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3|回复: 12

[慕道与初信] 基督徒 VS. 佛教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1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过邓丽津姊妹《从空门到教堂》的见证,都会被她归主的奇妙经历,以及她寻求真理的曲折旅程所吸引。一位在佛教修行二十三年的法师,为什么在聆听耶稣基督的福音之后,竟欢然背起她的十字架跟随主?这样转变背后的缘由是什么?相信有心探求信仰究竟的读者都希望知道。

http://www.livingwater4u.com/reader/b_jidutuvsfo/index.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邓丽津姊妹《从空门到教堂》的见证,都会被她归主的奇妙经历,以及她寻求真理的曲折旅程所吸引。一位在佛教修行二十三年的法师,为什么在聆听耶稣基督的福音之后,竟欢然背起她的十字架跟随主?这样转变背后的缘由是什么?相信有心探求信仰究竟的读者都希望知道。

  邓姊妹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就「信」、「解行」、「证」「天国与佛国」、「心」、「关系」、「因果」、「人的价值」,及「谈禅」九个主题,从《圣经》与佛经的教导中做一典性的比较及对话。作者过去是一位勤研佛经,潜修佛法的法师,现今她是一位切慕《圣经》,深识神恩的基督徒。由于她对佛教与基督教都有亲身的体会与深度的了解,所以她对两种信仰所作的比较,不但洞察人微,而且人木三分。

  本书不只勾勒佛经与圣经对以上主题的不同论述,更把两方面的教导做深层生命的反省。它一方面可以帮助基督教的读者认识佛教,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佛教的读者了解基督教。它亦可成为基督徒与佛教徒做坦诚深层对话的媒介。
                                   信义神学院院长 俞继斌     二000年一月五日

邓丽津姐妹的信仰历程如下:

东吴大学外文系毕业 出家共23年,法名道清法师。在佛教界曾任佛教支会总干事,佛学院讲师、监学、教务长。

信仰历程:
  a.美国纽约“新城教会”第一次听道(1997/10)
  b.美国纽泽西:“若歌教会”受洗归主(1997/11/16)
  c.美国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进修(1998/1/6)
  d.台湾信义神学院“传统信仰与新兴宗教研究中心”特约研究院(1998/9/1起)

心路历程:
  a.曾经在佛教里认知佛陀为教法的导师,倚他的许多法门,以为可以同样“修度成就”。
  b.23年岁月,经历自力修行,体察了人的软弱虚伪,人类能力的极限及人的无知,且人的自负只叫人担负了更多的重担,徒劳无益。   c.如今觉知:人必须认罪、悔改,信耶稣基督宝血的救赎,与十字架的死同死(向着世界的罪恶);与主耶稣的复活同复活(向着天国的良善)。信的人能重生,作新造的人,得永生。
  d.籍着读经、祷告、赞美神的灵修,寻求主的教训、督责、带领;因信靠主,有重担的交托、真实的自在。   

              
楔子                                                
  一日,庄子与朋友出游,两人来到一座桥上。庄子望见桥下有鱼在水中游著,不由地说道;「鱼儿在水中快乐自在地悠游著。」这时,旁边的朋友听了庄子的话语,立即接口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否快乐地游著?」于是庄子旋即答复说;「你又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道鱼儿是否快不快乐?」
  弟兄姊妹!假如有天,你与朋友出外郊游,适逢此景,你们的对话又是怎样呢?
身为基督徒的你,或许不免要颂赞造物主——上帝的伟大造物,而你的朋友呢?或许有人会合掌称十,说;「罪过,罪过,这是业报」或说;「众生都有佛性」。也或许有人此时所顾念的是——「可惜钓竿没带出来。」又或许…… ,总之,人与人之间虽然在一起靠得很近,但彼此的对话,通常是「鸡同鸭讲」。可能只有在恋爱中的人,当一方说什么,另一方总会毫不迟疑地说。「对呀!」
朋友们!企盼我们能同心合一,都能在主耶稣基督的「爱」里「心心相印」,一同喜乐自在,你知我知。阿们!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信

  宗教信仰的入门在于「信」,信徒对自己称是的信仰,若没有深人的了解,或一昧地以自己的需求来诠释它,就称为迷信。因此建议任何自许为某宗教的信徒,对自己所称信的宗教,当有来自宗教本身的教导、认知与学习,而非任凭自己一厢情愿的诉求或解释。就本书「基督徒VS佛教徒」的主题,本文谨就基督教与佛教信仰,期许一个明辨的态度,并认清它们确实是不同的。

基督教信仰(三一真神论): 1.圣父一神 2.圣子一耶稣 3.圣灵
佛教信仰(无神论): 1.三身、三世、十方佛  2.释迦牟尼佛 3.佛性




〖 一、基督徒的信 〗


(使徒信经);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我们的主;因著圣灵成孕,从童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遇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后升天,坐在无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边。将来要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我信圣灵,一圣基督教会,圣徒相通,罪得赦免,肉身复活,并且永生,阿们。

  皈信独一真神,是有父、子、灵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是同永恒、同本体(质)、同荣耀、同权能、同创造、同救赎人类。意即神在位格上虽有不同的称呼,但在本质上、生命上,是本体上完全一致的「三一真神」。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太 28:19)
  基督徒信靠的神是永活的真神,有思想、有意志,对人有启示。他的话大有权能,叫信他话语、寻求他的人,得享安息。 神与信徒的关系,是创造者与受造者、救赎者与蒙教赎者、带领者与交托者、父亲与儿女、君王与子民、家主与家人、施教者与受教者。
神,是圣洁、公义、良善、信实、慈爱、恩惠、和平、诚实、忍耐;对我们,他施行创造、维持、带领、救赎、管理、审判、赐恩、体恤、供应、安慰。神有绝对完全的自由意志和主权,他随自己的旨意作事;「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来 2:4)

  神且要求世人按他在《圣经》中所启示的旨意生活行事;信神的话语可靠,信他的人,不但在神面前称义,蒙他悦纳,现实人生的道路得享受有神的同在、同行,能胜过一切罪恶的试探、引诱,叫人轻看那无知者的对自己的羞辱,仰望进入那永不震动、永存的国度,凭信心在世过客旅寄居的生活。

1.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a.上帝是造物主。
「起初,神创造天他。」(创 1:1)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7-28)
  b.人类生命起源于「自有、永有」、「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 3:14)
  「昔在、今在、将来永在的主一全能的上帝说;『我是阿尔法,就是开始,是奥米茄,就是终结2』」(启1:8,现代中文译本)
  C.信靠唯一的真神是第一诫命,且要单单事奉他,绝不可有偶像崇拜。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 20:26)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
  d.信神,最大的福气,是信者有永生,这就是神的爱。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3:16一17)

2.我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因著圣灵成孕,从童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遇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后升天,坐在无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边,将来要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正思念这事的时候,有主的使者向他梦中显现,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只管娶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太1:20-23)
  「次日,就是预备日的第二天,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来见彼拉多,说;大人,我们记得那诱惑人的还活著的时候曾说;『三日后我要复活。」因此,请吩咐人将坟墓把守妥当,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门徒来,把他偷了去,就告诉百姓说;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那后来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吧!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他们就带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头,将坟墓把守妥当。(太27:62-66)
  「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辊开,坐在上面。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看守的人就因他吓得浑身乱颤,甚至和死人一样。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太28:1-7)
  「第三日,神叫他复活,显现出来;不是显现给众人看,乃是显现给神预先所拣选为他作见证的人看,就是我们这些在他从死里复活以后和他同吃同喝的人。他吩咐我们传道给众人,证明他是神所立定的、要作审判活人、死人的主。众先知也为他作见证说;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那些奉割礼、和彼得同来的信徙,见圣灵的恩赐也浇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徒10:40-45)

  耶稣基督有赦罪的权柄;他的救恩要降临在信的人身上,也需我们有一些必要性的认知,即接受耶稣基督为个人的救赎主;
  a.《圣经》教导我们,人要认罪、悔改,藉著耶稣基督宝血的洗净、救赎,信靠圣洁的神,才能真正有「永生」的盼望。
  「知道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著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著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 「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路24:47-48);「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 3:19)
  人类要谋求「永生」,先决条件得承认自己是有罪的人;因为人成为必死乃是由罪而来,起始于人类始祖亚当。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 15:7);「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1:8-10)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凡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 5:12)

  b.人既是有罪的,人如何能自救?拯救之道唯有信靠无罪的耶稣基督,因他的义行,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唯一的出路是「因信称义」,因为唯有耶稣基督作了我们生命的王,才能将我们从罪里释放出来。
  「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后5:21-22); 「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罗 5:18); 「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吗?」(罗 5:17); 「但现今,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神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6:22—23); 「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 1:17);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藉著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罗5:1一2)  

  C.明白十字架的救恩;人既都犯罪,无法自救,亟需耶稣献上永有功效和无限量宝血来救赎,因为罪的结局叫人与圣洁的神隔绝而死亡,作罪的奴仆。但那受试探而不犯罪的耶稣,为人类的罪受试探、受痛苦、受刑罚;耶稣是以没有犯罪的血肉之躯的死,打败掌死权的魔鬼,释放一生因怕死而犯罪,作罪奴的人;因他完全顺服天父的旨意,拒绝一切试探而不犯罪,因此成就永远得救的根源。人的罪,因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同死。人要得救,因信耶稣基督三日后复活而重生,成为新造的人。

  「所以,我们藉著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著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6:4-11)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一切都是出于神,他藉著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这就是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神和好。」(林后5:17一2 0)

  d.只有奉耶稣基督之名,才能拯救我们,带我们进人永生神的国。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著得救。」(徒 4:12)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 14:6)
  「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太 10:32)

3.我信圣灵,一圣基督教会,圣徒相通,罪得赦免,肉身复活,并且永生。
  a. 要接受施浸。受洗归主,必然得救。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 16:16);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一我们神所召来的。」(徒2:38-39)  

  b.使我们脱离罪和死的捆绑,得著生命与平安。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8:1-6)

  C.叫我们确实是属基督的,属永活的生命,再活的是有灵性的身体。
  「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灵却因义而活。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罗8:9-11)
  「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经上也是这样记著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灵;或作血气)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林前15:44-45)

  d.帮助我们向天父祈求,使万事互相效力,荣神益人。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著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八:26-28)

  e.要加人教会,要服事主;在教会里—一神在地上的家,与主连合,坚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 1:23)
  「为要藉著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弗 3:10)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 3:15)
      


〖 二、佛教徒的信 〗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他的入门从皈依「三宝」开始。
  皈依「三宝」;
    尽形寿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为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尽形寿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尽形寿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为统理大众,和南圣众。

  佛教徒行皈依「佛、法、僧」三宝的礼仪,即是决志(发誓)以皈向于「三宝」作为他今后立身处事的原则。首先在他心中认定的「佛」;是个具有真知卓见、大彻大悟的圣人,是人类最慈祥、最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一生讲述了很多「法」;有教理、有实践,后经其徒众结集及后辈增加讲论,而成《三藏》经典。身为佛教徒当常习学佛法而修行,并有带领他(她)皈依的「僧」为其教师(师父),所以「僧」当要是严持戒律的出家法师;他必是割亲辞爱,以弘法利生为职志的大善知识。

  佛法浩瀚,修行的路是艰苦的,成佛更不是容易的,为求能坚定意志所以又要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能发这样的大愿,因被教示说;生命是有「三世六道轮回」的;若皈依佛,就不堕入地狱道;皈依法,就不堕入饿鬼道;皈依僧,就不堕人畜生道。
以上是一个佛教徒在皈依仪式中的浅近认识,要进入实践,还得有更进一步的知见,名为「正见」。

1.「佛」
  a.三身佛: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遮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b.三世十方无量诸佛:皆是过去生经三大阿僧只劫,累世学敬每世佛修行,并得某世佛授记成佛的(见《大藏经》;佛本生因缘)。
   三世佛:现今佛为释迦牟尼佛,过去佛有迦叶佛等,其后未来佛有弥勒佛等。
   十方佛: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等十方等都有无量诸佛名。
  C.释迦牟尼佛是今世娑婆世界教主、导师;佛弟子要依教奉行,是依教而非依靠,故不能有求取的心。
  《金刚经》有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所以佛弟子要想了生脱死,超越三界,就要学佛一样,历经多生多劫的修行,才能达成,名为成佛。人若今生修未成,就要寄望下一世,再跟下一尊佛学效修行;或直向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处,历经九品晋级修行,直到值佛授记成佛。

2.「法」
  a. 佛教经典,总名三藏十二部。三藏者,经、律、论;十二部者,即十二种文章体裁:
   (1)长行;以散文式直说法相,且不限定字句之数,因行列长以名之。
   (2)重颂;宣说于前,接以偈颂结说于后,有重宣之意。
   (3)孤起;不是依于前面长行文的意思,而另有文意发起的渴颂。
   (4)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说法教化因缘。
   (5)本事;记载佛所说其弟子过去世的因缘。
   (6)本生;记载佛说自己过去生的因缘。    
   (7)未曾有;记载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
   (8)譬喻;以譬喻说法,使令明白开悟。
   (9)论议;以论议或问答来解析法意。
   (10)无问自说;例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
   (11)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真理的经文。
   (12)记别(或授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记成佛。

  此十二部,只有长行、重颂、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是依照经文所记之事立名。又小乘经没有无问自说、方广、授记三类,仅有九部。

  佛法浩瀚,自西汉从西域传入中国,经历代高僧言行,自立宗门教派,便于大众教学行持,至隋唐底定,分为八宗;有律宗、三论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法相宗、净土宗。此乃为便于行者专精一门深入,修法大抵不出三十七道品,即以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不净、观受是苦的「四念处」为起始、根基,进历「四正勤」一「四如意足」一「五根」一「五力」一「七觉支」至「八正道」,共」三十七道品。

*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
* 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为欲神足(希慕欲乐于道)、勤神足(精进无间于道)、心神足(一心正念于道)、观神足 (心不驰散于道)。
*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是生圣道的根本。
*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谓信力能破诸邪信,精进力能破身之懈怠,念力能破诸*邪念,定力能破诸乱想,慧力能破三界诸惑。
*七觉支:是修道者修五根、五力后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1)择法菩提分——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2)精进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4)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快乐;
   5)念菩提分——时刻观念正法,令定慧均等。
   6)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7)舍菩提分——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修行由凡夫到成佛,要历经五十二阶位,即; 十信~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至妙觉。
*十信:
   1)信心一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
   2)念心一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
   3)精进心一不杂日精,不退日进,进趣真净的心。
   4)慧心一心纯行勤,智慧自生的心。
   5)定心一百杂粉碎,心体湛然。
   6)不退心一定光发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
   7)护法心一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
   8)回向心一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络。
   9)戒心一安住净戒,心光常凝。
   10)愿心一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
*十住:
  l)发心住一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
  2)治地住一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
  3)修行住一心所涉知,具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
  4)生贵住一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
  5)方便具足住一自利利他,方便具足。
  6)正心住一心念同佛,惟得其正。
  7)不退住一身心增长,无有退缺。
  8)童真住一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
  9)法王子住一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
  10)灌顶住一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
*十行:
  1) 欢喜行一随顺众生,随喜功德。
  2) 饶益行一饶利众生,使得法利。
  3)无慎恨行一等视众生,不见其过。
  4)无尽行一三际十方,化身无尽。
  5)离痴乱行一了达法门,悉无错误。
  6)善现行一既离痴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
  7)无著行一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
  8)尊重行一缘般若故,成无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
  9)善法行一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人诸佛法轨中。
  10)真实行一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
*十回向:
  1)离众生相回向一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盘道,名救护一切众生。
  2)不坏回向一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人法身,无能坏者。
  3)等一切佛回向一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
  4)至一切处回向一觉智周圆,无所不遍。
  5)无尽功德藏日向—一切世界,过恒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一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 趣果,取涅盘道。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一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
  8)真如相回向一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一诸法本空,心无缚著,于根尘中,得大解脱。
  10)等法界无量回向一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
*十地:有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此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己属圣位。
*等觉:十地位满,将证佛果,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名等觉,又名「一生补处」,或金刚心菩萨。
*妙觉:自觉、觉地、觉行圆满,智德不可思议,为佛果的无上正觉,故称妙,证得此觉者,即是佛了。

  或有以大小乘之分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以此而有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之别:
*五乘共法:有五戒、八支斋戒、十善、三福业;又称人天共法;是从人天乘至菩萨乘必备的基础,也是出世的根基。
   2)八支斋戒一五戒法再加三戒;第六、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第七、不睡卧高广大床。第八、不非时食。
   3)十善一十种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瞠、不痴。
  
*三乘共法:三乘指声闻、缘觉、菩萨。为「声闻j说「四谛法」,为「缘觉」进说「十二因缘法」,为「菩萨」更说「六度波罗蜜」法门。
    四谛法;苦、集、灭、道等世、出世因果。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谓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道理,谓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的愚痴无明,和贪欲、瞠恙等烦恼的掀动,而造作了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是招集了种种的苦痛。灭谛,是说明涅盘境界为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真理。道谛,是说明证得涅盘的修道,有三十七道品。「集」是因,「苦」是果,是迷执世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得出离三界的因果。

   2)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生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其历程为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即
    (1)无明(贪瞠痴等烦恼生死根)
    (2)行(造作诸业)
    (3)识(业识投胎)
    (4)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5)六人(胎儿长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人形)
    (6)触(出胎与外境接触)
    (7)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
    (8)爱(对境生爱欲)
    (9)取(追求造作)
    (10)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
    (11)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12)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如此从无明起,不能觉悟而有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3)菩萨;梵语「菩提萨捶」的简称,中译为「觉有情」,就是觉悟有情的意思,亦即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大乘不共法:
  a.又称一乘,谓唯此「佛乘」乃唯一终究,而五乘、三乘都是方便法;因如来出世本怀唯以一大事因缘故,为「开、示、悟、人」「佛之知见」。
  b.此法在人、天、声闻、缘觉乘的共德之上,再进修「菩萨行」、「佛果德」的法。
  C.谓众生皆有佛性,有二;(1)理佛性;谓一切法本性空寂,故可染、可净,可迷、可悟,因此可转凡成圣。(2) 行佛性;谓佛种从缘起;起初以见佛闻法为因缘,发大善提心,熏习大乘佛性,其次以此成就的「菩提心」,永为成佛因缘。
  d.以慈悲为行,空慧为观,学十善,摄三聚戒(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e.又有「六度」与「四摄」行入菩提道(上契佛道,下化众生)。
六度、四摄皆为菩萨所行:

*六度波罗蜜
 六度:
  (1)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度*贪。
  (2)持戒:有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度毁犯。
  (3)忍辱: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度瞠恚。
  (4)精进:有断精进、修精进、求化精进,度懈怠。
  (5)禅定:有身定、口定、意定,度散乱。
  (6)般若:有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度愚痴。
    六度涵盖了一切菩萨所修的法,故又称为「万行」。波罗蜜者,谓由生死烦恼此岸度至涅盘安乐彼岸。
  四摄:
  (1)布施摄:于钱财心重者用财施,求知心重者用法施,于心常有畏惧者用无畏施。
  (2)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和态度对待人,使令生欢喜心。
  (3)利行摄:以身、口、意皆能利益他人,利己利人共成佛道。
  (4)同事摄:与共事者能同识共契,而度化之。
  总说修行即修心:此心包括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修。是根据「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思辩原则。

  佛法的时空、宇宙观念是「三世」、「十方」、「十法界」、「三千大千世界」、「莲华藏世界」之说:
  *三世:过去生、现在世、未来生。
  *十方:东、西、南、北、东甬、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以上为四圣,不再轮回)、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此六称为六凡,有轮回转世之苦)。修行是为超六凡入四圣。
  *三千大千世界:
   3) 一小世界有初禅三天,一小千世界有二禅三天,一中千世界有三禅三天,一大千世界有四禅九天及四空天。
  *莲华藏世界:是释迦如来真身毗卢舍那佛之净土。在风轮之上的香水侮中有大莲华,在此莲华中含藏著微尘数的世界,因名莲华藏世界。此世界共有二十层,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在第十三层之中。

3.「僧」
  在佛法教团依教奉行、和合共住之行者。此和合有六:
   1)身合同住   2)口和无诤   3)意合同悦
   4)戒合同修   5)利合同均   6)见和同解
  所以僧众要作在家信徒的表率,为之敬重,尊为「人天师表」的期许。

  以上纲要地略述佛教徒应有的「信」。佛法内容相当的繁复,本就繁多又多所重复,莫说一般信众能否知解、遵照奉行,就是教内法师,正汲汲营营于佛教事业,美其名为发扬大乘精神,实则根本的修证都没有,较之一般行善者,岂不更沽名钓誉。或为省事,彼此说:「只要念佛就好」,以为这一句佛号,就能开启一切智慧,简直是把释迦牟尼一生的说法弃之如敝屐。是「愚民政策」之至极。

  佛法主张「心外无物」,应是没有「他力」的;念佛感应是由自己的念力成就,如同一般人说的「心想事成」。佛法的「他力」是要别于禅修的「自力」而名之。实则真正的「他力」应是非藉由个人行为才有或消失的,它的存在是「自有、永有」的,而由它自己(自有、永有)来帮助需求他帮助的人们。佛法有说「佛性本自具足」,企图由「内心的观照」找回「清净自性」(名为佛性),其实这种思想源自印度的「梵我合一」,正合于中国「天人合一」的胃口。古今中外,历经了几千年,人的苦心积虑、极尽思索,或以不思议心,以为放空、净化就可找到神性、自性或佛性。这些努力的结果,尽是堕人重重无尽的幻象之中,够机灵的懂得一次一次的跳脱,一句「无常的安住」却叫你从此一直乐此不疲,自以为可以游戏人生,却不知己中了魔鬼的伎俩,沈迷在幻化的异象中而自以为是,且自视甚高;尽说一些「狗子有佛性也无」,连自己都不懂的话,把大伙儿牵引至五里雾峰,表示道行高深莫测。口说:「非也,非也」,叫人只是「丈二金刚,摸不著头」,更不明白,只徒唤自己是白痴一个。

  或有些自称是佛教信徒者。他们虽有皈依,但对佛法的认知是一知半解,或全凭「自由心证」。自己怎么说就怎么是,说佛如何对他现身,或某某菩萨很感应,或甚至信徒可以为法师授记。说某某法师是某活佛或菩萨来转世,岂非自夸自己修行境界更高。不知这样的说词根本是与原始教义不符的;佛法强调要「无相」、「无得」,是「无神论」说。以「观世音菩萨」为例,其实是代表「大悲门」;他有十二大愿(解七难、去三毒、应二求)应众生素求,基本条件是信者要修「观音法门」;真观、清净观、悲观、慈观、广大智慧观等五观及耳根圆通。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现身,应以某身得度者,是指度入佛道,而非信徒一厢情愿,用苦肉计(苦待自己)来达成自己的诉求。除此而外,还要修「文殊菩萨」的「大智门」,「普贤菩萨」的「大行门」。佛教的菩萨很多,各有其修门的特长,信徒终其一生不可能全部记忆、了解,更遑论实践。所以只能寄予来生或幻想有一「极乐净土」这样一个好修道的去处。因此一定得加上「三世因果」说,才能让佛法的教义,似乎无懈可击。



〖 三.对佛教信仰的一点思考 〗


  1. 根据佛法的「三世因果」、「十法界」及「唯识论」说,六道轮回,投胎转世,各有正报、依报,是由种子造就成熟,业力因缘所致;各个六道受生,需此一世业报受尽才能有他生的转换,至另一生的缘起。所以就「超度」一事来探讨,法师会告诉你说:鬼有神通,故可至法会现场听经闻法。如此说来,鬼似乎比人略胜,但在佛法六道排列中,鬼是在人道之下;又六道受报是因果决定的现有、事实;以此推理,人、鬼殊途,如何能有互动的关系?或鬼会否愿意听任人的摆布?又寺庙每年超度法会的名单有增无减(旧的累积),说明了「超度无效」。又有说「超度法会」,是向鬼说法,让他们听解明白后,速速去投胎转世;但是请想想,既有「因果成熟」说,投胎到那一道是由因果决定的,岂可由众生,以因不放弃或拒绝某一道而决定的;若鬼可以拒绝投胎,那人是否可以拒绝死亡?

  2. 事实有很多人有与鬼灵遭遇的见证,告诉我们确实是有能力很强的灵存在(一般误认为先祖或不知名的鬼灵)

  根据以上两点推知:灵异的存在不是因果受报的鬼道,没有佛法所谓的鬼道这回事,「六道轮回转世」之说也就不能成立。「十法界」的「四圣」的精神象征或可研究、学习。要认定它的真实存在,是有待讨论的(在「解行篇」讨论)。

  本章重点式的介绍「基督徒的信」与「佛教徒的信」,不同的宗教信仰,决定他们今后生命的方向:这两种不同的宗教信仰给信者绝然不同的「思辩」和为人处事的原则。就「思辩而言」,有相当大的迥异;基督教是「来自于神的绝对主权」,相信确实是有「造物主」;佛教是「人自己内心深处的启发」,世法是相对的,它的超然、第一义谛是「绝待义」,非有「绝对」,是「无神论」。至于「为人处事」的不同,放置在「解行篇」再来讨论。本章的建议是希望佛教徒能走出重重无尽的自我捆绑,不妨以提供的《圣经》章节,重新思想,您将发现真实从上头,神赐下的智慧,绝对比人思索的或「不思议」的来得高明。

  佛教,真看透世间的苦与无常,但因此而离弃人道,是「因噎废食」的行为,除了加速死亡(人道不在想望中」,且失丧了对人类生命有神所要告知的美意。所以成为基督徒,在他「三一真神」的信仰里,进人主内的大家庭,是「爱神、爱人」的「群生」。因为有爱,群生就是美好的互动;因为有耶稣基督的带领、分别为圣,圣灵来指教我们;身为神的儿女,活著,就每一个人都得神丰盛的恩赐,每一个人都是尊贵的,都是神所最爱的;就在我们人道,「永生」是可盼望的: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我凭著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著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罗十二:2一8)
  
  《圣经》,六十六卷,我们认识了神的善良、纯全,也明白了我们信靠的神,能保守我们过圣洁与诚实的生活;如同在基督的身体里的每个肢体,人人能各安其位,有尊荣,就不会相争,就真能和平共处,就在人道里去认知生命;感受神眷顾、保守的福分。

  佛法繁繁复复,终其一生,让你研究不完,更别说是否做到「实践」的功课:佛门内的工作、活动,又让信徒忙得「不亦乐乎」,所以无暇去得知。佛法有大多只是理论的空谈,而有些却己能看出它的矛盾。恳求大家要有不断追求「真理」的心,相信「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三:21)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胸怀太宽广了,耶稣都能上天道,
于是就造成了这个悲剧,
所以阿,不能指望佛教来阻止亚伯拉罕一神宗教的传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第一眼,还以为是邓丽君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2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思想,至少包含着对一切人的悲悯宽恕。

基督教的福音,却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历代祖先必下火海地狱的恶毒诅咒!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解行(佛经与圣经的对话)



〖 一.「启示」的对话 〗


  佛法称其修持的历程叫「信——解——行——证」;即是说,要称为入门,一定要先有信。于其所信,有明确的认识,然后「依教奉行」。佛教徒信的是「佛」:就佛本身,他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从佛教徒此方对佛的崇拜,是因认知的「信」,在解行上是「十一善」(见「百法明门论」的「五十一心所」(注1)的第一门:信的对象——佛,具有实德、实能、实力。

  「信」是明确的知见:属乎佛法的「八正道」,佛教名之为「正知见」。仅只有信,不能成为自己的实质,所以紧接著要有实践的工夫,所以说要「解行并重」。有「信」之「解」后的「行」,「行」才不至成为「狂行」。有「解」之「行」为后续,「解」才不至成为「空论」。故在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任一解门,必须付诸于行持,才得以进人「八正道」的「正念、正定」;修得的果为「真证」。
————————————————————————————————————
  注1. 五十一心所:唯识宗立五位百法,以总括宇宙万有。五位者: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百法者:有心法八(识的自性)、心所法五十一(识的所属)、色法十一(心法、心所法之所变)、不相应行法二十四(心法、心所法、色法所不相应)、无为法人等共一百法。其中五十一心所:为十一善(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瞠、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 不害)、六根本烦恼(贪、瞠、痴、慢、疑、恶见)、二十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共五十一。
————————————————————————————————————
  为文起始,对佛法教门有这样的框定,事实存在是因现有大多自称为「佛教徒」者,大过于从自身作过度无限的发挥,只因听说「众生本具佛性」及「佛性本自具足」,又被「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或「净土宗」的「念佛就好」(谓念佛就可至一心不乱)这样的一句话,就轻忽了「教理」的必要性。除了令人感叹人对自身存在立足的不负责之外,真是看出大多数的人是「漫无目的」或依旧是以他那「有罪的我」过完他的一生。
  上节「信」,作为宗教入门的必备知见,也约略可见宗教思考不出两大方向:即「从人」与「从神」,两种绝然的不同,尤以「佛教」与「基督教」最具差异。故从它们两者彼此的「对话」,更可明了它们各自的特质。

佛经的启示:
  —、人的自觉:是人的主权,作人自家的主人翁。
  —、修行的因果:入世与出世。
  三、罪的忏悔。
《圣经》的启示:
  —、神的默示;神的主权。
  二、因信称义。
  三、赦罪
    


〖 二. 「主权」的对话 〗


「佛经的启示」:(启发人的自觉。是人的主权,作人自家的主人翁。)
1.人的本性、佛性;
  a.「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断无量亿诸烦恼结,即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音,中译为佛的线上正等正觉)(据北本《涅盘经》卷七载)。谓一切众生「佛性」本自具足,今是凡夫,为烦恼所覆,故须断除烦恼,佛性才能显发出来。而佛为此行圆满,以致佛性常住无有变异,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者。
  b.佛性有三种:
l)凡夫生来本具之佛性一住自性。
2)经过修行显现之佛性一引出性。
  C.天台宗立「三因佛性」
   1)正因佛性—一切众生本具之三谛三千之理。
   2)了因佛性一观悟佛理所得之智慧。
   3)缘因佛性一能起智慧之缘的所有善行。
  此三,a及b、c之(1)属先天「性」本,b、c之(2)、(3)属后天「修」得。但性、修本来不二,因果互具,故以加上果性(菩提之智德)、果果性(涅盘之断德),合称为五佛性。
  d.华严宗谓众生之佛性圆满俱足一切因果性相,有情俱足成佛之可能性为佛性、觉性;并主张成佛为限于有情。
  e.密宗谓森罗万象悉是大日如来之法身,故立「悉有佛性」之说。
  f.三论宗废有关佛性之种种议论,以为别说因果即是迷执,故称非因非果之中道佛性。
  g.法相宗说有二种佛性:
   1)理佛性一所有存在本体之真如理。
   2)行佛性一含藏于个人阿赖耶识中成佛之因的无漏种子。
  具理佛性,而不具行佛性者,亦不得成佛。又立「五种性说」,即菩萨、声闻、缘觉证悟所得之三种定性、不定性及永不能成佛之无性;主张唯菩萨定性与不定性者具有行佛性。
  h.禅宗虽言证悟「众生本来之面目」,但却否定执迷佛性有无等问题,有「狗子有佛性也无?」之公案。净土宗承认理佛性之说,然亦有加以否定者。日本净土真宗主张成佛系依阿弥陀佛知本愿力,谓如来给予众生之信心为佛性,此即信心佛性说。然以中国莲宗谓修至「一心不乱」,却属理、行佛性说。

2. 宗教:佛教算不算是宗教?或者它只是某种哲学思想?
  a.宗教,一般认为是以「神与人的结合」为本质的。佛教不承认救世主的神,尤其是原始佛教,重视的是人的自我觉念,不认为有固定不变的神为创始者。生命是无始无终,要能安于不断的变化,这就是「佛性」的应用,无常的安住。是心外无物说,是不承认有我们要与他建立关系的神。所以就以上论述,论及佛教,可谓它是属于非宗教的哲学。
  b.以净土教门,因据佛陀本愿力而成立的救济观,亦属自力行为之圣道门,仍是无神论的思想。
  c.又据Paul Dahlke在(宗教及道德的佛教)一文中说:「宗教是将全体的因果要求,于自己的身心上来体现」,凭此而论佛教是彻底的宗教。
  d.佛教的宗教性虽不是建立在「神与人的结合或关系」为宗教定义,但日本加藤玄智博士所说的:开祖的佛陀,在佛弟子的心目中,已被视同于神,甚或是神以上的神,他们皈依佛陀,与异教徒的皈依于神,是同样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佛教有其符合宗教信仰的特质:就是对无限生命的憧憬与解脱的要求。而它的方法、解决之道,必须反求于自心;以「自」为灯明而不依他,以「法」为灯明而不依他,为佛陀一再及最后的教诫。所以说,佛教的立场,以解脱为门,开展无限生命的想像,迎合了人自许相当大的自主权,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圣经》的启示:(神的默示、神的主权)
1. 是神自己:一切出自于他;
  b.神的主权,神说要有就有;神有应许和成全。神造人,且要人生养,治管这地的活物;要人遵守神的道,人若专心跟从,必蒙赐福,否则就有祸殃降临;神是有权威的,人不可妄为。神的恩待、怜悯有他绝对的主权;赏赐的是神,收取的也是神,人当尽力的是时时寻求他、认识他。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 1:3);
  「神说:诸水之闲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创一:6-7)
  「神说: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一:26-28)
  「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创 8:19)
  「耶和华站在梯子以上(或作站在他旁边),说:我是耶和华——你祖亚伯拉罕的神,也是以撒的神;我要将你现在所躺卧之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你的后裔必像地上的尘沙那样多,必向东西南北开展;地上万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我也与你同在。你无论往那里去,我必保佑你,领你归回这地,总不离弃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应许的。」(创二十八:13—15)
  「耶和华说:我照著你的话赦免了他们。然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遍地要被我的荣耀充满。这些人虽看见我的荣耀和我在埃及与旷野所行的神迹,仍然试探我这十次,不听从我的话,他们断不得看见我向他们的祖宗所起誓应许之地。凡藐视我的,一个也不得看见」(民十四:20-23)
  「凡从埃及上来、二十岁以外的人断不得看见我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应许之地,因为他们没有专心跟从我。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可以看见,因为他们专心跟从我。」(民三十二:11-12)
  「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我要思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出 33:19)
  「耶和华说:我要立约,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是在遍地万国中所未曾行的。在你四围的外邦人就要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因我向你所行的是可畏惧的事。」(出三十四:10)
  「你们若不听从耶和华一你们神的诫命,偏离我今日所吩咐你们的道,去事奉你们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就必受祸。」(申 11:28)
  「因神降的灾祸使我恐惧;因他的威严,我不能妄为。」(伯 31:23)
  「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 1:21)

2 .宗教:
  a. 是真神的信仰。有他的道和诫命,信徒唯有顺服,能谨守他的诫命,就能得称赞、美名、尊荣,归入他的圣洁。
「你今日认耶和华为你的神,应许遵行他的道,谨守他的律例、诫命、典章,听从他的话。耶和华今日照他所应许你的,也认你为他的子民,使你谨守他的一切诫命,又使你得称赞、美名、尊荣,超乎他所造的万民之上,并照他所应许的使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申二十六:17-19)

  b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有永生的盼望。
  「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几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我们劳苦努力,正是为此,因我们的指望在乎永生的神。他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提前四:8-10)

  C.耶稣基督的信仰是最重视「神与人关系」的信仰。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现在我们既靠著他的血称义,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著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不但如此,我们既藉著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为乐。」(罗五:8-11)

  d.唯有信靠主耶稣,人才能到天父面前,并藉著圣灵,让我们得知神的恩赐,人靠自己去寻求,所知有限,且不能知道神。人所能知道的,是神所赐下的那一小部份。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 1:18)
  「只有神藉著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林前二:10-12)



〖 三.「修行」的对话 〗


  「佛经的启示」:(修行的因果,有出世与入世。)
  佛法最谈「因果」,根本「四谛」法门即在解说「苦的果、因」(苦谛、集谛)和「悟的果、因」(灭谛、道谛」。其目的是为求解脱、了生脱死,所以「修行」就成为符合「因果」的必要功课。佛法不外有「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三十七道品」的因果法则,其中「四谛」法明晰一切出世、人世的因果,作为修行「三十七道品」入门「四念处」出世法的原理。
  *四谛(苦、集、灭、道):又称「四圣谛」,为释迦牟尼佛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为五比丘(出家受具足戒之僧)所说,阐明迷、悟之因、果。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之大纲。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昆婆沙论》卷七十七、《大乘阿昆达磨杂集论》卷七等所说四谛之义:
   1)苦谛一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苦谛,即明白生死实是苦之真谛。
   2)集谛一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
   3)灭谛一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人于涅盘之境界。灭谛即关于灭尽苦、集之真谛。
   4)道谛一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盘之境。道谛即达到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是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故有谓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有此必要法门,大乘经典亦有此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又所发挥,于是依此四谛之理有「三转十二行相」及「四谛十六行相」。

  *三转十二行相:四谛之理分为三阶段,而各有四种行相之说;若以苦谛为例,三转即:
  1)初转,说此为苦谛之「示转」。

 *四谛十六行相:有部教学之修证论。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即「观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谓一切万法无恒存性,为苦、为假相之存在,无实体性:「观集谛有因、集、生、缘四行相」,谓爱执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为苦生起之助缘:「观灭谛有灭、静、妙、离四行相」,谓苦灭之理想境界即灭系缚、静烦恼、殊妙境、离灾祸。「观道谛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谓至苦灭之圣道,为圣者实践之正道,合于正理,趋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
  又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四谛有大、小乘之分;小乘还有修作,称为「有作四谛」,不完全、不究竟;大乘后无修作,称为「无作四谛」,是完全而究竟的。
  又天台宗智颢大师依《胜鬘经》、《涅盘经》之说,别立浅深不同之四种四谛:
   1)生灭四谛,为藏教所说;为生灭之事,观四谛之因果为实有生、灭。
   2)无生四谛,又称无生灭四谛,为通教所说:就因缘诸法即空无生,而观四谛迷悟之因果,均是空无而无生灭。
   3)无量四谛,为别教所说,就界内界外恒沙无量差别,而观一切现象皆由因缘生,具有无量差别,因而四谛亦有无量之相。
   4)无作四谛,为圆教所说,谓迷悟之富体即实相,而观迷与悟之对立,矛盾即非矛盾,而皆为实相。四谛法尤见于《阿合经》,是佛陀令声闻之人依此修持而悟真空涅盘之理。

  佛法的基本课题,还是以「出世法」为主,纵然是大乘:唯一佛乘之目的,出世法定是必要的根基。虽然佛陀在「善生经」(《中阿合经》卷第三十三),藉六方礼教导恭敬、供养、礼事一切众生(父母子女,师徒、夫妻、主仆、亲友、沙门等),又告诫「四种业」、「四种秽」、「六非道」、「六灾患」及阐述「亲与非亲」、「四善亲与四事亲」等为人处事之道。而就个人人世修为又有「四摄事」:1」惠施、2)爱言、3)行利、4)等利。所言极是,无怪乎弟子们听后,无不口说依教、欢喜奉行。另又有《十善业道经》讲说修十善业因之功德。《阿含经》亦有谓:行十善将生人天世界,行十恶则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说。只是修十善,仍在轮回转世里,至于要了生脱死、出世的条件仍须此十善世法,故此称为「人天乘」,是五乘共法。
  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载,修下品十善,可为人中之王;中品十善为粟散王,即小国之王;上品十善为铁轮王,进入转轮圣王之列。

  佛法可说是出世、入世全部包办,因果的解析似乎也非常细密(但也有很多不完备)。但须注意到佛法的特色还是在「解脱道」:其所谓的人世法或如何把佛法落实在生活中,不过是因人尚须在世间活著,而不得不兼顾的说词。所以如《法华经》指向唯一佛乘,学佛的目的乃在成佛,所以从凡夫到佛果,既谓一切众生「佛性」本自具足,今是凡夫,为烦恼所覆,故须断除烦恼,佛性才能显发出来。而佛是此行圆满者,以致佛性常住无有变异,是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者。凡夫与佛最大的差别,就在烦恼断除与否(此点放置第三小主题「罪的对话」再来讨论」。


《圣经》的启示:(因信称义)
 a.没有人世与出世的划分,真实的神带领现实的生命,一直到永远。
  《圣经》对人世的看法,一样有「苦」之说辞,解决之道却截然不同,乃是要完全的信靠神,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从《圣经》的教导,一样不能忽视人的善、恶因果,但提供另一更重要的「第一因」是上帝的主权和他的爱。离弃了神,人自恃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知识不能使人成圣,反加添了极重的劳苦;因为掌管生命的是神,所以人所当尽的本分,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因必审问的是神。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几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传1:2-3)
  「万事令人厌烦(或译: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传1:8」
「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传 1:13)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 1:18)
  「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 2:11)
  「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著什么呢?因为他日日忧虑,他的劳苦成为愁烦,连夜闲心也不安。这也是虚空。」(传2:22一23)
  「我又见人为一切的劳碌和各样灵巧的工作就被邻舍嫉妒。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 4:4)
  「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我说,要得智慧,智慧却离我远。万事之理,离我甚远,而且最深,谁能测透呢?」(传7:23-24)
  「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因为人的苦难重压在他身上。他不知道将来的事,因为将来如何,谁能告诉他呢?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这一切我都见过,也专心查考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有时这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我见恶人埋葬,归入坟墓;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在城中被人忘记。这也是虚空。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神。」(传8:6一13)
  「我儿,还有一层,你当受劝戒;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或译:这是众人的本分)。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传12:12-14)

 b.因信称义:唯信靠耶稣基督完全的救恩,其他别无办法,唯有因信就得著。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二:8-10)
  「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神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0-12)
  「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但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力。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著耶稣的血,籍著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既是这样,那里能夸口呢?没有可夸的了。用何法没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吗?不是,乃用信主之法。所以(有古卷:因为)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罗三:20-28)
  「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或作:在灵性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提前 3:16)
  「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神。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 可十一:22-24 )

  C.信就应当有好行为:要禁戒肉体的私欲,有属灵的争战。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谨守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并敬畏神,因为信者如今要归到灵魂的牧人监督了。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或作:眷顾)的日子归荣耀给神。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事。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藉著自由遮盖恶毒(或作:阴毒),总要作神的仆人。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什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神看是可喜爱的。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咸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困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你们从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却归到你们灵魂的牧人监督了。」(彼前二:11-25)
  「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彼前三:1-2)

  d.灵的茁壮、生长: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以此喂养成长,被建造成为灵宫、圣洁的祭司;不只是吃灵奶,还要能吃干粮,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如此能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又要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藉著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彼前二:2一5)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来五:12-14 )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神、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神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来六:1-3)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却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20-21)  
  「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他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都当从你们中闲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四:30-32)
  「所以,你们该效法神,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弗五:1-3)



〖 四. 「罪」的对话 〗


  「佛经的启示」:(罪的忏悔)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有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即谓众生的心意念充满了罪性。《百法明门论》更有细分的名相,以烦恼为总名,细名有「贪、瞠、痴、慢、疑、不正见」六根本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二十随烦恼,及「睡眠、恶作、寻、伺」四不定等。这些罪使凡夫之所以为凡夫,成为不断在生死轮回当中,招致苦报,不得出离的因素,又称恶业因,也障碍成佛圣道,故又称「罪障」。所以佛教徒最要常作的功课是「罪的忏悔」:于是乎佛教的忏罪法在中国历代以来,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自南朝梁代起,采用大乘经典中忏悔与礼赞内容而成之忏法,以种种形式流行,从而产生许多礼赞文和忏悔文。据《广弘明集》卷二十八悔罪篇之记载,计有梁简文帝之「涅盘忏启」、「六根忏文」等,梁武帝之「梁皇宝忏」等,陈宣帝之「胜天王般若忏文」等。隋、唐之间,佛教宗派渐起,各派依所宗经典撰成种种忏悔行法,如天台宗大师智颢撰「法华三昧忏仪」、「金光明忏法」等;净土宗有善导撰「净土法事赞」等,华严宗宗密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一行撰「华严忏法」等。至宋代为忏法之全盛时代,咸认礼忏乃修习上观之行法,故专务忏仪。其中知礼尝修「法华忏法、光明忏法、弥陀忏法、大悲忏法」等数十遍,故有「慈云忏主」之称。明代时大祖屡建法会于南京蒋山,超度元代末年死于战乱之亡灵,忏法更为流行,举行忏法仪式遂成为僧侣的重要行事之一。沿至今日,通行之忏法有「梁皇宝忏、水忏、大悲忏、药师忏、净土忏、地藏忏」等,其目的以作为忏罪、消灾、延寿、度亡之诉求。法门诸多,历代僧人再依教法,制定了许多忏礼仪文,叫现今一般佛教徒忙于参与许多如法会的活动,无暇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原始的教义、根本的教法是什么。

  确实可见,罪之因果报应,让人恐惧、深恶痛绝,却又避脱不了。有知见的佛教徒,敬拜的是释迦牟尼的智慧,在于他觉悟了佛性,觉此「本性清净」。又说「罪福无主」,谓自诸法实相之理而言,罪与福皆无定实之主,均属平等空寂。《观普贤菩萨经》有云:「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法如是。」《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云:「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此悟提供了众生,从恐惧罪恶之自我意识,得以进入空无之状态中。佛陀更以修持佛道为殊胜的种种讲述、劝说,教导「开、示、悟、人佛之知见」;真能忏悔,不在这些繁文缛节:藏教的「五停心观」提供个人自心意念的洗净。
  「五停心观」,止息惑障所修之法:
     1)不净观:可对治贪欲之心;观想自己或他人之色身是不净的,如观想死尸青瘀等相以对治显色贪。观想鸟兽瞰食死尸以对治形色贪;观想死尸腐烂生虫蛆之相以对治妙触贪;观想死尸之不动以对治供奉贪,及观想白骨之骨销以对治以上四贪。
    2)慈悲观:可对治瞠恨心,观想给予快乐及拔济苦痛的意志,培养慈悲的心。
    3)缘起观:可对治愚痴。观想顺逆之十二因缘,明白一切的因缘果报就是智慧。
    4)界分别观:可对治我执;观想十八界之诸法悉由地、水、火、风、空、识所和合,可去我执。是进人圣道之方便。
    5) 数息观:可对治散乱之寻伺;即用计数自己之出息、人息,令心念止持于一境,定而不乱。
  以上五观法,在「五门禅经要用法」中以「念佛观」取代「界分别观」而与其他四观合称为「五门禅」所谓「念佛观」:即念应身、报身、法身等三佛身,以次第对治昏沉暗塞障、恶念思惟障、境界逼迫障等三种障害。以「清珠投于污水,污水不得不清」的思想,视「念佛」,一句佛号,可罪灭河沙,为「因果」之当然。

  人生充满苦难,原由于人的罪,乃至于死,皆是因罪所致。人有罪,这是普世认同的。罪当如何消除,甚而如何人可以免罪之死,不同的宗教在看待、处理上,就有相当大的差距或截然不同。佛教认为罪之生起,是因于「无明」:「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随缘长六蠢」。「无明」之根木依于「真如」。以忽然念起而起惑造业,称为「无明」:为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明」与「无明」取决于「觉照」与否。然「无明」还是「惑」之细相,在「无明」之前,须先处理的是断除「见思惑」、「尘沙惑」。三惑皆是「妄执」之故,所以要训练「觉照」的功夫,才能离妄执,并启发「佛性」,此时又发现「覆障」重重、「垢染」层层,在凡夫位,最紧要作的是「忏罪」;忏悔无始以来所造作的罪业;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之佛意。
  
《圣经》的启示:(赦罪)

  基督教《圣经》的话语,告诉我们的是:人的苦难从亚当对上帝的背信,离弃了上帝,不得不就要离开备受祝福的伊甸园,于是劳苦从此就不断了。「 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上,仍要归于尘土。」(创三:6-19)

  有人会问说:既是上帝造人,何以造出有罪的人《圣经》给我们的回答是: 「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传七:29)
  这样的回答,人或许一直无法体解、明白。原因是:我们若习惯于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用人的思考去判断一切,这将阻碍我们对神真正的认识,甚至错怪了神。更严重的是,与神的距离越来越远,导致与神的爱隔绝。佛教法门有八万四千,是够多了,却是百密有一疏,不知有从上头神亲自降下的启示。当然,以人为中心的宇宙观,比较能满足人的自我夸耀,造就了很多自命的「宗师」、「山主」,招揽徒众,群集很多人深陷在更多偶像崇拜的迷阵中。这事在历史中不断重演,《圣经》的话语也早有告诫: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3-14)

  基督徒有圣灵的浇灌,自然会体贴圣灵的事,就能明白神仍然是爱我们的,也从没离开过我们,并且神要为我们更新,纵有苦难,在神的爱里,要经练成为永生。
  「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八:5-6)
  「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原文是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我知道世人,英强如终身喜乐行善。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神的恩赐。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神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并且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或译:并且神再寻回已过的事)。」(传三:10-15)

  苦难已经存在,死亡也是必然的;为今之计真正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人既是有罪,有恶的遭遇、苦难,且无一能免死,在罪恶里的人就一定无能靠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 5:12)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 3:23)

  人要免除死亡,不是靠自己称义,从自己内心净化或忏悔,不是解决之道;唯一的办法是:「神的赦免,与神和好」。第一步要作的、且为唯一的道路是,接受耶稣基督的救赎。这「赦罪」的过程是,受洗归主,与基督的死同死,再与基督的复活同活:死的是罪,活的是更新:
  「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所以,我们藉著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著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6:3-11)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徒二:38、39)
  「神既兴起他的仆人,(或作:儿子),就先差他到你们这里来,赐福给你们,叫你们各人口转,离开罪恶。」(徒 3:26)
  「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 1:21)

  藉著人的修行,是因于道德主义及神秘主义的实践;方法因历史的沿革而与日俱增,叫人更迷失在重重无尽的思网中,除了深陷不拔,也忘了思量人的极限。其实原本很单纯的问题,却是越想越复杂;简单的立足点是——人就是人,神是神,人不可能成为神卜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撒旦就是我们要警惕的借镜: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赛十四:12-15)

  或者有以为可把善行记在功德薄上,将来指望回收成果:但若有一天明日,能叫人活的必要是「神的灵」,那岂不前功尽弃,无益的苦修只是枉费一生罢了:
  「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经上也是这样记著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灵:或作血气)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但属灵的不在先,属血气的在先,以后才有属灵的。头一个人是出于地,乃属土:第二个人是出于天。那属土的怎样,凡属土的也就怎样:属天的怎样,凡属天的也就怎样。」(林前十五:42-48)
  「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籍著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林后3:3-5)

  从必死的人寻求得的,不管是向内或向外,仍然是必死的。只有向永生神寻求的才有永生的盼望;也唯有神差派来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才能带我们走在神的道上,走向永生神的国: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冢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八:34一36)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这世界的,我不是属这世界的。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约八:23-24)
  「你在这道上无分无关:因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或者你心里的意念可得赦免。我看出你正在苦胆之中,被罪恶捆绑。」(徒八:21-24)

  的确,人不但会死,活著还有很多的苦恼、恐惧,要消除它,人无能为力,因为罪已经在那里,它已经形成了捆绑。唯能为我们释放的是那胜过死权的耶稣基督。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著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14-15)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现在我们既靠著他的血称义,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著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不但如此,我们既藉著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籍著他以神为乐。」(罗五:8-11)

  知道了罪的起始和必然结果,人如今唯一的出路,只能指望「恩典」: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著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罗 5:21)

  谈因果,佛法是最丰富、详细不过了,但如同其他哲学思想理论一样,都是出自「从人的智慧推论」,尚待群众的实验及改进。因此,有应入世之需及佛法落实于生活的权通,给佛法解释更广泛、任性发挥的空间,似乎无懈可击。然若思想可变的是因众生的罪,而不可变的原则、真理当必是来自不变的才能有。毕竟一切人为的都有其范畴、极限及不定性。又不妨思量:若只一昧认定释迦牟尼的法为「是」,试问在其之前的人类文化、思想要如何被判解?每一新世代,不免要反传统一番,却不可能不存有传统的根苗。其实中国古早以来就是崇奉独一真神:一位不能僭越、看见、高高在上的神。《礼记》有云:「上帝其飨」;《书经》上云:「上帝监临」。《诗经》谓:「上帝既命,小心翼翼,昭示上帝」:《尚书》之舜典说:「肆类于上帝」。孔子说:「仁者事天」、孟子有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上帝自己的临在,原是早在人的心中。是后来的人疏离远了,才不得不寻求更多的巧计,整得人穷忙、瞎搞,以致佛教徒在佛法诸多繁复的功课中,纵然不易行,或无人真实在行,但却惟恐被人指控为「业幛现前」,也不敢轻言放弃,只好受制于它的捆绑,进不得也退不得。

  ■所以人最大的觉醒,是要彻底承认人是不义的,如果还认为自己可以靠自己称义,就是还没有真正的认罪。真正能为我们赎罪的是需要那完全无罪的,也就是主耶稣基督。那能为我们死过,战胜死权的;而他死后三日复活,叫我们也可以因信靠他而一同复活,因为「赦罪」的恩典是唯一的真理、永生的道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证



〖 不同的「得永生」法 〗


  基督教与佛教的宗教魅力是「得永生」,也就是针对人必死的问题求得解决。或许有些人在选择他的宗教信仰初期,动机不在于此:有的是因喜乐它们的「爱心」或「慈悲」,有的是认同它们的「敬拜、赞美」或「礼拜、唱念」。还有一种是不定许自己属于那一特定的宗教,就是他不参加任何宗教活动,但宗教经典的教义也真能令他著迷;有人是以研究的态度,来认识耶稣基督,把他归于精神领域的范畴;另有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在此「觉」字,向他学习的,只在于启发「人人本具的佛性」,以不落两边的「中观」为实践所谓佛法的落实。
  但如果能不断深入教义内,渐渐地,人都不免要进人这个核心问题:「生与死」的探讨和解决。

  基督信仰的最大福音是,赐「永生」: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 3:16)
  而修行佛法的目的,在于「了生脱死,究竟涅盘」。佛教认为只有成佛才能达此目的。

《法华经》:
  「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见(方便品)第二)
「舍利弗,…··白佛言,……,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
  「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
  「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盘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见“譬喻品”第三)
  修行的历程有声闻、缘觉、菩萨道,终究为成佛故,才能了生脱死;所以如舍利弗这等大声闻中智慧第一,以思惟「取证」故,仍被佛陀斥责为不闻不知,非佛弟子。
  若有人不以「永生」或「涅盘寂净」为目的,而另有其他个人所思议、企图的,各宗教教法里各有告诫。

《圣经》:
  「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 5:20)
  「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先生为什么和税史并罪人一同吃饭呢?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著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五5:10-13)
  「说:愚蒙人哪,你们要会悟灵明。愚昧人哪,你们当心里明白。」(箴 8:5)
  「这却怎么样呢?我要用灵祷告,也要用悟性祷告。我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 14:15)
  「要叫他们的心得安慰,因爱心互相联络,以致丰丰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们真知神的奥秘,就是基督: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著。」(西二:2—3)

  耶稣基督教导信者重生的意义,要在他里面,会悟灵明、爱心联络;而非仅是祭祀的形式或教条的记颂或仪式。我们都是蒙恩的罪人,当时常恳求赦免,不再有升高的欲望。先是上帝的怜悯,接著是上帝的训练。是真实上帝与人的同在。人能分享神的智慧与奥秘,从今时直到永远。

  在佛教里,佛弟子阿难作了一个错误的示范。(见《楞严经》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言:『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什以故?欲气扇浊,腥躁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阿难出家,只因喜爱佛的三十二相庄严;因此由于没有正确的动机,所以不免遭逢幻咒,差一点毁了戒体: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昆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佛陀藉此阿难示堕的例子,教导「真心」,为成佛的本修因:「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这话开启九界圣凡,皆错在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而成生死根本。若知「常住真心」,去「妄」从「真」:斯即无漏涅盘,成佛根本。

  而用此「真心」的方法,唯以「直心」为道场: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佛教诫阿难等,欲求无上菩提,应当直心。果能心言正直,不起分别,必可远离魔事,直趣菩提。故曰:中间永无诸委曲相。否则,「因」已不真,难免「果」遭纡曲。
  原来阿难以佛的「三十二相」为发心,是以「识」为心,认见属眼,无异认贼作父,将「妄」作「真」,所以佛又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学。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刖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佳肴,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所以众生流转生死轮回是被前尘、虚妄相想,惑盖「真性」。然而欲显此真性,亦非离见性,另有真心,还得藉禅修、观照,历经尘相:
「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故而禅修者,于其修证中,每有境界,最忌著相:
  「一切众生,实本清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是故产生任何境界,切记:「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释迦牟尼佛的「真心」、「佛性」说,又谓「佛性遍一切处」,佛性成为无所不在: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才有真心的显发;真是智慧的一大发现,使人不得不佩服;于是佛陀开展了他「华藏庄严世界」的果相变幻,更叫人著迷不已,因而蔚为崇拜。此举却令人又重回到众生的「迷执」,其症结在于因把「佛性」、人的「真心」视为最高的点,甚而以谓「遍一切处」即是无限。却不知,在人自我的认知上,不免还是受限于人的有限能力:好比「光影」也是无所不在,但以人所见的依然是光影,光影的来源大阳,人是不能注目的,更别说臆测了。纵然释迦牟尼佛有那智慧要寻求「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但只因他定义在人自己的作为(自我觉悟),反倒给人类的智慧隔断了「属天的赐予」。

  所以,我们很明白的是佛教的「修证」与基督教的「见证」有相当大的不同。前者是「属人的」:人的觉知;后者是「属天的」:神的启示。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 5:55)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一:6-9)
  「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林前 2:12)

  人所见的光,是来自于神的光照:而信他的人,藉著圣灵能为那光作见证。
  佛教说:「直心是道场」。主耶稣说:「敬拜神,要用心灵和诚实」,这是天父上帝的教示。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约 4:23)
  「直心」与「心灵和诚实」两者在字面上的解释似乎是一样的,但放入不同的宗教属性里,差别可就是迥然不同。

  用「直心」,作为修行的本地因心,是为「自性、佛性」的觉醒、启发,以为可以「梵我合一」。以为从人内心深处的净化、寻求,可以找到那最高的、最究竟的。其实,起自于人、回归于人,仍是跳脱不了人类能力的范畴。纵或有很殊妙的境界,又须得警惕自己不可著相:所以行者倒是要能保守自己仍在正常人道里,没有任何异象,才真该庆幸合十,否则一旦走火人魔,可就「万劫(?)」不复了。
  用「心灵和诚实」敬拜;教示的是「人与神」的交通;不是局限在人向自己内心深处的净化、寻求,而是只管向往「真道」(无所谓「向内」、「向外」或「不在内」也「不在外」这么复杂的说词),如此行的必来就光、向著神。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 7:7)
  「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 3:21)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 3:20)

  所以基督的信仰,是完全向著神,全然相信神的慈爱,信靠他时时光照我们,祈求的是我们要有不住地向著他、渴慕的心。靠人自己「修证」的,还有可能落入自己「罪幛」的「心魔」里。而唯有「信神」,认罪、悔改,得神的赦免,得以「见证」神的同在,才好分享神的荣耀:信者见证的是神自己的俯就、临在、分与;因为神的道路、意念皆高过于人。
  「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吗?」(约 11:40)
  「我儿所罗门哪,你当认识耶和华一你父的神,诚心乐意地事奉他: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代上 28:9)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神,因为神必广行赦免。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雨雪从夭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上,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他去成就(发他去成就:或译所命定)的事上必然亨通。你们必欢欢喜喜而出来,平平安安蒙引导。大山小山必在你们面前发声歌唱;田野的树木也都拍掌。松树长出,代替荆棘:番石榴长出,代替蒺藜。这要为耶和华留名,作为永远的证据,不能剪除。」(赛五十五:6—13)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当守公平,行公义。因我的救恩临近,我的公义将要显现。谨守安息日而不干犯,禁止己手而不作恶:如此行、如此持守的人便为有福。」(赛五十六:1一2)

  「信神」真是有福气的:人既是有罪的,就应该舍弃自以为是的道路,改换「从神」而来的道路;因为神的救恩临近,必有公义彰显;他的意念宝贵、丰盛,而人却是虚妄的。
  「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诗 139:17)
  「耶和华知道人的意念是虚妄的。」(诗 94:11)
  「人不可自欺。你们中闲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经上记著说: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又说: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所以无论谁,都不可拿人夸口。」(林前三:18-21)

  佛法教导要「福、慧双修」,信徒以为「依教奉行」就必然有这样的成果;嘴里说著「大智若愚」,内心难免彼此互相较量,争执谁有修有证?谁是一代宗师、某代传人?有此现象,不能推说只是人的问题,确切地说是「从人」的道,就容易使人趋向自夸或沦为自我「偶像」的崇拜。
  因此以「修证」与「见证」,就「证」而言:前者是无可避免地让修的人造成不断地自我膨胀、夸大自己;后者却是神的儿女将一切荣耀归于主,是虚己的。



〖 「慈悲喜舍」与「神的爱」 〗


  以「慈悲喜舍」的菩萨行比较于「神的爱」为例:
  「慈悲喜舍」是菩萨因行的四无量心(又称四等心);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载:修四等心得度欲界天,而住于梵处(无欲之地)。佛法整体的理则为「因果」法则,事出必有因,缘会必成果。修行者的因行、果德,成为佛法修学的主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念即具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人都是此心法世界的最重要的主角;有人才有世界的存在,才有佛的成就;此「悲行」是为证得「如来」为功用的。所以行者在一次一次「修证」的历程、超越中,难免不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尊大。因此任何作此「修证」功课者,稍有境界,就把人「好为人师」的虚荣心表露无遗,聚众结社,告诉人他「找著了」。如此人性的软弱,竟然在《圣经》早已给我们明示、警告:
  「这就是那些引人结党、属乎血气、没有圣灵的人。亲爱的弟兄啊,你们却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犹:19-20)
  「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因为知道这等人已经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多三:10一11)

  一昧靠著人能行、所行的,徒然只是发露更多人自性的罪恶,也是拜「修证」之赐。反观「见证」的效应就不是这样,因为主耶稣的引领、示范是:
  「其实,我所受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然而,我说这些话,为要叫你们得救。约翰是点著的明灯,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但我有比约翰更大的见证;因为父交给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作的事,这便见证我是父所差来的。差我来的父也为我作过见证。你们从来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也没有看见他的形像。你们并没有他的道存在心里;因为他所差来的,你们不信。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但我知道,你们心里没有神的爱。我奉我父的名来,你们并不接待我。若有别人奉自己的名来,你们倒要接待他。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约五:33-44)

  「修证」使人更陷入不义中:因奉自己的名来,让很多人来接待自己、荣耀自己,叫别人成为自己的随从。
  「见证」是领会从神来的道路;每一个人自己奉耶稣的名,来到神的面前寻求神的旨意、跟随神,不是任由人去带领别人或自己;因为人有罪,不能直接见那至高的神,只有完全无罪的主耶稣基督,为我们重生的磐石,使我们可以生根建造,与神和好。是由于在受洗归人主的日子里,从此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我们能交付在他里面,有新生的样式:有如赤子般、柔和谦卑的心,生活的劳苦要交托,担子可以卸下,得享安息。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27-30 )
  「所以,我们藉著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著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 6:4)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 2:20)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太十八:3-4)

  能够为我们作见证的是耶稣基督的带领,圣灵为我们做见证:见证神无限的智慧、话语、永生。
  「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你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什么话。到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太十:18-20)
  「那领受他见证的,就印上印,证明神是真的。神所差来的就说神的话,因为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原文作不得见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三:33-36)

  神的儿女就从现在起,这一生一世(没有佛教所谓的「多生多劫」)就要见证神的恩惠慈爱,叫我们虽遭苦难,仍然心中有喜乐。活著的日子,得有智慧,只因我们归人基督,就是属神的,得享在神奥秘的执事当中。
  「并且你们是属基督的,基督又是属神的。」(林前 3:23)
  「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事的管家。」(林前 4:1)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 23:6)
  「求祚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著智慧的心。」(诗 90:12)
  「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诗 90:14)
  「求你照著祚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诗 90:15)

  佛教徒在「修证」的历程里,其实是满艰苦的,尤其是真为一个修道者,更比一般人体验了「苦、空、无常」的逼迫性。人生本已够苦,却要这样加重「念」苦,思想的前提在于相信「一切唯心所造」:称我人所处的娑婆世界为五浊恶世,是凡夫众生的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劫浊等罪的共业丛集。罪既由此心所造作,生命的重建,也在此心;是以「佛性」作为「心地法门」重建的基因,「修证」就成为必有的经验。这样的理念,对一个不认识神的人来说,的确是够叫人震撼、够吸引人的了。但应注意的是,如此犯了「以一概括」偏颇的论辩;因为固然罪是我们共业的污点,但事实上我们共有的世界也有许多是美丽的:大家不妨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多可爱,还有挺拔的山峦如何壮阔,宇宙星河如此浩瀚:这些是真实呈现在人的眼前,却不是人的聪明、才智所能够彻知、了解的。试问人又何能造作?唯一的答复是,必有一位大能者才能造作天地、万物;那位就是“I am who am”,「自有、水有的」,以色列人不敢直称其名,而呼称的「耶威」、「雅巍」"Yahweh或Jahweh"。我们一般人称呼的上帝、神。主耶稣教我们更亲密、接近的呼求是,「阿爸!父!」。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未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罗一:20-23)
  人的确是大需要神了:正因为人有软弱、空虚,人也就由此虚妄、无知的思念变为昏暗,成为愚拙;塑造成偶像的崇拜,反倒是不能认识「真神」了。
  「真神」不是人能定义的,或说:「我知道了」。从《圣经》的记载,大、小先知教示我们,「顺服」就能得分享神荣耀的见证。也许有人在听说:「神就是神,人不可能成为神」的话语,一时之间,无法接受此必然的事实,总希望一向很有能力的自己,一定可以成圣、成就非比寻常;自己已经长久努力地有所作为,怎可轻言放弃、轻易屈就。但是如果你肯谦卑下来,想想你俯首臣服的是神,不是你我;从此你跟随的是神的带领,让过去有罪的我经由主耶稣基督的摧毁,再重新建造生命,你就能明白渺小的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自夸的,而神的恩典才真是丰富的,并要歌颂、赞美、称谢神。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或译:神)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我要一心称谢耶和华;我要传扬他一切奇妙的作为。我要因他欢喜快乐:至高者啊,我要歌颂他的名!」(诗八:9-9,九:1-2)

  没有人能完全的知道神,纵然把所有历代以来,基督徒的见证收集成册,也无法说尽神的奥妙于万一。
  基督徒的「见证」不在张扬自己能「修证」,乃真是愿万民得救,不愿有一人沉沦。是因为「神的爱」叫他喜乐服事神,为的是传扬「神就是爱,就是永生」的福音;像这样以能成为神的器皿,为神所用,才能是真实地不是为己的,愿 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太 24:14)
  主耶稣将我们分别为圣,让我们得享在神的爱里,就是最大的幸福。有福有慧,没有比这更大的,因为这一切,来自于至高神、上帝的,都要在神儿女身上显现最美好的「见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3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涅盘"是很悲观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佛教徒吃屎去吧,反正他们信奉“色即是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空而已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狂妄无知低级下流的基督徒应该多喷喷粪,这样可以让大家见识见识基督徒的本质是怎样的。让大家看看基督徒是如果蔑视入侵他人的精神信仰。这种邪教才是让人喷粪吃屎的缘由。



让佛教徒吃屎去吧,反正他们信奉“色即是空”。
slowstep 发表于 2011-3-14 19:06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天国与佛国



〖 思考问题 〗

第四节 天国与佛国

  基督教和佛教都相信「信者」死后有很好的去处,即天国或佛国。(本节不谈佛教内「直接转世,称愿再来者」)。

  如今假设天国与佛国都存在,但两者仅能选择其一时,请问您会愿意去那一国?或者两者你都不选?不过在您下定决心之前,可否请您先作一番理性的思考后,再作答复。

  —、首先思想天国与佛国各是怎么样的情状?
  —、要去天国或佛国需具备什么条件?
  三、思考我适合住的国度是哪一个?
  四、确认一下这样的国度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少?
  五、如果天国与佛国,两者我都不去,那又如何?
  
天国与佛国各是怎样的情状?


〖 ●天国的情状 〗


1.是主耶稣为神儿女准备的地方;是再复活、永远不死之地。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十四:l—3); 「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著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徒 1:11); 「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 11:25)

2.基督徒不但有将来属天的国度,就是现在也经历与神同在;将来在天国里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现在则靠主得释放,有成全应许的事,卸下重担、得享安息。
 a.信徒分别为圣,且与圣洁、良善、公义、正直、慈爱、信实的神同住。
  「我是耶和华一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 11:44)
  「耶和华是良善正直的,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路。」(诗 25:8)
  「耶和华施行公义,为一切受屈的人伸冤。」(诗 103:6)
  「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 103:8)
  「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一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实的神: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申 7:9)
  「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 18:19)
  「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约 14:23)
  「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林后 5:8)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启 21:3)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 11:28)

b.天国里没有恶人。是义人的国,是虚己者的国。
  「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十三:49、50 )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 5:3)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 5:10)
  「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后 3:13)
  
 C.神的国是大有能力的,是不朽坏的,是「永生」。
  「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可 9:1)
  「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错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太 6:20)
  「弟兄们,我告诉你们说,血肉之体不能承受神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林前 15:50)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 3:16)

 d.在天国里,人必从死里复活,也不嫁、也不娶。
  「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太 22:30)
  「耶稣说:这世界的人有娶有嫁;惟有算为配得那世界,与从死里复活的人也不娶也不嫁;因为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既是复活的人,就为神的儿子。」(路二十:34-3 6)

 e.是新天新地:旧事已过,皆成新的;有永远的快乐,是长命的;人与动物和睦相处;不徒然劳碌,也不遭害,有新的美丽耶路撒冷城:不再有黑夜,因为有神的光永远照耀,又有生命河与生命树:神的儿女再能承受神所赐的为业,永远的美丽新世界。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追想。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因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其中必不再听见哭泣的声音和哀号的声音。其中必没有数日夭亡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者;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有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他们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种葡萄园,吃其中的果子。他们建造的,别人不得住。他们栽种的,别人不得吃;因为我民的日子必像树木的日子:我选民亲手劳碌得来的必长久享用。他们必不徒然劳碌,所生产的,也不遭灾害,因为都是蒙耶和华赐福的后裔:他们的子孙也是如此。他们尚未求告,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豺狼必与羊羔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尘上必作蛇的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的。」(赛六十五:7-2 5)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启 21:1)
  「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启 21:7)

  「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就带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将那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示我。城中有神的荣耀: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有高大的墙,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十二位天使:门上又写著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东边有三门、北边有三门、南边有三门、西边有三门。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对我说话的,拿著金苇子当尺,要量那城和城门城墙。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四千里,长、宽、高都是一样;又量了城墙,按著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黄璧玺;第八是水苍玉;第九是红璧玺;第十是翡翠;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列国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与那城。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启二十一:10-27)
  「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或作:回)果子,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他的仆人都要事奉他,也要见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写在他们的额上。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二十二:1-5)



〖 ●佛国的情状 〗

(以佛教徒最向往的极乐世界为例)

   根据净土五经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说: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国王值遇世自在王佛说法,因而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日法藏。法藏比丘于佛处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并以此发愿修行成就「极乐佛国」,是为利益此五浊恶世众生,另辟一处能修行之国度:是佛说的修行理想国。

1. 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教主,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辅佐,教化发愿来此的众生在此继续修行,因而到此的以根据不同的层次分为九等(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来因材施教。

2.极乐世界:是正报(个身)莲花化生(人是由莲胎出生),身悉相同,真金色,具三十二相,是最有福智相的人形。依报(处境)有琉璃地,金刚七宝金幢所擎,地上有黄金绳、杂次间错及七宝为界,极其耀眼。又国内空中有八种清风鼓动无量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有千万百宝楼阁。有宝华树,以七重珍珠宝网弥覆其上,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有八功德水池,七宝所成,池水之间有黄金支渠,池水内有杂色金刚沙,水上有六十亿七宝莲华流注其间的水,称「摩尼水」,会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音。又有佛光所化百宝色鸟,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总之,此地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见《佛说观无量寿经》)

3.此处全是佛法修行人(无有女身),修得有宿命通,可知无量劫事。有天眼,见无量佛国;有天耳,可闻无量佛国佛法,有他心智通,能知众生心念:有神足,于一念顷,能至无量佛国。在此保证住定累,必至灭度。所谓的修行人包括天人众、声闻众、缘觉众、菩萨众等,在此唯以赞佛、成佛为愿,寿命无量,又可随愿修短。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补佛位,当来下生佛)。 故此地生活,全是听经闻法,并保证受读经法,讽诵持说,必得无量辩才智慧。(见《佛说阿弥陀佛经》、《佛说无量寿经》)。



〖 ●进天国的条件 〗


1. 承认人是有罪的且有悔改的心,及知道唯有耶稣基督的救赎。
  a.认罪、悔改
  「(约翰)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 1:15)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 15:7)
  「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 5:16)

  b.天国的路是唯信靠主耶稣,不是人可以任意想像的许多法门,故在人看似狭窄,却是需要人坚固信念,遵守主忍耐的道,确实是可被提的。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3-14)
  「门徒希奇他的话。耶稣又对他们说:小子,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门徙就分外希奇,对他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看著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可十:24一27)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启三:10-12)

  C.人先得接受了耶稣基督,才得以与神恢复关系,获得真理与永恒的生命。
  「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太十:32-33)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约十四:6-7)

2. 接受洗礼归主。接受主耶稣基督的救赎,因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献祭,成为上帝与我们之间的中保,信他的可以与他一同复活、重生。
  「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约壹二:1-3)
  「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著耶稣的血,藉著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三二:24-26)
  「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罗8:11)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一我们神所召来的。」(徒二:38一39)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 3:3)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约三:6-7)
  「但到了神——我们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爱显明的时候,手也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著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圣灵就是神藉著耶稣基督我们救主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的,好叫我们因他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著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或:可以凭著盼望承受永生)。这话是可信的。我也愿你把这些事切切实实的讲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作正经事业(或作:留心行善)。这都是美事,并且与人有益。」(多三:4-8)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著称赞、荣耀、尊贵。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并且得著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论到这枚恩,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思典的众先知早已详细的寻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著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他们得了启示,知道他们所传讲(原文作服事)的一切事,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你们。那靠著从天上差来的圣灵传福音给你们的人,现在将这些事报给你们;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这些事。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原文作束上你们心中的腰)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前一:3-15)

3.见证神的福音:心中常喜乐及灵命的长进。
  「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叫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欢乐,因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就越发加增。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这是证明他们沉沦,你们得救都是出于神。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你们的争战,就与你们在我身上从前所看见、现在所听见的一样。(腓一:25-30)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腓二:1-2)

4.传扬神国的福音,不被绊倒、不怕遭害,因信也要叫自己有好行为,接受神的管教,并将一切荣耀归于天父。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五:11一12)
  「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十二:6-11)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5-16)

5.要彼此相爱,一主、一信、一洗。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弗 4:15)



〖 ●成就极乐世界的条件 〗

(见《佛说观无量寿经》)

  极乐世界是佛教三宝弟子「念佛」、「观想」成就的(因佛法说「心外无物」、「唯心所造,唯识所现」,所以得多作「念佛」、或「观想」的功课)。

  1. 下品下生: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被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2. 下品中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只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此恶业应堕地狱,因遇善知识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光明,此人闻已,得除八十亿生死之罪,于是有化佛、菩萨为说大乘经典。
  3.下品上生:虽作众恶,不谤方等经典,命遇终时,得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即得化佛、化菩萨为说经法,得入初地。
  4中品下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士乐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已命终,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5.中品中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终得以蒙佛、与诸眷属至行者前。
  6.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为五逆罪),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命终得以蒙佛、与诸比丘等至其人所,并为说「无常、苦、空、无我」。此人得生极乐世界,闻说「四谛」法门,得阿罗汉道。
  7.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者,命终得以蒙佛、菩萨接引往生。
  8.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终得以蒙佛、菩萨接引往生。在此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
  9.上品上生:须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回向发愿,愿生极乐佛国。命终得以蒙佛、菩萨接引往生。在此闻法,即悟「无生法忍」,得于佛前受记。

  总上所述「九品莲生」的最下品、最起码的条件是,一定要意愿念「无量寿佛」名号。在极乐世界的九品升级,以常念「无常、苦、空、无我」,进修「四谛」法门至「阿罗汉」。至上品者,要能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




〖 我适合住的国度是哪一个? 〗


  了解「天国」与「极乐世界」各个不同的情状和条件,不妨理性的思考:在内心深处,您真正的选择是什么?

1.选择「天国」者不是倚靠自己修行或积功累德而进入的,是信靠耶稣基督十架的救恩,「因信称义」得与神相和,且能遵行神的道、神的旨意,因为主耶稣来,叫我们成就律法。如此白白得的恩典,其实一点也不难,只在于您相信,平白就有这样的的福气。
  「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或作:耶稣是为我们的过犯交付了,是为我们称义复活了)。」(罗 4:25)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藉著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五:1一5)
  「(基督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昼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五:17-19)

2. 选择「极乐世界」者,想想「有意愿者即得往生」,此「意愿」 真是您心中的向往呢?还是只因为被它所叙述的绚烂国度所吸引?是否更应该思考在该地要受「无常、苦、空、无我」的教育,是不是您能接受的?别随口就回答说在此提出几点建议性的思考:「是」,先试行一星期,竟日念说「无常、苦、空、无我」,看其效应如何再说吧!包准您心中产生「厌离」心,而渐有「厌世」的感受(见《杂阿含经》,有佛弟子有因修此「四念」,导致自杀事件,虽后有重新告诫,岂不把弟子当作实验的工具?)

  再者,思考「极乐世界」的「九品」教化,像极了现在实验的「资优生」教育:学校编班分「资优班」与「放牛班」。教导「放牛班」的老师是相当辛苦、不易的,除非先如阿弥陀佛所设定的,其先决条件是,这批学生都是愿意听话的,愿意接受同一模式的改造。想想,如此的「填鸭」教育能行、可行吗?如此的「国度」虽有表面的统一,不过是制造一群同一模子印出来的没有意见的「机械娃娃」而已,却忽略了人生命的特质「自由意志」。尤其人在日子过得稍微安逸时,此「自由意志」更特别会显发出来。

   又「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阿弥陀佛世界」:即在他的「冥想世界」里有一名为法藏的比丘所修成的。佛说他不是创造了什么,他只是为人思想出一套模式,教人「观想」,叫人「依样画葫芦」罢了,却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见《金刚经》):合于他的「无常观」,甚至由「极乐世界」变化至重重无尽的「华藏庄严世界」的幻化游戏。这一切是释迦牟尼自己落于极具变幻的异象世界,在当时佛弟子就有甚多不与他认同(见《法华经》之第二方便品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五千人退席,却被释迦牟尼斥责为增上慢者)。

  当我介绍「极乐世界」时,是以一个曾浸淫于修行净土法门者的心境和认识来阐述。如今蒙主的拣选,回首来时路,惊觉自己竟然真是曾被捆绑在所谓的「重重无尽的帝网天珠《华严经》的华藏世界)」的意想境界里面。如今蒙主恩召,脱离了那样的「象牙塔」,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毕竟,人就是人,人不可能成为神。人的智慧不但是有限的,甚至因要夸耀自己的聪明反成为愚拙,有罪的人自己所造的世界,也仅能是幻化的异象或自己凭空捏造出来的偶像,不是真实的。
「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一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所以,神任凭他们逞著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体。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称颂的。」(罗一:21-25)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一:18—21)

  所以要想兼顾个人与群体共通的自由,唯一叫我们能得著的是全备「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一真神」。
  「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享:原文是入)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罗八:20-21)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 5:1)
  「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林后 3:17)
  只有在神的爱里,得自由的荣耀:在耶稣基督里得自由的释放,因为我们唯有「主的灵」在我们当中,真自由才得实现。

3.如果您心中仍充满著「爱」的热诚,恭喜您!极乐世界不适合您,因为那里没有「爱」这个字眼。而且告诉您,您是属神的、属基督的,也相信人人心中所真正盼望的,是得以活在全备、圣洁的「爱」的国度,即神的国、天国里。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约壹四:7-8)

  或许佛教徒要力辩说:佛法里有「慈悲喜舍」。不错,佛法教导信徒要「济众生以乐,拔众生以苦」,每一个佛教徒部为此一修行故,很努力地对人付出。表面来看,真是美事,但实际运用之后,将会发觉不过是在彼此「耗能」。所以,我在当法师期间,最大的困惑是要担负信徒的诉苦,即如何调解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争宠斗胜;非常地吃力不讨好。
真正的「爱」是什么?不是一厢情愿的付出,那会耗尽。要有「自有、永有」的源头,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唯有神的爱,才能如此的长阎高深。
  「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徙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神能照著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三:17-20)



〖 这国的存在可能性有多少? 〗


  「天国」是那「起初能造天地万物」、「自有、永有」、「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上帝」所造的。我们相信上帝是永活的真神,信靠他,我们就得永生。而我们何以能信?首先抬头看看宇宙、天地的奥秘,是人未能臆度的。「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 1:20)
我们要进神的国,不是由人去想像出来的。 「因为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神面前。」(来 9:24)

  而佛教说:「一切唯心造」。说众生、国土、山河大地等正报、依报皆是人的身、口、意所造。但试想想,宇宙太空,好些专家仍旧还在探讨,大地、星球,有太多的未识,何其渺小的人类,有何能耐制造这些?
我们更愿意相信天地之浩瀚、万物与人种类繁多,当然是至高至大能的神——上帝所创造的,且相信他、赞美他,因他爱我们,他喜乐我们活著,生养众多,治理全地,并菅理其上的活物。
  
  「神说: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创一:26-30 )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上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创二:7、8)
  「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二:15)
  「但有人在经上某处证明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或作:你叫他暂时比天使小),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来二:6-7)

   我们若从「神的爱」去思考人的处境及人的「该当如何?」竟然发现「真理、生命的道路」真的就在您眼前展现出来。
   是的,人类的始祖亚当失败了,但是不要问说:「上帝既然是大能的,为何造出一个有罪的亚当?」因为您既然说出了「上帝是大能者」,就不是我们凡夫众生能质疑的。我们该当关心的是,身为人的我们要怎样最幸福,且有永远的活命;这就是宗教最大的特质——追求永生。

  感谢主,在这「恩典时代」,我们有幸从「旧约」读到「新约」,明白了神的救恩计画。
  「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像。只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的临到众人吗?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吗?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罗五:14-19)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著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罗五:20一21)
  「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 6:23)
  「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但各人是按著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神。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因为经上说:神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说万物都服了他,明显那叫万物服他的,不在其内了。万物既服了他,那时子也要自己服那叫万物服他的,叫神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林前十五:22-28)
  
  所以人唯一最好的出路是,服在万物之上的神脚下;不要妄想成为神,要赶紧认罪、悔改,接受主耶稣基督的救赎,才得以进入永生神的国,得享永生。



〖 这两个地方我都不想去 〗


  如果天国与佛国我都不去,自己可以制造另一种的世界;或认为人死后一切都不存在了,那又如何呢?

  这世界,因人的创造思想力非常丰富,所以宗教信仰种类繁多。但是若人信的是人所造的,想想这样的信是属人的,非常有限的,在人的思惟里怎么可能想像出神的世界。但是信上帝是一切的主,《圣经》是神所默示的,这样的信是从上头来的带领,必然指教人的道路是向上、无限光明的;也可藉由祷告从而得知神赐给我们的事。

  「如经上所记: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藉著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逶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林前二:9-12)

  另有一种是「什么都不信」的,这类人很多:以为不必受宗教教条的约束,可享受较大自由的空间。但事实是,人常会因任性而妄为,带来人与人之间更大的冲突,更不自由了。

  所以一定要有宗教的信仰是绝对性的。我信靠主耶稣基督的掌权,就有新造的心、重新过的生命:虽有任何的控诉、搅扰,必要靠主得胜,且更领会了丰丰盛盛的生命。

  「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啊!你的毒钩在那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神,使我们籍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十五:54-57)
  「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一:18-19)
  「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西 1:19)
  「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西 1:27)

  所以,神的儿女自然会打从心底有这一份喜乐,去传颂神国的福音。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 1:28)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7:27 AM , Processed in 0.10919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