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回复: 0

郭靖宇:创作《唐诡》的,是一个没有耍大牌,没有普通工作人员被欺负的团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5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靖宇:创作《唐诡》的,是一个没有耍大牌,没有普通工作人员被欺负的团队

来源:观察者网 郭靖宇
2025-11-25 13:52:20

s40.gif 编者按:开播首日热度达到9500,三日破万,云合数据市占率29.2%,豆瓣开分8.1并保持稳定……《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作为《唐朝诡事录》系列IP的第三部长剧,低调上线取得开门红。相比于时下一众以流量明星和话题营销为买点的“自称爆款”剧集,无论是网络的讨论度、平台数据和口碑,《唐诡3》的“活人感”都非常突出——不仅打破了续集魔咒,也让IP的含金量和商业价值进一步上升。

近日,新潮观鱼对话了《唐朝诡事录》系列的出品方长信传媒董事长,同时兼任该剧监制与编剧的著名导演郭靖宇。郭靖宇认为,《唐诡》系列的故事之所以能够一直陪伴观众,除了“诡异离奇但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还离不开“传统但高效”的团队力量。

s32.jpg

“从默默无闻到小有成绩,他们都深知自己受到观众肯定,是与写得好、拍得好,无数小伙伴陪着熬夜分不开的。故而,在我们团队内,没有演员耍大牌,也没有普通工作人员被欺负,每一个岗位都受到尊重,每一个工作人员也都爱着自己的岗位”

郭靖宇在卫视长剧时代被称为“传奇剧王”,执导的《铁梨花》《打狗棍》《勇敢的心》《大秧歌》等作品深得目标受众的喜爱,每每取得极佳的收视率。但也曾因为《娘道》等电视剧中的台词与情节受到年轻观众群体的批评。在交流中,郭靖宇导演回应了《娘道》近年来的口碑起伏。

s33.jpeg

郭靖宇导演代表作品


郭靖宇表示,随着竖屏短剧的兴起,长信传媒也在积极布局“长短结合,横竖结合”的《唐诡》IP短剧,但“取代”“终结”这样的形容属于危言耸听。

“一部作品被认可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全行业都应该知道,我们的生存之本是什么。”

【对话/新潮观鱼】

新潮观鱼:郭导您好,《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低调上线不久就取得了非常惊艳的成绩。在系列剧中,《唐诡》是罕见的续集保持高质量高口碑甚至不降反升的作品。您认为《唐诡》系列获得观众肯定的原因是什么?

郭靖宇:
随着科技进步带给行业的变化,长剧集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不管长剧集还是短剧集,横屏还是竖屏,观众拿出宝贵的业余时间,是来看故事的,你讲的故事是否能让观众共情、共鸣是关键。

《唐朝诡事录》系列已经到第三季,观众看到了主角团的成长,看到了CP的养成,再看新上线的剧集时,便产生了一定的陪伴感。我觉得这种陪伴感是《唐诡之长安》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的关键。

未来也希望《唐诡》系列能够通过诡异离奇,但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一直陪伴观众,给平淡生活增加一些别样风采。



新潮观鱼:外界一直都会用“郭家班出品”来形容您参与的一系列作品,相对于编剧、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临时搭配“组局”,您是否觉得剧集质量的稳定是否也和这种传统但的高效的“班子”有关?

郭靖宇:
没有什么“郭家班”,长信传媒始终坚持以剧本创作为中心,本人郭靖宇是长信传媒的创始人,也是剧作的核心开发者,故而被市场误传为“郭家班”而已。

我并不反感这个叫法,是因为核心团队中多人叫我师父,那是在我当导演时,他们做我的导演助理、副导演、执行导演、联合导演等等,形成的习惯。而今导演巨兴茂、郭世民,制片人王冰、王永辉等也都在收徒弟,这种师徒关系比公司的雇佣关系更有感情,比临时合约更加稳定,更有益于创作风格的传承。所以,我们的团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s35.jpg

作为IP“灵魂担当”的唐诡小分队


演员与其他主创共同经历一个项目,从默默无闻到小有成绩,相互见证成长,他们都深知自己受到观众肯定,是与写得好、拍得好,无数小伙伴陪着熬夜分不开的。故而,在我们团队内,没有演员耍大牌,也没有普通工作人员被欺负,每一个岗位都受到尊重,每一个工作人员也都爱着自己的岗位。我们的剧组永远跟家一样,充满欢笑与歌声。

新潮观鱼:《唐诡3》的导演从前两部的柏杉导演换成了巨兴茂导演,新导演是否会带来一些风格上的不同?

郭靖宇:感谢老柏为《唐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而巨兴茂导演在开机仪式上说:天上掉下一个巨大的馅饼砸在了他头上。但说句实话,巨兴茂导演的压力很大。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的导演巨兴茂,曾在《铁梨花》《笑傲江湖》等剧中饰演配角,导演代表作《灵魂摆渡》

《唐诡之西行》的大获成功首先是剧作精彩,《仵作之死》《供养人》《上仙坊的来信》都是编剧多年积累的好故事,而到了《唐诡之长安》,既要回避过往的类型,又被限定在长安一个地方,从剧本上超越前作是很难的;再有,西行路上经历沙漠、敦煌、黄河渡口,从拍摄上很容易出特点,而在这一方面,长安亦不占优势。但巨兴茂导演的长处在于,他善于思考,善于运用镜头制造悬念,敢于对环境进行电影化改造,敢于强调重点,省略枝杈。

总之,我对巨兴茂导演的表现非常满意,相信老柏也认同。他们都是合作多年的伙伴,未来还会携手共进,率领各自的团队为行业贡献更多的好作品。

新潮观鱼:朝堂斗争是《唐诡》系列的一条暗线,在《唐朝诡事录长安》种它们比例大概各占多少?很多观众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一季开头特别标明了时间“先天二年”,这个年份在历史上是李隆基扳倒太平公主,正式开启自己时代的时间点。这是否意味着本季《唐诡》的剧情将会在朝堂斗争上有一个大结局?

郭靖宇:
朝堂斗争是在长安这一章节中无法回避的内容,比例并不大,但我们必须用它串起整个故事。在《诺皋记》《旗亭画壁》《去天尺五》和《借龄者》四个单元中,基本上没有朝堂斗争。先天二年既为开元元年,志怪和悬疑是《唐诡》的底色,但真实历史和朝堂斗争亦无法忽略。但我们故事的主角是唐诡小分队,而非帝王将相,故而这一季的结尾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些情节。

s37.jpg

公主(原型太平公主)与天子(原型唐玄宗)的朝堂争斗是串联起整个剧情的一条线索

新潮观鱼:剧集热播期间有过一个热搜,#唐诡3把观众写进剧里#,感觉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唐诡团队一直都很重视和观众互动,您会在每一章节结束后去搜网上的口碑吗?您是一个会很在意观众“恶评”的人吗?

郭靖宇:
把观众写进剧里,确实是参考了诡友们在第二季中对“方丈”的怀疑。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让创作者可以尽快地听到观众的声音,这种互动是我们的福气。但创作者会认真考虑剧情需要,而不是盲目地听从。

至于口碑,我当然很看重,但是恶评却并不在意,每个人都有正常表达的权力,如果是恶意的恶评也没有必要搭理。三十年风雨,我只记得住彩虹,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所以观众给我留言不用太小心,敞开心扉,直抒胸臆就好。

新潮观鱼:说到恶评,曾经在互联网圈层兴起了一股批评《娘道》的热潮,不知道当时您是否有所耳闻。近年来,这部剧在年轻人中的风评又有所回升,对于这种口碑的起伏,您是怎么看的?

郭靖宇:
当然知道,对风评的回升也有关注。25年前我曾参与了央视版《笑傲江湖》的拍摄,当年豆瓣只打了5分,25年后已飙升至8.4分。有些作品是要作为历史记忆的,比如《娘道》,对当年的批评我虚心接受,也不想辩解,作品中角色的观念不代表创作者本人的观念,我相信观众批判的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其实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初衷。很多年前刚入行的时候听过一件事,就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老师在《白毛女》演出现场险些被战士打了黑枪,我觉得《娘道》当年所经历的,大概是同样的事。

s38.gif

《娘道》虽然在播出时收视率创造佳绩,但也曾因为女主的台词被年轻群体认为“三观不正”,但近年来这部剧在年轻群体中的风评回升,很多观众表示“看完原剧后发现导演的本意是批判重男轻女的思想”

新潮观鱼:我们知道,《唐诡》系列的故事是有很深的文化与历史基础的,近年来年轻观众的历史素养不断提高,很多不符合历史的“戏说”会被吐槽,您会不会感到一些创作上的压力?

郭靖宇:
创作上的压力不是观众给的,是创作者应有的自觉。我们的编剧魏风华先生是唐史研究者,尤其对唐传奇、唐志怪建树颇深。创作本身就是要下功夫,写任何一个题材,涉及任何一个朝代,都要不遗余力地去研究,才能下笔,这是编剧要做的起码的功课。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故事,也是我们创作的初衷,这种压力对我来说是自我督促,我们自愿承担。

新潮观鱼:《唐诡》系列问世之初,很多人都看出了很多与曾经的经典剧《神探狄仁杰》的联系,这个系列在创作中是否受到了狄仁杰(电影、电视剧)的启发?当下长剧市场不复当年火爆,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会把当年电视台时期的经典长剧翻出来反复回味,目前您的公司也在布局短剧,这是否意味着您作为长剧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认为短剧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郭靖宇:
我看过《神探狄仁杰》,但真没看几集……关于狄仁杰的电影就看得更少了。

我们的创作习惯是从文学出发,不会受什么前作影响,但有一点,《神探狄仁杰》系列的编剧、导演钱雁秋是我的好朋友,他很聪明,也很洒脱,我很喜欢他,可能会从创作者身上去感受他作品的魅力。还有一部神作《大宋提刑官》,我却看得多一些,该剧导演阚卫平也是承德人,是我承德话剧团的师兄,我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导演,所以也是我很重要的老师。

《神探狄仁杰》和《大宋提刑官》都属于电视剧时代的优秀作品,《唐朝诡事录》是网剧立项,从开始没有过多地考虑电视台的播出,所以从创意上还是有些区别的。如今电视剧和网剧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唐诡之长安》也在北京卫视同步播出了,这是我们的荣幸。其实无论哪个时代,剧作都是给观众讲故事的,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陪伴”功能,是我认为剧集对观众最重要的存在价值。


《大宋提刑官》与《神探狄仁杰》作为古装探案推理剧集中的精品,至今仍在观众中有很高的人气

长信传媒在短剧上有明确的布局,专门有针对短剧的团队,我也亲自抓一部分,就是在IP系列化开发的基础上,长短结合,横竖结合。比如这次《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的播出过程中,平台会同时上线短剧《唐诡奇谭之长安县尉》和《唐诡奇谭之九重楼》。这是两个非常好的故事,我们也动员了最强的制作团队。

短剧集和长剧集是要协同发展的,小屏幕与大屏幕相映生辉,就像电影最终没有取代戏剧,电视剧没有取代电影,各种艺术形式都应有其独特的发挥空间,尽量不要用“取代”“终结”之类的词汇来危言耸听。

一部作品被认可并没有那么重要,尊重文学、重视制作的工作方法更应该被推广。其实所谓的导演中心制、编剧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演员中心制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全行业都应该知道,我们的生存之本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5 02:11 PM , Processed in 0.0567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