝对量(10亿至15亿吨)都显著高于欧美国家同期水平。中方还提出了极具雄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即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做到36亿千瓦。
中国已经提交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历史性地扩展到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
当然,绿色能源转型也会面临诸多挑战,无论是全球地缘政治震荡和贸易变局,都会影响绿能的扩散和国际合作。
11月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贝伦气候峰会上提到这一问题。他表示:“中国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1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贝伦会见卢拉。
为此,丁薛祥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信心,统筹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目标,协同推进民生改善和气候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二是落实气候行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发达国家应当落实率先减排义务,切实兑现出资承诺,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三是深化开放合作,营造良好的国际经贸合作环境,加强绿色技术和产业国际协作,确保优质绿色产品自由流通,更好满足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


狗仔卡
发表于 2025-11-12 08:51 AM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